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重点关注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的家校联动(家庭教育)机制研究

2021-03-27

中文信息 2021年1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导向大学生

(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5)

一、目前存在问题

迄今为止,我们国家的绝大部分高等院校虽然已经将《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纳入在校生的必须课程中间,但在实际的实践过程中,各校情况有所不同。有的高校仅提供服务性信息,有的高校开设定期座谈或讲座,有的高校列入教学计划作为选修课和必修课进行开展,有的高校通过开设网络视听课程等。但是,其教育引导的方向和模式过于传统,存在较大问题:第一,就业指导的时新性、实效性不足,专业指导性不强,与行业、社会关系脱钩严重;第二,指导的教育范围狭窄,一般集中于职业梳理、各项政策、就业创业相关法律法规的普及,内容单一;第三,就业指导专业师资队伍不足且不稳定,各高校主要集中于辅导员和部分行政教师,课程缺乏专业与该课程的深度融合;第四,个性教育缺失,实施大课堂教学,一对多模式,一般情况下绝大部分高等院校每班教学安排人员均在100以上,人数多,教师一对一个性指导严重缺失;第五,教育模式单一,传统的一对多单向输出,满堂灌,缺乏课堂互动与实践;第六,课程缺乏系统化的多维度全程构建,模式化、同质化的指导方式,不仅没有缓解就业压力,反而使学生在就业道路上更加迷茫;第七,课程中缺乏“课程思政”的理念与实践,学生价值观导向不足,家国情怀缺失。

二、可借鉴成功经验

美国是开展职业指导工作最早的国家,是现代就业指导理论的发源地。经过多年经验的积累,在实践中不断整合各种资源,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高校,目前已建立包括《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在内的有效管理引导机制,该机制能有效提高大学生成功就业率,并进一步减少慢就业、不就业、轻就业等负面情况,成效颇丰。西方很多高校目前已经成为国家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核心位置。其特点在于:第一,“以人为本”的就业指导服务观念;第二,“延伸型”的就业指导服务过程;第三,“专业化”的就业指导服务系统;第四,多样化的就业指导服务形式;第五,“专业型”的就业指导队伍;第六,“开放式”的就业信息服务;第七,就业导向的教学支持系统。

三、待解决问题

基于OBE理论指导,解决以下关键问题:

1.《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现行课程内容单一,缺乏各专业在校期待各阶段教学与实践内容的教育引导,阶段性的教学内容设计与当下社会行业现状的结合度不够;

2.“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向”的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3.“课程思政”融入不够,理念信念引导不足;

4.利用新媒体拓宽就业指导课程外延,深挖内涵,切实成为课程强有力的辅助;

5.以成果为导向,定期验收实践成果,从而提升学生就业实力与就业质量。

四、可行性措施

基于OBE理论指导,我国的《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的全程化构建可采取以下措施:

1.强化就业指导课程中师生的“供给侧”意识,倒逼建设教学成果,真正实现课程的全程化构建育人效果;

2.优化课程内容与时限的设置,与时俱进,内容紧跟社会行业实际,重视理论与实践双向作用,结合期末为期两周的专业“实践周”功能,强化理论指导的实操性,增强实践性,从而逐步巩固专业能力、提升专业市场竞争力;

3.融合专业老师、社会行业精英,建立一支高精尖就业指导队伍,保障职称管理条件,稳定队伍建设,提升队伍实际能力;

4.设置课程实施的监督机制、奖惩机制,有效激励、强化该课程的专业化、社会化与市场化;

5.改善教学方法,搭建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新媒体平台,融合“课程思政”目标,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用碎片化信息传播、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引导《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纵深发展,准确指导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引导青年一代有信仰、有希望、有追求,以取得课程真正的实效;

6.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向”的成果导向教育理念,调整传统教学模式,避免满堂灌的课堂模式,引导学生多体验、多实践,多种方法并举开展各项教学活动,使学生真正融入课堂,成为课堂主体,而为被动地接受者;

大学生(重点关注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的家校联动这门课程,是高校学生在大学期间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是从校园环境转向社会环境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结合学生的专业学习、实践后能给予学生全方位梳理、规划、指引、完善并提升市场竞争力的课程,对学生来说是能够精准拉近理论与实践、课堂与市场距离的关键一课。我们应当充分地认识到《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这门功课对于学生发展、成长成材的关键功效,打造一支高精尖水平、社会化、专业化的固定师资队伍,努力探索符合学生需求、市场需要,以成果为导向的科学理论指导下进行全程化构建,并将理论与实际结合,不断探索实践化的进程,提升学生就业质量,从而提升学生市场竞争力。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导向大学生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偏向”不是好导向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以人为本,深化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