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域文化视域下中堂文化研究刍议

2021-04-01陆婵娣尹喜艳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当代演变定义

陆婵娣 尹喜艳

内容摘要:中堂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家世宗族社会地位、居室建筑等级、文化艺术教育思想内涵的集中展示,在物质上由祠堂家庙、家教书画、家族礼器等组成,在精神上由家风家训、文化信仰、精神追求和人生理想组成。在当代社会,中堂文化以书画和家具为载体,呈现出信仰多元、礼器简化、文化追求大众化、格调商业化的演变,引发全民对追求文化自信、传播优良家风乡风的思考。

关键词:中堂文化 定义 内涵 当代 演变

中国传统建筑讲究对称,房屋结构其中一间作为会客厅,雅称中堂。中堂的建筑设计,是中国人民在传统建筑上谨严有序的选择,记载着家族的荣光与法度。在中堂悬挂书画,寄寓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着家风、家训、家教。对中堂文化进行研究,是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有关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坚定文化自信,传播良好的乡风家风,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一.中堂文化的定义

中堂一词,最早见于《仪礼·聘礼》:“公侧袭受玉于中堂与东楹之间。”讲的是两国往来,主国国君独自加穿袭衣,在中堂与东楹之间接受圭玉。郑玄:“中堂,南北之中也。”《东周列国志》第一百回:“安国君谓华阳夫人曰:‘吾儿至矣!夫人并坐中堂以待之。”以上两个场景分别提示在国与家人事交往当中,中堂是主要的场所。

中堂的别称有亭堂、拜店、过厅等,是民间宗族用于祭祖和议事的主要场所,也是传统民居的会客厅,是民间宗族社会仪礼的重要组成部分。[1]中堂作为国与家对外活动的窗口,位置处在宗祠、家庙建筑的北面,离大门口有一定距离,清静肃穆,是接待客人的重要场所,婚姻嫁娶、节日祭祀、会见客宾等重要的仪礼都在这里进行。中堂作为传统居室场所的核心,家具摆设严格有序,字画悬挂庄重有度,对外展示着国事、家事的荣光,诏谕着文化价值和精神追求,由此形成了意义深远、内涵丰富的中堂文化。

中堂文化昭示着政客、文化名流乃至商贾市民等形形色色家庭的文化品位,是当今中国社会在面对多元文化冲突时应该予以保留的合理精神内核。中堂文化反映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建筑审美意蕴,反映着民间信仰的合理内核,潜移默化地促成了家风、家训、家教的代际传播,是构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中堂文化的内涵

中堂文化内涵丰富,从建筑设计特色的角度上看,中堂是家族祠堂、传统特色民居的重要组成部分,祠堂中堂的建筑设计不管是在中国南方还是北方,都处于整个建筑的重要地位;从室内装饰的角度上看,中堂文化由展示巨幅立轴字画演化出伦理教化与祖先崇拜;从文化传承的角度上看,中堂文化由建筑和装饰演化出优秀的家族文化与文化自信。中堂文化的内涵,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湮没无闻,随着国家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日益重视与人民日益增长的对文化自信的追求,而继往开来,重新焕发出时代异彩,成为千家万户代代相承的精神财富。

(一)中堂建筑设计中的文化审美与教化功能

中堂,存在于祠堂内或传统民居。由于社会功能不同,所以具体的建筑设计也有区别。传统民居将位处建筑中轴线的正房设为中堂,以显示地位最尊。而民间祠堂内中堂的建筑设计,因中堂的议事、祭祀等社会交际功能考虑,多设计成高达宽敞、光线充足的敞开式,做成三、或五开间的样式,也有个别做成七开间。[2]在河南的民间宗祠内部,中堂一般设置在在供奉祖宗牌位的寝殿与庭院之间,也有个别宗祠不设置中堂,而设置拜台。在中国南方,广府民系祠堂则在天井与祖堂之间设置中堂,少数祠堂同时设置中堂和拜亭。[3]

从表面上看,中堂是传统民间祠堂的过渡性会客区域,在供奉家族祖先牌位的阴面与建筑中间的露天式庭院的阳面中间起到过渡作用。在某些家族祠堂中,祖先崇拜意味尤其浓重,中堂被拜台取代,拜台以高高的台阶凸显神灵与祖先祭拜。而中堂的地平与祖先牌位放置处的寝殿相同,光线与通风比寝殿要好,宗族议事时,不宜在祖先牌位面前喧哗,又不宜在露天庭院聚众风吹、日晒、雨淋,故中堂成为主宾进退有度的选择。站在中堂,可以清晰看到祖先牌位,参与祭拜,又可端坐交谈,天气晴好时,可供主宾纳凉洽谈;风雨来袭时,可遮风挡雨,不致影响活动的正常开展。因位置处在阴面与阳面的中间,又是敞开式设置,多以柱子连接庭院,故通风与光线良好,气温冷热适中,适合存放木质家具与悬挂画作。

从文化审美的角度上看,祠堂中堂的设计,兼具家族传统与社会改革的双重意味。祠堂中堂面向的寝殿供奉着祖先牌位,展示着家族荣光,是缅怀先人、承继家风的庄严场所;中堂背面的庭院是露天设计,可观自然风雨,在明与暗、家族与自然之间设置中堂,预示着从小家走向大家,从家族走向社会的文化包容。从人文教化的角度上看,中堂是中华民间传统文化的继往开来与家族家风的孕育之地,使得身处其中的族众自然生发出“不忘祖、不忘本、不忘初心”的庄严信念,人们在鱼龙混杂的家族聚会中,主动或被动地交流着各种话题,不啻为家族对外交流的文化缩影。同时,从建筑色彩上看,黑白相间的设计与中堂的庄严的文化定位高度吻合。

(二)中堂家具设计中的礼法与礼制

中堂家具多为清代风格,源于皇室,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用料考究,多用名贵红木,如紫檀、花梨或酸枝等名贵木料,雕工精细繁缛,多用龙凤纹、吉祥寿禧、古玉或青铜等装饰图案或花纹。一般为四件或六件套,六件套由八仙桌一张、座椅两张、条案一张、花几两张组成,其中,四件套中没有花几。[4]明代风格的中堂家具与清代相比,用料上更为俭省,雕工细致精密,呈现出简约淡雅的美。清代中堂座椅多为太师椅,而明代中堂座椅常为官帽椅,相比之下,明代中堂的官帽椅因式样简洁、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而在现代依然受到人们的喜爱,被广泛运用到现代红木家具设计与制作中。

在工艺上,中堂家具多用榫卯结构,以保证家具结构强度。在工艺上,大量使用雕刻。在造型上,多选具有吉祥寓意的图案。中堂由明代大学士办公场所位于东西两房中间而衍化为中堂官职的尊称,在现当代,中堂社会地位较高的传统家庭会客厅。由于中堂家具秉承着中华传统文化中尊卑有序、长幼有别的礼法,在家具摆放、座次安排过程中遵循了礼制。

无论是明代还是清代的中堂家具,其家具设计主流依然是遵循政治与社会的需要,始自贵族或特权阶级的身份象征和审美需求,后而在民间工匠的集体智慧下,得以在大江南北广泛流传,成为社会名流和民间精英追逐和效仿的时髦。

在家具摆放上,以明代中堂家具为例,翘头案、方桌、香几、官帽椅和茶几五类遵循对称、有序的原则。以北面翘头案为中心,两侧香几对称摆放,案前正中摆放方桌,方桌两侧各放一张椅子;东西两侧各设一对椅子,椅子中间设香几,共设十一件,如此,便营造了谨严有序、庄重典雅的环境氛围。在这种静默肃穆的氛围中,中国传统的仪礼在座次中体现尊卑与法度。中堂一般只有族中男性长辈才可参与议事,一般情况下,女性不可以进入中堂,男尊女卑的观念被根深蒂固地保留着。尤其是太师椅,更是族中长辈才有资格坐,后辈不可贸然就坐。所以,中堂的座椅,是对长者尊严的象征,也是中国人对传统家族观念的守护,其中依然含有合理内核,当然,对女性的轻视以及等级森严的礼法,在现代社会中也渐渐被改变和摒弃。“尊老”的思想内核应被继续利用和传承,以正社会风气。

(三)中堂装饰艺术中的精神膜拜与家族信仰

书法形式的中堂是指挂在厅堂正中的幅式,又称大幅或长幅。它迎门而悬,地位显赫,两旁通常配以楹联,也称作“堂幅”,一般用整张宣纸写成,宣纸的长宽比例多为2:1,以竖式为准。整张宣纸的尺寸,有三尺、四尺、六尺等。现存最早的书法中堂为南宋吴琚所书的《七言绝句》。[5]由于传统建筑的层高较好,为中堂悬挂大幅字画营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得中堂书画能够畅达地表达,悬挂展示亦不至于压抑。中堂书画因尺寸较大,悬挂在正房居中,可供客人远观近赏,彰显主人的品味、情趣和处世哲学。中堂书法内容广博,由儒释道法、古今励志名言组成,寓意吉祥。中堂书法真草隶篆皆有采用。

中堂两边的对联称为堂联或挑山,悬挂在中堂书画两侧,恰似古代社会的良相辅佐明君,颇有传统儒学教化天下的意味。中堂画题材众多,山水、人物、花鸟等皆有采用。徽商因朱熹故里浸染纲常伦理宗族思想,徽商阶级努力效仿士族文化且急于向世人展示的文化心理,促使中堂卷轴字画得以走向通俗化与世俗化。[6]

中堂书画在西北地区盛行,以甘肃为最,无论贫富,都有家中悬挂中堂的习惯,承载着家族梦想与追求。在古徽州,书香门第、崇儒重教的文化观念不分南北,中堂字画见证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雅”追求。明代苏州名士文震亨还详细描述中堂画的悬挂方式,认为悬画宜高高挂起,一轴足矣,不宜在两边墙壁再挂,否则沾染了俗气,即便是名人真迹,也难免掉价。[7]

中堂摆设的安放,多采用物件谐音相关的手法,以组合器物形成美好寓意,符合风水学的心理暗示,如徽州古民居中堂正下方条案放置自鸣钟、古瓷瓶、木雕底座镜等,寓意“终身平静”。[8]20世纪六十年代,安徽青阳县一个村民中堂写的是“朱夫子治家格言”,对联是“随遇而安因树为屋,会心不远开门见山”。

三.中堂文化在当代的演变

(一)中堂装饰艺术精神建构的多元化

随着现代城市化的发展,人们纷纷从传统民居中逐渐往城市迁移,住进了西式建筑套房,新的建筑居室环境特点直接改变了传统民居中堂装饰文化习惯。受空间、朝向、现代建筑外部风格的重重影响,中堂家具不适合在户型小的商品房中摆放,中堂书画也不适宜在户型小的墙面悬挂,所以,中堂装饰艺术在现代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然而,对于商品房的大户型和别墅、农民自建房而言,传统中堂装饰艺术依然保留着优雅品味和深约宏美的气韵。对于经济宽绰的现代都市人而言,中堂家具和中堂文化依然保留着强大的生命力。现代中堂,追求富贵而不庸俗,文化上讲求韵味、格调、品味,须保证家具、装饰性字画、墙面地面颜色、格调的互相搭配和协调一致,通过室内设计、建筑设计、家具设计、灯具设计等等一系列的艺术设计、展示与融合,创造出现代中堂简约、宏美、雍容、谨严等各种风格与韵味。

(二)中堂文化的商业迁移与现代普适化性发展

中堂文化在商业价值上,主要体现为中式传统建筑艺术与装饰艺术的现代发展。西式建筑中的中国人,骨子里深深刻着儒教的文化根基,忠于国、孝于亲,以家庭为单位,以亲缘为纽带发展社会交际,对皮质、布艺沙发的喜好只求舒适而难以效仿西方文化的内核,促使中堂家具与中堂装饰书画依然保留着商业迁移的价值。比如,近年来畅销海内外、热度不减的新中式家具,在设计上巧妙融合了明清家具的理念并加以简化和革新,使家具形态更加清丽和流畅,破除传统中堂空间布局的等级尊卑思想,在空间搭配与颜色调和上显得更为自然闲适。

(三)中堂文化传承的数字化未来趋势

随着城市现代化发展,居住在中堂建筑中的人群在逐年减少,中堂家具摆放及与书画悬放受商品房户型大小的影响甚大,中堂文化的传统附加值被削弱,但活化利用的价值还有待深度挖掘。在大数据时代,中堂文化传承可以通过文献数字化、影像化、大众化、公益化在完成在未来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数字化,是将每个省份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加以物理数据、人文数据等资料采集,纳入地方志的编纂工作中,为社会人士研究提供智力支撑;影像化,是深度挖掘中堂历史故事,为中堂味电影、电视剧提供拍摄背景资源库,使中堂文化能够活跃在文艺片中,丰富中国味、中国特色的电视及电影制作;大众化,是将每个省份特色中堂的建筑设计、装饰色彩、中堂家具及中堂字画系列主题进行专题片制作,以供广大的大中小学生发扬传承中堂文化蕴含的积极元素,弘扬优秀家风家教,使优秀的中华文化能够在五湖四海传播开来,开启各省份之间互相学习、互相渗透的文化交流,增强全民的文化认同感;公益化,是指各地建设和开放特色中堂建筑文化传承基地,使优质的中堂建筑成为流淌的历史、进行的文化,为历史文化拓展第二课程提供优质资源。

中山非遗文化蕴含丰富的中堂文化资源,如中山南区沙涌马家枪,是父子传承的武术非遗项目,在南区沙涌良都会馆设立传承基地,以其家族、亲传门人学子为主要传承群体,武术教学过程中传递中堂家风故事,为中堂文化资源活化利用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赵柯柯.河南民间宗祠建筑文化中教化功能的传承与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8.

[2]赵柯柯.河南民间宗祠建筑文化中教化功能的传承与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

[3]卜晔婷,谢小英.广西灵山县祠堂建筑特色初探[J].山西建筑,2015(9).

[4]方崇荣.现代红木家具鉴赏——灵芝中堂[J].浙江林业,2014(9).

[5]许兴海.徽州古民居“中堂”装饰审美意蕴[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6]赵健雄,罗小珊,赵犇.中堂画的历史渊源[J].美术报,2016(12).

[7]李志,韩春宇,周秀芝.论中堂画在居室环境中的文化特性[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4).

[8]唐根生.应当有新的中堂和对联[J].美术,1964(6).

本文是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研究项目“粤港澳大湾区地域文化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研究与实践——以中山非遗文化为例”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0GXJK284。

(作者单位: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当代演变定义
《当代》背后的当代
修辞学的重大定义
山的定义
教你正确用(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