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神经症状为主的猪传染病鉴别及防控

2021-03-27景军玲

中兽医学杂志 2021年10期
关键词:病猪猪瘟伤口

景军玲

(陕西省子长市瓦窑堡街道经济综合服务站,陕西子长 717300)

以神经症状为主的猪传染病较多,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这些疾病有时单独出现,有时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感染出现,而人们对这类疫病难以区分,给防治带来很大不利。本文主要分析几类常见传染病的症状、病原、剖解及防控措施,以供临床鉴别及防控借鉴。

1 猪瘟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呈多样病状及病理变化的传染病。由于时行疫厉之气感染,或喂以污染之饲料饮水,致使毒伤脏腑,发为瘟疫。若病猪未能即时隔离,则同群很快都被传染,或死后处理不当,血肉尿粪,随地乱抛,其毒气浸淫散播,往往一猪患病,传遍全村,形成瘟疫流行。

1.1 临床症状

分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多见于流行初期,猪群中开始发病的几头猪,突然身热不食,口色暗红,很快倒地而死。继之多数病猪体表发烧,眼睛赤红生眵,食欲废绝,口渴贪饮,初便秘后则腹泻,行步摇摆,耳、腹及腿内皮肤发紫发红,约经5 ~7天死亡。急性未死猪即成慢性,表现为食欲减退或废绝,拱背低头,有时打寒战,被毛粗乱,精神沉郁,不愿行动,爱钻于褥草中昏睡,喜饮脏水,包皮积尿,便秘与腹泻交替发生,可拖延半月至一个月而亡。有些病猪主要表现神经症状,出现嗜睡、磨牙、全身痉挛、强拘、瘫卧、运动障碍。有些猪感觉过敏,触动发出尖叫声,急速站起跑开,常在短期死亡。近年来,在各地发现一种温和型猪瘟,也叫非典型猪瘟,是由一种毒力较弱的猪瘟病毒感染引起的,大猪病状、病变不明显,死亡率和发病率较低,一般都能耐过而康复,仔猪常有死亡。

1.2 病理变化

典型猪瘟病猪各内脏普遍发生出血,淋巴结周边出血呈大理石样,肾脏贫血,呈土黄色,有针尖状出血点,膀胱、喉头、会厌软骨、胆囊黏膜等处有出血斑点,脾脏一般不肿大,边缘有坏死灶。病程长的慢性病猪,以坏死性肠炎为特征,大肠(回盲瓣处)有纽扣状溃疡。

1.3 防控方法

猪瘟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可接种猪瘟疫苗,首次接种最好选用单价猪瘟疫苗,首免时间为25~30日龄。第2次免疫可用二联苗(猪丹毒、猪瘟)或三联苗(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第2 次是在2月龄(转群时)进行。猪场有猪瘟存在的情况下,对新生仔猪实行超前免疫,即仔猪出生后立即肌肉注射猪瘟疫苗,疫苗接种1 小时以后再让仔猪吃乳,超前免疫的仔猪在35日龄后必须进行第2 次疫苗接种。种猪春、秋季各接种1 次,接种猪疫苗要注意,每头猪以接种2 ~3 头份为宜,按1 头份接种免疫效果差,附近猪场发生猪瘟时可紧急接种5 头份。当猪发生猪瘟时可在后海穴注射猪瘟疫苗,用量可大些,用10 ~20 头份。对可疑猪瘟的病猪,应及时采取综合方法确诊,确诊为猪瘟的病猪群,应果断停止抗生素药物治疗,以免造成资源浪费。

2 猪链球菌病

病原为猪链球菌。毒邪侵犯后,毒之热邪人侵脏腑经络,侵害脾脏者则其统血失司,热郁经脉经络,迫血妄行,致使脉络破裂,渗透到肌肉组织,发生出血、败血全身症状。毒邪损伤四肢经络者,则出现运动跛行,偏于肌肉皮肤者,则出血、败血,偏于脑部和肝脏与神经者,则出现抽搐,运动共济失调,进行转圈运动,倒地时四脚作游泳状,侵入喉部者,则咽喉及扁桃体硬肿,呼吸困难,窒息死亡。

2.1 临床症状

跛脚型:精神委顿,食欲下降,体温一般正常,出现一肢悬蹄,畏痛不能落地,举步则跛行,有的后肢不全麻痹。

败血型:突然发病,精神沉郁,头垂喜卧,食欲废绝,高热稽留,突然体温高达41℃以上,后逐渐下降至常温以下。皮肤局部出血,渐全身出现紫红色斑,几乎没有空隙。眼结膜潮红,有浆液性鼻漏,呼吸浅表。大便干结,小便短赤,气味恶臭。最后,咽喉肿胀,鼻塞气促,呼吸困难,窒息而死。

神经型:精神极度沉郁,神昏似睡,倒地抽搐,或角弓反张,发出嘶叫声,四肢作游泳状。兴奋时,运动共济失调,进行转圈运动。一般发作次数多于静止时间,急者2 ~3 天死亡。

2.2 防控方法

搞好环境卫生工作,保持猪舍干燥、通风,经常保持对猪舍定期消毒。链球菌极易对药物产生耐药性,病猪采用抗生素治疗效较好,但剂量要足,且疗程要长,应交替用药、联合用药。对于脓肿应进行外科处理,并注意创口场所的消毒。预防可用氨苄青霉素,氟苯尼考,恩诺沙星拌饲,治疗可用青霉素,红霉素,林可霉素,多四环素,也可用磺胺嘧啶、磺胺甲氧嘧啶及抗菌增效剂,有神经症状可用维生素及配合治疗。对于猪链球菌病还可试用中药方剂银翘败毒散加减:金银花15 g、连翘15 g、川芎12 g、茯苓10 g、夏枯草15 g、枳壳12 g、前胡12 g、柴胡12 g、紫花地丁32 g、钩藤12 g、独活10 g、羌活10 g,用法:煎水灌服。附:败毒散:《小儿药证直诀》)组成:柴胡、前胡、川芎、枳壳、羌活、独活、茯苓、桔梗、党参、甘草。用法:煎水灌服。功效:发汗解表,散风祛湿。主治:感冒风寒湿邪。羌活、独活辛温发散,通治一身上下之风寒湿邪为主;川芎行血祛风,柴胡辛散解肌为辅;枳壳降气,桔梗开肺,前胡祛痰,党参补气,茯苓渗湿为佐;甘草调和诸药为使。

3 猪传染性脑脊髓炎

又称脑脊髓灰质炎,最初发生于捷克的捷申城,因而也称捷申病。是由传染性脑脊髓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侵害仔猪,临床特征是呈脑脊髓炎型和脊髓麻痹型一系列神经症状。猪是唯一的易感动物,4 ~5 周龄仔猪最易发病,成猪多为隐性感染。病毒经消化道、呼吸道而传染,家鼠也可能传播。

3.1 临床症状

多呈急性经过,病初呈一过性体温升高(40 ~41°C),精神沉郁,食欲不振。经过1 ~3天后呈现麻痹,后肢运动失调,步态不稳,或呈犬坐式,或者后肢软瘫。此时体温下降,食欲和意识正常,随着病情加重,呈现脑炎症状,如眼球震颤,角弓反张,肌肉抽搐,阵发性强直痉挛,或倒地四肢划动,发出尖叫声,多经2 ~4 天死亡,康复猪可遗留肌肉萎缩等后遗症。

3.2 防控方法

尚无特效治疗,主要采用对症治疗,结合护理和营养疗法,仅可延长病程,麻痹症状难以消退,病死率很高。加强口岸检疫,禁止从其它国家引进带病种猪,以防引入带毒猪,很多国家实行扑杀病猪消灭本病。

4 破伤风

破伤风又称“锁口风,强直症”,是由外伤口感染破伤风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

4.1 流行特点

破伤风杆菌抵抗力较强,且其广泛存在于土壤、尘埃及草食兽的粪便中,所以,自然界中到处都有感染破伤风的可能。破伤风杆菌感染伤口并非都可引起破伤风病,只有伤口无氧(即不通空气)杆菌才可能在伤口内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发病。因为破伤风杆菌为厌氧菌,有氧时它不能繁殖生长,所以小而深的伤口(如刺伤,钉伤)被粪便、血凝块、结痂等封住伤口,伤口内空气难以进入,形成无氧环境时才有便于破伤风杆菌繁殖,反过来,即使大的损伤,如果伤口开放,未封闭外界的空气能进入伤口底部,则不会感染引起发病。

4.2 临床症状

病猪表现全身僵直和对外界刺激反应敏感。病初采食缓慢,四肢运步稍直,随后全身肌肉强直。患猪牙关紧闭,两耳竖直,项颈直伸,尾巴朝天挑起,四肢强直,行走强拘艰难,叫声嘶哑,对声响和其他惊动刺激敏感,外界稍有响动就惊恐不安,反应强烈,并有外伤史,可找到伤口。

4.3 防控防法

猪发生外伤要及时处理,首先将伤口周围的毛剪掉,除去异物,再涂以碘酒,遇小而深的伤口不要包扎,让其充分暴露,有些为了防止伤口感染,怕伤口中风,常将伤口严密包扎,但不进行严格有效的消毒处理,反而会造成伤口内不透空气而形成无氧环境,引起破伤风发生率增加。对发生外伤的猪,如去势,可注射破抗素预防,同时,为预防去势公猪发生破伤风,可在皮肤处开两个口去势。

对病猪可采用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治疗。破抗素价格较贵,且用量大,可配合复方甘草酸钠注射液治疗既可降低治疗成本,又可提高疗效。方法:用强力解毒敏注射液10 ~20 ml,肌肉注射,2 次/d,同时注射破抗素2 ~3 万,配合注射镇静、解痉药如硫酸镁注射液,并对伤口进行彻底处理。并注意保持安静。

以神经症状为主的猪传染病还有猪水肿病、猪伪狂犬病、猪乙型脑炎、李氏杆菌病等,此文不再一一叙述。

猜你喜欢

病猪猪瘟伤口
中兽医辨证治疗猪湿热黄疸
为什么伤口愈合时会痒?
为什么在伤口上撒盐会疼?
氟苯尼考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病猪喂药有办法
那只给我带来伤口的大橘
猪瘟爆发,猪肉还敢吃吗?
猪瘟病毒感染的诊治
一例外购猪猪瘟暴发后的诊断与防控措施
伤口“小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