APP下载

中国传统思想对现代设计的启示

2021-04-02李晨彦刘浩文张志宇

牡丹 2021年4期
关键词:万物意境传统

李晨彦 刘浩文 张志宇

无论是伟大的建筑学家赖特提出的“有机建筑”、诺伯特·舒尔茨所说的“场所精神”,还是我国建筑学家梁思成提出的“建筑意”、吴良镛提出的“人居环境科学”,抑或是现代提倡的“生态文明”,本质都是对人们生产生活场所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提出的更高层次的要求。环境设计作为一门综合的学科,追求与自然共融共生的中国传统自然观是它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且“天人合一”“万物有灵”等中国传统自然观也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一直以来,环境设计被认为是一种预先的计划、设想,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种外在表达,它的终极目标是功能性与审美性的统一。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功能与审美已经不是设计的唯一评价标准,人们更加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生态性成为现阶段社会的主流思想。

中国古人对自然的理解是一种自由的本真生命意识。无论是“水周兮堂下”“秋兰兮糜芜,罗生兮堂下”的因借之美,还是“阙为石郭,陂汉以象帝舜”“云连蜀道三千里,柳拂江堤十万家”的朦胧之美,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对坚定文化自信、实现生态文明、推动以人民为中心的人居环境建设目标,以及对现代設计方法论的指导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着重从中国古代思想、营造手法等方面阐述古代的设计思想与生活理念,以期更多的设计师能基于本土文化创造出独特的设计作品,以及能够自觉地理解和抓住传统文化的本质内涵,从而在当前多元文化思潮的冲击下坚持本心、增强文化自信。

一、万物有灵的自然哲学观

《中庸》指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曰:“常因自然而不益生。”这些话语都深刻指出:人不是独立于自然界而存在的;人与自然相互包容,彼此形成有机的整体;人是自然的一员,人与天地共同组成物质与精神世界的总和。工业革命后,西方逐渐形成了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中国几千年前的哲学思想对这一世界观进行了批驳,与17世纪西方兴起的万物有灵论相同,中国哲学思想认为一花一木与人具有同样的价值,世间万物都有灵魂,且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逸周书》曾记载周文王的一段话:“呜呼!我身老矣,吾语汝。我所保与我所守,传之子孙。吾厚德而广惠,忠信而志爱,人君之行。不为骄侈,不为泰靡,不淫于美,括柱茅茨,为民爱费。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川泽非时,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不鹿弭不卵,以成鸟兽之长,畋渔以时,童不夭胎,马不驰骛,土不失宜。土可犯材,可蓄润湿,不谷树之竹苇莞蒲,砾石不可谷,树之葛木,以为絺绤,以为材用。”从这个角度看,先秦基于万物有灵的思想,提出了古代朴素的可持续发展观,以达到自然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这其中也包含了做人的道理。可以说,基于万物有灵的可持续发展观是先民普遍的追求与信仰,也奠定了传统中国民居或公共建筑物的营造理念。历史特殊论学派代表人物博厄斯认为,文化是一类群体约定俗成的惯例,是对其生活习惯的反映。中国古人形成的万物有灵的地域文化离不开其生活的经验和对自然的崇拜。在古代,无论是抽象的诗词画卷还是具象的建筑物、人等,都与自然和谐共生,组成“画卷”,人居于其中,游于其中,嬉于其中,与周围景观融为一体。例如,《山斋客至图》《秋江待渡图》以及《溪亭客话图》等古代画卷都描绘了峰峦起伏、深山幽谷的画面,画中有人物、建筑和自然风景,它们不分彼此、和谐共生,反映了天、地、人、事、物五者共生于自然的理念。这种自在形态与其认为是天人合一哲学观,不如认为是在众生平等、万物有灵的框架体系下孕育的特殊文化形态。

二、因借之美的创作手法

在古代建筑营造中,老子的“无为”“道法自然”等哲学思想尤为凸显,是一种注重对自然借势,从而达到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这只是精神层次的含义,它另外一层现实含义是注重居住地的功能性问题。《招魂》中“冬有穾夏,夏室寒些”的描写证明了这个问题。古人通过对方位、山势、雨量、光照等自然现象的巧借,营造出夏天的“寒宫”与冬日的“暖室”。此外,在古代城市聚落方面也体现出“巧于因借”的精妙,例如,陕西蒲城背负群山,面临卤湖,紫荆原横亘其中;山西河津紫金北枕,峨岭南横,襟带河汾,控连雍豫”,这些古城的建造蕴含了古人顺应自然、巧借自然,与万物共融、和谐的生活态度。总的来说,古代聚落的营造主要分两大类:平原和山地。山地又分为两类:一种位于山坳处,聚落整体呈现内凹形态,随等高线变化呈现向心布局,借助周围山体给人安全感;另外一种位于山脊处,聚落整体呈现外凸形态,这种聚落借助等高线呈外向发散型布局,具有通透的视野,通风性良好。无论是内凹形态还是外凸形态,都依山就势,形成灵活、和谐的山地风貌。所以说,“巧借”不仅美观,而且实用。

古代园林更能体现出“因借”之美。“城市山林”是古典园林特有的美誉。颐和园作为我国皇家古典园林,是“巧于因借”的典型代表。颐和园由山水景观组成,以昆明湖与万寿山为主,园内建筑依托万寿山而建,并与玉泉山形成双层次的景深效果;昆明湖是颐和园内最大的湖泊,湖中有一道长提——西提,把湖面划分为三个大小不同的水域,每个水域各有一个湖心岛点缀其间;堤岸的分隔使湖面出现多层次结构,玉泉山与玉峰塔形成形态丰富的倒影,丰富了画面层次,园内外景观融为一体。颐和园利用借景的手法,形成宛如天开的整体空间。

三、意境与环境的融合

中国传统建筑与自然环境高度契合,它们互相衬托营造了高深的意境氛围。王昌龄在《诗格》中提到诗有三境:一为物境,二为情境,三为意境,且认为意境是“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载:“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王国维与王昌龄虽然是在诗词领域讨论意境,但诗词领域的意境用在建筑上也是恰如其分。古代建筑师通过创造若干相融的景色,并且将内在感受相互联系,传达出宁静娟秀、曲径幽深或气势磅礴、雄伟浑厚的美学思想。此外,建筑师通过组景式构成、观景式构成、点景式构成等方法生成审美意境,将自己的情思与场地的情景融合生成建筑意象。

四、结语

我国传统思想受当时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作为中国的设计人员,应当继承并发扬古人的文化思想,深入了解传统营建艺术的创作理念与方式,取其精华,以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为最高理想,将现代建筑设计与传统思想相结合,设计出有鲜明风格的建筑。

(太原师范学院)

猜你喜欢

万物意境传统
万物皆可折
万物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老传统当传承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