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山东淮河流域水安全问题刍议

2021-04-02张尊喜

治淮 2021年9期
关键词:南四湖流域水资源

张尊喜

一、山东淮河流域水安全问题长期存在

山东淮河流域季风环境明显,呈现出丰水年、枯水年更迭出现的现象,降雨量多集中在6—9月,极易形成降雨量较大的气旋雨或台风雨。流域内地形地貌多样,平原及洼地面积占到总流域面积的60%以上,地面高程低,洪水不易外排。流域内发生的旱涝交替的现象,给当地人民群众带来了惨重损失。经过数十年的系统治理,流域防洪除涝工程体系基本建立,水安全保障能力得到持续提升,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流域水安全面临着新的挑战。

二、新时期流域水安全面临更大挑战

1.水利工程仍存在短板

山东淮河流域地处全省西部经济隆起带、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辐射地带,流域跨行政区域多,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698 人,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9 倍,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若发生洪涝灾害损失将十分惨重。目前流域防洪工程体系仍不够完善,随着河道周边地区国民经济发展,一些河道现状防洪除涝标准已不满足要求;洪水出路规模不足,中小河流防洪除涝标准较低,安全压力大的山丘区水库、源短流急的大小河道,仍然是巨大的安全隐患。

2.水资源供需矛盾依然突出

从水资源量上看,山东省淮河流域总体上属资源性缺水区域,当地水资源总量为123.83 亿m3(1956—2000年系列),总体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的1/6。从分布来看,流域内水资源量分布不均匀,与生产力布局不相协调。东部沂沭河流域面积占到全省流域面积40%左右,水资源量较丰富;而西部南四湖流域面积占60%左右,但水资源量较匮乏。南水北调东线一期等水资源配置工程建成使用后,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流域水资源紧缺的局面,但随着流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工农业生产、生态用水和生活用水不断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日益突出。

3.水生态损害状况尚未彻底扭转

由于经济发展及城镇化的步伐不断加快,流域水生态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自1987年以来南四湖入湖径流量持续下降,自然湿地面积锐减,湖床大面积裸露,水生物减少,草类植物丛生。多年以来,山东淮河流域实行重要河湖水质分级控制和达标考核,通过河湖治理和“清四乱”、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等各种措施,沂河获评为“全国十大最美家乡河”,南四湖跻身全国水质优良湖泊行列,流域生态得到明显提升。但目前流域内水资源、水环境监测网络仍需进一步健全,市级之间在南四湖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保护管理上还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一些河道断流或有水无流情况依然存在,南四湖景观破碎化等生态问题仍未从根本上扭转。

4.水行业监管仍有待加强

近年来,水利监督检查工作广泛开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如重建轻管的传统隐患造成现状河道行洪面积的缩减,达不到治理标准;工程建成后管理粗放,工程维修养护不及时,导致工程老化、设备陈旧、河道防洪排涝能力降低等问题,不能充分发挥效益。此外,目前流域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南四湖水量水质监控系统、水资源综合管理业务系统等信息化支撑平台尚未建立,流域管理的信息化保障能力较低,存在运行管理方式低效、运维成本高等问题。

三、着力构建完备的水安全保障体系

1.坚持人水和谐的治水理念

水是人类发展最为重要的物质资源之一,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人水和谐的治水理念就是改变单纯的就水论水、就水治水的理念,运用发展的、可持续的战略眼光,采取全面系统的举措来提升水系统自身的恢复和发展能力,从而应对人口增加及经济发展带来的洪涝干旱灾害、水生态恶化、水环境污染等水问题,使得人文系统与水系统形成相互协调、和谐发展的关系,建立更加牢固的水安全屏障。

2.构建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的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体系

贯彻落实水利部、淮委决策部署,做好南四湖水资源的节约、开发、利用、保护等工作,深入推进南四湖水量分配,保障南四湖生态流量,推进节水标准定额管理体系建设。规划建设标准高、功能全的水资源调配工程,用工程措施手段实现当地水、黄河水、长江水、非常规水联合调度和合理配置,补齐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短板。整治水资源过度开发等现象,坚持与水资源开发、农业综合开发、土地综合整治等相结合,持续改善提升流域生态环境。

3.构建重点突出、全面覆盖、手段先进的流域管理工作全链条监管体系

在抓好进一步治淮工程建设进度、质量、安全生产等方面监管的同时,加大工程建设监管力度,压实参建各方责任,强化前期工作、招标投标、质量管理、工程验收等环节的监管,全面提升工程建设质量。加强河湖执法监督,打造干净、整洁的南四湖,压实河长湖长主体责任,维护南四湖健康生态。开展水土保持专项督查,及时掌握流域水土流失状况和治理成效,及时发现并查处水土保持违法违规行为。以强化水安全风险前端管控为核心,加大流域内中小型水库、塘坝、水闸、农村饮水工程改造整治力度,抓好工程运行管理监管,及早消除安全隐患,为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4.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现代化水治理体系

继续推进行蓄洪区和重点平原洼地治理等关系到民生的重大治淮工程建设,按照“一治一条河、一治一流域”的要求,同步治理上下游、左右岸,提高干流及分洪道、主要支流防洪标准,治理东鱼河、洙赵新河、万(老)福河等河道,规划实施湖西水系连通工程,统筹提高湖泊洼地滞蓄、排涝能力。加强流域重大水问题研究,围绕智慧流域建设、跨设区市边界工程科学调度、邳苍沿运农村现代水治理模式、湖东滞洪区BIM 管理和技术应用、山东适水发展战略等开展调研和科学研究,为流域水利发展奠定技术基础。推进水利信息化建设,探索实现全流域信息化管理。规划实施流域边界水利工程调度指挥能力改造提升等项目,推进数据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逐步构建准确高效、实时快速、要素齐全、智能联动的自动化防洪调度指挥系统。

5.构建水文化体系

根据流域水资源水环境自然资源空间差异,进一步细化优化空间规划,努力打造清洁流域、生态流域、经济流域,实现区域合作共赢、乡村全面振兴。巩固提升全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的地位,推进济宁等地重点采煤沉陷区、独立工矿区治理,以水为突破口探索推进资源枯竭城市、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强化大运河水体和河道保护,加强山丘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深入挖掘大运河历史文化价值,传承运河文化和精神,整合文化资源,打造流域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

猜你喜欢

南四湖流域水资源
压油沟小流域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征订启事
2019年河南省水资源公报(摘录)
沙颍河流域管理
加强水文水资源勘测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水资源配置的现状及对策初探
打造智慧流域的思路及构想——以讨赖河流域为例
河南省小流域综合治理调查
沂沭泗河洪水东调南下续建工程南四湖湖西大堤加固工程(山东实施段)暨南四湖二级坝闸下西段股河上段剩余工程通过竣工验收
南四湖水资源管理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