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蜂自然分蜂收捕方法优劣比较

2021-03-28

中国蜂业 2021年5期
关键词:结团蜂团分蜂

甘肃省养蜂研究所,天水741022

中华蜜蜂受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及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在每年春季都要发生自然分蜂或者是人工分蜂。那么在自然分蜂时,我们能做的工作只是减少蜜蜂发生自然分蜂的次数,在自然分蜂后提高蜜蜂的收捕效率。在发生分蜂之前,应该做哪些准备工作?采取哪些收蜂方式?

既然分蜂受遗传和环境影响,我们要了解自然分蜂结团的地点有哪些?哪些地点人能靠近?根据不同的结团地点选择收捕方式、收捕工具。

一、自然分蜂之前的准备

蜂箱、隔板、有子有蜜的脾,带巢础的巢框,竹塑王笼或细铁丝王笼,收蜂笼,前六项准备多少视蜂场规模的大小而定,蜂群多,则多准备一些;蜂群少,少准备一些,还需要准备蜂刷、蜂帽、清洁水、绳子、梯子、斧子、凿子、榔头等。

二、自然分蜂后蜜蜂收捕的方法

1.蜂结团在较低树上的收捕法

中蜂自然分蜂时,飞出来的蜂一般是在树上结团。如人能靠近蜂团,则先给蜂团用清水喷雾,使蜂团安静,然后拿一个收蜂笼,收蜂笼内涂些蜜更好,或用蜜脾紧靠在蜂团上方,用树叶或蜂刷轻轻从下到上赶蜂上收蜂笼,同时注意观察,发现蜂王先捉住,用王笼扣住挂于收蜂笼内就万无一失了,再赶蜂进入收蜂笼结团,直到收蜂完毕。

此法优点是蜂容易入收蜂笼,缺点是需要找寻蜂王。

2.分蜂团结于高的树枝或屋檐下

找来竹竿2根,一根竿头挂收蜂笼一个,举起收蜂笼紧靠蜂团上方,另一根竿头绑少量树叶从蜂团下方轻轻驱赶蜜蜂收蜂笼。操作注意:每次驱赶蜂的数量宜少不宜多以避免蜜蜂惊飞,每拨一次稍作停顿,待飞起来的蜂飞回安静后再拨第二次,这样连续数次直到把蜜蜂全赶入收蜂笼。把蜂团取下,即刻喷清水使蜂安静。

此法优点是不需要爬高,不需要找寻蜂王;缺点是蜂不容易入收蜂笼,收蜂人的体力消耗较大,胳膊容易酸痛。

3.分蜂团结于较高树的树洞中

准备好1只蜂箱、1块隔板、1张有子有蜜的脾,带巢础的巢框数个,1个带有收蜂笼的较长纱布网兜,1个射钉枪,1个凿子,1个榔头,1个喷烟器或艾蒿搓成的火绳几条,1架梯子,1个带面网的蜂帽等。将梯子斜靠在树干上,并使梯子底端稳固地安放在地面上,用带有收蜂笼的网兜下端罩住树洞,并用射钉枪将网兜的下端固定在树洞口周围的树干上。网兜上端用绳子挂在树洞上方的树枝上,使网兜处在树洞口的斜上方。再用凿子凿开树洞口的相反一侧,点燃艾蒿做的火绳或喷烟器,驱赶蜜蜂离开树洞,进入网兜中的收蜂笼。

注意:收蜂袋在树上吊挂时应保持上下通畅,中部不可扭曲,避免阻碍蜜蜂进入收蜂笼。

此法优点是蜜蜂容易进入收蜂笼,且散失的蜜蜂少,几乎能够收捕所有的蜂;缺点是需要借助梯子爬高,收蜂人的体力消耗较大。

4.在蜂箱巢门口收蜂

在分蜂季节,养蜂人要加强蜂场巡视,时刻观察蜂场中每一个蜂群动态,当发现哪一个蜂箱巢门口有大量蜜蜂结团,并且结团的蜜蜂腹部膨大时,这是要分蜂的征兆。此时,立即张开较大的带收蜂笼的长桶型网袋,罩住蜂箱巢门,只要蜜蜂裹挟蜂王从巢门涌出,即可钻入收蜂笼,箱外结团的蜜蜂也会紧随蜂王钻入收蜂袋中。等该箱里的蜜蜂不再大量飞出时,即宣告该箱蜜蜂分蜂结束了。

此法优点是容易入收蜂笼,且散失的蜜蜂少,几乎能够收捕所有的蜂。缺点是需要有人在蜂场守候。

5.用高架收蜂器罩住蜂箱收蜂

在管理蜂群的闲暇时间里,养蜂人可以请电焊工用12或14的钢筋制作高250~300cm,底座长与宽各80~90cm的四棱柱体,四棱柱体顶端拴一个收蜂笼,用遮阳网或纱布将4个侧面全部包起来,这样就可以制成一个高架收蜂器。制作简单,造价低廉,可以重复多次使用,养蜂人多做一些。分蜂的季节里,养蜂人要加强蜂场巡视,时刻观察蜂场中每一个蜂群动态,当发现哪一个蜂箱的蜜蜂有自然分蜂的迹象时,打开高架收蜂器,将蜂箱罩在收蜂器内,等这箱蜜蜂停止分蜂后,则从高架收蜂器中取出收蜂笼,进行下一步的还蜂入巢工作。

此法优点是容易入收蜂笼,且散失的蜜蜂少,几乎能够收捕所有跑出箱外的蜜蜂;缺点是需要有人在蜂场守候,与只用收蜂笼收捕蜜蜂相比,需要增加资金投入。

上述四种收捕蜜蜂的方法中,有两种需要在收蜂之前将收蜂笼挂在很高的树上,在收蜂之后,再将收蜂笼从树上取下来。我在中蜂养殖技术培训之际,询问过许多养蜂朋友,很多人是在收蜂之前上树挂蜂笼,收蜂之后取蜂笼。年轻人可以上树,年龄大的上不去树的,即便是年轻人上树,也存在安全隐患。或举着顶端有收蜂笼的长竹竿靠近蜂团,时间长了,收蜂人胳膊酸疼,竹竿摇晃不易固定在蜂团上方,收蜂时间长,劳动强度大。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养蜂的朋友找到蜂爱结团的树,事先用绳子系住收蜂笼,将绳子穿过树枝,拉动绳子一端即可将收蜂笼挂在大树较高的枝条上。等蜂在收蜂笼结团稳定后,再将收蜂笼缓慢放下,这样就不用人爬上树收蜂笼了。

每年中华蜜蜂都有自然分蜂的现象,也是每一个中蜂蜂场春季管理中的重要工作。在分蜂后,蜜蜂都要找一个结团的树干、树洞或屋檐。面对此情此景,养蜂人在收蜂时还得拿一个收蜂笼再去接蜂团,不如养蜂人事先在蜂经常光顾的地方多挂一些收蜂笼,等蜂进入收蜂笼后直接取回,假如挂了10个收蜂笼,如果有5个收蜂笼中有蜜蜂进入,这样做春季养蜂人比较忙,可以避免养蜂人在分蜂后举着收蜂笼到处追分蜂团,节约养蜂人的宝贵时间,降低劳动强度。

上述自然分蜂收捕法的优点:收回的蜂群造脾、育子、采蜜积极;可以原场随意选地摆放,蜂飞不回原位。缺点是:需要人工守候,麻烦一些。

三、收回分蜂团的处理

1.直接还蜂入巢

取1只蜂箱、1块隔板、有子有蜜的脾1张,带巢础的框视蜂量而定,如有3框蜂可放2个巢框,靠箱壁的顺序是:巢础、有子有蜜的脾、巢础、隔板。蜂路不宜太宽,一般6~7 mm,然后关闭巢门。

把有蜂团的收蜂笼拿来,如扣有蜂王的,可先把王笼放于箱内靠蜂巢一侧,再用力一抖,把蜂全部抖落于箱内,快速盖上箱盖。约过1分钟,蜂略安静,抖蜂时,飞在箱外的少量蜂往箱内钻时,即可打开巢门,让箱内蜂进出,避免惊慌。过5分钟打开箱盖,检查蜂是否上脾,如果还未上脾,向箱内蜜蜂喷清水,用蜂扫或树叶轻拨蜜蜂上脾。蜂王扣在笼内则放王,蜜源不足要连喂几晚糖水。

2.间接还蜂入巢

现在中蜂蜂场很多有40箱蜂,80~100箱蜂的也很常见。在4~5月分蜂的季节里,大量分蜂时间一般是在每天的9~17点。一个蜂场中分蜂的蜂群肯定不是一两群蜜蜂,少则5~6个,多则十几个。如果按照收1个分蜂团就立即还蜂入巢,不只是养蜂人很忙碌,很辛苦,还可能出现收了一部分蜜蜂,另外一些分蜂团又迁移了,或者飞得更远,无法找寻。直接还蜂入巢有可能造成分蜂群的损失,那么就暂缓还蜂入巢,把收蜂笼用透气的纱布袋或是遮阳网罩住后,先挂在阴凉的地方,等下午4、5点之后,分蜂团全部收回来,蜜蜂不再分蜂,再还蜂入巢,养蜂人也得到了休息。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减少分蜂团的再次迁移造成的损失,降低养蜂人的劳动强度。

四、中蜂自然分蜂搬走原箱,原位另放1箱的收捕法

分蜂前一定要给蜂王剪翅,因为蜂王剪翅后不能飞,分出的蜜蜂将飞回原位。做法是:当蜜蜂分蜂飞出时,找到蜂王用铁丝王笼扣住;把蜂箱搬走,原箱位置另放一只装有一张带少量蜜无子脾的蜂箱,巢门与原箱相反;若原箱是背靠墙壁摆放,则把新蜂箱退出50cm,以便飞回蜂找到巢门;把扣有王的王笼放于新蜂箱巢门踏板处,飞出的蜂找不到蜂王便会飞回原址,当发现蜂王在巢门踏板处,便会进入新蜂箱内;待约有一半蜂进箱后便把蜂王放出于巢门踏板上,它将跟随飞回蜂一起进箱。

使用此法时应注意:一是接收飞回蜂的蜂箱不宜用空箱,也不宜放有子脾的箱。原因是:蜜蜂不愿停留在空箱内,易入邻群引起斗杀,有子脾的箱则会让飞回蜂见子便逃。二是由于蜂王剪翅不能随工蜂分蜂,而飞出的工蜂找不到蜂王,往往个别工蜂会有怒杀蜂王的行为。所以扣王不可用竹塑王笼,应用铁丝王笼,这样工蜂便咬不到蜂王。同时放王进箱也要注意观察有无围王现象,若工蜂有敌意即用铁丝王笼再把蜂王扣住放于箱内,待傍晚整巢时再放王出来。

五、中蜂室内自然分蜂收捕法

中蜂室内自然分蜂收捕法是在一间有一个明亮不锈钢纱窗的屋内进行的。做法是:当蜂群开始自然分蜂飞出时,迅速关闭巢门;把蜂箱搬进室内,关闭房门、纱窗门,打开巢门让蜂飞出;因蜜蜂有趋光性,会朝纱窗飞去,受阻于纱窗;待分蜂飞出结束,把原箱搬出室外放回原位,另搬1箱,箱内放1张有少量蜜的巢脾,蜂箱口约盖一半,然后给受阻于纱窗的蜜蜂用清水喷雾,待蜜蜂安静结团后再用硬纸片轻轻地铲进箱。

操作中注意蜂王动向,若蜜蜂惊慌则用清水喷雾,直到把蜂收完为止。

提示:这种室内自然分蜂收捕法,既适用于中蜂的自然分蜂,也适用于中蜂飞逃群的收捕。但在收捕飞逃群时,蜂箱内应先放一张有子有蜜的脾;收中蜂自然分蜂群时则不宜放子脾。收蜂结束,按上述分蜂收回群处理,选地摆放,傍晚加础整巢。

特别感谢:本文在撰写过程中,甘肃省蜂业技术推广总站张世文站长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猜你喜欢

结团蜂团分蜂
基于筛分试验的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结团量化分析
巧收偶遇的分蜂团
中蜂管理经验谈(二)
结团絮凝工艺处理两种不同性质染料废水研究
分蜂预报和程序过程
原子核结团的非局域化运动
蜜蜂越冬期间蜂团移动规律
防止分蜂的方法及其利弊
高寒地区养蜂如何正确分蜂
蜜蜂越冬期间蜂团移动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