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汉探路新型基础测绘建设

2021-03-23李鹏鹏

资源导刊(信息化测绘) 2021年2期
关键词:底图建库武汉市

◎ 李鹏鹏

武汉是全国首个获批的国家新型基础测绘建设试点城市。2019年5 月,试点实施方案通过院士专家评审,试点项目正式启动。

一年多来,武汉市紧紧围绕新时代测绘工作做好“两服务、两支撑”的要求,积极探索新型基础测绘建设之路,不断推进基础测绘转型升级。目前,试点已完成对武汉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升级改造试点试验;以基础测绘产品体系升级改造为牵引,带动技术体系、生产组织体系和管理体系的创新,形成系列标准政策,实现“一库多能、按需组装、定制服务”,为全国新型基础测绘建设提供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成果。

坚持需求导向,深化产品体 系设计,服务“两统一”职责和智慧城市建设

武汉新型基础测绘建设试点坚持服务自然资源“两统一”职责和智慧城市建设的需求导向,产品设计既继承传统基础测绘工作的优点,兼顾传统4D 产品,又在新时代需求导向下进行产品设计创新。

试点项目将新型基础测绘地理实体数据和地理场景数据通过抽取、组合、加工、派生等方式,构建“211”产品体系。其中,“2”即地理实体数据和地理场景数据。两个“1”分别是标准产品和应用产品,标准产品包括视频流全景地图、实景三维和4D +等产品,应用产品包括自然资源管理底图、国土空间管理现状底图、城市基础设施资源底图、城市地质资源底图、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数据库等产品。

试点项目选取了江汉区3 平方公里区域进行小样试生产。一方面,对存量传统基础测绘数据进行实体化改造、建库;另一方面,采用倾斜摄影、激光点云、移动测量等新型地理场景、实体产品采集的手段,对新型基础测绘产品的分类、分级、粒度、编码、数据组织结构、建库等设计思路和技术方案进行验证,并在此基础上,编制试点项目数据采集标准,对采集对象、采集内容、采集要求进行详细规定,为试点项目的铺开打下了良好基础。

武汉市试点深入理解自然资源“两统一”职责和测绘工作“两支撑、两服务”根本定位,设计了面向自然资源管理的新型基础测绘产品和服务,开展了国土空间规划底图、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底图、自然资源执法督察底图、自然生态保护修复底图等的编制研究,为武汉市自然资源信息化和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新型基础测绘产品支撑。

武汉市新型基础测绘建设坚持需求导向,紧跟国家大政方针和武汉市城市发展大事要事。2019 年,试点项目启动适逢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在武汉举办。项目组创造性地将新型基础测绘服务理念和产品,应用到武汉市军运会城市综合环境整治提升测绘地理信息保障服务工作和开闭幕式智能指挥中,为盛会的举办发挥了重要作用。

面向智慧城市建设是新型基础测绘服务的主要方向,结合2020年武汉市启动智慧城市基础平台(一期)项目建设,试点项目产品体系设计应用与智慧城市“四标五实”城市运行数据底盘互联互通、密切配合,试点在产品、技术、组织、管理体系转型的全链条上,与武汉智慧城市建设步调一致,共同推进武汉市城市未来发展。

坚持问题导向,在关键技术上发力,实现继承式和突破式创新

纵观整个测绘的发展阶段,基础测绘成果都是按照多年不变的标准生产的。技术上主要是利用全站仪、RTK(载波相位差分技术)以及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进行要素的空间坐标和图面注记表达所需要的部分属性信息采集,产品形式主要以DLG(数字线划地图)、DOM(数字正射影像图)、DEM(数字高程模型)等为主,生产效率低、灵活性差、成果共享难、人工干预多、品类相对单一的问题日趋凸显。

针对这些问题,武汉市从全息采集、智能处理、变化发现、实体建库、定制服务五大关键技术上攻关,开展海量数据处理分布式、快速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生产技术革新,结合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工业互联网新兴技术,加强测绘生产技术手段与工业互联网技术交叉融合,在测绘生产技术体系上实现继承式和突破式创新。

全息采集技术方面,采用倾斜摄影、激光点云、移动测量等空天地一体化测量技术,以构建地理实体和地理场景数据为导向,全息采集地理实体的空间位置、形状、外观、纹理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类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等语义信息。内容上以能采尽采为原则,采集成果和范围实现二三维一体化、空间属性一体化、空间时间一体化、地上地下一体化、室内室外一体化、水域陆地一体化等要求。

智能处理技术方面,武汉市主要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从全息采集得到的多源二三维场景数据中,通过匹配、融合和一体化处理,智能化提取地理实体的几何位置、纹理和属性信息,逐步从传统人机交互式数据采集方式向智能处理方式转变。

变化发现方面,试点开展基于遥感影像、全景影像、点云、实景三维模型的地理实体提取、自动变化检测研究和应用,同时也利用众源测绘、互联网爬虫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对变化实体进行监测更新,通过测绘手段和成果应用的进一步转型升级,逐步实现基础测绘产品从信息服务到知识服务的转型。

实体建库技术方面,为克服传统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建库“要素建库”的弊病,避免数据重复,武汉市同时收集、采集涵盖全空间全要素全过程的地理要素,按照新型基础测绘产品体系设计原则,建设面向应用的地理实体全息数据库。

定制服务技术方面,武汉市以“一库多能、按需服务”为目标,构建“能派生、能计算、能定制”的数据产品、地图产品、功能接口和应用系统的定制服务体系,满足个性化、多品种、小批量、快速反应及平台化协作需求,做到地理信息的随时观测、随时获取、随时生产和随时应用。

坚持目标导向,战略和战术相统一,稳步推进试点建设

武汉市试点建设得到了自然资源部国土测绘司、湖北省自然资源厅的高度关注,成果受到行业领域的高度期待。2020 年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和汛情对试点项目的推进造成了一定影响,使得新型基础测绘建设这项开创性工作面临更为艰巨的挑战。

然而,项目组没有退缩。在试点推进战略上,锚定建设目标,同时多次开展院士专家咨询评审、行业专家交流、专项主题调研等工作,与国内主要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开展广泛合作,集思广益,借智借力;在战术上,项目组稳扎稳打,以顶层设计为纲,制定科学合理的研究计划和任务安排,以试点工程项目为抓手,分阶段、分板块、协同联动推进试点建设。

坚持战略目标和战术策略相统一,项目组围绕试点方案总体目标与分项技术要求,对试验区因地制宜,制定各有侧重、分阶段实施的实体构建和建库技术路线。在江汉区近30 平方公里试点区域采用存量基础测绘数据转换为新型基础测绘产品为主的实施模式,在东湖高新区70 余平方公里区域主要采用全息采集的实施模式。

武汉市政府全力落实试点项目的经费安排。2020 年试点任务分解细化为新型基础测绘产品设计、地理场景产品试点生产、地理实体产品试点生产和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研发等8 个建设项目。目前,试点建设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 工作人员正在开展室内三维激光扫描

猜你喜欢

底图建库武汉市
一种基于实际GIS底图的精准计费方式探究
武汉市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航道生产单位中底图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武汉市中小学优秀自制教具评选活动成功举办
通过“底图”突破立体几何的建系难点
交通规划数据库道路红线规划建库规则
第十届中国足球协会第三次会员大会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
高校图书馆回溯建库探微
六安市宅基地确权数据库建库研究
图书馆回溯建库工作中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