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德育管理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

2021-03-25李韫棱

师道·教研 2021年1期
关键词:行为习惯工作者德育

李韫棱

在社会经济多元化的今天,国外思潮的侵入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弘扬与传承产生了极为严重地影响,基于此,对小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具备现实意义。

一、利用历史渗透传统文化

在学校德育管理中利用区域历史渗透传统文化是生活化的一种方式,小学生在接受德育的整个环节中能够真切的感知到区域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内在含义。组织小学生到学校周边的历史建筑设施参观,透过历史遗留的痕迹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组织小学生参观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了解糖人、面人;将三国演义作为德育中的一项课程;为小学生设计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校服,如中國风、唐风宋服等。此外学校方面还可以结合区域的历史事迹优化校园传统文化氛围,在校内的走廊、墙壁等公共区域内雕刻或绘制经典故事,将小学生置身于传统文化氛围浓厚的校园环境之中。

二、从习惯入手弘扬传统美德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也是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德育工作者可将学生的行为习惯作为渗透传统文化的发力点。例如德育工作者为校内小学生下达“每日三一”的任务。其中“每日三一”主要指的是每天帮助父母做一项家务劳动;每天向他人道一声谢谢;每天做一件好人好事,以任务内容要求小学生去做事,使小学生在做事的过程中内化对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的理解,最初阶段小学生大多为了完成任务而主动给老幼残让座,而主动帮助父母做事在持续一定的时间后,小学生会养成一种习惯,并随着经验阅历的增长明确自己应该如何去做,学生成为了传统美德的践行者。同时德育工作者可借助典型的历史故事间接的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孔融让梨的故事等。

三、举办国学经典诵读活动

国学经典读物中涵盖极为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德育工作者可将《三字经》、《道德经》、四书五经、史部、子部、集部等国学经典读物作为诵读内容,在德育管理工作中设定诵读活动,组织全校学生参与,各班主任可针对读物的难易程度向班级学生推荐诵读的书籍,并在学生开展诵读的过程中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德育工作者可准备笔记本、书籍、奖状等作为奖品,激发小学生的参与兴趣。

四、借助网络信息技术

在教育信息化的大趋势下学校的德育管理工作也应积极的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德育管理效果。在传统文化渗透方面笔者建议,德育工作者可借助网络优秀德育资源,下载动画影视作品,以放映寓言故事的形式间接的向小学生渗透传统文化。为了深化小学生观看动画影视的感知,德育工作者待观影后可为小学生总结影视作品所表达的内在寓意,渗透传统文化。可供德育工作者选择的寓言故事较多,如守株待兔、滥竽充数、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这种德育模式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最为相符,相较于上述三个渗透路径而言,更易于小学生接受,长此以往小学生就会对德育活动的开展产生期待,而德育工作者也以小学生最喜爱的方式达成了中国传统文化渗透的目标。

五、通过实践活动强化感知

将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作为研究基础,以经验认知的角度从实践活动的方面展开分析,德育工作者在开展德育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可结合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设定活动内容,如合作搬运桌椅、合作运球等内容强化小学生合作意识使小学生感知助人为乐。如借助中国传统的节日,在清明节日举办扫墓活动。如组织学生开展登山活动磨炼小学生的意志,与小学生共同参加公益活动,争做公益活动的志愿者等。

责任编辑    邱  丽

猜你喜欢

行为习惯工作者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关爱工作者之歌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