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研学旅行基地的类型与发展研究

2021-03-25李贵清田广增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研学旅行

李贵清?田广增

摘 要 “研学旅行”自提出概念至今已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关于研学旅行基地的研究也有一些相关研究成果。文章梳理了研学旅行基地概念的由来,归纳总结了研学旅行基地的类型,分析了研学旅行基地现状和存在问题,探讨了研学旅行基地的发展。

关键词 研学旅行 研学旅行基地 研学教育

一、研学旅行基地概念的由来与发展

国内“研学旅行”一词最先见于2013年国务院颁发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该纲要中首次提出要“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2016年国家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明确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自此研学旅行在我国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期[1]。“研学旅行”是强调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开展研究性学习,并且和旅行体验相结合,以达到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为目的的校外教育活动,它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教育产业化的大力发展、文旅融合的逐步增强,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校将研学旅行列入到学生课程培养方案体系当中,以全面推动素质教育,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与创新实践能力等核心素养[2]。为推动研学旅行更好地发展,2016年12月,原国家旅游局颁发了《研学旅行服务规范》一文,其中提及研学营地一词,并将其解释为研学旅行过程中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场所。

随后,教育部于2017年和2018年分别评选了第一批和第二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共581家,但其中对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的概念以及类型划分并没有详细说明。2019年1月,中国旅行社协会公布了《研学旅行基地营地设施与服务规范》(送审稿),将研学旅行基地定义为:自身或周边拥有良好的餐饮住宿条件、必备的配套设施,具有独特的研学旅行资源、专业的运营团队、科学的管理制度以及完善的安全保障措施,能够为研学旅行过程中的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实践、生活等活动的场所,同时将基地所包含的旅行吸引物等资源根据性质及类别分为知识科普类、自然观赏类、体验考察类、励志拓展类、文化康乐类。但目前学术界关于研学旅行基地的研究不是太多,如何合理划分研学旅行基地类型,更加有针对性地推动研学旅行基地建设为研学旅行服务,对于促进我国研学旅行事业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二、研学旅行基地的类型

在研学旅行热潮日益高涨的今日,对研学旅行基地类型进行划分,更好地指导和推动研学旅行基地的建设,使得研学旅行基地的供给和研学旅行相关主体的需求相耦合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当前有学者对此进行了探索,例如邱涛从资源的属性出发,将地方性研学旅行基地划分为自然景区、文化遗产、综合实践基地、农业基地、工业区、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七大类[3];朱玲、殷航从地理学科性质将研学旅行基地划分为场馆类实践基地、技能培训营地、自然综合实践基地、人文专题实践基地和区域综合实践基地[4];孙茜则从红色资源角度出发,通过建立红色研学旅行基地满意度分析PDCA模型助推红色教育研学基地发展[5]。

根据研学旅行基地的资源属性,结合《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有关分类标准,和教育部等11部门颁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的有关要求,考虑耦合资源本身特色、研学主体需求和学科特色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将研学旅行基地划分为自然资源类、文化遗产类、红色教育类、综合实践类、农业生产类、工业厂区类、事件活动场馆类、知名院校和科研院所八大类。

1.自然资源类

这类研学旅行基地主要是以山岳、森林、河流、地质遗迹、地质地貌、湖泊、沼泽、草地、林地等资源为优势。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20年7月,我国共有41个世界地质公园,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统计,截至2019年年底,我国各类自然保护地总数达11412处,其中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地达3922处,其中包含了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海洋公园等。毫无疑问,这类保护地将是建设自然资源类研学旅行基地的重要资源载体。

2.文化遗产类

这里主要是指不可移动的物质文化遗产,例如人类活动遗址、古建筑、摩崖石刻、古寺庙、传统与乡土建筑、特色街巷、 特色社区、名人故居与历史纪念建筑等不可移动的文物。我国这类世界文化遗产也非常多,共有长城、敦煌莫高窟、秦始皇陵等共39处。

3.红色教育类

这类主要是指那些曾经发生过红色革命或爱国主义相關运动的地方,该类研学旅行基地的资源优势是爱国主义教育渊源深远、爱国教育资源独特。典型的爱国主义教育地有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延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等,在等级上可分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

4.综合实践类

主要服务于中小学生校外综合实践教育活动及相关培训活动,能够满足学生多学科、多维度的研学需要。其主要优势是实践体验部分,通过综合课程的训练,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价值体认、创意物化、责任担当等核心素养。这类基地主要以青少年校外综合实践基地等为载体,在我国山东、江苏、重庆等地较为普遍。

5.农业生产类

农业生产类研学旅行基地主要是指一些农业示范类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生产园和农业示范园等,它们具备观光、现代农业科技展示以及农业耕作体验等众多功能,例如昆明世界园艺博览园、广东翁源县的国家兰花基地等。

6.工业厂区类

工业厂区包含了传统工业厂区和新兴的工业厂区。传统工业厂区,如石景山首钢工业园区、中国煤炭博物馆等等,新兴工业厂区则是以高新技术产业区为主,典型的是一些新兴产业园等。研学主体通过到这类基地学习,可以加深对我国工业发展历史的认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7.事件活动场馆类

这一类研学旅行基地主要是指与一些重要事件相关的活动场馆,如奥运会、亚运会、大运会和世博会等,它们能够加深研学对象对某一重要活动事件的认识,通过到这类研学旅行基地开展研学旅行活动,研学旅行主体能够进一步感受到国家的强盛,增强自身的自豪感。

8.知名院校和科研院所类

这类基地主要是一些知名的高校和科研机构,研学主体到这类基地开展研学旅行活动主要在于感受高校的学习氛围和科研气氛,了解我国一些高新技术或领域的前沿研究概况,激励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自身的价值体认和国家认同感、归属感。

三、研学旅行基地目前存在的问题

1.基地建设水平普遍低下

近年来全国各地兴起了研学旅行基地建设热潮,但大部分省市自评的研学旅行基地多为一般旅游景点、乡村农家乐演化而来,对于大量的研学旅行需求,他们并没有做好充分供给的准备,基地所提供的服务中“只游不学”和“学不规范”的现象普遍存在,基地建设水平明显低下。

2.基地供给体系不够完善

研学旅行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活动,它在开展活动时需要多方面的内容同时配合。研学旅行基地除了规定其本身要拥有特色资源优势外,是否配套研学相关的供给服务内容也至关重要。但目前大多数研学旅行基地的供给服务都不够健全,具体表现在基地运维团队不够专业,基地研学安全制度不够完善,研学课程开发、研学导师培训、研学旅行活动缺乏教育属性等方面。

3.研学旅行主体选择的非理性

研学旅行在一定程度上是学校教育的延伸,所以它应该服务于学校育人目标,所开展的研学旅行活动应该是与学生所需学习的学科知识相衔接的,或者说是对学科知识的补充。然而,很多学校所开展的研学旅行活动大多是为了完成教育部门给定的校外实践任务,出现了“基地选择随便、课程选择随意”的现象,这不仅与研学旅行活动的本意相悖,更容易引发公众对研学教育的误解。

4.基地评价体系不健全

学生在研学旅行基地期间是否“研有所获”是学校、家长和学生共同关注的问题,但目前大多数研学基地都缺乏评价研学旅行基地建设(包含课程设计、研学导师教学、研学成效)的标准体系,因此,在选择研学基地时,对研学基地的研学成效如何长期无从考证。

四、发展研学旅行基地的建议

1.提高整体认识

研學旅行不等同于研学旅游,更不同于传统的春秋游和夏令营,它要求组织者引导学生主动适用社会,促进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这也意味着要充分把它与教学育人的目的结合起来,充分地利用研学旅行活动弥补学生在校内课程中存在的缺陷,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因此,由旅游景点或农庄演变而来的研学旅行基地要特别提高认识,提高站位,采取必要的提升措施,使研学旅行基地发展与研学需求发展相适应。

2.规范基地建设

研学旅行在我国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但自研学旅行兴起以来,研学旅行市场立即呈现供不应求的状态,因此国家层面以及各省市相关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研学旅行基地建设的整体规划和管理,出台权威的管理方案,设定基地建设标准,可以参考A级景区标准来评选A级研学旅行基地,同时完善基地考核标准、严格基地执业资格审核,不定期进行研学基地动态考核。

3.培育基地品牌

研学旅行基地与旅游景区也存在共性,研学对象的选择同样取决于其口碑,因此加强培育研学旅行基地的品牌非常重要。基本做法是依据自身的资源特色,按照前文划分的研学旅行基地类型进行定位,并加强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相关的服务配套设施,形成自己的特色品牌。

4.推进研学队伍建设

研学旅行基地的研学队伍成员包括研学导师、研学助教以及与研学旅行基地相关的各类人员,研学旅行基地可以成立基地的研学实践中心,组建专门的研学队伍,持续对他们加强研学旅行相关政策的普及、研学理论知识的培训、研学服务技能的提升,特别是要重视对研学导师的培养,引导他们加强对学科知识、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的掌握,加强对研学导师从业资格的审核,制定基地研学导师的准入原则、考核标准等。

5.加强研学课程研发

研学课程的核心是“学”,因此研学旅行基地加强课程研发极其重要。在课程研发中,一方面要对照自己的资源特征,按照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加强自然类、历史类、地理类、科技类、人文类和体验类课程的设计;另一方面要丰富课程的维度,针对小学、中学和高中,同一个研学内容要各有侧重,精准施教。

参考文献

[1] 李军.近五年来国内研学旅行研究述评[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7,31(06):13-19.

[2] McGladdery C A,Lubbe B A.International educational tourism:Does it foster global learning?A survey of South African high school learners[J].Tourism Management,2017,62:292-301.

[3] 邱涛.地方性地理研学旅行基地建设研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7(07):4-6.

[4] 朱玲,殷航.基于课程的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资源整合与流程设

计[J].地理教学,2019(13):51-53.

[5] 孙茜.基于顾客满意度的红色研学旅游基地可持续发展研究[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34(02):27-31.

[作者:李贵清(1996-),男,广东惠来人,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硕士生;田广增(1970-),男,河南安阳人,韶关学院旅游与地理学院,教授,硕士。]

【责任编辑 白文军】

猜你喜欢

研学旅行
农村学校开展研学旅行的困境与对策
构建“阅历课程”:让孩子的身体和心灵在大地上行走
中小学研学旅行主题课程教学设计示例
大学生研学旅行市场需求研究
对“文化之旅”研学活动的几点思考
研学旅行研究进展与启示
研学旅行产品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