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时故宫》

2021-03-25

全国新书目 2021年1期
关键词:段时间宫殿故宫

故宫是一本书,融合着中国最古老、最智慧、最精彩的建筑与历史,一砖一瓦一砾仿佛都在倾诉着明清两朝帝王的奢华生活,记忆着一幕幕明清朝政与宫廷生活的图画。本画册以故宫的四季晨昏为时间点,通过展示故宫不同季节,晨昏最美时段的景致,并配以简洁的文字介绍,给读者展现一个不一样的故宫,一个普通参观者很少能看得到的故宫风采。

我拍摄故宫有三十多年了。这期间,我带着相机几百次进入故宫,三大殿、后三宫、东六宫、西六宫、御花园……凡是允许游人去的地方,我都一而再、再而三的到过,拍下了数以千计的有关这座伟大宫殿的照片,并且将其整理、编辑,出版了十余册图书和画册。

在反复进入故宫期间,我有了新的思路和想法:故宫是为中国皇帝所建的宫殿,为什么中国皇帝被称为天子呢?因为皇帝是老天的儿子,他的权利自然也是老天授予的,是不可置疑的!因此,中国文化中的核心是“天人合一”!故宫的修建,也明显地体现了“天人合一”这一中国文化的核心。

故宫又称紫禁城,之所以有这个称呼,是因为古人把天空划分成若干区域,其中心就是北极星。北极星雄踞在天空之巅,又被称为“紫微星”,其璀璨光彩,代表着坚韧和尊贵,同样也象征了人间的帝王,于是上天之子在人间的住所便被为“紫禁城”。故宫被高大厚实的城墙四面围住,除了重兵护卫的四座城门的与外界联系外,唯一不设防的地方就是它的上方——天空。天子当然不能与天失去联系。因此即使贵为皇帝,他仍然要受制于天,而天能时时处处显示其存在的地方就是天象、气候、季节,日月星辰、阴晴昏晓、雨雪风霜。我们中国人将这一切都归纳为二十四节气。这是中国文化与其他民族、其他国家文化的不同之处。我们比其他国家和民族对天的存在、对天的作用、对天与人的关系,有更细致、更准确的认识,因此不像其他国家将天象的变化简单地划为四季,而是称为二十四节气。

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发现天象、天气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天上不停运转的太阳所引起的。太阳发出的光,落在地上就会形成影子,影子的长短就可以显示太阳位置的变化,于是人们用一根竹竿测量太阳影子的长短。影子最短的称为夏至,影子最长的称为冬至,其他节气则是由竹竿影子长短依次而定。

当我明白到这一点以后再次带着相机进入故宫时,就特别关注二十四节气了!因为二十四节气的划分是按太阳光在地上投影的长短而定的,而阳光对于摄影的重要性是每个摄影人都知道的,光影的变化和组合也是决定一张照片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我有意识地安排时间,尽可能在冬至前后这段时间到故宫去。因为在这段时间里,只要是晴天,早晨的太阳是从东南方升起,而傍晚从西南方落下,冬至的太阳在地面的投影最长,就意味着阳光的入射角最低。故宫中所有房屋的建筑都是坐北朝南的,因此只有冬至前后这段时间,阳光才能将故宫中所有房屋的正面照亮,也只有在这段时间,阳光才能以低角度穿过宫殿的门窗将房屋的内部照亮,我们才能看清楚宫殿内部的陈设和结构。反之,在夏至前后的那段时间,只要是晴天,我都会争取爬上故宫北面景山顶上的万春亭,因为在夏至前后,早晨的太阳是从东北方升起,傍晚時从西北方落下,在这个位置,可以看见故宫将近一万间房屋的背面被阳光照亮。在阳光中,故宫那些数不清的屋顶上的金色琉璃层层叠叠、鳞次栉比地闪烁着光芒,宛如金色海洋里起伏的海浪,这就是令人叹为观止的“宫殿之海”的奇观!

还有一个节气的故宫也格外令人着迷。大家都熟知的唐诗名句“清明时节雨纷纷”,故宫在清明的前后雨水偏多,并且宫殿里的各种花也正在盛开,其中最令人遐思、令人生情的,当属承乾宫里的梨花。它静静地盛开在雨中,宛如出世的少女。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所写的“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也马上会勾起你对承乾宫中董鄂妃与顺治皇帝的凄美爱情故事的感叹!

由于对二十四节气不断深入的了解,我对故宫的拍摄也有了新的思路和线索,由此对故宫所蕴含的中国文化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都通过视觉语言进行了新的探索和表达。

这次为了纪念故宫建成六百周年,我与五洲传播出版社出版这本以二十四节气为主线的图册——《四时故宫:典藏故宫二十四节气之美》,描绘的就是这座有六百年历史沉淀的伟大宫殿,中国的故宫!

李少白

著名摄影家,先后担任《大众摄影》《中国摄影》《摄影与摄像》等杂志编委,并任中央民族大学现代图像艺术学院等多所院校摄影系客座教授。主要作品包括《看不见的长城》《看不见的故宫》《不放过路上的风景》《再见故宫》等。其长城、故宫等摄影作品多次在德国、日本、爱沙尼亚、瑞士、美国等国家展出。

猜你喜欢

段时间宫殿故宫
雪中故宫
从古希腊的宫殿走来
故宫
阿掘的宫殿
Android的成功
丢脸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检测
每日一学
故宫大探索
宝岛上的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