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基层兽医在猪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021-03-27

中兽医学杂志 2021年6期
关键词:疾病防治兽药兽医

文 权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薛城镇人民政府,四川理县 623104)

目前养殖业从小型养殖变成规模化养殖,大部分散户养殖人员受到设备以及环境因素制约逐渐被市场淘汰,规模化养殖已经成为主流,但是在规模化养殖中也出现很多问题亟待解决,需在工作中提高注意。

1 基层兽医工作中存在的防疫问题

1.1 免疫防控不足

基层兽医对生猪免疫能力缺乏足够重视,未意识到生猪疾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对生猪进行免疫时,没有按照免疫步骤进行,出现多种、漏种等情况,在选择免疫疫苗时,使用方式不正确。也有部分兽医过度重视疫苗作用,在饲养以及养殖环境等方面过于放松,使生猪健康受到影响。如果反复接种疫苗,也会导致生猪出现免疫过度。大部分兽医选择的是进口疫苗,忽视疫苗实效性,导致不必要的成本增加。此外,在仔猪断奶、阉割时不可注射疫苗,因为仔猪本身的抵抗力较弱,如果盲目注射会导致仔猪出现应激反应[1]。

1.2 消毒工作不规范

养殖场消毒也是防治疫病的重要方式,在大多数养殖场,生猪养殖存在饲料摆放不当以及消毒不足等问题,缺乏配套的消毒池等设施,对进出饲养区域的人员未进行严格管理,导致病菌肆意传播。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应注意消毒工作,定期对猪舍进行消毒,在发现有生猪患病后,及时将病猪隔离[2]。

1.3 用药管理不规范

常见药物有西药及中药,在药物治疗中,药物使用量不应该过大,防止出现药物残留,也要注意药物成分,防止在使用多种药物治疗,出现配伍禁忌。滥用药物,也会使生猪耐药性增加,毒性增加。抗生素对多种疾病都有非常显著的治疗效果,但也要避免不能滥用,易产生抗药性,使治疗效果降低,多种抗生素一起使用,也会产生毒性,不能凭经验滥用药物[3]。

1.4 抗菌药物的使用不合理

在生猪养殖过程中,抗菌类药物使用过于频繁,导致生猪健康受到影响,在养殖过程中养殖者经常在饲料中加入抗菌药物,认为生猪长期服用抗菌药物后,会提高生猪免疫力,以控制疾病的发生。如果长期使用过量抗菌药物,也会使生猪中毒[4]。生猪在患病后同一种抗菌药物使用天数不可超过5天。一部分养殖人员在使用抗菌药物时,没有足够防治知识,胡乱配药,最终导致生猪发生异常反应。

2 基层生猪养殖需要注意的问题

2.1 对饲养管理措施进行优化

在养殖过程中,需要不断提高养殖水平,为生猪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在养殖中导致生猪患病的主要原因是饲养管理工作不合理,很多小型养殖场资金有限,因此采取的主要饲养管理模式多为粗放式管理,生猪容易出现应激反应,患病率会提高[5]。因此,在养殖过程中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包括消毒管理、饲养管理等,明确制定养殖方案,严格按照管理制度进行养殖,防止生猪患病,生猪养殖需要细致、周密的管理,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养殖场规模确定最佳的饲养方案。猪舍需要定期通风,保证猪舍内空气清洁,通过精细化饲养提高生猪免疫力。在母猪生产时也要保障环境安静、舒适,在母猪分娩后做好脐带处理以及区域消毒工作。加强生猪饲养管理,提高生猪利用率。

2.2 用药管理

在生猪疾病防治中,药物是首选。兽医在选择药物时也要注意药物使用类型、品牌,需选择知名度高,药效稳定的兽药生产厂家,保障药物使用安全。生猪疾病防治需合理使用兽药,生猪兽药使用不合理主要集中在兽医专业能力不足以及兽药费用。从兽医个人能力来看,一部分兽医专业能力不足,无法有效开展工作,因此需要基层兽医不断加强生猪防治知识的学习,提升专业能力,提高生猪疾病治疗效果。兽药成本问题也是导致生猪疾病的重要原因,一部分养殖户在生猪症状有所好转后,就停止用药,缩短兽药治疗周期,导致兽药治疗效果降低[6]。

2.3 加大生猪防疫宣传力度

在生猪养殖过程中一部分养殖户不注重环境管理,导致猪舍内环境污染问题严重,部分养殖户盲目引种,对生猪疾病防治了解不到位。因此为提高生猪疾病防治质量,需要提高基层兽医猪病防治知识健康宣教工作,使更多的养殖户了解关于生猪疾病防治知识,减少经济损失,提高生猪养殖质量,控制疾病发生。

2.4 根据生猪的症状合理使用药物

根据病猪症状合理的使用药物,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避免出现抗药性。对已经出现耐药性的病菌需要进行药敏试验,根据试验结果选择有效的药物进行治疗,注意药物的使用剂量以及药物治疗疗程。

2.5 优化生猪疾病防控管理体系

随着生猪致病菌的不断变异,出现新的病毒或者症状已经成为必然,这对生猪疾病治疗有着更高的要求,单一防控效果有限,因此基层兽医可以加强与学校以及科研部门的合作,对新出现的疾病进行观察研究,及时总结出科学的防治方案。

2.6 注意科学免疫

科学免疫能够大幅度降低生猪疾病预防工作的难度,这也是生猪疾病治疗的首要选择,随着养殖户对生猪疾病了解的不断加深,大部分养殖人员已经明确免疫治疗的重要性。为做好生猪免疫工作需要根据实际养殖情况制定科学免疫措施,免疫工作随生猪的生长阶段相应制定,一旦出现区域病变,需要及时对症下药,防止病情感染。此外在购买疫苗时也要在正规渠道购买,保证疫苗使用质量,在运输疫苗时也要注意疫苗的保存条件,在合适环境中运输,防止出现失效。

2.7 以综合治疗为首要治疗原则提高治疗效果

临床治疗中,根据生猪的患病表现以及发展情况制定综合防止措施,在临床治疗中使用的抗菌药物多为抑菌药,为取得更好治疗效果,需要制定完善的治疗措施。例如,在治疗仔猪黄等疾病时,由于病症是大肠杆菌导致,会导致生猪肠道黏膜发生炎症,病猪的主要表现为粪便变稀,因此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可采用皮下注射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口服补液。在治疗传染性腹泻时,除抗菌药物治疗外也要调节生猪酸碱平衡,提高治疗效果,减少病猪死亡率。

3 结语

生猪疾病防治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基层兽医需要不断对常见问题进行探究,控制疾病蔓延,使病猪能够及时得到治疗。加强对猪肺疫、猪流感等疾病的防护,提高生猪养殖的消毒工作质量。

猜你喜欢

疾病防治兽药兽医
兽药残留检测中的优化与应用
生猪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我是兽医志愿者
兽医改行搞发明
兽医
泥鳅苗种繁育及疾病防治(上)
中兽药在家禽养殖中的作用与应用
动物园兽医
兽药GSP认证后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