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疫纪实 守一份责,护一座城

2021-03-18

科学大观园 2021年4期
关键词:封城医疗队武汉

2020年初,伴随着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九省通衢”武汉按下了“暂停键”。

时至今日,武汉已回归正常生活秩序,而全球疫情此起彼伏,依然牵动着每一个人神经。

在这场与疫情殊死较量中,中国医务工作者铸就的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抗疫精神,必将助力我们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上一路向前。

—————————————————

上报

—————————————————

2019年12月26日,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主任张继先在医院接诊了两名患者,是附近小区的一对老夫妻。两人当时的症状很像流感——发烧、咳嗽。为了保险起见,张继先还是让他们拍了肺部CT片。

第二天看到胸片后,张继先觉得有些异常,她让老两口把儿子也叫到医院做了检查,检查结果显示,一家三口肺部有相同的表现。后来的事情表明,这就是新冠肺炎毛玻璃结节典型CT。“一般来说,一家人来看病,很少三人同时得一样的病,除非是传染病。”

这一天,医院还来了一个华南海鲜市场的商户,一样的发烧、咳嗽,一样的肺部表现。

张继先给这些患者做了甲流、乙流、鼻病毒、衣原体、支原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与流感相关的检查,全部呈阴性。

当天,她就把这个情况向医院作了汇报,医院又上报给江汉区疾控中心。她在呼吸科的病房中隔出了一块区域,将4个病例统一安排在这个相对封闭的地方,她还要求隔离区内的所有医疗用品均不可与其他病人的混用。

也是从这天起,张继先要求所有呼吸科医护人员戴口罩。随后,她又嘱咐科室人员在网上订购了30套细帆布做的白色工作服,让大家穿在身上。“不管怎么说,我们多穿一层,对自己防护就好一点儿。”张继先说。

之后两天,医院门诊又收治了3名患者。7名患者症状和肺部表现一致,只是轻重有区别,这个细节引起了张继先的注意。

“这是我们从来没有见到过的病症,同样是来自华南海鲜市场的患者已经有4名了,这肯定有问题。”张继先立即向医院进行了第二次报告,并建议医院召开多部门会诊。

之后,医院、疾控中心联动反应,流行病学调查随之启动。

后来,回想起最初的果断上报,张继先说:“我国的《执业医师法》里面就有医师上报不明原因传染病的机制,必须要上报。”12月29日傍晚,6名患者被转到武汉市传染病定点收治医院,1名留下继续接受治疗,并于2020年1月7日病愈出院。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是离华南海鲜市场最近的两家三级医院之一。元旦期间,医院的门诊量激增,由原来一天100人左右,增加到230人左右。

1月17日,医院将住院部一层改造为隔离病区;30日,医院被确定为疫情防控定点医院,新设6个病区,安排160张床位。医院采取三级负责制,张继先作为呼吸内科主任专门负责危重患者,工作量极大。她担心出现患者交叉感染,便和同事们一起给其他呼吸道慢性病住院患者做工作,让他们尽快出院。

直到这时,张继先在2019年底购买的工作服才完成了它们的使命——医护人员领到了医院配发的医用防护服。

值得庆幸的是,在疫情大面积暴发前,张继先所在的科室做到了无一例医护人员感染,无患者交叉感染。

—————————————————

封城

—————————————————

海军军医大学医疗队员在穿戴防护服。图片|新华社

“2020年1月22日深夜,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张平给我打电话说,近期有大量的人从武汉返回浙江,不仅引起了第二代感染,还引发了聚集性疫情,接下来可能会有更多的人回来,会造成更大的疫情扩散。我感到疫情形势非常严峻,如果连浙江都守不住的话,那么全国其他城市的防控工作将更加艰难。结束电话后,我立即向上汇报:基于疫情状况,武汉必须马上封城,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而且,封城的时间绝不要拖到1月24日大年三十,否则疫情会更大规模向全国播散。”中国工程院院士、传染病学专家李兰娟回忆披露武汉封城的细节。

从李兰娟上报疫情认为必须立即封城,到国家对武汉封城的决策出台,只有数小时时间。

“1月初的时候,我听说武汉出现了传染病,作为专家,我很关心,也打电话给有关同道询问情况。后来,我听说可能有医务人员感染,我意识到严重性,就向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申请去武汉看一下。国家卫生健康委很快就决定派我和钟南山院士等6位专家组成高级别专家组,前往武汉实地研判疫情,1月18日晚上我们到达了武汉。”李兰娟说,“我与当地的医院院长和有关专家进行交流,了解到有较多的医务人员被感染,也到金银潭医院、武汉市CDC(疾控中心)以及海鲜市场周边察看。我就意识到:这次新型冠状病毒已经存在‘人传人,人已经是传染源。”

1月18日傍晚,年逾八旬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从广州南站登上了北上的G1022次高铁。由于情况紧急,他是临时登上列车的。中国铁路武汉局武汉客运段的乘务员给他补了一张无座二等车票,并将他安顿到餐车一角的座位上。当晚10时35分,钟南山赶到武漢。次日,他参加了疫情研讨后,立即前往金银潭医院等地走访。当天晚上,钟南山已经出现在北京国家卫健委的会议现场。1月20日,在央视访谈时,钟南山直言:“这个病毒,可以人传人!”

1月23日凌晨2时,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第1号通告称,自当日10时起,全市城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运营;无特殊原因,市民不要离开武汉,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

武汉“封城”。

—————————————————

驰援

—————————————————

湖北省肿瘤医院医疗队副队长王俊。图片|环球时报

武汉封城之后,1月24日己亥年除夕,解放军3支医疗队共450人,分别从上海、重庆、西安三地出发,于当晚11时44分全部抵达武汉机场!在这个不眠之夜,上海市第一批驰援武汉的136名医护人员,乘坐东方航空MU5000航班抵达武汉。这是民航首批执行驰援武汉任务的包机航班。此后,来自全国各地的医疗队纷纷赶到武汉。

1月28日,农历庚子年大年初四15时45分,东航上海飞行部六部一分部高级经理、机长刘明甫也接到公司电话。他神情严肃地连说三个“可以”。原来,刚完成飞行任务、回到家中陪伴病重母亲的他,接到了送医疗队员驰援武汉的紧急任务。

在此次飞行过程中,刘明甫和上海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队长、瑞金医院副院长陈尔真以及全体队员约定——等到凯旋之际,他来接他们返沪。

从他1月28日执飞武汉开始,此后,每一班东航运送抗疫医护去武汉的航班,机长在进行空中广播时,都与“最美逆行者”做如此约定。

在平时来说,武汉医疗机构的人均床位数,在2018年已经达到每千人8.6张,已明显高于全国“每千人6张”的水平,更是高于北京和上海的5.74张。武汉还有同济、协和等知名医院。但当疫情起来的时候,作为传染病医院的金银潭医院的床位数马上就变得杯水车薪起来。2月3日子夜时分的武汉,首批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被转运往火神山医院,2月4日上午9时正式收治。此后,规模更大的雷神山医院启用。与此同时,武汉全面着手将会展中心、体育场馆等改造为方舱医院,集中收治新冠肺炎轻症患者——先后投入使用的方舱医院起码有13家。这些针对新冠肺炎病患的分级医疗机构,由从解放军和来自29个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340多支医疗队共42000余名医护人员驰援入驻,与湖北医务工作者一起打响生命保卫战。

与此同时,更多的人在用生命与病毒做抗争。武汉火神山医院院长张思兵大校是这样说的:“在疫情面前,中国人民解放军誓死不退!”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马凌同样说出“誓死不退”之语,还表示:“一定护佑大家的平安和健康!” 湖南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援鄂抗疫国家医疗队队员、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赵春光2月13日的一封家书,如此写道:“青山甚好,处处可埋忠骨,成忠冢,无需马革裹尸返长沙,便留武汉,看这大好城市,如何重整河山。”此前一天,全国新增新冠肺炎确诊15152例,达到了战疫以来的峰值。可此时此刻的战疫者,并没有畏惧。

李兰娟回忆,2月1日,她的团队受国家卫健委派遣,再征武汉。这一次,她带上了30多箱物资。2月2日,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她发现病人数量正在急速上涨,院区原计划收治400位重症病人,因为病人太多,立即增加收治800位病人。对于一家医院来说,有几十个重症、危重症病人就很不得了,突然要收800名重症患者,物资上、人员上都出现了很多困难,氧气、呼吸机、防护服都不够用。好在后来有10省市10多支医疗队陆续赶来,医疗物資也迅速到位,各方面的压力才慢慢缓解。“刚来的时候,ICU病亡率很高,超过80%。”李兰娟说,“我们大家上下齐心,与当地ICU各地医疗队的同仁们一起,通过夜以继日的努力,取得了阶段性效果,ICU病亡率由原来高出80%降至15%以下,尤其处于细胞因子风暴早期重症患者经人工肝治疗后,存活率达100%。”

患者向细心看护的两位90后护士伸出大拇指。图片|视界网

在暂时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对重症患者出现的情况见招拆招;对轻症患者,则执行乙类传染病甲类管理。疫情之火,终于逐渐熄灭。

3月16日,武汉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仅1例,连续6天降至个位数。

3月18日一整天,武汉市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均无新增,这是疫情发生以来,首次出现“双零”。

3月22日,刘明甫再飞武汉。这一次,是去接第三批上海援鄂医疗队队员凯旋。犹记得55天之前完成紧急任务时,刘明甫曾与陈尔真和全体队员约定“待你们平安归来,我再来接你们回家”,当这一天真的到来时,刘明甫早早站在飞机舱门口,与客舱经理一起迎接唱凯的英雄。东航为英雄们送上两样物件——一是上海人儿时最喜欢的大白兔奶糖,二是为了纪念这个历史时刻而特别制作的纪念登机牌。

助产士吴丹将新出生的宝宝抱给产妇刘婷看。图片|新华社

2020年4月8日零时起,武汉市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有序恢复对外交通,离汉人员凭湖北健康码“绿码”安全有序流动。

—————————————————

疫后

—————————————————

2020年初夏时,武汉本地歌手冯翔的新歌《夏秋谣》开始在城中传唱。此前整个春天,他的歌《汉阳门花园》几成抗疫主题歌。这位曾经的精神科医生却对此十分难过。

“这是我在最困顿时写下的歌,如今这么多人传唱,说明大家的日子都很难受。”这一年里,冯翔被反复问及对《汉阳门花园》走红的看法,“问的人多了,我才想明白人家想知道不是我的感受,而是为什么这首歌能够抚慰这么多人。”

在他自己看来,《汉阳门花园》描写的是武汉人最平淡无奇的生活,和最亲近的人的关系。寒天封城的日子里,谁都想和最亲近的人在一起,“民主路”“家家”“藕汤”这些独属于武汉的记忆,才是抚慰人心的原因。

医务人员在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前竖起拇指为自己和同伴加油鼓劲。图片|新华社

这天,冯翔匆匆赶去接幼儿园放学的女儿。疫情也改变了他的生活,他在武汉精神卫生中心的音乐治疗课被迫中止,线下演出也受到影响,但他也有了更多时间,观察这座他倾注了全部创作热情的城市慢慢苏醒。

冯翔的前同事、武汉的精神科医生们接到了更为复杂艰巨的任务——到社区去,抚慰被疫情击中的居民。

4月,国家卫健委等9部委就将武汉增设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城市,被视作武汉为化解“疫后综合征”开出的一剂药方。

据《武汉晚报》报道,疫情期间,武汉的精神科医生共接听了60546通充斥着哭喊、无助和焦虑的求助电话。解封之后,热线渐渐安静,但创伤未止,反而变得更加隐匿。

2020年11月,精神科医生张安刚刚下沉到汉阳区某社区。他每周抽出一天时间到社区卫生中心,由社区干部介绍痊愈患者、病亡者家属和感染者家属等人群前来治疗。

张安在疫情中负责接听求助来电,求助者大多表达欲旺盛,而疫情后,社区中的患者则更为封闭,不少还是家属和社区干部做了工作,才肯来咨询,两三次治疗下来,才能打开咨询对象的心理防线。

一位重症康复的老人令张安印象深刻——他在武汉一家工厂工作了40多年,原本爱好广泛,朋友也多,但康复回家后便单独用餐,自我隔绝,也不愿出门,继而连说话也不利索了,跟家人吵着要回乡下老家住。

老人腿脚便利,却被儿子用轮椅推着来咨询,腰间绑着绳子,以免老人挣脱。张安注意到,老人见到他后迅速捂住了自己的头,并在一个半小时的咨询中,一直用手捂着头部。一番询问下来,张安才知道,老人大病一场后,头发掉了一半,剩下的也全都花白,他对自己的形象非常不满意,但又不愿主动去改变。

咨询结束后,张安建议老人的儿子带老人去把头发染黑。第二次,老人就独自前来咨询了,并表示自己如今和家人一块吃饭,也不再讨论回老家的事情了。

“你也許会觉得这个案例匪夷所思,”张安见记者有些错愕,解释道,“重症愈后患者会有一段心理异常脆弱的时期,生理功能缓慢恢复时,患者会产生很强的无力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非常需要心理干预。”

—————————————————

严控

—————————————————

“如果不是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到武汉,及时采取封城,如果晚一周封城就是3个武汉,晚两周封城就是7个武汉,晚三周封城就是18个武汉。所以中国疫情防控的胜利来之不易。”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前首席科学家曾光表示,自从2020年3月18日武汉本土病例清零进入“新常态”,国内并“不太平”——5月吉林,6月北京,7月新疆、辽宁、香港,9月山东,10月广东、新疆,特别是进入12月以后,中国聚集性疫情呈现出频发、多发的特点。当前的形势还是很严重的、严峻的。如果这种形势不加控制,发展下去可能会产生严重后果。

进入2021年以来,国内多地报告本土散发病例和聚集性疫情,疫情呈现持续时间长、涉及范围广、传播速度快、患者年龄大、农村比例高等特征,有的地方出现了社区传播、多代传播,防控形势复杂严峻。

在1月31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介绍,1月以来,全国累计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016例,为去年3月以来单月最多,疫情呈现零星散发和局部地区聚集性疫情交织叠加态势。这些天来,许多一线工作者顶风雪、冒严寒,筛查病例、守好关口、配送物资;许多群众或克服各种不便,配合居家隔离,或选择就地过年,放弃出行计划。“所有这些无私奉献,都是为了中国这个大家庭的健康平安,都是为了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我们表示敬意和感谢。”

—————————————————

◎ 来源| 综合央视网、新民周刊

猜你喜欢

封城医疗队武汉
北京:“封城”“静默”是谣言
逗·乐
别哭武汉愿你平安
我们在一起
武汉人的心声
封城令
“疫”往情深
“疫”往情深
武汉加油
武汉封城大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