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双碳战略的能源转型关键技术”专栏特约主编寄语

2021-03-30陈健,吕志鹏,方梦祥

浙江电力 2021年12期
关键词:储能调度电网

2020 年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大会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2021 年全国两会,“碳达峰、碳中和”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其中,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控制化石能源总量,着力提高利用效能,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十四五”时期的重点工作。国家电网公司于3 月1 日发布“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提出通过供给侧结构调整和需求侧响应“双侧”发力,解决“双高”“双峰”问题,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在能源供给侧构建多元化清洁能源供应体系,在能源消费侧全面推进电气化和节能提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将面临诸多严峻挑战,如何推动能源系统全产业链低碳转型仍然是一个开放的问题。

在此背景下,本刊适时组织了专栏征文活动,经过前期精心筛选,专栏收录了5 篇论文。这些论文从不同层面、多个角度深入探讨了“双碳”战略背景下能源转型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基于电力和燃气互补控制的综合能源系统控制方法研究》,在常规综合能源系统基于日前、日内负荷预测控制方法的基础上,针对综合能源系统中电力、燃气和热力耦合调节不灵活的问题,研究了基于电力和燃气的互补控制方法,既能发挥了燃气、热能等大惯性系统连续运行的经济性优势,又能利用电能小惯性系统快速、高效调节的优势,最终实现对用户需求和电网状态的快速响应,满足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精细、实时的控制需求。《融合电、热、冷、气的综合能源舱优化配置方法研究》针对模块化预制式综合能源舱,从系统的结构设计与优化配置方法展开研究,对综合能源舱内安装的主要设备建立数学模型,通过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方法构建优化配置模型,利用ε 约束法求解多目标优化最优解集,并采用基于欧式距离的多目标决策方法得到综合最优解,最终确定综合能源的优化配置方案。《源网荷储多元协同调度体系研究与实践》提出一种源网荷储多元协同调度体系,通过建立适应电源侧、电网侧、负荷侧各类资源参与的电力市场机制和多类资源协作互动调控平台,有效提升了源网荷储间的协调能力和清洁能源的消纳水平,并经山东电网多地市源网荷储协调互动试验及试点应用,验证了其有效性。《考虑需求响应和储能寿命约束的多类型电源协同调度》,针对储能电池的充放电行为对其寿命带来的影响和不同柔性负荷的响应特性,建立考虑需求响应和储能寿命约束的多类型电源协同调度模型,并通过算例仿真得出:在多类型电源电力系统中实施需求响应和引入储能电池参与电网的协同调度,能够有效降低系统负荷峰谷差,提升风电消纳率,减少火电机组的启停机费用和燃料费用,从而提升系统运行经济性;制定调度计划时考虑储能电池的折损成本,有利于延长储能电池的使用寿命。为打通电网公司与用户的精细化友好互动通道,实现用户侧小微负荷需求响应资源充分利用,《一种小微负荷智能监测与聚合分析系统研究》 构建了一种小微负荷智能监测与聚合分析系统,该系统能较好地对小微负荷进行细粒度监测以及聚合分析与控制,可为后续更深层次研究提供测试平台。

本刊旨在通过此次专栏促进学术交流,与作者、读者共同探讨双碳战略下的能源转型关键技术,为一些技术难题的解决探索新的思路,共同促进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体系的绿色转型,相信这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价值。

猜你喜欢

储能调度电网
穿越电网
相变储能材料的应用
相变储能材料研究进展
《调度集中系统(CTC)/列车调度指挥系统(TDCS)维护手册》正式出版
基于强化学习的时间触发通信调度方法
一种基于负载均衡的Kubernetes调度改进算法
虚拟机实时迁移调度算法
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储能真要起飞了?
电网也有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