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BIM技术的装饰工程概预算编制课程改革探讨

2021-03-30张欢欢

建材与装饰 2021年14期
关键词:数据模型概预算工程量

张欢欢,黄 研

(安庆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安庆 246000)

0 引言

近年来,在经济体系的逐步完善下,人们对居住质量提出更高的需求。从建筑工程角度来看,装饰工程可以从不同层面体现出当前室内格局是否达到用户的基本诉求,且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逐步应用下,建筑装饰基准也随之提升,构筑出具有良性经济循环的建筑体系。从经济成本、运营结构来看,随着装饰工程呈现出的独立性,其呈现出建筑成本的消耗比可从侧面映射出相对应的工程建设进度,为进一步对此类工程体系进行宏观调控,则需要通过对技术工程特性为切入点,将整项工程成本通过概算、预算的模式,阐述出相对应的价值。当此类现象映射到教育体系中,则需要通过人才的定向化、专业化培养,令参加岗位的学生,具备相对应的工作能力,全面分析出当前建筑装饰视域下,工程成本所能起到的实际效果,进而解决建筑工程开设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本文则是针对BIM 技术支撑下的装饰工程概预算编制课程的改革进行探讨,仅供参考。

1 BIM 技术概述

BIM 技术即为建筑信息模型,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搭载计算机平台,才可实现相关联的技术操作。从现有的建筑行业发展来讲,受到现代化技术的影响,为进一步贴合于社会市场的发展脚步,以科学技术为驱动的干预,加快建筑行业智能化的转型。BIM 技术则可以看成是信息化技术、网络技术与建筑体系的融合产物,通过数据信息的高度整合,可以分析出当前操控视域下,建筑工程开设中存在的各类信息,然后通过数据模型的整合,精准阐述出当前建筑工序内的数据信息,为工作人员提供决策类数据。从实际应用角度来看,BIM 技术是全过程作用于工程项目中的,其所呈现出的应用优势如下。

(1)可视化特点。通过数据模型可对当前建筑工序产生的信息进行三维立体化表达、四维动态化表达,同时数据映射模式,可精准测绘出不同建筑结构所处的空间位置,提高工作人员与建筑施工之间的互动性。通过数据模型的罗列,可强化工作人员的认知能力,精准分析出当前施工环境下的各类隐性问题,保证整体施工的持续性与稳定性。

(2)模拟性特点。建筑信息模型可全过程作用于建筑项目中,通过实时化的数据检索与计算,可以分析出在维度空间下,各个建筑环节是否存在空间碰撞问题,进而避免后续现场施工产生的交叉问题。

(3)参数性特点。BIM 技术可针对某一项建筑工序产生的信息进行全过程跟踪,且内部操控系统的多线程运作模式,不会产生信息的交叉问题。通过对工序环节的精准化分析,有利于各项参数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核算,进而为后续建筑施工及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数据支撑。

2 BIM 工程概预算课程改革

2.1 建设基于专业内容与BIM 技术相融合的课程体系

《装饰工程概预算》编制课程开设的主旨,主要是针对建筑装饰项目产生的各类成本进行概算、预算,分析出装饰工程前期开展过程中的各类消耗,进而为整个项目体系的运行提供数据支撑,避免出现成本溢出的现象。从课程建设结构来讲,主要分为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人才、材料、机械台班单价的界定、装饰工程量计算、工程量造价编制几部分,涉及内容可以看成是与工程消耗总量相关联的各个成本载体及编制方法、计算模式等,进而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明晰消耗量定义,掌握专业理论、实践技能等。但是由于建筑装饰工程在具体施工中,各个承接载体具有分化性、烦琐性特点,其需要对每一项建筑细节进行核算,然后与总量进行比对,查证出当前操控视域下,各个工程量的消耗点及计算点,制定出更为完整的概预算表格。通过BIM 技术的融合,则可有效利用各类计算软件,结合工程量,实时分析出当前建筑模式下,呈现出的数据比对效果,此过程极大降低学生的计算量,令学生在实操过程中,可容纳出更多的时间进行复算,真正实现工程量计算向计价计算的层面所转变。对于此,应充分结合BIM 技术的自动化计算功能,对整个装饰工程的造价成本进行分析,完成相对应的运算操作。

在实际融合时,可结合概预算特点,将BIM 技术作为基础运算框架。例如,在前期投资概算阶段,则可以将此类工程项目引入到相对应的数据信息模型中,通过数据信息精准分析出现阶段建筑工程中,各项成本导入值与输出值之间存在的差异,并依据可视化效果,深入查证出当前建筑视域下所呈现出各类属性。在设计阶段,则是针对现有装饰工程项目的各项消耗细节进行分析,例如楼地面、墙柱面、顶棚、门窗等,通过多维度的数据核查,先界定出当前操控视域下的各个消耗载体,然后通过BIM 技术对各个消耗量建设出数据模型,在数据模型的支撑下,则可查证出不同施工视域下,各项施工环节是否存在碰撞,如果两个施工量存在交互问题,则应对相关参数进行修改,保证在造价成本指标下,降低返工率,真正作用工程项目成本的有效管控。在现场施工中,则可通过BIM 技术的模拟属性,分析出当前施工阶段成本消耗与产出之间存在的差异值,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更为直观地分析出自身在对装饰工程进行造价成本概预算时存在的问题。通过BIM 技术与课程内容之间的逐步融合,可真正突破传统理论教学的束缚,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确保后学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2.2 建设具有模拟属性的实践课堂

从现阶段《装饰工程概预算》的教学模式来看,一般是通过讲授法、实验法的教学模式,贯彻指导练习、多媒体平台的教学手段,确保学生接收知识的完整性。

BIM 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则更加倾向于实践化、模拟化的教学,因为其本身是依托于计算机设备进行操作的,这就令整项操控模式具备相对应的智能化教学属性。为此,可以充分利用BIM 技术的应用形式,打造出具有模拟特征的实践教学体系,锻炼学生的实操技能,同时又可通过模拟功能,令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将自身的理论知识进行认证。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应结合不同课程内容所占用的课程进行合理设定,避免产生原有知识结构与新技术在融合中的冲突问题。例如在人工单价、材料预算等方面的内容为12 学时,而工程量计算方面的内容则达到了20 学时,其是因为教学内容、重难点之间的不同,需要通过较长时间进行弥补。针对BIM 技术进行模拟课程建设时,则是充分利用BIM 技术的三维立体化、四维动态化的模型,将整个教学内容搭载到计算机平台之上,这样学生在学习中,则可计算机平台上呈现出立体化教学内容,对自身学习思维进行引导,树立正确的造价成本概预算意识。例如,在对楼地面工程量计算内容进行讲解时,则可将此类知识结构通过建筑信息模型予以呈现,通过数据模型的可视化表达,整个数据核算体系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楼地面计算中,其也可通过数据之间的联动,实现对整个工程量的概预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则是在建筑信息模型的支撑下,对不同工程计算量进行比对与核算。此外,BIM 技术支撑下的模型,可对内部产生的各类数据进行智能化核算,这样可以为相关概预算提供一个校对基准,令学生真正明晰到实际运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提高概预算的精准性。

2.3 建设具有评价功能的课堂

从建筑角度来看,装饰工程概预算工作的精准性,决定着后期现场施工中成本消耗是否能够满足预期设定的指标,这就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技能,保证概预算的精准性。基于BIM 技术实现的课程考核,则是充分利用软件的实时化处理功能与比对功能,学生在对装饰工程造价成本进行概预算时,则可以有效通过平台实现对数据信息的自动化核查、智能化比对,学生在实操过程中,各类运算结果将同步到主平台中,并按照相对应的运算参数生成模拟属性的数据模型,令学生充分认知到自身在实际概预算中存在的问题,便于学生的自我改进。与此同时,通过对运算结果的分析,可以从侧面反应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应用能力等,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的教学引导。但在考评体系建设中应当注意的是,其应与传统课程评价模式进行整合,深度分析出不同维度下,教学评价的真实性,只有这样,才可进一步强化实际教育效果,保证装饰工程概预算课程开设的完整性。

3 结语

综上所述,BIM 技术支撑下的装饰工程概预算编制课程改革,可以看成是现代化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整合。依托于计算机平台,将装饰工程概预算涉及内容通过数据模型予以呈现,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认知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正,强化实际教育效果。为此,在课程体系建设时,必须注重教学平台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共生关系,确保各类知识内容满足学生学习诉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数据模型概预算工程量
探讨土建工程概预算编制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建筑CAD与概预算一体化技术研究
水利工程概预算及造价控制分析
土建工程概预算编制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面板数据模型截面相关检验方法综述
EXCEL在零星工程量计算中的应用
工程量清单在公路工程招投标中的应用
财政支出效率与产业结构:要素积累与流动——基于DEA 和省级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研究
铁路站场EBS工程量分解
基于分位数回归的电力负荷特性预测面板数据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