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揭示肿瘤复发的关键新机制

2021-03-27

肿瘤防治研究 2021年2期
关键词:不稳定性磷酸化基因组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王传贵实验室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文章“The ATM and ATR kinases regulate centrosome clustering and tumor recurrence by targeting KIFC1 phosphorylation”,揭示了多类型肿瘤的复发机制,并提出新的干预策略。

该研究发现,在多类型肿瘤中,诱导DNA损伤的放疗和多种化疗药物在杀伤其他肿瘤细胞的同时,反而促进Centrosome-Clustering,导致具有多余中心体的肿瘤细胞更容易存活。因为这部分细胞可不断积累基因组不稳定性,增加肿瘤恶化、侵袭的概率,作者认为其是肿瘤复发的“种子细胞”。临床研究也发现,Centrosome-Clustering中关键蛋白KIFC1与乳腺癌、结肠癌的复发率显著正相关,与患者总生存期显著负相关;分子研究发现,DNA损伤时ATM和ATR可直接结合KIFC1,并磷酸化其第26位丝氨酸,从而促进KIFC1蛋白稳定性,导致其蛋白量显著积累,促进 Centrosome-Clustering的发生;他们利用模拟KIFC1-Ser26磷酸化和去磷酸化突变体的稳转细胞株,确定Ser26的磷酸化可导致肿瘤基因组不稳定性显著增加,并增加三阴性乳腺癌复发率。而Ser26去磷化显著降低肿瘤基因组不稳定性,减少肿瘤的复发。最终,利用磷酸化抑制剂VE-822 与化疗药物的联用,显著降低了小鼠模型中三阴性乳腺癌的复发率。

该研究确定了KIFC1是肿瘤复发的潜在标志物,并揭示了肿瘤复发过程中的一类“种子细胞”,从而提出新的干预策略降低肿瘤复发率。

猜你喜欢

不稳定性磷酸化基因组
牛参考基因组中发现被忽视基因
血清HBV前基因组RNA的研究进展
ITSN1蛋白磷酸化的研究进展
紫花白及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比较
磷酸化肽富集新方法研究进展
The Impact of RMB Revaluation on China’s Foreign Trade
增强型体外反搏联合中医辩证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观察
MAPK抑制因子对HSC中Smad2/3磷酸化及Smad4核转位的影响
制何首乌中二苯乙烯苷对光和热的不稳定性
组蛋白磷酸化修饰与精子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