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景泰县肉羊产业高质量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1-03-27车宗德

甘肃畜牧兽医 2021年12期
关键词:景泰县滩羊羊场

车宗德

(景泰县世界银行畜牧综合发展项目管理办公室,甘肃 景泰 730400)

景泰县是甘肃省养羊大县之一,肉羊产业是甘肃省“牛羊菜果薯药”六大主导产业之一,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肉羊市场需求量大,价格上涨快且幅度大,给肉羊产业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但肉羊产业发展仍然面临着良种化程度低,饲养管理水平低,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程度不高,抵御市场风险和疾病的能力弱等问题,须在良种繁育、饲养管理、品种资源保护、应用配合饲料、推广“山繁川育”养殖模式及疫病防控等方面加以解决。

1 肉羊产业发展现状

1.1 肉羊饲养量逐年增加,经济效益显著

截至2020年底,景泰县肉羊饲养量达99.63万只,其中出栏46.73万只,羊肉产量达1.4万t。肉羊产业年产值达到8.77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2.3%,占畜牧业总产值的52.5%,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3%。

1.2 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强,肉羊产业链不断完善

甘肃省农牧业良种场原种肉羊场引进陶赛特、萨福克和德克塞尔等优良肉羊品种,与当地滩羊和小尾寒羊进行二元和三元杂交繁育。景泰荣辉良种羊场等8家种羊场和省、市级示范场引进、繁育良种肉羊12万只,良种覆盖率达88%,加速了肉羊杂交改良进程,增强了良种肉羊供种能力,提高了肉羊生产性能。甘肃菁茂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伊兰清真食品厂年屠宰肉羊2.6万只,活畜交易市场年交易活肉羊37万只,从根本上解决了肉羊销售难的问题。景泰县年种植玉米和紫花苜蓿3.4万hm2,年产玉米秸秆400多万t、青贮饲料6.7万t,保障了肉羊产业饲草料供给。

1.3 技术服务有保障

景泰县有畜牧兽医技术人员65名,村级动物防疫员146名,基本形成了以技术服务、良种繁育和疫病防控等为主的县、乡、村三级技术服务体系。

2 肉羊产业发展市场前景广阔

肉羊产业在景泰县农民收入中的占比越来越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和膳食结构的变化,羊肉产量和消费量逐年增长。由于猪肉价格逐渐上涨,作为重要替代品的羊肉价格也随之上涨,2017年下半年羊肉价格开始回升,2018—2020年景泰县乃至全国各地羊肉价格从50元/kg左右上涨到80元/kg左右。据测算,2019年全国羊肉产量为485万t,比2018年增长1.6%;羊肉消费量为518万t,较2018年增长2.2%[1]。2020年羊肉产量为497万t,较2018年增长6%;羊肉消费量为532万t,较2018年增长7.5%。预计2021年羊肉产量可达516万t,较2020年增长3.8%;羊肉消费量可达541万t,较2020年增长1.7%。我国是羊肉生产和消费大国,但自给能力不足,进口量比较大,城乡居民的羊肉消费量也在稳步增长,会在一定程度上推进肉羊产业发展,提高肉羊养殖企业(合作社)和农户的积极性。羊肉市场潜力较大,养羊效益会更好。

3 肉羊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肉羊良种化程度低

肉羊良种化程度对肉羊产业生产效率具有重要影响,景泰县虽依托甘肃省农牧业良种场原种肉羊场,引进了陶赛特、萨福克和德克塞尔等国外原种肉羊品种,繁育改良了滩羊、小尾寒羊和湖羊等优良品种,但年繁育种羊只有1.6万只左右,除供景泰县外还要供给省内外其他县区,供种能力有限。规模肉羊场重视肉羊育肥,轻视肉羊良种繁育。小规模肉羊散养户虽然有繁殖母羊进行自繁自育,但大多为退化的滩羊、若干代小尾寒羊或多代杂交羊,近亲繁殖,品种混杂,良种化程度低。

3.2 肉羊饲养管理水平不高

除规模化肉羊养殖场外,大多数小规模肉羊养殖场(户)饲养管理技术落后,饲料单一或简单配混,配合饲料使用率低,肉羊营养不平衡,生长缓慢。疾病防控意识淡薄,治重于防,无免疫程序或免疫程序不合理,免疫密度及免疫质量不高,防疫效果差,传染病时有发生,导致肉羊死亡率高,同时造成了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混群饲养[2],采食不均匀,群内乱交乱配,繁殖性能低下。灌区的肉羊养殖企业(合作社)和农户短期强度育肥,增重快,但羊肉品质不高;山区肉羊养殖户以放养为主,夏秋牧草茂盛,羊只肥壮,冬春牧草干枯,羊只瘦乏,存在“羊老羊”现象,出栏不均衡、不及时,出栏率和经济效益低。

3.3 肉羊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程度低

2020年景泰县肉羊饲养量达到万只的羊场有1个,达到千只的羊场有27个,达到百只的羊场有1 601个,50~99只的羊场有727个,50只以下的养羊户5 371户。肉羊养殖仍然以家庭小规模养殖为主,分散的小生产与市场需求量大的矛盾日益突出,抵御市场风险和疾病的能力弱,不利于新品种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规模化程度低、养殖效益低,直接影响肉羊标准化和产业化生产。

4 肉羊产业发展对策

4.1 加强肉羊良种繁育建设,为肉羊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加快肉羊良种繁育场建设步伐,制定科学的引种计划,通过引进国外优良品种,大力推广本地滩羊与陶赛特、萨福克、德克塞尔、小尾寒羊、湖羊等的二元或三元杂交繁育,从根本上改变景泰县肉羊良种化程度低的问题。

4.2 加大滩羊品种资源保护力度

制定滩羊品种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方案,增加品种资源保护资金投入,提纯复壮滩羊。联合科研院所,通过品种资源保护项目带动,使滩羊品种得到有效保护,并在保护中加以开发利用。

4.3 应用配合饲料,提高肉羊科学化饲养水平

根据肉羊不同品种、不同生长阶段、不同养殖方式对营养物质的需求,推广应用不同的配方饲料。按照肉羊性别和体格大小,分群分阶段饲养,并适时出栏,提高商品率和经济效益。

4.4 推广“山繁川育”养殖模式,提高肉羊生产水平

充分利用景泰县山区草场资源及放牧繁育成本低的优势,在中泉、正路、寺滩、草窝滩、上沙沃、五佛等乡(镇)进行繁育。将繁育的羔羊断奶后转移到灌区秸秆丰富的芦阳、喜泉、红水、漫水滩和一条山等乡(镇)进行短期育肥,降低饲料成本,提高肉羊生产能力。

4.5 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提高肉羊疫病防控能力

将羊口蹄疫、布病、小反刍兽疫、羊痘、羊肠毒血症和羔羊痢疾等疾病纳入免疫计划,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提高免疫质量和免疫密度,加强抗体监测,严格落实病死羊无害化处理,及时应对肉羊疾病和疫情风险。

4.6 加快推进肉羊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发展

千家万户分散的小规模肉羊养殖户要依托甘肃菁茂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甘肃省农牧业良种场、景泰县荣辉良种羊场和景泰县常顺养殖专业合作社等龙头企业(合作社)进行肉羊繁育和育肥,龙头企业(合作社)为养殖户提供种羊、配方饲料、疫苗和全程技术指导等系列化服务,收购养殖户育肥的肉羊进行屠宰、分割加工、包装和销售,将分散养殖户的小生产转变为社会化的大生产,将肉羊产前、产中和产后等环节连接成完整的肉羊产业链,充分体现规模产生效益的经营理念。

4.7 加快肉羊品牌化建设进程

巩固和利用好现有的“景泰翠柳山羊肉”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努力打造“甘味”品牌羊肉,充分发挥品牌优势,推动景泰县肉羊产业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景泰县滩羊羊场
滩羊打边炉
N-氨甲酰谷氨酸对滩羊乏情期诱导同期发情效果的影响
规模化舍饲肉羊场饲养安全体系的建设
7个加工型番茄品种在景泰县的引种试验初报
甘肃省景泰县:湿地色彩斑斓美如画
关于白银市景泰县乡村治理情况的调研
规模化育肥羊场免疫程序的探讨
不同放牧强度对滩羊生产性能的影响
种羊场生存发展之路
春秋季疫病在规模化羊场养殖中防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