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生命教育特色育人模式构建研究

2021-03-24易娟

农村农业农民·B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育人模式生命教育高职院校

易娟

摘 要:面对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功利化、心理抗压力弱、自杀现象呈上升趋势的形势,通过生命教育问卷调查分析,借鉴国外生命教育成功经验,实践探索高职院校生命教育特色育人模式构建。

关键词:高职院校;生命教育;育人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全党要关心和爱护青年,为他们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由此可见,党对大学生个体生命的关注和关爱。作为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者,在工作中常发现一些学生不尊重生命甚至采用极端的手段结束生命,更有一部分学生生命价值缺失、情绪波动起伏、对生命漠视。正是因为高校对于生命教育的重视不够,所以才在大学生中存在如此多的违背生命本性的现象。当下受“唯理智教育思潮”的影响,在高校当中对学生知识的掌握重于对学生生命质量的提升,对学生考试成绩的重视重于对生命教育价值的培养。在自媒体普遍使用的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不同于以往,呈现虽主人翁意识强但生命安全意识薄弱、生命价值观功利化、心理抗压力弱、自杀现象呈上升趋势的特点。因此,构建生命教育育人模式是我们面临的重要目标。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生命教育现状调查

采取生命教育调查问卷在6所高职院校随机抽取2000名不同省份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性别的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现状调查,用SPSS22.0进行人口统计学方面的差异分析,发放调查问卷2000份,回收问卷1968份,回收率98.4%,其中有效问卷1956份,有效率99.39%。关于高职院校大学生生命教育的调查围绕对生命的理解、对生命意义的认识、对生命教育的掌握等内容进行设计,在本次调查中,289人对生命的态度很消极、心理健康状况差,占总数的14.76%,其中男生为91人,占参与男生的9.5%,女生为198人,占参与女生19.7%;414人对生命态度一般,占样本总数的21.18%;其余的1253人生命态度积极向上,占64.06%。在所有调查内容中,有过自杀想法的人数达196人,占总样本数的9%,有过伤害他人想法的人数有127人,占样本数的6.5%。在关于“你的学校是否开设有生命教有相关课程”这一问题上,选择“有独立生命教育课程”占8.5%,选择“有一部分课程涉及生命教育内容”占26.3%,选择“非常少涉及生命教育内容”占37.5%,剩余27.7%的同学选择“完全没有涉及生命教育”。当进一步问到“你认为生命教育知识来源”时,选择“学校教育”的占比最高,在82%以上,可见学校教育对学生来说是生命教育的主要来源。在生命教育的具体内容方面,19.8%的学生选择了“生存教育”,11.5%选择了“死亡教育”,18.56%则选择了“心理健康教育”。可以看出,高校生命教育内容仍然比较单一,尚未发展壮大。

二、国外生命教育经验借鉴

美国J.Donald Walters于20世纪60年代就提出了生命教育,旨在关注青少年反吸毒、预防艾滋病、自杀、暴力等问题。其著作《Education For Life》也是美国较为系统的阐述生命教育思想的著作之一。而澳大利亚于1979年成立“生命教育中心”,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性机构,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拥有近200个分支机构,其基本宗旨是防止“药物滥用、暴力与艾滋病”。受西方关于死亡问题的影响,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兴起了“生死学”的研究,1989年日本修改新的《教学大纲》明确提出以尊重人的精神和对生命的敬畏之观念来定位道德教育目标。英国1990年将生命教育课程规定为跨领域课程,2002年,生命教育被英国政府纳入国家和学校的正规教育课程。可见,国外的生命教育已经变成一种社会性教育,在学校的实践教育中通常采用“健康教育”“品格教育”等教育模式推进,这些理念和做法对于研究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生命教育有借鉴意义。

三、高职院校生命教育育人模式构建措施

新形势下,围绕生命教育“预防”和“发展”两个层次的目标,从机制建设、队伍建设、课程建设以及教育活动等方面,不断完善和提升各项生命教育工作,创建既具有鲜明特色,又具有推广意义和应用价值的高职院校生命教育特色育人模式。

(一)完善“一套”规范化机制

以“筑牢防线,重点防控,确保维护学生健康成长;品牌引领,点面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生命教育素养”作为工作的理念和宗旨。以“四坚持”为指导,即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全方位开展学生生命教育知识普及,不断提高学生珍惜生命、珍爱生命的意识;坚持教育教学协调发展,树立生命教育品牌项目,凸显鲜明特色;坚持按照各级组织的标准,全面提升生命教育专业化能力;坚持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生命教育育人,构建多维立体育人体系。制定生命教育工作三年规划,进一步完善“一套”自上而下的生命教育育人规范化机制。

(二)打造生命教育专业化团队

通过“请进來,送出去”,提升生命教育师资水平,打造“专业+专长”的生命教育专业化团队,即生命教育知识讲授专业化和生命教育辅导专长化,从而推动高职院校生命教育质量的整体增强。

(三)健全“三化”工作形式

通过完善自上而下的生命教育工作研讨、培训与考核制度,逐步形成生命教育“三化”工作形式,即研讨与培训常规化、考核与评价常态化、教育活动系统化。具体为:加强各类生命教育工作业务培训,并通过制订详尽的培训方案,将各类培训常规化,打造一批专业知识扎实、职业素养高的生命教育队伍;制订详尽的考核制度和方案,将对各项工作的考核与评价常态化;通过每学年、每学期、每月的生命教育活动计划,实现生命教育活动的系统化。

(四)实现“四有”基础保障

高职院校要加大对生命教育工作的投入,实现“四有”生命教育基础保障,即生命教育经费有保障、活动场地有保障、师资团队有保障、课程普及有保障。

(五)开创完善立体生命教育课程

在现有选修课和网络讲座相结合的基础上,高职院校要将团体辅导、素质拓展、主题班会、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逐步实现以课堂教学、网络教学、素质拓展、主题班会、团体辅导、社会服务为一体的立体生命教育体系。

(六)塑造独特的生命教育活动品牌

高职院校要根据学校的专业特色,融入生命教育,引导学生重视生命,普及生命教育活动,创建独特的生命教育活动品牌,如生命教育主题月、生命教育情景剧、生命教育主题论坛、寻找最美笑脸等品牌活动。从家庭到班级到院系到学校,塑造生命教育良好环境,通过点线面结合的方式,全面提升学生对生命的重视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洁玉.西方生命教育对我国生命教育体系构建途径的启示[J].科教导刊,2016.

[2]毕禛.国外高校生命教育借鉴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

[3]肖蓉,赖巧珍,赵久波.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在负性生活事件与自杀风险间的调节与中介作用[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8.

[4]K Wang, L Rui, ZL Ma, etal, Bodyimage attude among Chinesecollege students: Body inage atitudein college students[J].PsychJ,2018.

[5]刘皓,李旭.高校生命教育的知情行统合模式探索[J].智库时代,2019.

[6]张华,蔡霞,彭丽妍.大学生生命健康教育调查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20.

项目名称: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8C1497);湖南省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课题“高职大学生生命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成果(项目编号:18B11)

(作者单位: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育人模式生命教育高职院校
“双一流”建设不能缺失本科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