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通过课内外阅读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2021-03-25黄腾

师道·教研 2021年1期
关键词:狐狸亲子蝴蝶

黄腾

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模式的结合能够充分发挥阅读的作用,提高学生对于阅读信息的接收能力。充分利用不同的阅读模式,可以让阅读的效果更加理想。

一、课内外阅读资料整合,提高学生思考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应该从宏观上把握教材中所包括的文章类型以及课外阅读资源的特点,实时向学生推荐一些阅读的资料。在学习《蝴蝶的家》这篇文章以后,我让孩子们在课下寻找三篇同样是描写蝴蝶的文章。对于蝴蝶,孩子们并不陌生,经常可以在田野间、花丛间发现它的身影。通过阅读孩子们发现同样是描写蝴蝶,不同的作者他们的表现手法有什么不同,他们的重点也有差异,然后结合感受,想象如果自己描写的话,该从何处展开。这时候学生就能够通过课下的延伸阅读,对于课上学习的内容有更深层次的思考,从而将问题表达出来。

二、营造交流互动平台,提高学生交流能力。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与家长交流的欲望很强,但是有些问题家长可能也无力解决或者是没有时间解决。一些家长在遇到孩子的提问时,总是会简单搪塞过去或者是置之不理,这不利于学生提问能力的提高。通过亲子共读这一模式让学生能够与父母进行互动交流。先告知家长亲子共读的理想开展路径,让家长重视这一教学环节的开展,积极配合教师,保证任务完成。家长注意事项的提出不仅仅是单方面的,要通过引导让孩子们发现问题。

在学习寓言这一部分内容时,我让孩子们和家长通过亲子阅读完成阅读任务。如《狐假虎威》这一部分内容。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不一样的问题,比如,为什么狐狸可以借助老虎的威风?他是怎么做到的呢?家长此时顺势引导:狐狸用自己的智慧成功迷惑了老虎。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小动物们有怎样的表现呢?孩子可能会回答,他们都跑开了。这时候有一些孩子心里可能就会有一个问号,为什么要跑呢?有些孩子可能并没有思考就回答:害怕狐狸呀,狐狸走过来所有的小动物都跑开了。学生进一步产生疑问:为什么小动物会害怕狐狸呢?为什么狐狸要让老虎跟在后面呢?在家长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营造出一个问题情景,引导学生逐步思考。

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家长在对待孩子的提问时态度将对孩子接下来的提问有较大的影响,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家长亲子阅读展开培训,让家长重视亲子阅读,从行动上引导学生思考。

三、重视阅读成果展示,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在学生自主阅读阶段,为了保证学生的阅读效果,需要对阅读结果进行考核。

我引导孩子们阅读《草船借箭》时,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感悟。展示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学生热衷于展示已经明白的问题,或者是將文章简单概述。此时我告诉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是阅读的收获,引导其积极地与其他同学交流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为什么要用草船去借箭呢?周瑜为什么要给诸葛亮出难题呢?这时候孩子们提出的问题可能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这一篇文章了,引发他们去阅读更多的内容,不断扩充阅读量。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有自己的收获和迷惑。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能够大胆提出问题,不仅能够让学生更有自信,而且更能够保证持续展开阅读,收获更多的知识。

总之,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阅读是提高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路径,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让学生的阅读效果更加理想。提问能力的培养也非一蹴而就,在不同环节的阅读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对于学生提问能力的引导,让学生逐步养成提问的习惯,掌握提问的技巧。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立项课题“小学语文课内外衔接研究策略”(课题批准号:2017YQJK227)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邱  丽

猜你喜欢

狐狸亲子蝴蝶
狐狸和猫
捉蝴蝶
捉蝴蝶
狐狸便当
找找看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