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高品质多层次市域轨道交通引导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2021-04-01

交通与港航 2021年5期
关键词:都市区市域城市群

杨 涛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城镇化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城镇化率已从1978年的17.9%增长到2020年的63.9%,正在进入城镇化发展的后半场。与此同时,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客运枢纽和高快速道路等建设也突飞猛进,取得巨大成就。

区域城镇化与高快速交通发展是相互联动、相互协同、相互促进的过程。从沿海的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到内陆的长江中上游、黄河中上游以及西北、西南、东北区域,以国家中心城市、省会城市和重点省辖市为核心,带动周边城镇一体化、同城化联动发展,逐步形成或者正在形成大都市区、都市圈、城市群、城市带。一方面,临近城市间跨区域通勤和生活联系呈现出常态化、频繁化趋势,出行频率、出行强度、出行距离不断增长,越来越需要高快速轨道交通、高快速道路的支撑与服务;另一方面,我国又面临城市化人口基数大、城镇群规模大、密集度高、土地资源紧、生态环境承载力弱等基本特点与挑战。总书记、党中央、国务院陆续提出新型城镇化、“两山论”、“双碳”目标承诺、高质量发展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等战略和愿景。在此背景下,积极推动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快速轨道和城市轨道交通等多层次、多网融合的轨道交通网规划建设,支撑和引导形成紧凑开敞的都市区、都市圈、城市群空间新格局和集聚集约的土地开发,以轨道公共出行为主导,满足日益紧密而频繁的跨城同城化通勤、商旅、消费出行,最大限度降低小汽车出行依赖,促进节能减排、绿色低碳,是我国高质量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多层次市域轨道交通网的规划建设与运营服务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以下多方面开展系统深入的科学研究、统筹规划、有序建设、协同运营:

首先,立足于半日同城紧密交流的城市群、城市带和一小时同城通勤的都市圈、都市区基本空间单元,建立制度化的都市区、都市圈、城市群人口流动性和居民出行需求调查,动态研究都市区、都市圈、城市群跨区流动出行需求特征、规律与趋势,为进行都市区、都市圈、城市群跨区流动出行需求科学精准预测,科学规划多层次市域轨道交通网络与运营服务奠定基础。

第二,系统研究多层次市域轨道交通模式、制式和运营组织的适应性、协同性,积极探索顺应同城化、通勤化、公交化的密集城市化区域的超高速铁路、高速铁路、城际铁路、普速铁路,都市圈和市域高速地铁、中速磁浮、市域(郊)铁路、轨道快线与普线等多层次市域轨道交通的多网融合、多制协同、资源共享、跨轨运营、票制票价等关键技术与创新模式,科学制定相应的规范标准与规划设计导则(指南)。

第三,以广域TOD和全域公交体系构建的服务新理念,结合都市区、都市圈、城市群等区域国土空间发展战略和总体规划,同步开展相应的多层次市域轨道交通战略规划和线网规划,规划构筑轨道上的城市群、都市圈、大都市区。

第四,打破行业和行政隔阂,积极探索市域轨道交通跨城协同建设、联合开发、统筹运营新模式,破解市域轨道交通建设与运营资金财务难题,促进市域轨道交通健康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都市区市域城市群
重庆主城都市区工业遗产分布图(部分)
市域(郊)铁路功能定位与系统制式选择分析
都市区创智中枢 北郑州水韵嘉城
市域铁路信号系统互联互通方案研究
长三角城市群今年将有很多大动作
我国第7个城市群建立
把省会城市群打造成强增长极
县域对接融入都市区研究
从国外经验看我国城市群一体化组织与管理
杭州推进县域经济融入都市区经济的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