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动态信息报道

2021-03-27

测控技术 2021年9期
关键词:仿真技术数字测试

2021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数字仿真技术论坛召开

2021年8月“2021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数字仿真技术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论坛聚焦“普惠仿真 数字创新”主题,邀请了院士专家、产学研主要代表,共同探讨数字仿真技术创新发展之道。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一级巡视员王伟、海淀区副区长林剑华、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陈大为出席论坛并致辞。论坛由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北京中心副主任、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副研究员康进武主持。

王伟巡视员强调,以数字仿真为代表的工业软件技术,属于国家迫切需要的战略性的关键核心技术,是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动力,更是数字经济新基建的“底层技术基石”。林剑华副区长表示,继续加强数字仿真技术自主创新的基础上,支持高端装备制造领域企业,联合工业设计、仿真、测试等领域资源开展技术创新,搭建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化设计、仿真、测试、制造一体化产业服务平台,助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希望大家能携起手来,共同繁荣数字仿真产业生态,在海淀区打造起引领行业发展的数字仿真创新高地。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陈大为表示,数字仿真技术是共性关键技术,需要充分调动政府、企业和科研院所多方主体的积极性,加强产学研协同,部校联合、产业结合,重视标准化体系的建设,加速制定仿真技术相关的标准,持续推进数字仿真技术在各个垂直行业的深入应用。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单忠德院士通过视频连线方式作《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制造技术与装备发展》主旨演讲。单忠德院士着重强调,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不仅是世界大企业的竞争焦点,也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焦点,是未来强国的必经之路。清华大学范文慧教授发表了《智能时代的仿真技术研究与应用》的主题演讲,做出了数字仿真技术正从连续仿真与离散仿真向着复杂仿真方向发展、CAE与深度学习融合技术是连续时间系统仿真的重要发展方向、基与智能体的仿真与强化学习融合技术是复杂系统建模与仿真的重要发展方向等判断。清华大学材料学院许庆彦教授在《基于仿真的数字化铸造》主题演讲中,分享了柳百成院士团队长期从事模拟仿真、解决铸造方面“卡脖子”问题的很多案例。

论坛上还发布了SimCapsule云仿真平台和《仿真工程师技术人才培训标准》。云道智造的SimCapsule是通过云原生技术,为开发者提供快速开发、在线运行和应用推广的一体化平台,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仿真服务。

AES100发动机双发配装直升机首飞成功

近日,AES100发动机双发配装直升机首飞成功。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党组成员田玉龙,中国航发副总经理、党组成员王之林,航空工业集团副总经理、党组成员何胜强及国家有关部门、用户单位、参研单位代表等出席了首飞仪式。

AES100发动机是我国第一型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1000kW级先进民用涡轴发动机,可满足5~6t级双发和3~4t级单发直升机动力需求。该型发动机寿命、耗油率等技术指标达到国际第四代涡轴发动机技术水平,配有独立的健康管理系统;其目标价格与国外同等功率发动机相当,运营维护成本低,全寿命期经济性好;严格按适航要求开展研制,平均故障间隔时间超过550 h,全包线范围安全可靠。

在AES100的研制过程中,团队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道路,攻克了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实现了整机性能达标,完成了首飞前全部研制和试验验证工作。AES100发动机成功装机首飞标志着我国民用涡轴发动机自主研制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对我国掌握通用航空动力自主发展权、参与市场竞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目前,该发动机适航工作正在稳步推进,计划2024年取得中国民航适航证。

气动院完成国内首期涡桨飞机全机带动力气动噪声风洞试验

近日,航空工业气动院在FL-10风洞(8m低速风洞)开口试验段圆满完成了我国首期涡桨飞机全机带动力气动噪声风洞试验,填补了国内该项技术空白。

为突破涡桨飞机气动噪声风洞试验技术,气动院发挥气动噪声和滑流技术优势,开拓创新进行技术攻关,开展了全机双发带动力气动噪声风洞试验技术研究,突破了强干扰下声源识别、电机高精度控制等关键技术,试验数据可靠、精度高,为涡桨飞机降噪设计验证提供了高质量的试验数据,标志着我国掌握了涡桨飞机全机带动力气动噪声风洞试验技术,为我国先进涡桨飞机研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研华新品Mini-ITXAIMB-277/287发布

研华推出两款搭载第十代Intel Core处理器的创新型工业主板,即AIMB-277和AIMB-287主板,分别采用Mini-ITX和Thin Mini-ITX尺寸设计,可将工厂自动化、医疗和自助服务应用中的AI解决方案的整点运算能力提升31%。

研华AIMB-277/287工业主板支持10核,最高可达64GB的DDR4-2933 MHz,并运用M.2 M key NVMe x4来适应极高的数据速率和严苛要求的密集型AI加速推理运算应用。研华AIMB-277/AIMB-287已通过IEC61000-4-2 4级(接触8kV和空气15kV)认证,可确保在医院和工厂环境中的静电防护;通过了IEC 60068-2-27认证,并且安装在AGV、AMR和其他导航/运输应用中时具备抗振性能。其中,AIMB-287支持DC 12~24V输入。

可靠强固的IoT产品,为数据采集和数据控制提供全面的安全防护。研华AIMB-277/287使用UEFI安全启动确保有效的第三方固件代码,利用该功能可将软件应用程序绑定指定硬件。此外,这两款主板还配备了TPM 2.0,这是一种加密IC,带有用于平台身份验证的加密密钥,该功能可提供基于硬件的安全性和数据保护,以防止数字/物理攻击、盗窃或丢失,同时降低网络安全风险。

研华AIMB-277/287可搭配使用WISE-DeviceOn,通过实时硬件、软件和外围监控避免系统故障。此外,WISE-DeviceOn还可向分布在全球各地的设备发出实时预警通知,无线(OTA)BIOS系统有助于远程BIOS更新,并提供备份恢复机制,防止意外中断和启动故障。

两个主板均支持远程USB电源开/关功能,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并在不关闭电源的情况下重新启动USB设备。WISE-DeviceOn帮助员工提前识别和解决问题,减少维护工作和故障,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物联网管理效率。

西门子将打造世界级超强功能的2极电机

西门子大型传动应用事业部(LDA)近日为其客户提供一款特种2极电机。该电机功率达105MW,发电模式下可作为功率达110MW、容量达129MVA的发电机使用,效率将高达98%以上,将是世界级超强功能的2极电机。

除了电机,西门子还将交付一台40MW的Sinamics GL150起动变频器。该LCI(负载换向逆变器)变频器专为针对具有可变和恒定转矩特性的单电机应用而设计。得益于低开关损耗和低损耗晶闸管技术,LCI变频器的效率高达99%。

驱动系统将是储能项目的一部分。在中国,能源存储已被视为能源革命的关键支撑技术和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该技术具有容量大、成本低、效率高以及环保等决定性优势。

在工厂运行中,电机驱动压缩机将能量储存在合适的储存容器中。储存在压缩机中的能量可以被释放出来驱动膨胀机,膨胀机反过来驱动发电机发电。与其他储能技术相比,工厂的额定功率和储能容量非常大、自放电率低、使用寿命长。这些特性使其成为大容量储能电网服务中既有前景又经济的方法。

NIConnect揭示测试数据和软件的力量

美国国家仪器有限公司(简称NI)近日在NIConnect上宣布最新产品进展,旨在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推动创新。NIConnect是一场在线的科技盛会,致力于探索测试和数据分析将如何塑造最前沿的创新,提供工程师所需要的信息,激发无边的创造力,迈向世界下一个重大突破。

NI的软件连接方法创建了一个更完整的企业级数据链和洞察流程,收集并连接位于各个环节的数据,加速数字化转型,优化用户产品生命周期中的每一步。

作为NIConnect的一部分,NI发布了最新的产品进展,帮助工程师和企业节省时间、降低成本、获取数据洞察力,进而让他们的创新成果更快地进入市场。这些产品进展包括:

精简SystemLink软件接口、提高效率:通过将测试系统和测试数据与企业产出联系起来,SystemLink软件极大地加速了产品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最新LabVIEW 2021版,提高与Python和MathWorks的Matlab®软件的互操作性:最新2021版本的特点是改进了与Python和MathWorksMatlab®软件的互操作性,改进了对使用Git的版本控制的支持、增强可用性。这些更新将使工程师更容易连接不同的系统和硬件以加速创新,特别是在设计和验证环境中。最新PXI硬件解决方案能在更小的、更具性价比的组合中实现软件连接的工作流:PXI硬件为寻求开发自适应和可扩展系统的用户提供了开放性、软件选项、模块化方案和丰富的I/O接口,NI首款2插槽PXI机箱以更小、更具成本效益的组合提供了这些优势。

针对爆破、冲击测试,泰之特物联TZT5910N超高速动态信号测试分析系统升级出击

泰之特物联推出TZT5910N超高速动态信号测试分析系统,适用于火工品、军工靶场、结构冲击、高频振动、结构及材料冲击基理、结构爆破性能等测试。

TZT5910N超高速动态信号测试分析系统,每通道自带1G点缓存,20MHz瞬态采样速率,频响达1MHz,是为冲击、爆破试验专门设计的系统。利用千兆以太网交换机扩展,单台计算机可以实现上千通道的动态信号并行同步测试和分析。可完成应力应变、振动(加速度、速度、位移)、冲击、声学、温度(各种类型热电偶)、压力、流量、力、扭矩、电压、电流等各种物理量的测试和分析,保证了在强干扰工况下各种物理量信号的精准测量。

产品特点如下:拥有极高的采样速率,采样速率最高连续可达1MHz/通道,瞬态可达到20M;标准3U机箱,每台2~16通道,可直接安装于标准机柜内组成庞大的测试系统;千兆以太网通信长时间实时、无间断记录多通道信号;前置放大器增益可调、最高频响达1MHz;系统即装即用,易于使用的TSTDAS高速数据采集软件,用户操作更方便。

PickeringInterfaces公司推出业内更高带宽的新款通用PXI矩阵

Pickering Interfaces公司近日发布了业内带宽更高的通用PXI矩阵。新款矩阵开关提供两种配置,16×8双刀或高密度32×8双刀。根据信号的路径不同,矩阵带宽在35~70MHz之间,在85MHz以内VSWR<1.5∶1。

新款模块分两个系列,分别为2槽PXI(40-588系列)和2槽PXIe(42-588系列),均采用通信级电磁继电器构建,可用于热切换或冷切换,切换电流最高2A,切换电压DC 220V/AC 250V。每个信号在前面板连接器上都具有一个模拟接地连接,用于连接电缆配件。通过两组前面板Y轴连接,可以方便地将矩阵扩展至32×8。

Pickering的开关产品经理Steve Edwards对新产品进行了说明:“40/42-588模块的高带宽使得模块可以兼容更高频率的测试信号。该模块在矩阵设计和开关隔离方面很严谨,因此可提供很高的开关容量并且可保持极佳的射频性能。这些模块还可以电气兼容并替代其他供应商旧的VXI开关产品。Pickering提供的VXI到PXI的更新替代服务就包含兼容性的考量。”

新款40/42-558大容量高带宽开关矩阵模块适用于汽车和国防应用的老旧系统升级或新的自动测试设备(ATE)设计。Pickering的eBIRSTTM诊断检测工具可支持新款模块。和Pickering的所有产品一样,40/42-588系列模块均随附3年质保,并配有备用继电器,可允许用户(接受过一定培训的)自行就地维修,最大程度地减少系统停机时间。此外,一系列内联配件也可支持40/42-588系列。

猜你喜欢

仿真技术数字测试
幽默大测试
虚拟仿真技术支持情景构建
“摄问”测试
基于仿真技术的信号平面布置验证
“摄问”测试
“摄问”测试
答数字
数字看G20
人机工程仿真技术在车门装焊工序中的应用
AMESim仿真技术在汽车空调制冷系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