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玛姬·玛汉的《灰姑娘》中的女权主义

2021-04-01鹿文轩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2期
关键词:女权主义灰姑娘

【摘要】玛姬·玛汉是当代世界舞蹈举足轻重的大师之一,她的作品历经30年仍是教科书级的经典之作,具有研究价值。“贾安南德里亚·波埃西奥(Giannandrea Poesio)重申了编舞家之间的这种差异,他说鲍什在‘德国表现主义经典中发挥作用,而玛姬的风格却在不断变化。例如,玛姬(Marin)的《May B》(1981)中的表现美学和动作语言,是基于塞缪尔·贝克特(Samuel Beckett)的戏剧(如《终极游戏》(Endgame,1957))的表现主义作品,与她的《胖子王国》(Groosland,1989)的表现形式截然不同。但是即使是在玛姬(Marin)易变的风格中,灰姑娘(可以说是她的“最大成功”)也能脱颖而出。”

【关键词】《灰姑娘》;女权主义;玛姬·玛汉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02-194-03

【本文著录格式】鹿文轩.玛姬·玛汉的《灰姑娘》中的女权主义[J].中国民族博览,2021,01(02):194-196.

《灰姑娘》这部作品是由里昂歌剧院芭蕾舞团邀请玛姬·玛汉创作的,但玛姬·玛汉知道,尽管她所面对的是专业芭蕾舞者和著名的童话故事,她也不会因为这些而去创建常规版本。她尝试了解《灰姑娘》最原始的版本,和更知名的查尔斯·佩罗的版本,还有带有暴力倾向的藏文版本。“我发现《灰姑娘》是一个中世纪的中国故事,还有佩罗取材的藏文版本消除残酷,”玛姬·玛汉说,“格林保留了一些暴力。在藏文版本中,灰姑娘杀死了她的母亲,(她的母亲)像白牛一样保护她。我读了所有这些(版本的故事),对此一无所获,因为我不想参与精神分析故事。”

观众看到《灰姑娘》或者另一部玛姬·玛汉的经典作品《胖子王国》时也许会产生疑问,为什么要给舞者穿上这样的服装使他们变得肥硕呢?直接找體型偏胖的舞者岂不是更方便?提出这样的疑问基于以下几点:一,制作服装消耗物力、财力和舞者的额外训练时间、体力,对于舞者来说,他们不仅要应对一个完整的舞剧,还需要负重一具假身体,经过大量的训练来与自己的身体进行工作;二,在玛姬·玛汉的作品中舞者们相对不需要超高的技术技巧,特别是《灰姑娘》中的动作多以笨拙和幼稚为主。

通过对以上几点的思考,我们可以看到玛姬·玛汉作品中对身体的“覆盖与重塑”。玛姬·玛汉通过服装的覆盖,重塑舞者们的肉体来批判传统芭蕾对舞蹈演员的审美认知。《灰姑娘》中人物的外表并不单单是我们看到的这样——巨大的娃娃头加上凌乱的头发,这些很粗糙的假头看起来非常坚硬,庞大到与身体比例不相符合,舞者们还身穿带有关节的“假体”。这样的设计丝毫看不见舞者的表情,甚至是他们的长相。但我们时刻知道恐怖面具下是一副副美丽的面庞,巨型服装下是一具具美好的肉体。外表与内在、丑陋与美丽,将这些看似对立,实则交织纵横的概念,同时出现在《灰姑娘》人物外形中。所以,对于服装的编排,不能只分析外表所看到的丑陋娃娃形象,也需要同时看到服装下的美丽躯体。当美丽出现在这一作品中时,那么丑陋形象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服装由莫妮克·卢顿(Monique Luyton)和蒙特塞拉特·卡萨诺瓦(Montserrat Casanova)所设计。这样的服装使芭蕾舞者的肢体改变原有的形态,从完美的身材比例被重塑成各式各样的丑陋形象,大多数娃娃的体型肥硕而又笨重。观众可以清楚地看出,演员们基本只有手上的皮肤是露在外面的,身体的其他部分被完全的遮盖和改造。不仅是舞者的皮肤、相貌、身材比例被遮盖,舞者常年训练长出的肌肉、芭蕾舞者特有的优美线条,这些让古典芭蕾视为“美”的条件也都被一一罩盖住。

在传统芭蕾舞中,观众可以看到高超的技术技巧和情感表达,而这一切首先建立在美好的肉体上,只有符合“美”的条件的舞蹈演员才有可能被选入舞团,成为舞剧中的角色,进而对剧作进行演绎。在传统的芭蕾舞审美中,对舞者的外形要求是“三长一小”,也就是腿长、手臂长、脖子长、脸小,并且为了好的舞台效果,营造美好形象,舞者需要身材削瘦,很多芭蕾舞者的体重都是在标准体重以下,甚至是不健康的范围。此外,芭蕾舞者对肌肉线条、身体整体线条格外注重,由于芭蕾遵循“外开”的训练方式,在芭蕾舞者身上的肌肉线条区别于其他运动所练出的肌肉形状,在他们身上有种特殊的优美的肌肉线条,也就是条状的肌肉。在舞者展现优美舞姿而发力时,这些肌肉线条尤为明显。在技术技巧上,芭蕾舞者们都拥有超高的技术,旋转、跳跃、托举。但玛姬·玛汉偏偏要把自己的《灰姑娘》中的人物形象编造的如此丑陋,甚至令人恐惧,即便这些舞者是里昂歌剧芭蕾舞团的专业芭蕾舞演员。

玛姬·玛汉用《灰姑娘》中人物形象的丑陋,暗指传统芭蕾的审美畸形。一方面,遮盖住舞者身体,拒绝消费女性美。批判社会不断把女性当作商品消费,要求她们的外形符合这个社会的审美,或者通过外界所构建的美来让人们消费。例如,减肥广告告诉你只有体型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才是美,消费者为了广告商所提出的他们眼中的美而消费购买产品或者办健身卡,但却鲜有人质疑为什么这样是美,而那样不是美?另一方面,这种传统意义的外在美实质上抛弃了很多人,把一部分人拒绝门外。人们想当然的接受了社会所制定的标准,却不会去质疑这个标准背后的观点和思想。玛姬·玛汉用她的叛逆提出为什么标准不可以是这样。

此外,玛姬·玛汉的《灰姑娘》通过编排所展现出平等,其中的双人舞部分展现得尤为明显。“在许多古典和新古典主义的表演中,男舞者会在动作上操纵和协助芭蕾舞女演员,使她可以尽力展现她的优美舞姿、情感和技术技巧。看着在王子的宴会上的灰姑娘的表演,更引人注意的是编导对这种情况的女权主义态度。她表现出舞者之间平等的伙伴关系,抵消了炫耀芭蕾舞女演员作为理想艺术品的展示时刻。”

双人舞刚开始时,两束追光从舞台的左右两侧打出,在中间互相融合,正好打在王子和灰姑娘的身上。两人像木偶娃娃一般的脚步向内和向外旋转着,最后形成灰姑娘在前、王子在斜后的位置。两人做着相同的动作,身体依然有木偶娃娃一般的僵硬和人物外形在视觉上强烈的棱角感。例如,多以勾脚、笔直的四肢为主。但在动作的设计上是以圆形、弧线等这些较为柔和的路线为主。两人不断用肢体表现平行,虽然可能是笔直的双腿或者双臂,但却因为圆弧的运动路线而形成一种情绪的波荡,爱情在王子和灰姑娘的心中埋下种子,激起涟漪。两人的脚和手不经意地碰在一起,又羞涩地收回,不仅传达了灰姑娘的渴望,还传达了王子的内心情绪。在完成几个并不优美的托举后,两人重叠的躺在地上,上身挤压在一起,然后上半身的划船动作不断与地面分离。随后王子用脚让灰姑娘站起来并让她坐在自己的脚上,灰姑娘也因此脱离地面。但是离开地面的灰姑娘双脚却无所适从地左右扭摆起来,直到王子把她再依次放在地面上。灰姑娘用她的力量把王子从地上抬起,两人又开始了对称、平行的舞蹈动作,最后分开在舞台的左右两侧,以飞吻结束这一段只属于他们两人的双人舞时间。双人舞部分被玛姬·玛汉设计的很简单,没有华丽的托举,没有延伸的线条,有的是两人的羞涩与平等的关系。

在古典芭蕾中,双人舞要以男女的力量配合为主,尽力展现出符合人物气质的高难度双人舞配合。多以男性的力量为基础,为女性做支撑,从而展现女性的身体线条和高超的技术技巧。然而,在《灰姑娘》这部作品中的双人舞部分却很少有美丽的、长线条的托举。王子把看起来笨拙僵硬的灰姑娘托起后,灰姑娘从来不能优美的展现舞姿,身体所呈现更多的是棱角和直线。两人的动作安排上也不同于古典芭蕾的视觉上复杂的舞姿,而是连孩子都能看懂的对称图形,例如,两人贴在一起同样出外侧脚点地,外侧手呈三位手,这样的简单对称图形符合一个孩子能想象出来的童话世界,孩子也容易通过这样的图形联想到美好、和谐的意味。玛姬·玛汉在视觉上创建对称、平行展现男女在情感关系上的平等、合作,而不是把两人的爱情建立在展现女性线条与技术技巧上。

女权主义在历史上经历了三次浪潮,每一次都是女性为自己争取权利、更平等的社会地位。女权主义强调男女平等,希望在家庭、教育、福利、政治上给予女性肯定的价值,是一场争取妇女解放的社会运动。第一次浪潮始于18世纪末期,争取妇女的投票权。强调了两性在政治上的平等,当时的女权主义者提出女性的参政权、受教育的权利和就业权等基本的人权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地纷纷涌现各种妇女组织和团体,也成为了女权主义第一次浪潮的高潮。1894年,新西兰成为第一个拥有女性选举权的国家。此后,澳大利亚、芬兰、挪威等也相继赋予女性参与选举投票的权利。到1920年8月,美国颁布宪法《第十九条修正案》,这也就是第一次女权运动结束的标志。第一次女权运动结束了,但人们却认识到这只是字面上的男女平等,实质上并没有改变什么,在职场的薪资待遇、就业岗位上,女性依然面临着地位低下的状况,很多岗位不招收女性,女性工资低于男性,这些明显的性别歧视仍旧是当时女性所每天面临的现状。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社会需要女性承担更多的职务,这使当时的女性走出家门,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从而对女性的价值有了全新的认识,她们认为自己可以在社会中承担更重大的责任。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过后,男性重新回到之前的岗位,女性也同时被迫回归家庭,继续之前地位低下的家庭主妇角色,面对社会的不公平待遇。随后,在黑人运动和新左派运动的推波助澜下,开始了女权主义的第二次浪潮。这次女权主义运动不同于第一次的是,女性已经获得了投票权,这些所谓表面的平等,促使女性要真正开始为现实世界中的不平等而奋斗。贝蒂·弗里丹(Betty Friedan)由于在自己生第二个孩子时被辞退而深刻意识到女性在社会中的不平等,随后她写了《女性的奥秘》发表于世,这本书倡导女性可以走出家门,开拓视野,寻找自身的价值。这爆炸式地引起了當时知识阶层女性的共鸣,以及对男权社会的批判。60年代和五月风暴过后,美国和西欧各地纷纷出现多样化的女性组织和团体,妇女参加游行、辩论活动。这个时期,人们认为妇女关注的问题也同样是政治问题,例如,婚姻、生育等。1991年,美国的黑人女作家丽罗贝卡·沃克(Rebecca Walker)在《女士》(Ms.)期刊发表文章《成为第三次浪潮》( Becomirg the Third Wave),开始了女权主义的第三次浪潮。而这次浪潮不同于以往的是人群对象,第一次和第二次主要聚焦于白人女性争取权利,第三次女权主义浪潮代表的是更加多样化的人群,例如,黑人女性、少数民族女性、同性恋者、殖民地国家的女性。她们不仅挑战着世界对于这些特殊人群的不公平,也同样挑战着传统女权主义。在这些过程中,女权主义有自由主义女权主义、激进主义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和社会主义女权主义,除了这些传统的女权主义,还有后现代女权主义、精神分析女性主义、黑人女性主义、生态女性主义等等,虽然她们的主要理论不同,但共同目标都是争取女性更多原本应该属于她们的权利。2017年,女性纷纷戴上粉色帽子以游行的方式反对特朗普对女性的不尊重。学者认为,这次的“粉色浪潮”标志着第四次女权主义浪潮的开始。近年来,女性不断为性骚扰、性侵犯而发声,这是从前女性羞于说出的事实,可能出于羞愧传统观念下的贞洁,也可能是忌惮侵犯者的社会力量。但现在女性敢于为性侵犯发声,将侵犯者绳之以法。从第一次女权主义浪潮到现在正在发生的第四次女权主义浪潮。女权主义者们一次比一次群众力量雄厚,女性的声音更容易引起共鸣、更具力量。从最初的中产、知识阶级女性到现在广大普通群众,从白人女性到多种族多宗教女性,女性所争取的权利在慢慢改变,世界也在慢慢改变对女性的看法,相信女性的力量。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关注女性地位,我们的潜意识普遍认为女性不如男性,在古代女性的生存甚至需要依赖男性。玛姬·玛汉是新时代女性的代表,作为一位艺术家,她也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在她的很多作品中,不仅运用遮盖与重塑身体来表达女权主义,也同样通过舞蹈动作的编排表现女权主义。在她的作品中,我们时刻可以看到对女性的关注,批判传统的标准,呼吁全新的视野与想法,包容更多更广阔的世界与关注边缘的人们。

作者简介:鹿文轩(1998-),女,汉族,山东济宁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本科,北京师范大学,研究方向为舞蹈。

猜你喜欢

女权主义灰姑娘
灰姑娘的新朋友
灰姑娘的魔法衣裙
帮灰姑娘数红豆
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探究
灰姑娘的水晶鞋
韦氏词典年度最热词:女权主义
倒霉的灰姑娘
AnAnalysisofFeminisminJaneEyre
电影表演与女权主义
女权主义REBORN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