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气象灾害及防御策略探究

2021-04-01王涛勾卫东杨春芽

种子科技 2021年3期
关键词:农业气象气象灾害

王涛 勾卫东 杨春芽

摘    要:我国是世界上的農业大国,但农业生产受到气象灾害的严重影响,因此,只有明确农业气象灾害类型,了解农业气象灾害特点,采取科学手段积极应对,才能为我国农业生产提供保障。基于此,对我国农业气象灾害类型及防御策略展开研究,从而可以预防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带来的严重影响,以此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关键词:农业气象;气象灾害;防御策略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03-0107-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S42       文献标志码: A

农业生产受气象因素影响极大,气象灾害可以造成农作物产量下降甚至绝收,如今,由于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使得气象变化更为复杂。我国不同地区由于环境不同,农业生产活动面临的气象灾害也不同。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预防和应对,则会给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带来巨大损失。因此,无论是农业部门还是农业合作社、农业企业以及个体农户,都应掌握农业生产的气象灾害知识及应对措施,保证将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

1   农业气象灾害的概念及特征

1.1   农业气象灾害的概念

农业气象灾害,是指由于气象变化而对农业生产活动及农作物造成的危害[1]。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温度变化造成的灾害,如热害、冻害、霜冻等。二是水分变化以及降水造成的灾害,如涝害、干旱、雪害、冰雹等。三是空气流动造成的灾害,如风害等。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作物具有极大的破坏性,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引起全球气候变暖而破坏气象环境所造成的。

1.2   农业气象灾害的特征

农业气象灾害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农业气象灾害具有较为明显的区域化特征,例如4月份某山区发生霜冻,使大面积的核桃花冻死,导致当年核桃几乎绝收。二是农业气象灾害具有季节性特征,例如某地每年8月份由于强降雨多发洪涝灾害,造成大片农田被淹。三是农业气象灾害与其他灾害并发,如暴雨灾害引起的洪涝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了诸多影响。四是农业气象灾害具有集中性与局限性特征,例如某区域发生雪害,则该区域在未来发生雪害的概率相对较大,并且发生雪害的地区也较为集中。

2   农业气象灾害的具体类型

2.1   旱灾

在某些地区的农业生产中,由于该地区长期或者在一定时期内的降水量少且空气中水分不足,难以对农作物进行有效灌溉,使农田土壤水分缺乏,不能满足农作物生长需求,影响农作物正常生长。旱灾是常见的自然灾害,我国北方地区发生率较高,一旦发生旱灾,若不能及时采取人工降雨、引水灌溉等有效措施,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势必受到影响,造成极大的损失。

2.2   低温霜冻灾害

低温霜冻灾害对农作物成活率与健康生长具有严重影响。在一定时期内,某些区域因寒流或降雪而导致气温骤降,由此引发低温霜冻灾害。低温霜冻灾害主要包括4个类型,即冷害、霜冻、冻害、寒害,对农业生产和农作物生产十分不利。

2.3   暴雨灾害

暴雨灾害即洪涝灾害,是指由于降水量过大,雨水难以排出农田,造成洪水泛滥,淹没农田,既对农作物造成物理冲击,也对农作物的根部呼吸产生极大影响,造成农作物倒伏、根茎腐烂等,严重则使农作物绝收,造成农业资源浪费。

2.4   冰雹灾害

冰雹是从急剧变化的积雨云上落下的冰块,可对农作物造成物理性的冲击,同时,冰雹灾害还可引发大风、滑坡、泥石流等衍生灾害。冰雹灾害的发生具有随机性、时间短等特点,对农作物的毁灭性极大。

2.5   风害

风害是由于风力过大而导致农作物倒伏,农作物的花、果脱落,严重时可以使农作物连根拔起。尤其是台风灾害,涉及范围广,且会引发强降雨等次生灾害,同时,台风灾害具有人力难以控制、毁灭性强、季节性等特点,农作物难以承受[2]。

3   农业气象灾害的防御策略

3.1   针对各类型农业气象灾害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

3.1.1   旱灾的防御策略

为了有效防御旱灾,可以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改进生产技术,选育和种植耐干旱品种。可安装高效率的灌溉设备,进行合理灌溉,同时注重节约水资源,如发展节水农业,采用塑料大棚与地膜覆盖、喷灌或滴灌等方式,提高水分的生产效率。对于常年干旱的区域,可采取退耕还林、涵养水源、大规模植树造林、建造雨水收集系统、兴修水利工程、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增加水库蓄水等方式,为农业生产活动提供更多的水分,从而减少旱灾带来的不利影响。

3.1.2   低温霜冻灾害的防御策略

首先,要根据地区气候条件及低温霜冻灾害的发生情况,在冬春季节选择种植抗寒性较好的农作物。其次,对农作物实施保温增温,如冬春季节为幼苗覆盖塑料薄膜,确保幼苗安全过冬;建设温室大棚为农作物提供保温屏障;若要种植耐寒性较差的农作物,则可以选择避开寒流时间进行栽培。最后,在施肥管理上,要适当增加磷、钾肥的施用量,为植物顺利抗寒创造良好条件。

3.1.3   暴雨灾害的防御策略

在暴雨灾害的防御上,要加强农业气象预报的准确性,根据农业气象预报提前采取农业措施。例如,如果农业气象预报将有暴雨发生,一方面可提前加固农田四周堤坝,夯实农田土壤,尽量将暴雨对农作物的影响降至最低。另一方面,对农田周围的建筑设施进行加固,防止其倒塌损坏农作物。

3.1.4   冰雹灾害的防御策略

首先,气象部门要联合农业部门做好气象预报、消雹工作准备,如果发现空中存在骤变的积雨云,可采取相关技术破坏云层,提前消除冰雹隐患。其次,在冰雹季节进行农业生产时,农业人员应当准备好防冰雹工具,保证自身安全。最后,若冰雹发生时农作物已经成熟,则要立即展开抢收工作。

3.1.5   风害灾害的防御策略

风害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发生时间较为规律,因此,在预防农业风害时,相关部门及农业人员要全面采取相应的预防策略,在风害来临时将其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降至最低。

3.2   建立农业气象灾害的事前防御体系

3.2.1   加强对气候资源的把握

农业发展离不开对气候条件的把握,俗话说:“农民看天吃饭”,因此,只有全面、准确地掌握气候知识、把握气候变化,将气候规律科学地运用到农业生产活动中,利用其有益的一面,预防其有害的一面,做到“扬长避短”。一是掌握地区气候规律及农业气候灾害,合理选择抗气候灾害能力较好的农作物进行种植。二是农业部门要做好农业气象灾害预警工作,根据天气预报,及时在网络、电视等媒体上发出防灾预警,做到“未雨绸缪”。

3.2.2   健全气候灾害防御体系

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每年因农业气象灾害造成的农业损失巨大,经济损失超过2 000亿元,且有超过4亿农民深受其害。因此,为了消除农业气象灾害在农业生产中所造成的危害,农业部门应当与农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及个体农户等积极联动,借助天气预报为前哨、农业专家指导为决策、信息网络技术为支撑、防灾害资源共享为途径、有效防御农业自然灾害为目标的现代农业气象灾害防御及预警体系,对我国农业发展予以科学指导,最大程度地降低气象灾害给农业带来的损失,维护农业生产者的利益,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3]。

3.2.3   加强农作物的抗灾害能力研究

可选择杂交等方式,研究出新型且具有较强抗灾能力的农作物,如针对干旱地区的农业生产活动,通过杂交的手段研究出抗旱新品种,让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干旱地区的栽培环境;针对冬春季节较为寒冷的地区,培育抗寒的果树品种。

4   建立農业气象灾害的事后防御体系

在农业气象灾害防御中,不仅要做到事前防御,也要做好事后防御。农业气象灾害的事后防御主要有两方面:一种是事后经济型对策,即农业气象灾害发生后,及时对农作物进行抢收,将经济损失降至最低。另一种是事后技术性对策,即采取有效的农业技术手段对受损的农作物进行处理,使其恢复正常生长状态。

总体而言,农业气象灾害事后补救措施的根本目的是尽量减少灾害所产生的经济损失。因此,相关部门应在农业灾害救助上下功夫,在农业气象灾害发生后,积极组织人员为农户发放救助资金;农作物无法继续种植的,则要为其安排新的农业生产项目;做好农业保险工作,引导农户了解并加入农业保险,当灾害发生后积极落实保险内容,减少农业气象灾害给农户带来的损失,保障农户的根本利益。

5   结语

由于生态环境受人类活动的持续影响,导致气象灾害频繁发生,这给农业生产活动带来明显的负面影响。因此,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相关部门及农业人员要加强气象灾害的防御意识,建立农业气象灾害防御和预警系统,以此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农业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 1 ] 李博,张晓峰,冯雪.农业气象灾害预警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研究[J].农家科技(上旬刊),2019(1):131.

[ 2 ] 王晓杰,耿文杰,张凤鸣,等.气象灾害对农业产量的影响及防御对策[J].农家致富顾问,2019(20):257.

[ 3 ] 高山.农业气象灾害成因及其风险探讨[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9(5):137.

猜你喜欢

农业气象气象灾害
开展农业气象服务 增强抵御灾害能力
“互联网+”环境下农业气象服务发展探讨
阳信县主要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防御措施
喀什地区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气象灾害对农业经济的风险影响分析
广东省气象灾害对冬种辣椒生产的影响
农业气象灾害影响评估和防御技术研究进展
关于发展我省农业气象预警工作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