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7-2018年度盱眙县上消化道癌筛查检出者症状特征分析

2021-03-17李鑫林袁守国余学春李明罗鹏飞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5期
关键词:盱眙县反酸食管癌

李鑫林,袁守国,余学春,李明,罗鹏飞

(1.盱眙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 盱眙 211700;2.盱眙县人民医院,江苏 盱眙 217000;3.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 南京 210009)

0 引言

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新发恶性肿瘤392.9万例,死亡233.8万例,位于肿瘤死因前五位的分别是: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1]。自盱眙县被确定为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项目试点以来,县疾控中心、县人民医院及镇(街道)卫生院组成了三位一体工作模式,2017-2018年度,我们确定黄花塘镇为筛查地区,为本地区癌症的筛查和早诊早治提供依据。

1 调查对象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采取整群抽样方法确定筛查镇或街道,2017-2018年度选择黄花塘镇,调查人群年龄段为40-69岁,要求具有盱眙户籍的常住人口,同时排除迁出、长时间居住在外地者或已确诊肿瘤患者。采用健康因素调查表筛选出高危个体,进一步对其进行内镜下碘染色和多点活检筛查,对发现的癌前病变及癌症患者进行治疗[2]。所有病变的诊断和转归均以组织病理为标准,参加内镜筛查人数大于1000人。本研究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被调查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1.2.1 调查内容:①健康因素调查:包括个人基本信息、食管疾病史和上消化道癌症家族史、相关危险因素和简单的健康体检。凡有上消化道症状和病史,不良饮食习惯及行为,和消化道癌症家族史者为食管癌高危人群。②内镜检查:参照《癌症早诊早治上消化道癌筛查及早诊早治技术方案(2014年试行版)》执行,内镜室消毒严格按照《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 507-2016)执行[3]。③标本处理及病理诊断:参照《癌症早诊早治上消化道癌筛查及早诊早治技术方案(2014年试行版)》执行。

1.2.2 质量控制:参照《癌症早诊早治上消化道癌筛查及早诊早治技术方案(2014年试行版)》执行,成立“上消化道癌症”项目技术指导小组,负责“农癌”筛查的人员培训、督导、质控、收集和管理相关信息。

1.3 统计学处理。收集后的数据采用Epidata3.0进行录入,导出后的数据采用SPSS 22.0数据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计数资料采用数值(率)描述,以筛查后的患者是否癌前病变将数据分为两组,为保证数据的可比性,对数据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认为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2017-2018年度盱眙县消化道癌早诊早治筛查结果。2017-2018年度共筛查1056人,内镜检查1056例,筛查出癌前病变患者93例,占比8.8%,所筛查的患者中平均年龄为(56.76±7.29)岁,男性538人,占比50.7%,95%的被筛查者为已婚状态,其中吸烟和饮酒人数的占比分别为23.0%和22.1%。在93例癌前病变患者中,确诊癌症患者15例,其中食管癌患者10例,贲门癌患者3例,胃癌患者2例。

2.2 倾向性评分匹配后的比较。为保证数据的可比性,我们根据癌前病变组93例患者的性别、年龄,利用倾向性评分匹配的方法,在正常人群中确定了93例,比较两组人群中所调查指标是否存在差异。匹配后,正常组的BMI显著高于癌前病变组,差异存在统计学差异(P=0.02),癌前病变组发生烧心(P=0.03)、反酸(P=0.04)的病例数显著高于正常组,差异存在统计学差异,详情如表2所示。

表1 2017-2018年度盱眙县上消化道癌筛查情况汇总

表2 倾向性评分匹配后两组各指标的比较

3 讨论

上消化道癌(胃癌、食管癌和贲门癌)严重威胁着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为此我国开展了大量的防癌控癌工作[4],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项目属于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专项,是我国防癌控癌的重大项目之一。研究显示,截止至2018年底,全国194个项目点共发现病例3.4万余例,检出率2.05%,早诊率提高至70%以上,且与没有参加内镜筛查的人群相比,参加筛查的人群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下降20%和37%,胃癌下降14%和33%,癌症筛查的开展对上消化道癌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2017-2018年度盱眙县筛查结果显示,比较癌前病变组与正常人群组的各指标发现,癌前病变患者男性居多,且年龄高于正常人群组,存在统计学差异。这与全国其他地区的调查结果相似,刘亚洲等在徐州开展的上消化道癌项目调查发现,男性患有食管癌和胃癌例数与女性相比显著增加,且上消化癌患者的平均年龄高于正常组人群。在河北磁县的调查也显示,上消化道癌的男女检出比例为1.68:1,年龄60岁以上人群检出率高于60岁以下人群。综合全国其他省市和盱眙县的研究结果,推测男性和年龄增大是上消化道癌的危险因素。

除了性别,年龄等自身属性指标外,为进一步比较癌前病变组患者临床症状和正常组是否存在差别,我们对数据进行了倾向性评分匹配,即以93例癌前病变组患者为原始数据,按照性别、年龄为条件,采取1:1匹配的方式,在正常人群中找出93例性别、年龄与癌前病变组相同的人群,容积差为0.2。比较两组的人群的各指标我们发现,癌前病变组患者BMI显著低于正常组,且烧心、反酸等临床症状高于对照组。人体的上消化道位于Treitz韧带上方,包括口腔、炎、食管、胃和十二指肠,是人摄取食物和营养的重要通道,发生癌前病变的患者可能因反酸、烧心等症状影响了患者的进食,从而引起BMI的降低[5-6]。因此,此结果提示我们在流行病学调查中要密切关注BMI降低的调查对象,结合患者是否存在烧心、反酸等临床症状,提高检出率。

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是本研究所分析的对象均来自一个地区,使结论的外推需要慎重。二是样本量偏少,研究显示烟草和酒精对上消化道的影响已经得到众多研究的证实,但在本研究中并未出现统计学差异,其原因可能是样本量偏少。

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性别、年龄是上消化道癌前病变的危险因素,且BMI降低、存在烧心、反酸等临床症状的患者发生癌前病变的几率高于正常人群。这需要我们进一步的调查。

猜你喜欢

盱眙县反酸食管癌
盱眙县打造安全教育“一站式”新平台
得了食管癌能维持多长时间
美丽的『呼吸』
清酸畅胃汤配合拔罐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研究
食管癌患者两种固定装置摆位误差及计划靶区外扩值探讨
胃部反酸吃什么好
肠内营养支持在放化疗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
生花生可以缓解胃部反酸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手术的配合
巨阙穴治饭后反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