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物检疫样品采集与检疫技术

2021-03-27

中兽医学杂志 2021年6期
关键词:检疫动物样品

马 莉

(甘肃省靖远县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甘肃靖远 730600)

在动物养殖发展过程中,动物检验是重要的工作内容。养殖户要想创建出良好的安全养殖环境,就必须要提高对动物检验工作的重视程度。动物样品的采集以及动物检疫是主要构成内容,工作人员应重点做好安全防范工作,严格按照相关流程规范要求,开展动物检疫样品的采集工作,将采样过程中发生感染的几率控制在最小范围;同时一旦发现疫情,可以及时做好隔离处理,严格落实消毒杀菌,将疫情维持在可控范围内[1]。

1 动物样品采集与检疫的意义

动物检疫样品的采集及检疫是开展动物检疫工作以及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基础方法,为当地畜牧养殖业提供公平、公正、客观、准确的检验数据,也是对饲料、兽药和畜产品安全质量进行有效监管的重要措施,将会对地区畜产品的市场安全以及有关政策的制定起到直接影响作用。只有确保样品采集以及检疫结果具有真实准确性,才能对相应行政案件的处理起到应有作用。在开展动物检验样品的采集和检疫工作过程中,严格规范样品采集以及检疫技术和行为,不仅可以促进动物检疫结果准确性进一步提高,同时还有利于提高执法部门的科学性,对于责任追溯工作的有效开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2]。

2 动物检疫样品采集的基本原则

2.1 典型性原则

在开展动物检疫样品采集工作过程中,典型性原则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即要求尽量采集有代表性的病理组织。对成活动物的选择上,确保所选动物活体具备典型临床特征以外,还应确保养殖户并未对活体进行过任何药物的使用,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采集的动物样本具有代表性。在对动物样本进行检疫过程中,要保证可以快速准确地将病原检测出来,确保样品采集的典型性,保证所选择出来的动物材料具有较高病原含量。

2.2 合理性原则

在进行动物检疫样品采集过程中,对于发病的动物群体需要做好抽样检测工作,需要采集动物活体5 只(头)及以上,在实际样品采集过程中应确保达足够数量,同时还应采集出相应备份样品,这样不仅能够保证病菌检测的充分有效性,同时保证有充足的备样来保证检测结果准确有效性。

2.3 适时性原则

在开展动物检疫样品采集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适时性原则。特别是在炎热夏季对病死动物进行样品采集时,由于气温较高,病死动物极容易在短时间内就出现腐烂发臭等现象,为确保对动物样品检测质量造成影响,必须要保证在4 小时内对病料进行样品采集。

2.4 无菌性原则

开展样品采集时,一定要保证采集工作在无菌环境中,从而保证采集过程不会由于人为因素而增加其他致病源,避免因致病源对病原体检测结果造成的干扰,同时还能够确保生物学检验工作的准确性。除此以外,在采集过程中应做好对采集工作人员安全的保护,防止一些人畜共患疫病对工作人员身体健康造成一定威胁。

2.5 安全性原则

在动物检疫样品采集环节中,工作人员必须要做好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止疫情传染、扩散等,避免疫情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减少人员受到动物疫病的传染,及时采用各类处理和杀菌消毒的方法,确保样品采集工作的安全性。

3 样品采集的流程分析

3.1 做好检疫前的准备工作

在正式开始对检疫样品进行采集前,应严格遵循动物检疫工作的相关规范要求,做好各种检测仪器设备以及检测药剂准备工作,在前往养殖场开展样本采集工作前,务必要对所有检测设备做好检查,确保设备、药剂数量和种类齐全,避免应遗漏对采集工作造成不良影响[3]。

3.2 保证取样操作的规范性

防疫人员到达养殖场准备对动物病料进行样品采集时,一定要做好相应的防护准备,佩戴相应的防护设备。在病料采集前,首先应将采集道具做好消毒处理,每采集完一个样品后,都要将使用过的采集设备进行清洗消毒,更换手套后,才可以进行接下来的样品采集工作。待结束取样后,需认真填写检疫单,并将收集好的病料放入检疫袋后做好密封处理,同时在检疫袋上贴好标识,将采集信息认真填写好,同时要保证字迹工整。检疫单一式三份,经双方确认无误后加盖公章,分别由检疫单位、养殖场以及承检单位分别保存,另外检疫人员应亲自将检疫样品在三天之内运送到实验室。

3.3 规范填写检疫报告单

当检疫人员在养殖场结束取样操作后,应在检疫报告中认真填写好每一项具体内容,确保字迹清晰。检疫报告编号由动物品种的代码、检疫日期和检疫样品的品类代码共同组成,填写时一定要确保上述所有信息全部准确无误,检疫报告内容具有可追溯性。检疫核对人员应对检疫人员填写的检疫日期以及被检单位工作人员填写的检疫日期一致性进行认真核对,检疫报告应详细填写检疫样品的封存、存储以及运输等情况,确保填写的样品数量与实际封存数量相一致,对检疫样品性状等有清晰地描述。

4 动物检疫样品的检疫技术方法

近年来我国对动物检疫样品的检疫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升,检疫技术和方法也由以往的单一化逐渐向多样化发展,具体体现在产地检疫、抽样检疫、境外运输检验以及驻场检疫等各环节中。最常见的是临场检疫,通过问诊、听诊和触诊对方式对疾病进行检验和判断。另外隔离检验也是较为常见的检疫方式,采用隔离观察法对疾病进行检验和判断。通常野生动物需要25 天隔离,大型家畜需要隔离40 天左右,禽类需要隔离15 天,小型动物需要隔离7 天左右。在所有动物检疫方法中,检测结果最为准确可靠的就是实验室检疫,对动物检疫样品的各种检疫方法进行综合考量,主要会涉及到下面集中检测技术的应用[4]。

4.1 个体检测技术

对出现病态的动物进行单独个体检查时,首先对其是否存在疾病进行判定,具体检测内容包括观察受检动物的精神状态、通过触摸动物身体检测其是否存在异常情况、查看动物视黏膜确认是否存有异常、观察并确定动物排泄物正常与否、检查并确定动物的脉搏跳动频次是否存在异常、观察并检测动物的呼吸情况是否存在异常等。一旦确定存在疫情,应将隔离动物立即隔离,并迅速采取针对性措施开展进一步的检测和处理。

4.2 病理学检查技术

普通的动物疾病检测很难对疫病进行准确诊断,也无法确定动物死亡的具体原因,因此需要配合病理学检测技术。具体检测操作时,需要认真观察动物的外表症状后,再开始相应的剖检工作,从而准确排除恶性传染性疾病。剖检工作需要在无菌环境下实施操作,将取出的检测样品进行组织学检查,从中找出产生病变的具体原因,避免单凭肉眼观察造成的误诊或漏诊情况。

4.3 病原学检测技术

病原学检测技术通常用于对动物疫病确诊的最后环节,检测过程非常仔细,可以把致病菌和病毒精准分离开,将病毒类型精准检测,从而对疫病进行诊断。动物检疫样品目前主要包含四种类型,寄生虫病可以采取病原检查,通过显微镜对虫卵实施细致的镜检,采用集卵措施将原虫、蠕虫等寄生虫准确的检测;病毒性传染疾病可以采用病原学检查方法对分离处理的病毒进行培养,对病毒核算进行检查,并观察病毒形状;细菌性传染疾病可以采用病原学检测技术利用显微镜对病原体进行细致观察,对病原体进行生化实验,对培养出的病原体进行检查;采用PCR 技术可以检测无活性样品,且具有安全、可靠的应用优势,有效解决无法进行人工培养、极微小、存在缺陷的病体和病毒材料检查问题,从而有效消除病原菌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

4.4 免疫学检测技术

对于特殊的传染性疾病,有时采用病毒分离检测技术无法准确检查出疫病的具体类型,必须要借助免疫性检测技术来进行检查和确诊。目前部分传染病诊断液、抗原以及阳性血清等都出现商品化,因此在检测过程中需要借助免疫性检测技术,通过被检病料、被检血清或抗原的方式进行检查。

4.5 血清学检测技术

在对动物检疫样品进行检测时,可以采用不同血清学检测方式,主要包括血凝或血凝抑制实验、直接凝集反应实验、间接凝集反应护沉淀反应等,只要知道其中一种抗体或抗原,就能够对另一方进行检测。

猜你喜欢

检疫动物样品
英国检疫隔离立法源流及启示
《检验检疫学刊》简介
检验检疫学刊
《检验检疫学刊》简介
免费送样品 满意再合作
免费送样品 满意再合作
免费送样品 满意再合作
最萌动物榜
动物可笑堂
一种新型深空探测样品封装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