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行书创作《念奴娇·赤壁怀古》

2021-03-19曹东慧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1年1期
关键词:书风苏轼

曹东慧

摘 要:中国书法经过几千年的发展,结构、笔法、章法都已经发展完备。宋代是一个文学艺术全面繁荣的时代,“尚意”书风的代表人物苏轼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画家、书法家。文章通过简要介绍苏轼书法风格形成的因素,对苏轼的行书书法特征进行分析,并将其借鉴到书法创作中,探讨如何把握笔法、结构、章法在书法创作中的统一。

关键词:苏轼;行书创作;“尚意”书风

一、苏轼的“尚意”书风

(一)苏轼所处时代特征

宋太祖一统天下建立宋朝后实行重文轻武的国家政策。科举考试不似唐朝由士族把持,在糊名和誊录的方法下,文章合格,不论家世皆可被录取,极大地激发了当时的读书风气,使得出身贫寒的学子更加努力地考取功名来改善家庭经济情况和社会地位,促进了文化艺术的繁荣。“夜禁”的解除促使工商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个性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受社会环境、经济、文化、思想等多方面的影响,书家们对书法不断地创新发展,形成了宋代“尚意”的书法风格。

(二)苏轼“尚意”书风的表现

在书法创作方面,不同于唐人推崇的法度严谨,宋人追求的反而是一种天真烂漫、直抒胸臆。北宋时期,书家们认为“尚意”的书法是能够愉悦人身心的事物,可以寄托自己的情感在其中。时人欧阳修就把学书视为“寓意”“乐心”之事。苏轼亦云:“凡物之可喜,足以悦人而不足以移人者,莫若书与画。”书法创作方面,苏轼说:“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他的书法作品从不拘泥于一种风格,在书法创作中根据不同的用途与形制呈现出不同的风格:书写尺牍时往往率真质朴,不矫揉造作;书写诗文作品时则多遵循法度,沉稳大气。

二、对苏轼“尚意”书风的传承与创新

(一)对苏字风格特点的借鉴

东坡居士的书法博采众长,楷书和行书作品较多。早期他学习晋人的风韵,笔法爽利,字体清秀灵动。

后期仕途的坎坷使他身处逆境,转而注重实现自己的价值,作品呈现出雄逸、质朴、宽博的特点,其中最为经典的作品是他所作的《黄州寒食帖》(图1)。因是记录之缘故,初时心绪平缓,字迹较为工整,行笔到“萧”字,心绪起伏较大,字体陡然增大,似乎过于突兀,但在全文的感情基调中又符合情理,在随后诗文中尽情抒发情感,快速书写,点画粗犷,连带明显,大开大合,与前期的点画精细,连带理性,字形收敛,无形中形成了对比。书法创作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必须通过临摹古代优秀的碑帖,不断地积累技巧,将书法理论同实践相结合才能让自己的作品有深度。在行书创作的最初阶段,笔者大量临习苏轼的经典行书作品,深入细致观察其笔画和结构的特点,从而学习范帖的精髓,并下足功夫达到背帖,为自己的行书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书法具有实用价值,书家通过笔墨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因此,笔者通过对创作内容的解析,在创作中带入情感,使字形之间的大小穿插与变换过渡自然,将“诗意”同“书意”相融合,增强书写节奏的连断,动静结合,以此来丰富章法,使整体的书写风格率真自然。

苏轼在书写中习惯执笔伏案,腕部抵在桌上,手腕部分上下延伸的空间受到局限,所以其书法作品笔画普遍较为粗重,字形较扁,字间不易形成连带,各个字都是相对较为独立的,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疏朗布白,同时巧妙地在横向字组间插入纵向字,避免出现堵塞的格局,对紧密的字距起到了适当的调节作用,使布局观之疏朗。笔者从中领会到局部布局在整体章法中的重要性,每一个局部的布局都要和整体相统一。

(二)笔法、结构以及章法的把握

通过对五种书体的临摹,笔者发现在笔势方面行书、草书的书写更加流畅。这两种书体在落笔书写的时候常常逆锋入笔,“欲右先左”,“欲下先上”中锋行笔时加重力道,笔毫向两边铺开,墨迹饱满,提笔后笔毫向中间聚拢,墨迹又变细。笔者尝试苏轼的执笔方法,将笔身稍稍倾斜并且靠下,伏身于案,肘关节贴着桌子,与平时的悬腕执笔相比,腕部无法自由活动,初时十分不习惯,用笔迟缓,使字与字之间缺乏关联性,用这种执笔方式临摹了一段时间后,发现这种执笔方式比之前的悬腕执笔更容易写出字倾斜的态势,可以更好地将字体结构扁平丰腴的特点以及点画的凝重书写出来。在笔画转折处提起笔尖使棱角分明,执笔书写时起笔藏锋,在转折处自然折笔使棱角分明,撇画、捺画取侧锋体现出飘逸之感,在收笔处也更加厚重内敛。

章法即指安排布置整幅书法作品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呼应、顾盼等关系的方法。一幅书法作品由正文、款识和印记三要素组成。因为行书较其他书体更具动势,追求动感,所以行书整体不规整,笔者在创作之初反复推敲字的空间布局,使字与字之间尽量错落开,避免形成类似楷书那般规整的布局,还注意倾斜字的角度。单字倾斜时重点掌握字的重心,纵向的大多左右倾斜,而横向的上下倾斜。连续的字形倾斜也十分重要,且一列的倾斜轴线不同,可巧妙留白,与墨迹之处形成对比,配合大小变化,使随性感更加强烈。

同列字中必有大小穿插,否则极易形成审美疲劳,而这种大小变化体现在一个字中尤为精妙。墨色的变化与蘸墨多少、提笔、按笔和整体作品风格有关,浓墨浑厚,淡墨秀润。在创作中笔者强调书写过程中墨色的“润”,这样更容易体现点画间的变化自然。

(三)创作中的自我创新

行书创作风格灵动且变化较多,线条具有流动之势。笔者在学习苏轼笔法时发现,大量的侧锋行笔使线条浮于纸张之上,不易扎入纸中,针对这一不足,笔者借鉴篆书中锋用笔的笔法来加强线条的质感(大篆《石门颂》的线质浑厚苍劲,邓石如小篆《千字文》的线质均匀圆润),即书写中运用捻管笔法绞裹笔锋,并结合速度变化产生不同的线条质感。在行书创作中融入篆书的笔法,使线条刚柔并济,做到笔笔稳健。

同时,注重点线面的结合,在创作中将字的内部缩小,使内部笔画重叠在一起,突出相对舒展的空间,这种结字法可以更好地形成开合感。

书法是依附文字而产生的一门艺术,文字内容和艺术創作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笔者在书写《念奴娇·赤壁怀古》(图2)之前,通过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此词的创作背景和内容含义。手札篇幅较小更适用于记录情感细腻的文章,所以在确定创作内容后,笔者选择四尺以内的仿古色蜡染纸,书写自然流畅,可以更好地关注笔锋的变化。

三、结语

学习书法没有人能一蹴而就,我们需要从传统书法入手,通过临摹古代优秀的碑帖来总结同一种书体不同的风格特点及不同书体间的相同点,根据自己的喜好去选择想要深入学习的书体风格,追求线条的生命力。书法作品是我们用来抒发情感的载体,通过对苏轼书法作品的学习研究,笔者深感自己在文学修养方面的不足,明白对创作内容需要不断揣摩、感悟,并反复书写练习,如此才能在创作中书写流畅连贯。现在的书法创作侧重于书写技巧和布局,常常忽略对情感的表达,应将书写技巧的应用和精神情感的自然流露相结合。在今后,笔者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将书法的学习和创新实践融入日常生活中。

参考文献:

[1]欧阳修.学真草书[C]//欧阳修.欧阳文忠公文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129.

[2]苏轼.宝绘堂记[C]//苏轼.苏东坡集前集:第32卷.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28.

作者单位:

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学专业

猜你喜欢

书风苏轼
“苏说苏轼”苏轼与圆照
从善如流
苏轼错改菊花诗
苏轼吟诗赴宴
苏轼《黄州寒食帖》赏析
徐渭另类书风及成因探析
颜真卿书风演变及书学思想述略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
汉代隶书碑刻书风的变化及原因分析
魏晋书风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