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创新教育研究

2021-03-27

中文信息 2021年1期
关键词:乌鸦表达能力思维能力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干召庙镇学校,内蒙古 巴彦淖尔 015000)

前言

新课改背景下,教育应将素质提升、能力培养和知识灌输融合,促进多维度教育,基于此背景,教育创新是关键。小学语文是素质教育的重点环节,也是基础环节,应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促进教学完善,主动寻求教学突破,减少机械记忆,强化素质提升。

一、思维能力培养

思维能力是深化学习的必备素质,在知识学习与创新应用中,运用思维能力可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促进有效记忆,辅助解决实际问题。小学阶段是思维能力建立和培养的初级阶段,受年龄与阅历限制,小学生理解力有限,逻辑思维不完善,但也因此在应对问题时受思维定式影响较弱,更易产生多元化想法,做出不同解答。实施创新教育,应以此为契机,强调创新思维重要性,有意识引导逆向思维建立,促进举一反三,突破既定思维,拓展思维边界。在实际应用中,可从小问题出发,以鼓励学生为小问题寻找多样化答案,以创新形式解决实际问题。与答案相比,在应对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模式应作为教育着眼点,予以适当引导,拓宽可运作空间,将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予学生。在此环节中,优质问题设置具有重要影响,问题应难易适度,为适应小学生,问题应有单一关键点和明确指向,构建单层逻辑,避免难度过高挫伤积极性,也应防止难度过低降低学习兴趣,引起怠惰心理[1]。

二、表达能力培养

语文教育应重视表达能力培养,语言表达和文字运用能力与个人文化素质密切相关,是核心素质之一。优秀的表达能力不仅能提升语言说服力,而且可增强学生高质量总结信息和传递信息的能力。表达能力培养应基于词汇积累、段落段意总结与写作背景分析等,在进行相关学习时,应通过朗读领会行文思想感情,通过品读了解思想内涵。此外,通过文章解构,学习行文思路,逐步掌握语言技巧。同时应引导学生为问题划分层次,定位表述重点。

例如,在《村居》中,诗人以“草长莺飞”四个字从动物和植物两种生态环境中描述二月万物复苏的场景,并以“杨柳”作为标志性景物,以“春烟”表述氤氲春色,并用一个“醉”字点名杨柳之柔美绰约。在此基础上,诗人描写了人类活动,早早放学的儿童迫不及待地放飞“纸鸢”,侧面描写春天的活泼氛围勃勃生机。此诗虽短,却以凝练的语言概述了生动的春景,生动与趣味兼具。以此诗为例,要求学生表述春天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场景,也以语言刻画出自己的“春景图”。

三、探索意识培养

教学中适当留白是激发学生探索意识的必要手段,在教学操作中,应在解决核心问题同时,预留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自主解决。余留的问题应难度适宜,激发挑战热情,也可使学生在应对中获得成就感,问题设置不宜过多,避免占多过多时间导致注意力分散,根据学生能力发展,逐步提升难度,激发探索精神。知识积累与能力培养是教育的两个核心任务,新课改要求知识教育与能力教育同步,强调基于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此过程中,激发和增强探索意识至关重要。从元认知出发,进行知识总结,完善知识框架,在认知基础上大胆质疑,主动提出问题[2]。

例如,《乌鸦喝水》教学中,可组织课堂讨论,由学生总结乌鸦喝水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分析乌鸦所选取办法的合理性,同时提出:如果不用小石子,乌鸦可以选择怎样的办法喝到水?通过设置直观问题,引导学生站在乌鸦角度,自主解决问题。有学生提出,自然界有许多小动物,乌鸦可以向其他动物求助,生活在当地的动物必须要喝水才能生存,可以快速找到水源。有学生提出,乌鸦可以飞到空中,找到植被茂盛的地方,那里更容易找到水喝。还有学生认为,乌鸦可以和其他动物合作,水瓶倾斜后,乌鸦就可以喝到水。具有逻辑性的答案应予以肯定,鼓励探索精神,通过讨论完善答案。

四、优化课堂环境

创新课堂应提升教学民主氛围,体现学生意志,以学生为主体。应改善教师主导的传统局面,激发学生自主意识,在优化客观环境同时,加强学生主导意识,发挥学生主动性与创造性。与新课改适配的课堂应教学思路严谨、教学氛围宽松,学生勇于表达个人见解,在提出问题、不同意见或质疑时无心理压力,具有“主场意识”,具有表达意愿。为实现此目的,应创新教学实践形式,支持多元化表达,在教学中做到图文并茂,加以音视频材料辅助,加强教学互动,鼓励积极表达。

例如,在《升国旗》中,可先播放升国旗的视频资料,讲解升国旗的意义和国旗的文化内涵,组织学生表演国旗背后的小故事等。通过此种形式,进行生动教学,优化学习氛围,使学生对课堂增强期待感与参与热情。

五、深挖教材价值

教材是教学基础工具,语文学习以课文研读和学习为基础,不仅应掌握文章主旨,而且应对重点文章进行深入研读,结合写作背景分析作者思想。教材文章经由精心选择,或文辞优美,或行文流畅富有巧思,或思想深刻,或意蕴悠长,各具特点,皆有深入学习的价值。在教学中,应强化教材多角度运用,通过讨论、改编和演绎等形式,加深思想了解,提升思想境界,学习行文技巧与表达方式,透过表层文字探讨深层用意,先进行朗读,再概括核心思想,然后厘清表述思路,最后进行结构,学习作者是如何将所表达的思想进行层层铺陈,以达成最终表达成效。除此之外,应定位核心词汇,引导学生捕捉文中关键词句,结合重点词句理解全文,明确写作意图。课文阅读应将通读、理解、模仿和应用融会贯通,强调学以致用,通过造句、仿写等形式,模拟出色的行文方式,在此过程中积累与运用词汇,拓宽思路,增强表达能力,完善语文素养。在实践中,可设置阶段性问题,引导层层解析与突破,逐步深入学习。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教育具有多维度、高质量的教学要求,为达成此预期,应从思维、思想意识出发,加强探究意识、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从教材出发,科学运用教材,完善教学环境,改变教学思路,强化素质培养,使小学语文教育与新课改要求一致,提升教学成效。

猜你喜欢

乌鸦表达能力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创新写作教学,培养表达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加强联想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