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醒狮文化,育“非遗”特色

2021-03-24陈丽玉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24期
关键词:番禺区新桥非遗

陈丽玉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丰富多彩,更是蕴含着悠久的历史文明、浓厚的文化底蕴。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农村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实施,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有了新的驱动力。在传承历史文化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借助于自身价值伴随时代的发展,使农村各式各样的民俗文化形式展现出特色文化生态的多元化。广州市番禺区新桥村的醒狮是新桥建村时的祖先流传下来的,有几百年历史。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其中明确提出“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来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新桥村是广州市番禺区著名的醒狮之乡,从古时候起就有习武练拳的风气,对弘扬醒狮文化,传承岭南文化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本社团的创办得到了村委和村政府以及校领导的大力支持,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已经成为具备一定实力的队伍。

新桥小学醒狮社团以教授南派传统醒狮、弘扬传统岭南文化为特色。以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促进我校学生德、智、体、美、劳方面发展为主要任务。广大学生通过醒狮的训练,具备坚强的个性,自信心,谦虚的品质,强健的体魄,从而促进学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我校主要通过以下三方面开展工作:

一、传承醒狮文化,打造特色课程

我校将研究醒狮文化与语文、音乐、体育、美术等科目的创新融合。让“醒狮文化”渗透到校园的每一个部分,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了解醒狮文化,时刻受到醒狮文化的熏陶,唤醒学生传承中国特色传统文化的意识。

1.醒狮与综合实践教学的融合

将醒狮文化融入到综合实践学科的教学中,把握好醒狮文化与综合实践学科的特点,综合实践学习承担着进行调查醒狮起源与发展状况学习与实践的功能。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采用各种方法研究醒狮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情况,并将结果以报告、手抄报等醒狮展示出来,让学生谈谈对醒狮文化的认识。通过醒狮主题的综合性学习,学生探究掌握了相关的醒狮文化知识,掌握了实践活动的技能,锻炼了听说写读的学科素养,醒狮文化也变得更加丰富。

2.醒狮文化与音乐教学的融合

“大鼓”“锣”“镲”是醒狮舞中必不可少的乐器。鼓声镲声的强弱,快慢,急速与柔和是根据醒狮舞找那个的不同套路、动作而设置的。我校把鼓点、锣、镲等教学引入到音乐课堂中,引领学生体验锣、鼓、镲的敲击节奏,让学生体验到舞狮的乐趣。

3.醒狮与体育教学的相结合

醒狮需要一定的武术功底,遵循一定的“套路”。体育课上,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以南拳为主的基本功练习。练习醒狮步法及套路,不仅学会了醒狮的基本动作,为醒狮团队输送人才,学生的协作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新桥村著名南狮继承人周珠仔,是一位致力于南狮文化的民间艺人。我校出资聘请梁启钊师傅每周利用两天下午进校指导学生学习以南拳为主的基本功和练习醒狮步法。在浓厚的醒狮文化的熏陶下, 不少学生加入了学校的醒狮社团,他们积极参加醒狮运动的相关学习,以丰富多彩的形式表达、发扬醒狮运动的特点并协助学校举办醒狮交流活动,为醒狮的发展与创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4.醒狮文化与美术教学的相结合

利用美术课组织学生理解醒狮的造型结构,把绘画、轻黏土制作的美术技巧与醒狮学习相结合,构成具有该校特色的醒狮美术文化。学生纷纷拿起画笔,在纸上细细地描绘他们心中的醒狮运动,学生用多姿多彩的画笔勾勒出一幅幅形象生动的舞狮场面。不少学生还在第二课堂利用超轻黏土制成了精美的狮头,传达了他们对传统醒狮文化活动的由衷喜爱。

二、演变醒狮文化,提炼校本特色

广东省广州市近年来将校本课程作为学校办学特色的一种表征,要求学校能站在文化建设的高度,深入挖掘学校自身的文化资源,建设反映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的校本课程。广州市教育研究院专家称这种做法为“根深叶茂”。“醒狮”是我国特有的文化精髓,它是立足于我国最传统的民俗文化来开展,以我国传统民俗文化为载体,吸收国外校本课程开发经验,正是本课题研究的独特之处。

纵观广州地区村级小学一校一品的校园文化建设中,鲜有用双料文化暨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构建校园特色文化的研究,本课题运用的醒狮文化与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相结合来构建村级小学教学资源,与国家教育部门和广州市教委推行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相关政策相互融合,丰富了村级小学继承传统文化打开科研探索的视角。

三、发展醒狮文化,总结社团成果

学校醒狮社团经过三年来的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是社团的发展使得学校推动全校师生参与到学校的特色校本醒狮文化课程中,让醒狮文化形成新桥的特色之一,也是学校文明校园建设的总结升华措施之一。学校推动参与醒狮社团参与番禺区首届春晚“家在番禺”,并在2019年1月春晚表演获本地禺乐十最佳收视奖,本地最具岭南文化特色奖。这举措使得醒狮文化能够广泛传播,唤醒人们对这种独有的岭南非物质文化的继承与传播的重要性。二是师生在醒狮社团文化熏陶下的成长。我校成立挂牌了番禺区武术醒狮训练基地,成为了我校的特色社团。狮队不断壮大,学生从不认识到了解再到熟悉醒狮文化,了解醒狮的编扎,醒狮的舞步等各种构成。教师参与醒狮文化等综合实践活动,积极研究关于醒狮文化的校本课程,使得课程理论水平不断提升。三是醒狮文化硕果累累,学校的醒狮队伍参与各种比赛均可以取得优异成绩。2017年10月参加第——届广州市青少年醒狮表演赛获群狮铜奖,2018年10月27日参加第二届广州市青少年醒狮表演赛获群狮银奖单狮铜奖,2018年12月参加番禺区青少年醒狮大赛获地青组群狮一等奖,单狮一等奖,2018年12月海选中入选番禺区首届春晚“家在番禺”,并在2019年1月春晚表演获本地禺乐十最佳收视奖,本地最具岭南文化特色奖;2020年12月参加番禺区青少年醒狮大赛获地青组群狮银奖。

四、创醒狮文化,提升特色品牌

学校特色建设不仅要促进自身发展,更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教育事业上为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努力。

新桥小学不断总结经验推广,多次参与各种醒狮活动。就在2019年的10月10日,广东广播电视台来到我校进行拍摄我校醒狮社团的训练日常进行推广传播。醒狮社团的开设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还能使学生强身健体,增强吃苦耐劳的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醒狮作为浩瀚伟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丰富了新桥小学师生的文化生活,成为学校德育建设的有效平台,成就了醒狮文化特色。

因为醒狮社团的组建,我校形成了浓厚的醒狮文化的氛围,这种氛围能够有力地推进我校醒狮文化活动的开展,同时与各学科的创新融合,让学生时刻感受到独特岭南文化的熏陶。我校将舞狮动作进行分解,编成章节进行技术教学,形成我校独特的校本课程以此推广醒狮文化。

參考文献:

[1]黄孔辰.“走进新课程”理论与实践探索[M].文汇出版社,2003.

[2]周之良.新时期学校德育活动与热点解析(小学版)[M].北京青少年音像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番禺区新桥非遗
广州市番禺区钟村第二小学作品集
广州市番禺区石碁镇前锋小学作品集
广州市番禺区钟村第二小学作品集
广州市番禺区南雅学校作品集
从函数的视角巧证一道竞赛题
新桥擂茶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小蚂蚁过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