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母猪精准营养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2021-03-27林萌萌王国琪张文浩张琰丽

甘肃畜牧兽医 2021年10期
关键词:配方母猪生猪

林萌萌,刘 玉*,王国琪,3,张文浩,王 健,张琰丽

(1.天水市畜牧技术推广站,甘肃 天水 741000;2.天水市动物卫生技术工作站,甘肃 天水 741000;3.天水市生猪产业协会,甘肃 天水 741000)

随着现代畜牧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猪的营养研究经历了从最初的营养需求向通过营养技术调控猪肉品质、肠道健康、繁殖性能和免疫力的转变。精确营养调控技术应用在母猪生产中能够确保母猪正常生长,提高日粮营养消化率,减少饲料浪费,节约养殖成本,对保护环境、促进现代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精准营养调控技术的定义

精确的营养调控是在绿色环保的前提下,以最低的饲料成本满足畜禽不同品种、性别、年龄的营养需要,根据畜禽个体不同饲养阶段的营养需要和个体体重、生长性能差异,有选择性地为每个个体提供适当的膳食成分。在饲料配制过程中应用精准营养调控技术需要对不同饲料原料的营养成分进行科学合理的配比,根据畜禽营养需要配制饲料配方,促进营养吸收。此外,通过对饲料配方中价格较高的营养素进行替代性使用还可以降低饲料成本[1]。

2 母猪精准营养调控技术研究

2.1 符合营养标准

在母猪生产中,日粮需满足母猪提高繁殖性能和泌乳能力的营养需要。而在实际生产中,母猪需要经历空怀、孕前、中孕、晚孕、泌乳等阶段,不同饲养阶段的母猪营养需求差异很大,因此母猪的饲料配方应根据不同生理阶段的营养标准进行调整。饲料配方的确定不仅要以营养标准为依据,还要考虑气候、环境、疾病、免疫力、加工损失等因素。

2.2 营养全面均衡

在母猪生产中,养殖成本的60%~70%为饲料成本,但饲料中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率较低,被畜禽吸收利用的水平不高[2]。因此,在应用精准营养调控技术时,要充分考虑各种营养素的全面均衡搭配,防止过量和不足。在明确饲养目标的基础上,应综合考虑母猪生理情况、饲料营养、环境等多方面因素,配制不同生理阶段的母猪饲料,确保饲料配方的环保、无抗性和个性化定制[3]。

2.3 分阶段饲喂

在生猪生产中,应根据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生猪的营养需要和平均采食量与标准采食量的差距,调整饲料的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在生猪养殖中如果不能合理使用饲料,不仅不会发挥出饲料的价值,还有可能降低生猪生产性能,减少生产利润,甚至引发疾病。

2.4 重视养殖环境

在母猪精准营养调控技术应用中,为母猪养殖提供生长、繁殖所需要的理想饲养环境是促使母猪养殖达到理想效果和经济效益的必要条件[4]。因此,在母猪日常管理中,应逐步建立适宜的生长环境和饲养管理体系,这是实施母猪精准营养调控技术的基础[5]。

3 母猪精准营养调控技术应用

3.1 日粮配方营养调控

目前,精准营养调控技术的应用范围较窄。据调查统计,占生猪产量45%的小规模养殖户,大多采用简单配料,在当地购买部分玉米、麦麸、棉籽饼或菜籽饼,按一定比例拌碎喂猪,根本就没有准确的营养调节。目前只有在一些规模较大、具有一定技术实力和先进生产设备的生猪养殖龙头企业,才采取自购原料、自设计配方的方式,根据不同的养殖阶段和品种进行精确的营养调控。

3.2 饲料种类营养调控

目前,在生猪养殖中对于不同饲养阶段应使用不同种类的饲料,但饲料种类的划分仍存在问题。一是有些猪场会一直饲喂一种饲料,不会根据不同饲养阶段进行饲料种类的变换,一些养殖场饲喂公猪和母猪也使用同一种饲料。二是更换饲料品种时没有设置过渡期,突然变换饲料引起应激反应。如哺乳母猪对营养的需求量最大,营养需求量高于妊娠母猪。如果按妊娠期饲料配方喂养,能量供应不足。相反,使用高能量饲料饲喂妊娠母猪会降低胚胎成活率。初产母猪要比经产母猪的营养需求高,应用精确营养调控技术就可以为不同阶段的母猪准备饲料。

3.3 背膘管理营养调控

根据母猪背膘测量数据和生产性能评价,应采取相应的饲喂量调整精细化管理措施,以实现母猪的精确营养调控。例如,定期检测各阶段母猪的背膘,根据背膘检测情况,合理调整各阶段母猪的日喂食量。对哺乳期母猪而言,背膘厚16~20 mm时,第1天饲喂2.5 kg饲料,每天增加1 kg,第5天自由饲喂;背膘厚小于16 mm时,第1天饲喂3.5 kg饲料,每天增加1 kg,第5天自由饲喂;背膘厚大于20 mm时,第1天饲喂2 kg饲料,每天增加0.5 kg,第5天自由饲喂。对妊娠期母猪而言,背膘每增加3 mm,日饲料需求量增加0.18~0.23 kg。对后备母猪而言,150日龄背膘厚小于12 mm时,调整能量饲料,增加自由饲喂时间15 d,180日龄试验1次,以检验调整效果,确保第1次繁殖前背膘厚为18~22 mm。

3.4 繁殖率营养调控

后备母猪的营养状况对其繁殖性能有很大影响,如果营养供给导致母猪初重过高或过低,均会影响母猪产仔数。因此,在后备期适当限制母猪日增重可以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此外,母猪首次发情的体重差异也会影响母猪繁殖性能。适度限制母猪第一发情重有助于提高每胎次母猪的分娩率。在当前国家贸易形势日趋复杂,国内豆粕等蛋白饲料原料紧缺的条件下,可以在保证母猪正常生产的前提下,饲喂低蛋白日粮,适当降低母猪日粮中的蛋白质含量。研究表明,妊娠母猪日粮蛋白水平为14.5%,当正常蛋白质含量降低2%~4%时,对繁殖性能和背膘无影响。

4 结语

营养调控技术可以根据母猪的生理状态,为母猪的生长和生产提供能量、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6]。同时,伴随着自动化、智能化养殖设备的应用和发展,现代养猪业也正从传统人工养殖向自动化、智能化进行产业升级。生猪养殖尤其是母猪繁殖中新型智能育种技术的应用使育种过程更加信息化和可视化。母猪精准营养调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满足了生猪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高效、健康和环保的要求,可有效提高生猪生产效率,促进养猪业向精细化、智能化、绿色化持续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配方母猪生猪
生猪中暑的诊断及治疗
能繁母猪存栏半年减少235万头
生猪贴“秋膘” 管理要跟上
母猪补血的必要性
一招值千金 配方建奇功
如何防治母猪乳房炎
绝密配方(下)
绝密配方(上)
入伏后,怎样防止生猪中暑
生猪 广西生猪自成一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