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治疗马驴骡尿血

2021-03-27陈亚东

中兽医学杂志 2021年6期
关键词:尿血秦艽木通

陈亚东

(甘肃省陇西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陇西 748100)

暑天负重,奔走太急,热邪积于心经,传于小肠,流注膀胱,以及脾、肾两亏等,致使病畜发生以尿血为特征的病证。

1 病因病理

根据病因和证候的不同,分为实证和虚证。

实证:多因劳役过重,或受外感热邪的侵袭,引起心火亢盛,继而下移小肠,从而导致患畜的肾与膀胱积热,湿热互结,损伤脉络而发[1]。

虚证:多因劳伤过度,饮喂失调,伤及脾肾,以致中气下陷,脾虚不能统血,肾虚不能固摄而发。

此外,公畜配种过度,误食毒物,疫病传染和某些外伤等因素,有时亦可发生本病。

2 临床症状

实证:可见患畜精神倦怠,食欲减少甚者废绝,畜体有发热现象,小便短赤,尿色见鲜红,同时排尿困难,努气弓腰,有明显疼痛的表现。随着病程的深入,则尿中混血或伴有血块,毛焦肷吊,日趋瘦弱[1]。

虚证:精神不振,耳耷头低,四肢无力,食欲减少。小便频数带血,尿色淡红,稀薄。口色淡白,脉象虚弱。

3 治疗

肾与膀胱积热,宜滋阴、降火、止血,用方(1)治之;心火亢盛,小肠蓄热,宜清心、泻火、止血,用方(2)治之;脾肾两亏引起的虚证尿血,宜健脾益气,补肾固摄,用方(3)、(4)治之。

(1)知母(酒炒)、黄柏(酒炒)、栀子(炒)、蒲黄(炒)各45 g,瞿麦、泽泻各20 g。共为细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

(2)加味导赤散:生地60 g,木通、甘草梢、淡竹叶各30 g,滑石90 g,共为细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

(3)补中益气汤:党参、黄芪各45 g,白术(炒)、当归各30 g,陈皮、炙甘草各24 g,升麻、柴胡各21 g。共为细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

(4)加味地黄汤:熟地45 g,山茱萸、山药、茯苓、丹皮、泽泻、五味子、牛膝各30 g。共为细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

(5)秦艽45 g、瞿麦24 g、仙鹤草30 g、焦栀子15 g、车前子15 g(另研)、当归24 g、黄芩18 g、白芍18 g、焦蒲黄30 g、汉三七15 g(另研)、牡丹皮15 g、炒大黄15 g、茜草21 g、焦地榆30 g、刘寄奴21 g、木通15 g、炒知母18 g、生甘草12 g、淡竹叶9 g.共研细末,开水冲调,待温灌服。每日1 剂,可连用1 ~4 剂。

(6)秦艽35 g、血余炭40 g、车前子40 g、黄芩35 g、瞿麦25 g、蒲黄(炒褐色)50 g、栀子(炒黑)30 g、大黄30 g、茵陈40 g、双花50 g、黄柏25 g。共研细末,水调,马1 次灌服,每日1 剂。

(7)醋元胡散(醋元胡30 g、刘寄奴45 g、骨碎补30 g、白酒100 ml)治疗马骡外伤性尿血,将药物粉碎(呈细面)后用开水冲调,待温加白酒灌服。每日1 剂,连服3 剂,同时肌肉注射5%红色素150 ml,以后隔日1 次,连用5 次(病轻者3 次)

(8)中西结合治愈马麻痹性肌红蛋白尿病:1)碳酸氢钠(小苏打)粉、白糖各50 g,每2 h 灌服1 次,首次量加倍,连服2 ~3 d。2)10%葡萄糖酸钙300 ~400 ml,静注,每日2 次,连用2日。3)八正散加味:木通20 g,车前子、瞿麦、萹蓄、川连、栀子、大黄各30 g,滑石20 g,茵陈、双花各100 g,甘草50 g,加水5 000 ml煎汤,胃管投服,每日1剂。

(9)治以收敛止血,清热解毒,补中益气为主、佐以渗湿利水,补液固脱。主服补中益气汤加味(党参45 g,蒲黄、茯苓各35 g,炒栀子、白茅根各30 g,木通、仙鹤草、防己、甘草、炒地榆各20 g,侧柏叶15 g,黄柏、知母、干姜各25 g),热盛者上方中去干姜,加入双花、连翘各25 g,血止不食加山楂、神曲各80 g。水煎服。每日1 剂,连服2 ~3 剂。同时肌肉注射止血敏液10 ml,每天2 次,连用3 d。如果患畜脱水严重,可一次静脉注射10%葡萄糖1500 ml,10%氯化钙140 ml,10%安钠加液20 ml,每天1 次。轻者连续用药2 d,重者用药3 ~5 d 即愈。

(10)在临床上针治也有一定疗效,通常脾肾两亏引起的尿血可针同筋穴。

(11)硝石散:芒硝9 g、滑石30 g,茯苓、冬葵子各18 g,木通30 g、海金沙21 g,为末,开水冲服,候温灌服。

(12)白淋散:枸杞18 g、苍术15 g,车前子、牡蛎、龙骨各21 g,木通、补骨脂各18 g,吴茱萸、青皮、陈皮、白芍、肉桂各15 g,茴香21 g,白术、木瓜各15 g,白果24 g、当归18 g,阿胶、附子、炮姜、龙眼肉、瞿麦各15 g,红花12 g,鹿角霜30 g,为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功能补脾益肾,通淋利尿。主治马血尿。

(13)白芷散:没药、细辛、肉桂、自然铜(煅)、藁本各10 g,当归、芍药、白芷各30 g,为末,引盐、童便,水调灌服。功能活血化淤,止血止痛。主治马跌打损伤,尿血。本方为辛温行散,只适用于血淤所致之尿血。

(14)婆娑石散:婆娑石(研)入当归、云蓝根、蒲黄(炒)、红花、荷叶、白矾(飞)各等份(各30 g),为末,引酒。水调灌服。功能清热散淤,止血。主治马尿血。云蓝根应为青木香之别名;也可用板蓝根代之。

(15)红花子散:红花子、当归、芍药、荆芥、槐花、甜瓜子各等份(各40 g)为末,引酒、童便,水调灌服。功能活血止痛。主治马闪着内肾,尿血。

(16)知母散:知母、黄柏、滑石各60 g,木通、官桂各10 g,为末,开水冲调,候温,草前灌服。功能清湿热,助气化,利小便。主治马小便闭塞不通,尿血。木方可视为《兰室秘藏》中的通关丸(又名滋肾丸)加滑石、木通而成。利尿功能较通关丸强。《新刻注释马牛驼经大全集》引载本方时,多一味泽泻。

(17)秦艽散:秦艽、蒲黄、瞿麦、当归、黄芩、甘草、红花、大黄、芍药、栀子、车前子、天花粉各25 g 为末,引青竹叶汤,水调,空草灌服。功能清热祛淤,利尿通淋。主治马尿血。本方所治之尿血,为缘热积与血淤。所立之法为澄源清流。清热祛淤,可使源澄;利尿通淋,必致流清。因此能达到止血之目的。《新刻注释马牛驼经大全集》转载本方时,加了海金沙、滑石,功用相同。

(18)秦艽散(二):秦艽、瞿麦、车前子、黄芩、白芍各9 g,当归、栀子、金银花各12 g,炒蒲黄25 g,泽泻18 g,大黄、茵陈各15 g,为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功能清热利尿,化淤止血。主治马尿血。

(19)人参当归散:大黄、人参各30 g,当归15 g 细切,煎汤,去渣,候冷,清酱为引,调灌。功能益气,化淤。主治马劳伤尿血。

(20)十黑散:知母30 g、黄柏25 g、栀子15 g、地榆25 g、槐花15 g、蒲黄25 g、侧柏叶15 g、棕皮10 g、杜仲15 g、血余15 g(用麻油烹焦),均炒黑存性,为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功能清热化淤,止血。主治马尿血。

(21)木通花粉散:木通、花粉各21 g,滑石12 g,大黄、出石韦各21 g,车前子12 g,知母、黄柏各21 g,栀子24 g、连翘21 g、当归24 g,玄参、麦门冬各30 g,灯心草9 g、竹叶12 g,瞿麦、萹蓄各21 g,甘草9 g,为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功效清热利湿,凉血止血。主治马尿血。

(22)三七阿胶散:汉三七18 g、阿胶60 g,秦艽、血余炭各30 g,为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功能化淤止血。主治马弩伤尿血。

(23)归红散:当归60 g、红花20 g、车前子25 g、茅根炭30 g 为末,引侧柏叶,开水冲调,候温灌服。功能化淤通淋。主治马尿血。

(24)知柏秦艽散:盐知母、盐黄柏各120 g,秦艽、瞿麦、车前子、当归、赤芍各30 g,炒侧柏叶、仙鹤草、炒蒲黄、焦栀子、炒大黄、茵陈、竹叶各60 g,木香15 g,茵陈、竹叶煎汤,其余为末,用汤冲药,候温灌服。功能清热降火,凉血止血。主治马属动物尿血。

(25)紫花地丁散:紫花地丁45 g、瞿麦30 g、车前子30 g、萹蓄30 g、滑石30 g、山楂25 g、黄柏25 g、木通25 g,水煎,候温灌服。功能清热,利湿。

(26)小蓟蒲黄散:大蓟60 g、小蓟60 g、炒蒲黄30 g、牵牛子30 g、木通30 g、滑石30 g、藕节45 g、青皮30 g、当归30 g、生地30 g、红花24 g、焦栀子30 g、炒大黄30 g、炒黄芩30 g、侧柏叶20 g、甘草20 g、川芎30 g,为末,开水冲调,加炒盐60 g 灌服。功能清热通淋,凉血止血,主治肾热尿血。

4 小结

现代兽医学将本病分为肾源性血尿、膀胱源性血尿和尿道源性血尿,特点是血液、尿液均匀混合、血液和尿液不均匀混合以及开始部分混有血液,其余部分不含血液。判定出血部位的方法是排尿时分别用3个杯子接取前、中、后三段时间所排的尿液,如果在第1 杯子中出现血尿,则可能是尿道出血;如果仅在第3 杯中出现,则其源可能是膀胱;如前、中、后在杯尿里均出现血液,则其源可能在肾脏。治疗时应针对不同情况,除选用上述药物外,还可选用1 ~2%明矾溶液,或10%明胶水注入尿道冲洗黏膜,达到收敛止血的目的;用10%氯化钙溶液200 ml 缓慢静脉注射,提高血液粘稠度。对泌尿器官疾病要正确治疗,以免损伤肾脏、膀胱以及尿道的毛细血管,引起血尿。

猜你喜欢

尿血秦艽木通
同是尿液异常:一喜一悲
秦艽不同配伍的抗炎镇痛作用分析
同是尿液异常:一喜一悲
尿血安合剂联合来氟米特治疗IgA肾病安全性及对患者VEGF、NF-κB表达的影响
木通的新生
论述木通科木通人工栽培的研究概况
黄连阿胶汤加减治疗尿血验案1则
自拟吉杰呐博“粗茎秦艽”散外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肿痛40例
白木通醇提取物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TLC法测定骨刺消痛胶囊中白芷、秦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