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背景下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路径▲

2021-03-26周秀琼张苇锟李旭秋

广西医学 2021年10期
关键词:医学院校医学生肺炎

张 萌 周秀琼 张苇锟 李旭秋

(1 广西医科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南宁市 530021,电子邮箱:951998563@qq.com;2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广东省广州市 510000)

【提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是中国当前面临的重大挑战,广大医护人员迎难而上,奋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医学生是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医学院校是培养医学生的摇篮,思想政治教育是铸造医学生的灵魂。高校在扎实推进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更应反思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结合此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坚持立德树人的办学理念,强化思想引领和党性认识,增强使命担当教育,努力提高思政课的感染力和震撼力,把医学生培养成中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本文就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背景下做好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要义、面临的困境及优化路径进行概括。

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在武汉被发现,随后迅速蔓延到湖北省及全国部分地区[1]。据中国卫生健康委员会及世界卫生组织官方公布数据显示,截止到2021年5月3日,中国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2 880例,累计死亡4 633例;目前全球累计报告病例数已超过1.57亿,死亡人数超过339万。新型冠状病毒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2-4]。中国发生新冠肺炎疫情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亲自指挥、亲自部署这场人民战争[5],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6],全国上下紧密围绕在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迎难而上,团结奋斗,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广大医护人员奋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用生命筑起保卫人民健康的“钢铁长城”,阐释了大医精诚之含义。医学生是未来的医务工作者,是医学界的天之骄子,而医学院校是培养医学生的摇篮,因此,医学院校应乘着疫情防控之契机,结合防疫专业知识和大医精诚之要义,对医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政课程的感染力和感召力,努力把医学生培养成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做好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之要义

自新冠肺炎爆发以来,广大医务工作者主动请缨、奋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用生命筑起保卫人民健康的“钢铁长城”,这不仅需要高超的专业技能,更需要勇气、责任和担当。医学生是未来的医务工作者,毕业后将走向医务工作岗位,担负起时代赋予的重大使命。因此,在疫情防控期间加强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精”与“诚”、“育”和“承”统一的要求。

1.1 “精”与“诚”的统一 在疫情暴发期间,大量医务人员自愿请缨支援湖北,体现了大医精诚之人文精神、特殊的人文情愫和超越本我之尺度。一个合格的医者,不仅要拥有高超的医技,还需具有深层蕴含的人文情义。医学生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后备力量,其教育除要有专业教育,更要注重道德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希波克拉底文集》中谈到医者除要具有“技”,还应有“艺”,这从科学之角度阐释了医者的性质,“不仅是肉体上的医师,还是灵魂上的医师”[7],这无疑是大医精诚中的“精”与“诚”的统一。诚然,医学生不仅要有专业上的“精”,还需有人文的“诚”。“诚”在医学高等教育中彰显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当前医学生教育偏颇于专业学技,轻道德人文教育,在人文教育上盲目随意,且在课程设计上重形式轻人文传道。各大医务人员在疫情暴发期间的行动展现出来的“诚”,正是当前医学高等教育方向的所在。因此,应乘着疫情防控的契机,结合医务人员的人文精神,创新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这是新时代对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需要,也是大医精诚之要点,更是“健康中国”发展战略的需要。

1.2 “育”和“承”的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应对新型肺炎疫情时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离不开医务工作者的恪守医德和甘于奉献。医学生是未来优秀医务人才的生力军和后备队,其道德水平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医学生的思想教育应强调“育”和“承”的统一,即优化育人方式、传承医德医风。医学院校要优化传统的道德说教,结合疫情防控期间涌现的“温暖有价情无价”的暖心事,对医学生进行身临其境的情感教化,促进医学生完成从“认识-情感-行为”的升华。同时,要将疫情防控中传递的价值观和共同体理念寓于可教可感可育可知的医德医风教育中,引导医学生通过秩序的内化培养传承和升华大“医”之人文素养、责任感。因此,医学院校对医学生进行内在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强调“育”和“承”的统一,坚持推动抗疫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鼓励医学生将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之中,将“个人梦”和中国梦紧密结合,外化养成规范习惯,帮助医学生铸造“医魂”,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使命。

2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之困境

新冠肺炎是一种新发传染病,传播性强、人群易感,具有潜伏期长、发病前隐蔽、临床表现多样等特点[8],这对疫情防控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各部委和省(市)纷纷下文要求高校做好疫情防控阻击战,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很多高校采取了严防严控的措施,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面临一些困境,主要表现为新的医学模式与医学院校现实教育相脱节、教育主体和教育对象相脱节、教育形式和教学效果相脱节的窘态。

2.1 新的医学模式与医学院校现实教育相脱节 新的医学模式是“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要求医务人员秉承“以病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工作中应具有人文情怀,尊重关爱患者。但是,在当前医学院校的现实教育中,“重专业轻思想”现象普遍存在,职业素养和思想政治教育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导致部分医学生职业素养不高、人文情怀不够、对政治淡薄冷漠,将主要时间精力投入到专业课程学习中。新的医学模式对医务人员“人文情怀”的高要求与医学院校“重专业轻思想”的教育体制相脱节。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时,医务人员用实际行动践行“敬畏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充分彰显“医者仁心”的情怀,这是当前医学院校进行思政教育的典型案例和鲜活素材。

2.2 教育主体和教育对象相脱节 高校的教育主体是教师,不仅包括专业课教师,还有思政课教师以及高校辅导员,他们肩负着为医疗卫生事业培养政治素养较强、业务能力突出的接班人的重任。但是,由于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方式和效果各不相同,部分教师机械教学,未能引起学生共鸣和认同;甚至有些教师受传统“重医学专业课程”的观念影响,对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不够,专业课程只讲述专业知识,思政课程停留在简单完成教学任务上,并没有把立德树人贯穿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同时,医学院校的学生也普遍认为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与高超的实验技能比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更重要。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教师利用“云课堂”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加之网络环境的虚拟性,教育主体很难直观、准确把握教育对象的情况,出现了教育主体与教育对象联动性不强、表象与实际相脱节的现象。

2.3 教育形式和教学效果相脱节 当前,医学院校思政教育的主要形式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授课内容遵照国家统编教材,缺少针对性;教学方式多半采用纯理论授课,教师较少运用启发式、交流座谈、社会实践等教学方式[9]。同时,笔者在一个课题中采用问卷调查大学生最喜欢的思政教育途径,发现最受欢迎的是体验式教育和社会实践。当前医学院校的教育形式创新性不够,导致医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有待进一步加强,表现为教育形式与预期教学效果相脱节。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后,医学院校应整合多方资源,充分开展战“疫”思政教育,创新教育形式,如邀请援鄂英雄进校园、学生体验防护装备、成立战“疫”精神传承协会、参观当地“小汤山医院”等,让思政教育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

3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加强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路径

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的战略要求,培养更多人民满意的医务工作者,高校应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背景下扎实推进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立德树人的办学理念,增强党性教育和使命担当教育,创新思政教育方式,努力提高思政课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3.1 坚持立德树人,着力培养具有仁心仁术的医学人才 习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政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10];2020年给在首钢医院实习的西藏大学医学院学生的回信中寄语,希望医学生坚定献身西藏医疗卫生事业的信念,练就过硬本领,毕业后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以仁心仁术造福基层群众[11]。因此,医学院校应深入贯彻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坚持把德育作为医学人才培养的首要内容,将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传授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着力培养具有“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新时代医疗卫生职业精神的社会主义卫生健康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在此次抗击疫情中,各地医务人员冲锋在前、英勇奋战,用行动诠释了白衣天使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为扭转局势、打赢防疫保卫战做出了应有贡献。医科院校应引导学生把参与疫情防控斗争的医务工作者作为榜样,鼓励医学生将爱国之心化为报国之行,锤炼高尚品德,学好医学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充实医药卫生事业后备力量,努力做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医生。

3.2 增强党性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为中国发展提供了坚强领导,为战胜困难提供了坚实保障。疫情当前,全国上下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各地党委贯彻落实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踊跃参与到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党旗在祖国大地上高高飘扬。医学院校应引导学生在疫情防控的大课堂上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决拥护党的领导,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指,引导团员青年发扬“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优良传统,积极发挥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作用,鼓励团员青年主动向党组织靠拢。同时,针对部分医学生党员“重专业学习、轻思想教育”这一普遍现象,高校应大力宣传疫情防控中“党员冲在第一线”的先进事迹和感人故事,让医学生在思想上接受洗礼,在党性上得到锤炼。

3.3 转化师生观念,努力提高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 医疗卫生人才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关键要素之一,医学院校是培养医疗卫生人才的摇篮,肩负着为社会主义卫生健康事业培养接班人的重任。现行的教育理念中,教师学生均存在“重专业轻思想”的现象。高校要从上层校领导开始着力转变师生观念,重视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树立“医学教育、德育为先”的理念,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层层抓实医学生的德育工作。如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目标,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分或课时比重,将思政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推动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使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格局;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文化,充分发掘“第二课堂”思政元素,在文体活动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医科院校应多渠道多角度发力,旨在转变师生传统观念,使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4 加强使命担当教育,创新富有活力的思政教育形式 医学院校应加强对医学生进行使命担当教育,创新思政教育形式,其一是拓宽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科学整合校内教学资源、校外临床医院资源和各大专业相关社会实践基地,满足医学生接受实践教学的旺盛需求。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参观医疗机构、实验中心、生命科学馆等场所,以在职医护人员为标杆,进行岗位担当与使命教育。同时,将思政教育延伸到校园实践教学中,高校设置学生课外学术项目考核机制,鼓励医学生结合医疗卫生行业的热点问题开展社会调查,促使医学理论教育向实践应用转化[12],增强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意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教师可引导学生开展与抗击疫情相关的大学生心理、认知、态度、行为等方面的社会调查,或大学生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知晓情况的调查等,指导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增强社会责任感。

猜你喜欢

医学院校医学生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四)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小知识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知识问答》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