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结构及其美感

2021-03-19宗兆华徐辉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1年1期
关键词:美感山水画结构

宗兆华 徐辉

摘 要:山水画是思想的外化,中国传统山水画结构的美感通过形制、图式、笔墨空间来表现,内含古代山水画家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这些美感將山水画家对山水的赞美及自身的思想情感表现出来,人与自然形成了一种和谐的状态,已经逐渐成为了中国山水画艺术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山水画;结构;美感

中国山水画起源于晋,现在我们所见到的最早的对于山水的描绘,是名画家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中的背景山水,山水在画面中仅仅起到辅助的作用。到了隋唐时期,山水画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开始从人物故事的背景中独立出来,中国现存最早的一幅山水画是隋朝展子虔所作的《游春图》。到了盛唐时期,山水画出现了重大变革,诗人王维创水墨渲染破墨法。五代时期出现了南北两大画派。宋到清初,山水画在画坛依旧占据着主要位置。中国山水画源远流长,一方面描绘了大自然的丰富景象,另一方面表达了山水画家寄于山水中的情感。山水画经过不断的发展和变化,其间产生了无数的珍品,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传统,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一、如何看待传统

怎样去看待传统的问题,不仅关乎中国画传统的继承与发展,也是所有文化传统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如今,人们很少谈论它,但这个问题还存在人们的心中。在中国传统山水画发展问题上,若想使传统山水画不断发展下去,就要寻找发展的突破口。想要将这项工作做好,第一步需要做的就是将传统了解清楚。当前的画坛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来自不同区域的画家非常之多,但是这些画家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否真正地去了解过,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对于画家而言,首先需要做的就是了解和学习传统。传统就是通过时间流传下来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积累,从而对人们带来了长久影响,被后世的人所传承的思想、文化、道德、艺术和行为方式等的综合。

二、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结构

(一)形制结构

形制结构指的是山水画的一种外在表现方式。从载体来看,有纸画、绢画、壁画、屏画;从用途角度来看,除与实用工艺相联系的屏风画、窗纱画等,还有便于审美欣赏的立轴、卷轴、扇面、册页等。两宋时期,山水画形制表现出多样化的特征,不一样的形制展现出不一样的风韵。山水画卷轴最早是利用竹子编制成书卷的样子,像书卷一样从右向左铺开,山水画中的景象由此逐渐映入人们眼中,这种式样是山水画的主要形制结构。山水画立轴形制是由卷轴演变而来的,可以很好地表现出画中山之平远、深远和高远,非常适合山水画,可以突出表现山水画的鲜明层次。

(二)图式结构

山水画结构中的图式结构,又指章法、布局、置陈。图式结构在山水画的绘制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南朝的谢赫在《画品》提出“经营位置是也”,经营位置便是图式结构中的要点所在。顾恺之称其为“置陈布势”,张彦远将其看作“画之总要”,邹一贵言“以六法言,亦当以经营为第一”。图式结构将中国画中的布势、开合、主宾、疏密、动静进行了结合,在山水画中表现出不同的风格特征,如北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画面经过布置很好地表现出来,整个画面的构图也是非常具有冲击力,由于笔墨在画面中占据了很大一部分的内容,视觉上就会给人以惊艳的感觉。马远、夏圭在构图的过程中以简单化的方式来完成构建,画面中在进行选景的时候,并没有追求全景,只是构建了部分的内容,追求一种简单明了的表现形式。

(三)笔墨结构

在中国画的构建中,笔墨是关键的造型语言,与人物花鸟画相比较,山水画它独特的风格更需要依赖笔墨的结构。在中国画的美感表达中,由于笔墨能够让画面活灵活现,体现出精神的气息,所以笔墨在中国画中有着其独特的表现。正是因为其独特的表现,笔墨的传承与发展一直以来都是山水画家所研究的重点。古代山水画从色彩方面来讲有青绿、金碧、浅绛、水墨等类别,唐代初期的山水画以色彩为主要的表现形式,比如在一幅青绿山水画中,为了使画面更加具有艺术效果,通过层层渲染,让画面更加具有真实性。在唐初期的时候,皴法还没有完全体现出来,对这种方法的运用意识还比较模糊,多是通过线条慢慢地描绘出大概的形状和轮廓。最早使用皴法的五代荆浩,他开创了以点为皴的北方山水画派。而在南方画派,董源、巨然的出现使山水画的发展更进一步。董源的点皴包含着短披麻皴,“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平淡天真”,由此开创了南方山水画派。当然这也与南北方的山水存在着不同的差异有关。皴法自产生始,在不同画家笔下演化,产生了不同的形式变化,但无论是点皴、线皴还是面皴,都是中国传统山水画家在不断写生中顿悟出来的。

(四)空间结构

在中国传统山水画中,大多是以透视法、留白法、重叠关系、对比法进行空间结构的表现。在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发展过程中,因为有儒道思想的影响,古代文人在对山水画的创作中重表现而轻再现,在山水画中追求“可行”“可望”的高度,所以可以看到,在山水画的表现过程中,多是借画中景致表现出自己心中的抱负,以及对大自然的向往、喜爱之情,并不能用非常真实的画面去还原自然的景物,这样就逐渐形成了一种有特色且普遍写意性的山水画。在留白空间结构的表现中,元四家之一的倪瓒很有代表性,他的山水画可以直接说明这个问题,其著名的三段式的构图通过空白来将上下的关系进行区分。在《六君子图》中上为天空和远处的山,下为近景中的山石、树木,近景下段取空白景,中间则是在大部分的空白中表现水或云,画面通过这样的分层表现,在空白的部分也会有相应的实景被人们联想出来,正是因为这样,虚景能够转变为实景。所以在一幅山水画中,如果没有一定的留白空间,就会缺乏一种灵动的结构,限制画面的意境营造。

三、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美感

(一)自然美

古代的山水画家通过游山玩水去发现自然之景中的美丽,他们去研究山水的形态以及自然景色中花草树木的特征,通过这种方式走进自然、亲近自然,去感受自然的千变万化。后面经过自己的艺术手法,让大自然的美丽景致能够活灵活现地呈现在画面上,为我们展现出大自然的瑰丽。隋代绘画大师展子虔的《游春图》是一幅描绘大自然的青绿山水画卷,从画面中可以了解到当时人们在春天出游的场景。画家在整幅画的构建中,通过细致且强劲的笔法和绚丽的色彩从而勾勒出层层的青山、生机盎然的花草树木以及波光潋滟的湖面景色。整幅图山清水秀,一条蜿蜒曲折的道路通往幽深静谧的山谷,山中的花草树木从远处看一片葱茏,生机盎然,白云自山间飘出;在潋滟的湖面上,一艘高蓬船在湖面上游荡,三人于船上欣赏着秀丽的风景。画家通过对各种自然景物及场景进行细致的描绘,让整个画面洋溢着活泼生气,展现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色,给人内心一种强烈的冲击,令人心生向往。

(二)意境美

在一幅中国山水画中,想要展现出艺术的美丽,意境是关键所在,是山水画艺术表现的审美核心所在,这是艺术美不能被忽视的原因。在一幅画中,如果没有意境,那么这幅画就不能够去吸引人,让人沉醉在这优美的环境中,也不能受到启发进行深刻的思考。这样一幅山水画不能让人们产生共鸣。意境的营造受主观和客观影响,主观的思想情感和客观的景色环境两者结合,进行相互转化,所展现出来的意境才能深远,有内涵,实现虚实的统一。中国的山水画不仅从表现的手法、对外的風格上给人一种直观性感受,而且山水画家将自己主观上的感受和心理的变化在景色当中进行体现,让观看者更加有代入感,能够发现艺术的美感。在当前的艺术创作中,想要让艺术能够攫住人心,首先需要在作品创作中投入情感,投入的感情愈加真实,作品愈值得仔细体会和琢磨。山水画家在绘画的过程中,将面对不同的山水景致所产生的情感在画中体现出来,在作品中能够达到“画中有我”的境界,才能给观看者带来触动,引发观看者的情感共鸣,此乃妙境。山水画上能更加直观地反映时代的精神。北宋初期,范宽的巨碑式山水画《溪山行旅图》中,山在整个画面中占到了三分之二,气势上给人一种巍然屹立的雄壮之感,给人心理上一种仰望“巨物”的感受;其《雪景寒林图》中的意境愈发雄壮,在这样的意境中,能够形成大气磅礴、沉雄高古的气韵。这些都是宋初太平气象的反映。

四、结语

目前,在全球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对传统山水画的传承不能只停留在技巧方法上,对于中国传统山水画审美中独特的精神和趣味我们也要能够把握住,走进自然山水,顿悟山水之间的美。无论是“曲径通幽”还是“山重水复”,这其实就是对画家内在修养及气质人格的磨炼,传统山水画可以在年轻画家的笔下进行传承并不断向新的方向进行发展。

参考文献:

[1]童峰.基于视觉艺术心理学的中国山水画视觉结构语言探究[J].普洱学院学报,2020(1):111-113.

[2]鲁鹏琳.传统山水画的空间意识[J].美与时代(中),2020(1):13-14.

[3]梁琪.论述山水画的“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J].艺术评鉴,2020(10):55-56.

[4]高兵.中国山水画的形体结构造型特征[J].美与时代(中),2014(12):15-19.

[5]马骥.中国山水画的留白技法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20(2):26-27.

[6]杨彦辉,魏娜.中国传统山水画“意境”研究的滥觞与发展[J].书画世界,2020(9):70.

[7]魏江华.浅析当代中国山水画对传统色彩的继承与转换[J].大众文艺,2020(7):64-65.

作者单位:

佳木斯大学

通讯作者:

徐辉

猜你喜欢

美感山水画结构
论南宋山水画的艺术审美性
几何映射
秋冬的暗黑浪漫
当型结构与直到型结构的应用
物质结构规律归纳
不一样的地面美感 地砖扮靓空间
自然美感的桌子
半包围结构
程灿山水画作品
张自启中国画——山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