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诸暨市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现状与对策

2021-03-27朱益平

浙江畜牧兽医 2021年4期
关键词:沼液粪污资源化

朱益平

(诸暨市畜牧兽医所,浙江 诸暨 311800)

近几年,畜牧业集约化养殖得到迅速发展,在满足不断增长的畜产品需求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养殖废弃物。大规模的畜禽粪污,是巨大的资源库。但处理不好,必然给生态环境,特别是农村居民的生活生产环境造成巨大的影响。虽然诸暨生猪生产受前几年“三改一拆”和“五水共治”的影响,由生猪养殖大市变成当前自给率只有49%的生猪输入市,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问题并未因关停而有效解决,整治工作重心由关向治转移。

如何树立科学清洁养殖理念,为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拓展更大空间是当前要加以思考的问题。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对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根据基层大调研活动的统一部署,畜牧所组织相关人员围绕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对生猪养殖开展深入调研,并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

1 资源利用现状

1.1生猪生产及消纳配套现状 全市现有78家生猪养殖场,根据2019年8月市农业局联合环保局组织专项调查,生猪规模场存栏8.47万头,配套消纳耕地和林地分别为3.9万亩和1.6万亩。按照林地10亩折算1亩耕地计算,实际可消纳耕地4.06万亩。按每亩耕地配套2头生猪计算,实际需配套耕地4.23万亩,消纳配套率96%。规模较小的养殖户,以就地消纳为主,通过简易的存储,运输到本村和邻村的农田和林地消纳,规模较大的猪场,就地加异地消纳相结合,配备沼液输送管道和田间储液池,可为种粮大户、果蔬基地、园林企业和茶园果园提供充足的有机肥。

1.2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现状 全市生猪规模场猪舍建筑面积约212390 m2,建有集粪房15243 m3、沼气池容积19815 m3、储液池41900 m3。畜禽粪便按日产生量2 kg/头计算,每日粪污产生约169 t。粪便通过收集、好氧堆积发酵后直接还田和生产沼气等途径基本利用。畜禽养殖污水按日产生量8.79 kg/头计算,每日污水产生量约744 t。畜禽污水通过沉淀过滤,进入沼液池发酵产生沼液进入沼气池。通过沼液运输车或输送管道、浇灌设施等设施设备实现生态消纳。诸暨现有9家大型规模场采用工业化处理达标排放。

2 存在的问题

2.1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设施简易 全市78家生猪规模场里有47家设计存栏为500头以下,多为家庭农场型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资金投入不足,配套设施比较简易,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相关技术落后。配备的相应污防设施,因养殖主体自身文化水平较低,又缺乏相应的技术人员和科学完善的管理机制,无法保障治污设备的持续正常运行。本次调研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是个别场存在鲜粪粗放处理现象,堆积棚敞开甚至露天堆放,粪便清运车大多是临时改装农用车,密封程度不好,极易导致一路抛洒,污染道路环境。二是污水处理不规范,个别规模场污水处理设施没有及时检修,导致污水渗漏。

2.2农牧对接相互脱节 从上面统计数据看出,粪污资源消纳配套率极高,但实际上存在几个问题:一是农牧企业对接不顺畅。个别养猪场并没有配备足够的消纳用地,不能被有效利用的粪污必然对猪场周边环境造成压力。而部分有意愿施用有机肥的种植企业,因距离和配套设施所限,不能与养殖企业搭上线。二是日常运行成本较大。运输管道维护、运输车辆购置、人员工资等开支,导致养殖业主和种植户对有机肥利用积极性不高。三是农作物有一定的季节性。这就导致在施肥淡季,造成大量粪污资源积压,存在一定的环保风险。

3 对策与建议

畜禽养殖场排泄物是可资源化利用的资源,不

仅可以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农产品品质,还可以促进种植业增产增收和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为进一步保护和改善全市农村生态环境,立足粪污资源化和综合利用,探索全市粪污资源化利用之路,特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3.1鼓励养殖业主改进设施技术工艺 积极推广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新技术。以养殖废弃物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和减臭技术为核心,引导畜禽规模养殖场采用节水型饮水器、干清粪工艺和发酵床养殖,从源头上减少污水产生量,在粪污处理中,推广密闭式发酵、生物转化和微生物菌剂、臭气控制菌剂等新技术、新措施,减少氮磷和臭气排放,大力推广畜禽粪污收集无害化处置与还田利用、发酵床垫料资源化利用、沼液肥料化利用和水肥一体施用技术。对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先进工艺、技术和装备的项目,优先列入财政农业专项资金,推进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

3.2加大农牧对接推广有机肥利用 因地制宜,种养结合。全面建立畜牧业与种植业、林业对接的消纳模式,建设或配备必要设施,做到土地消纳与畜禽排泄物利用点对点、量对量、无缝对接。种植养殖通过流转土地一体运作、建立合作社联动运作、签订粪污产用合同、订单运作等方式,直接用于农作物生产,加大有机肥、沼液肥推广应用力度,维护畜禽健康养殖、减少化肥使用量、提高土壤肥力,实现生态、经济效益双丰收。培育第三方社会化服务组织,将分散的畜禽废弃物纳入集中收集处理,提高农牧对接程度。对积极推广农牧对接循环利用的种养企业和第三方服务机构给予一定的政策奖励。

3.3落实主体责任严抓环境管理 养殖业主应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实施全过程环境管理,畜禽废弃物堆放应有固定场所和设施,对堆放场所应实现地面水泥硬化并加强管理和维护,防止畜禽废弃物溢流、渗漏、雨水淋失、恶臭气味等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农业、环保和乡镇应加强分工协作,深入排查畜禽养殖污染隐患,切实保障粪污处理设施正常运行,严防养殖污染事件发生。实现畜禽养殖污染“零排放”,切实落实“谁污染、谁治理”主体责任,加强对畜禽养殖场的动态监管,依法规范畜牧业排污行为,确保生态畜牧业发展要求落实到位。

畜牧业是一项弱势产业,承担着市场风险和疫病风险,并为畜产品供应、农民增收和农民就业发挥了积极作用。因此作为畜牧业服务指导单位,我们应着力通过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坚持保供给和保生态并重,全面打造绿色发展产业。

猜你喜欢

沼液粪污资源化
磷石膏资源化综合利用任重道远
微藻处理后的沼液对水稻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
人造石行业固废资源化处理及综合利用概述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常用畜禽粪污清理收集设备简介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
污泥的处理及资源化利用
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的探讨
沼液喂猪有讲究
沼液在蔬菜上的应用及其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