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省内高校保护和传承雄安新区传统文化现状探索

2021-03-24李晓蕾吴曼赵新伟

参花(下) 2021年3期
关键词:雄安新区传统文化

李晓蕾 吴曼 赵新伟

摘要:雄安新区是当前阶段河北省重点建设地区,其中,关于雄安地区的传统文化保护工作,一直受到广泛关注。河北省雄安新区由于历史、地域原因,拥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如影响我国较为深远的燕赵文化、畿辅文化、白洋淀文化等,还有一些具有艺术性特征的民间传统文化,包括雄县古乐、芦苇画、狮子会、岳式散打等。从其类型上看,集结了众多音乐、美术、舞蹈以及武术等优秀传统文化。《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雄安新区传统文化弘扬与发展的基本要求。作为省内高校,需要承担起保护、传承雄安新区传统文化的责任与义务。鉴于此,本文分别从内容、现状与对策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为构建高校保护传承雄安新区传统文化体系而提供帮助。

关键词:河北省高校 雄安新区 传统文化

在河北省高校内部,构建完善的雄安新区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体系,是高等教育中雄安新区传统文化的教育改革措施,让河北省具有地方代表特色的雄安新区传统文化能够融入省内高校教育中,让师生能够更加深入学习雄安新区传统文化,拓宽雄安新区传统文化的宣传范围,促进保护、传承效率的提升,让更多的人学习雄安新区传统文化,让特色传统文化能够得以流传,促进河北省人文文化的发展。本研究主要论述如何将河北省内的这些资源和条件整合起来,从多角度来明确高校弘扬、传承雄安新区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之路。

一、雄安新区传统文化的内容及价值

(一)雄安新区传统文化内容

雄安新区的传统文化包含了风土人情、习俗等人文文化,也包含了艺术文化、思想文化等,从雄安新区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来看,其既有绘画类的美术传统文化,也有节日类的传统节日文化,总之,基于雄安新区的地理特征以及历史变迁,通过资料调查显示,现阶段雄安新区传统文化包含以下几种代表性类型。

第一,燕赵文化。雄安地区位于河北省,从历史的地缘分布来看,雄安新区归属燕赵地区,深受燕赵文化的影响,而从燕赵文化的特征来看,主要有慷慨悲歌、好气任侠的文化情怀,可以说是雄安新区传统文化的代表性文化之一。雄安地区燕赵文化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有清初年间的儒家学者孙奇逢,还有颜李学派等。

第二,元明清时期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畿辅文化,也是雄安新区所具备的传统文化类型。而畿辅文化的形成,是因为在元明清的时期北京成为首都,形成了特有的京都文化。燕赵文化与京都文化二者之间的融合发展,形成了特有的畿辅文化,具有代表性的标志是“容城三贤”。

第三,河北省雄安新区还包括具有代表性的白洋淀文化。从白洋淀文化的内容来看,其包含了宋辽期间所形成的宋辽文化,清朝形成的行宫文化,抗日战争时期的革命文化,这三种类型文化,让雄安新区地区内部有着浓郁的文化氛围,而且充分展示了不同历史阶段雄安新区的发展特征以及历史文化遗留的产物。如有关于宋辽传统文化的雄安新区的雄州城、晾马台、宋辽边关古地道;清朝康熙年间,白洋淀地区兴建了多座行宫,如圈头、赵北口、端村、郭里口四座行宫,这些行宫遗迹的存在,充分反映了康熙年间的建筑文化和风俗文化。抗日战争时期,雄安地区人民共同抗日的英勇事迹,让雄安地区成为革命文化地区的代名词,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些以革命为主题的创作作品,如深受众多观众喜爱的《小兵张嘎》,就是以白洋淀地区张嘎的抗日事迹而创作的作品,这类作品所反映的中华民族革命文化,也是雄安地区具有特色的传统文化内容之一。

除此之外,经过了上千年的发展,雄安地区人民在历史的长河中,创造出无数的灿烂文化遗产,种类繁多,涉及音乐、舞蹈、美术、武术等领域,这些丰富的民间传统文化资源,体现出雄安地区人民多姿多彩的生活,也反映了雄安人民的聪明才智。根据雄安地区民间传统文化的全面调查发现,目前,雄安地区传统音乐包括雄县古乐、安新梅花调、木板大鼓、鱼鼓道情、弦子鼓等说唱艺术。传统民间舞蹈文化包括狮子会、高跷会、秧歌会、龙灯会等。民间美术包括苇编工艺画、剪纸、木雕画、芦苇画、玉石雕刻、烙画、剪纸、古建筑艺术等。传统民间武术包括含鹰爪番子拳、岳氏散打、阴阳八盘掌、太极梅花螳螂拳、太极拳、八趟掩手、两翼通背拳、戳脚等。

(二)河北省高校传承和保护雄安新区传统文化的价值

第一,对于河北省高校而言,一方面,其能够深化传统文化教育改革,让具有河北地方特色的雄安新区传统文化融入河北高校专业教育当中,在教育改革进程中,逐步构建起完善的河北省高校传统文化教育体系。另一方面,让学生接触到雄安新区不同类型的传统文化,从而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培养具有高素质的传统文化传承人才。

第二,对于雄安新区而言,在响应《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中关于弘扬与发展传统文化的号召基础上,让雄安新区的地方传统文化能够得以保护,从事雄安地区传统文化的传承人能够继续进行传承和保护工作,避免雄安新区地方传统文化灭绝。同时,让雄安地区的特色传统文化能够在原有基础上得以创新发展,促进新的文化产业形成与发展,带动雄安地区的文化发展。

二、河北省高校对雄安新区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的现状

(一)河北省高校对雄安新区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研究基地的建设

根据河北省内综合类高校的调研分析,河北省高校始终承担着人才培养与输送、科研的重要责任,在文化方面,着重于传承和创新工作。高等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为社会发展培养人才,在这一根本目标的指导下,河北省综合类高校针对雄安新区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主要結合雄安新区各个类型的传统文化建立了研究基地,将雄安新区的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工作与雄安新区的发展结合起来,开展了传统文化研究项目,并组织团队深入研究。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基地有河北地区的雄安传统文化研究中心,这个研究中心建立的目的是基于雄安新区传统文化为核心展开项目研究。同时,河北大学艺术学院,针对体现清朝行宫文化的端村,与其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在端村学校建立了实践和服务基地。除此之外,河北农业大学也成立了雄安新区发展研究院。从研究基地的建设情况来看,河北省高校非常重视雄安新区传统文化的研究工作,为其创设了良好的研究条件。

(二)教学资源的深入挖掘

近几年,河北省各高校在雄安地区传统文化的教学资源挖掘和应用方面,水平有了不小的提升。首先,各高校在教学场所、实践实习场所的建设方面,有着不小的建设力度,为雄安新区传统文化研究项目以及教育教学的展开创设了良好的环境。其次,随着国家和各地区对地方特色传统文化的重视,强调地区要重视地区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与传承。地方高校在这一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雄安地區的音乐民间文化,已被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安新、雄县古乐,起源白洋淀的北方昆曲,老调剧种等,已在河北省各高校开展了相应研究,并应用到高校专业课程教学中,让雄安新区传统文化转变为高校课程的教学资源。最后,为了更好地保护、研究以及传承雄安新区传统文化,河北省一些高校的音乐学院,在专业设置方面,对雄安新区传统音乐文化、艺术文化等做出了适当调整,购买了充足的资源设备以供教学使用。针对雄安新区传统文化的教学,也在引入更专业的新教师和培训老教师,以不断提升师资队伍的研究与教学水平,为雄安新区传统文化的生存与发展创造了优越条件。同时,组织了一些典型的雄安新区传统文化艺术活动,如体现白洋淀文化的《小兵张嘎》舞台剧的展演活动和公益惠民的演出活动,让雄安新区的传统文化渗入群众当中去。

三、河北传媒学院在保护雄安新区传统文化方面的可行性举措和既有举措

(一)重视前期挖掘、调研与分析工作,依据专业课程与雄安新区传统文化的契合点,调整和优化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

在保护雄安新区传统文化方面,河北传媒学院具备充分的学科专业及课程优势。例如,可以依据雄安新区传统文化中的燕赵文化、畿辅文化、白洋淀文化和民间文化的具体内容,将其与学校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优化联系起来,探索二者能够有效结合的契合点。如雄安新区传统文化中的雄县古乐、梅花调等,可以作为该校音乐学院专业课的教学内容之一,纳入课程教学中,形成雄安新区民间音乐文化的教学内容,通过专业教师的教学,让音乐专业的学生全面接触到这些传统音乐文化,为深入学习与研究创造条件。除此之外,舞蹈、武术、美术等民间文化,也可以与该校的舞蹈编导课程、休闲体育课程和美术设计课程有机结合,进行融合教学。

(二)借鉴已有经验,充分发挥学校的教学科研优势,服务雄安新区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

河北传媒学院遵循“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基本办学指导思想,在开展教学科研工作时,注重与服务地方文化建设紧密结合。例如,学校舞蹈艺术学院已经建立了较为成熟的河北民间舞教学团队和研究团队,也取得了丰硕的教学科研成果。为推广河北民间舞,促进河北省舞蹈事业发展,该校的河北民间舞专家、教育家前往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星晖华耀艺术培训中心、河北舞蹈家协会、保定学院、邢台学院、石家庄十三中、石家庄回民小学、邯郸永年东方艺校等单位进行河北民间舞的专题讲座、培训与传播推广活动。

鉴于此,可以在借鉴现有的教学科研经验基础上,结合各二级学院设置特点,建立研究基地或者教研团队,深入研究雄安新区不同的传统文化,如燕赵文化的代表人物、学术学派,通过课程教学、科学研究、教学改革项目研究、艺术作品创作、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方式,将某一代表性文化内容作为专题,展开深入学习和研究,推广到社会上,从而让雄安新区的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在高校内建设好基础,实现真正的扎根。

(三)制订具体方案,依托河北传媒学院的教学条件,对新区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保护与传承

首先,河北省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校内实践教学资源,对雄安新区传统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如河北传媒学院新闻传播学院的融媒体中心、美术与设计学院的视觉传达设计中心、数字与艺术学院的数字视频制作实训室等,都拥有出色的教学科研团队、先进的产品设计、文化宣传和新媒体推广等丰富的实践教学条件。能够直接把雄安新区传统文化中有代表性的,如苇编工艺画、剪纸、玉石雕刻等文化产品,鹰爪番子拳、岳氏散打、阴阳八盘掌、两翼通背拳、高跷舞等艺术作品,以真实项目的方式带到校内工作室,通过设置行业企业导师和校内导师共同指导学生,对实践项目的形式,对新区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

其次,河北省高校还可以充分挖掘优秀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将其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例如与河北省内的一些博物馆、纪念馆签署合作协议,定期邀请从事雄安新区传统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从而促进雄安新区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推广。河北传媒学院的表演艺术学院,已经在利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对保护和传承雄安新区传统文化做出了较为突出的贡献。该二级学院积极开拓了精英剧场、小鲸鱼儿童剧场、石家庄东开发区剧场等近十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并且将学校与精英集团荣誉出品、河北天明传媒有限公司共同出品的大型多媒体儿童舞台剧《小兵张嘎》,借助校外实践舞台的力量,推到了社会上。据研究统计,舞台剧《小兵张嘎》获得了2015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得到了中国话剧协会的表彰。目前,该剧已演出160多场,观众达6万人次。2016年11月,该剧在第五届中国校园戏剧节中,获得第五届中国校园戏剧节“优秀展演剧目”,该剧演员童文娟获“校园戏剧之星”称号。2019年9月、10月,《小兵张嘎》舞台剧两次走进了嘎子的故乡——雄安新区白洋淀,进行公益惠民演出,得到了当地各界的一致好评。

(四)利用高校优势,培养专业艺术人才,为雄安新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河北传媒学院作为河北省转型发展试点院校之一,确立了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具有扎实知识素养和熟练应用技能,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综合发展能力,能够满足区域经济社会文化需要的应用型传媒艺术人才”,形成了“学练干创”一条线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强调“项目引领,真学真做”。为此,河北传媒学院十分重视将行业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真实案例引入到教学过程中,以此来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雄安新区优秀的传统文化,正是河北传媒学院亟待挖掘和引入的优秀教学资源。

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高校也可以积极引进雄安新区文化艺人作为校内导师,和学校已有的艺术类专业教师队伍一起,共同承担教学任务,培养传统文化、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方向的专业人才,并适时出台鼓励优秀学生在雄安新区创业就业的激励政策,鼓励这些专业人才扎根雄安新区,进行雄安新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研究、传承工作,从而达到培养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人与继承人的目的,发挥好智力输出的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河北省高校理应承担起保护和传承雄安新区的传统文化的重要责任。在文化保护与传承方面,各个高校都应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的学科专业优势、教学科研优势、校内外教学资源优势、人才智力优势,研究和建立文化传承与保护的长效机制,为保护雄安新区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任俊鹏,王渊,尹智.雄安新区保护弘扬优秀传统文化[N].河北经济日报,2017-10-11(2).

[2]范周,亓冉,田卉.新时代雄安新区建设“文化之城”的思考[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9(32):30-37.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和旅游研究项目“河北省内高校保护和传承雄安新区传统文化研究”(项目编号:HB20-YB068)。

(作者简介:李晓蕾,女,本科,河北传媒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文学、教学管理;吴曼,女,硕士研究生,河北传媒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文学、教学管理;赵新伟,女,硕士研究生,河北传媒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及理论)

(责任编辑 刘冬杨)

猜你喜欢

雄安新区传统文化
河北雄安新区发展SWOT分析及对策
认清建设雄安新区的根本战略意图
唱衰雄安新区论调为什么站不住脚
杨谊兴:积极参与“雄安新区”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社会化改造项目
杨谊兴:积极参与“雄安新区”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社会化改造项目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