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推动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

2021-03-27

中文信息 2021年1期
关键词:业态政务高质量

(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委党校,山东 潍坊 261021)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在当前国内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要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持续优化政务生态,深度释放微观主体活力,加快新兴高端产业发展,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一、聚力高质量发展,增强新常态下推动发展的境界本领

一是立足新常态规律要求更新发展理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没有新思想、新理念的引领,就难以实现高质量发展。纵观国内外社会发展史,每一次重大社会变革,往往都是首先从思想变革开始的。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之所以能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赢得发展先机,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他们善于打破思想桎梏,善于谋新求变,以思想持续解放引领城市持续发展。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时期,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发展由高速度转向高质量,发展模式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率型转变。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要求,对我们谋划和推动发展的理念、思路、模式等都提出了革命性甚至颠覆性的全新要求。工作中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快高质量发展的部署要求,立足当前新兴产业发展规律特点,坚决打破传统模式和路径依赖,善于运用新发展理念,以新思想谋划新思路,以新思路推动新发展。

二是增强新常态下推动发展的能力本领。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进入新时期,各类新知识、新技术、新事物层出不穷,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业态迅猛发展,即将成为今后产业发展的主宰力量。这对党员干部的专业能力、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工作中应深入开展党员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工程,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经济新理念、新产业等方面的新知识,特别是深入学习招商引智新办法、新举措,准确把握现阶段资本和人才流动的趋势特点,确保视野思路跟得上经济形势的变化,工作能力跟得上发展要求的提升。

二、突出问题导向,着力推动政务生态再优化、再提升

一是持续深化政务审批改革。坚持将提升服务理念、优化服务质量作为持续深化政务改革的根本出发点,进一步深化“一次性办好”改革,在现有政策允许范围内探索推进相关“微改革”“微创新”,切实解决政务服务质量不优、群众与企业办事难等相关问题,实现服务质量、办事效率再优化、再提升。全面深化“店小二”“保姆式”全程跟踪服务,健全完善项目审批预审机制、相关环节并联审批制等推进机制,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水平。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改革,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智能化、数字化水平,真正让群众与企业少跑腿,让干部和数据多跑路,推动政务服务质量和效率持续提升。

二是强化服务项目建设导向。坚持将项目建设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重要“试金石”,主动加强与上级部门和项目投资方的对接沟通,千方百计争取相关项目,持续增强区域核心竞争力。另外,要进一步转变自身角色定位,加快构建“政府围绕项目转”的推进模式,主动为相关项目提供“管家+专家”式全程服务,切实帮助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各种困难,特别是在相关项目遇到问题或困难时更要主动服务、积极作为,以“立刻办、钉钉子”的精神,积极帮助解决手续办理、土地指标、设施配套等瓶颈问题,为项目顺利推进创造有利条件。

三是优化招商引智服务机制。搭建完善招商引智工作平台,主动出击、精准对接,进一步畅通政府和企业沟通合作桥梁,确保相关工作高效有序推进。持续加强人才生态建设,设立完善高端人才、重点企业专项激励基金,按照市场化运作模式,对于相关企业的所有者及其运营团队,力争每年拿出所属企业纳税额度的一定比例进行奖励返还。同时,在办公场地、子女入学、配偶安排等方面提供个性化“保姆式”服务,打造区域最优人才生态,形成“人才专项奖励激励+企业效益+对地方财力贡献”的良性循环。

三、强化政策落实,完善高质量发展推进保障机制

一要坚决落实减税降费政策。追逐利润是资本的本质特征。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要降低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使企业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当前工作中,要坚决落实上级关于实施减税降费的相关政策规定,不打折扣、不搞变通,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特别是当前有的地方企业主体普遍以中小企业为主,由于规模小、资金少,它们对于减税降费政策的落实感触最为敏锐,这对他们增强抵御风险能力,加强技术研发、扩大生产规模等方面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要探索完善考核保障机制。工作中应出台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考评办法,考评结果与部门单位综合考核、资金项目倾斜、年度评先树优等挂钩,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实施激励问责的重要依据,进一步激发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健全“有为必有位”的激励机制,大力推荐使用“李云龙式”担当实干、敢打硬仗的干部,对成绩优异的干部优先提拔使用,并建立容错纠错保障机制,消除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后顾之忧。

四、优化监管服务,持续激活市场主体内在活力

一是创新探索包容性监管模式。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推动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加快高质量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面对新形势下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新特点,应进一步降低创新创业门槛,放宽市场准入机制,让更多市场主体参与创新创业。加快完善包容性监管机制,探索建立“互联网+”新兴业态监管模式,对各类电子商务、网络平台等极具市场潜力的新兴业态要保持“蓄水养鱼,水多鱼才能大”的战略定力,为网络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阳光雨露,着力打造区域“互联网+”新业态聚集发展的新高地。

二是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创新创业特别是在初创时期,十分脆弱,需要精心呵护。工作中要加强对相关新业态新知识的学习,放宽视野、遵循规律,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和发展空间。工作中要注重完善重点产业配套,始终坚持以服务企业需求为导向,加快补齐短板、提升链条,加强水电路网等配套建设,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增强区域发展竞争力和吸引力,为推动新产业新业态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猜你喜欢

业态政务高质量
为新业态撑起“社保伞”势在必行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这15种新业态、9 个新职业“拍了拍你聪明的小脑瓜”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政务
政务
政务
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