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021-03-30王庆远

建材与装饰 2021年2期
关键词:水利水电水体水库

王庆远

(凤冈县水务局,贵州凤冈 564200)

水利水电工程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其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除了能够起到防洪、灌溉等多项作用外,在交通运输领域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其也会带来了一定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对生态环境的破环方面。目前,人们提高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的重视,而且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

1 建设水利水电工程的必要性

城市规模的扩大使我国水利水电工程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不断增多。水电是一种清洁能源,加强对其的应用,可以使能源短缺问题得到缓解,同时,对于生态环境对改善也能够起到一定促进作用[1]。做好水利水电工程开发,一方面能够实现对生态环境大保护,另一方面也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

在现代社会发展背景下,建设水利水电工程要始终坚持人与自然相互和谐发展的理念,要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此外,要将对水利水电工程具体情况的分析,针对工程建设要出台相应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最大限度减少建设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

建设水利水电工程时要坚持趋利避害原则,发挥工程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使其作用得到合理发挥,从而进一步提高人们的整体生活质量,由此可见,建设水利水电工程是必要的[2]。

2 建设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建设的水利水电工程的规模都较大,建设过程中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具体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气候

通常来说,区域气候主要受大气环流掌控和影响,大气环流能够长期保持在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但是,随着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数量的不断增加,原本平衡的局部气候会受到破坏,这也就无法在保持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会对气候造成影响。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前,大气环流是影响气候状况的主要因素,但是,在我国进行大量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后,水体则成为一项影响气候情况的关键因素。此外,完成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后,水库蓄水,这会导致水面不断升高,加快水资源的蒸发速度,进而导致建设水利水电工程区域内的空气湿度不断升高,而温度则会下降,进而使气候发生变化。

2.2 土壤

土壤受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影响,也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这种该变化既有积极的一方面,也要消极的一方面。从积极方面的影响来看,建设水利水电工程会起到拦截径流的作用,这将会使土壤含有水分,以及土壤的养分都发生改变,可以起到促进农作物生长的作用。此外,建设水利水电工程,对于工程所在区域内的农田能够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在出现持续降雨时,农田遭受洪水冲刷。而从消极方面的影响来看,进行水库蓄水后,水资源会不断渗入地下,这会造成地下水位上涨,部分区域内的土壤将会发生较为严重的盐碱化,而且还会引发严重的沼泽化问题。

2.3 水文

从以往建设的水利水电工程的经验来看,工程建设势必会对工程所在区域的是水文状况造成一定影响。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建设水利水电工程时,无论采取何种措施都无法完全解决对水文造成的影响。①完成水库工程建设后,蓄水池会使原来的水变为死水,水体的流动速度将会不断变慢,这样会降低水体的自净能力[3];②随着水资源存储量的上升,达到一定限度后,水中含有对水体和微生物密度都会发生改变,而且会对河流中的中下游生物的繁殖和成长造成一定影响;③水库开始蓄水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温度将会不断升高,此时,要及时排泄,如果长期不排泄,这将会导致水库中的水质发生改变,情况严重时,会对水库中的水土造成污染,引起较为严重的生态问题。

2.4 生物

水库蓄水期间会导致原水体发生变化,而且部分水生和陆地生物在生长和繁衍过程中也会由于环境的变化而出现变异情况,甚至会出现死亡和灭绝的问题。此外,在建设水利水电工程期间,可能会对工所在区域内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破坏,这会对生物的生存造成威胁。①建设水利水电工程对于陆地上生存的各种生物的影响可以分为直接性影响和间接性影响两种。通常来说,直接影响指的是因为蓄水库水量的增多,这将会使一些原本在陆地上的生存的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破坏,无法继续生存。而间接性影响指的使库区内的土壤和气候发生改变,进而引起的一系列影响,在环境发生了变化后,该区域内的陆生生物如果想要继续生存就必须发生改变,而部分生物则会因为环境对变化而发生迁移,许多植物无法适应改变后的环境,则会发生死亡;②针对水生物造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藻类和鱼类两个方面[4]。在进行水库蓄水时,水库中的部分区域会被淹没,而在这些淹没区域许多动植物都将无法正常生长,而且还会出现死亡问题,动植物死亡后,体现含有的许多元素都将会被释放到自然环境中,例如,可溶性盐。动植物死亡后的释放的各项元素在雨水后会被溶解,这将会导致水体中养分含量升高。针对水中鱼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洄游鱼身上,建设水利水电工程容易阻拦洄游鱼,这会导致大量的鱼无法回到原本生存的环境中,情况严重,会导致大量鱼类发生死亡现象。此外,水库中水体的密度也会不断变大,而且也会导致水体温度升高,这会使微生物的生存环境发生改变,一些无法适应变化后环境的微生物将会死亡,同时,水中大量微生物死亡,也会导致以这类微生物为食物的鱼类遭受到死亡威胁。

3 建设水利水电工程中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

建设水利水电工程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破坏,为了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要采取合理措施进行处理,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3.1 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建设水利水电工程期间要提升对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视,树立正确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设计水利水电工程期间,设计人员要对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规划,对生态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在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兼顾生态效益。此外,还要将生态效益作为具体分析期间的一项重要指标,最大限度减少建设水利水电工建设期间对水生动植物、陆地动植物造成的破坏,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对破坏。

生态环境部门在建设水利水电工程期间要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定期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期间的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环保意识的培训,通过宣传与培训的方式,使施工人员能够意识到在建设水利水电工程中,保护生态环境的意义,从而使施工人员可以积极参与到保护生态环境作业中,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在进行生态环境保护期间,要对法律法规和奖惩机制等进行合理应用,实现对施工人员行为的合理约束,同时,还要鼓励人们群众参与到监督生态环境保护中。

3.2 优化生态环境核算评估

建设水利水电工程对于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主要体现在大气破坏、污染水环境、破坏动植物等多个方面。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如果生态环境遭受到破坏,需要很长时间恢复,甚至无法恢复。因此,在审批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时,要对工程建设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详细分析,对工程建设对于生态的利弊进行详细说明,明确工程项目实施可行性。在对生态环境的价值进行核算期间,要对不同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对工程生态效益与环境折损关系进行梳理与明确。同时,在该过程中,要制定多个不同方案,从多角度入手分析,对每个方案的优劣进行对比,精准预测工程建设有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3.3 建设合理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在建设水利水电工程期间,人们要对项目核算评估结果进行应用,对工程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损失情况进行全面分析,依据分析结果建设合理的环境补偿机制。以往采用的补偿方案,设置的补偿金无法对周边环境进行修复,重点集中在建筑物和农田补偿上,而并未注重生态环境补偿。因此,在建设水利水电工程中,要依据具体情况,建设合理的补偿机制,构件专项补偿资金,将这一部资金用于保护生态环境,落实资金补偿,使补偿资金透明化,将其合理地应用在修复生态环境上。除此之外,还要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区,通过对人工养鱼等对生态环境具有保护作用措施的应用,保证补偿机制与生态核算评估能够保持一致,最大限度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3.4 管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每一个环节

建设水利水电工程期间,要全面监测周围环境,尤其是要对周围的土壤、水土、土质等各项内容的指标进行全面监测,动态掌握周边环境变化,采取合理措施进行调整。在必要情况下,应当依据环境情况,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方案进行合理调整,科学控制施工环节,保证各项施工作业都严格依据规范进行。

4 结语

建设水利水电工程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而这一影响体现在多个方面,重点体现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可见,在建设水利水电工程期间,要采取合理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猜你喜欢

水利水电水体水库
漳河有一水库群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和污水处理浅探
《湖南水利水电》2021年总目次
多源污染水体水环境质量提升技术应用
生态修复理念在河道水体治理中的应用
出山店水库
河南省水利水电学校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质量监测
农村水利水电
出山店水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