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连接酶链反应(LCR)在CT感染中的应用

2021-03-17操良会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5期
关键词:细胞培养培养液预测值

操良会

(重庆市长寿区中医院 检验科,重庆 401220)

0 引言

沙眼衣原体(CT)感染为常见的性传播疾病。我国的CT感染率较高,特别是高危人群的感染率达5%-17%[1]。目前,CT检测采用直接镜检、细胞培养、直接荧光抗体染色等方法[2],其中细胞培养是“金标准”。连接酶链反应(LCR)是类似于PCR,通过耐热DNA连接酶将2对引物连接到靶核苷酸序列上,并在体外进行变性、复性完成核酸扩增[3]。本文探讨LCR在CT检测中的应用,为临床提供快速高效的实验诊断。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实验组:2017年1至10月我院收治的160例CT感染者,男77例,女83例,年龄15~73岁;对照组:同期进行体检的30例健康人,男21例,女9例,年龄1~72岁。纳入标准:至少一种泌尿生殖道感染症状(如:分泌物增多、排尿困难、外阴红肿瘙痒);有非婚性接触史,或2周内有过与上述症状者性交,且未接受过抗生素治疗。排除标准:无非婚性行为,生殖道不适,外阴红肿。

1.2 细胞培养。Hella229细胞(中国科学院典型培养物保藏委员会细胞库)与含10%FBS(SH30396.03,HyClone)的1640(SH30809.01,HyClone)培养液混合调整密度为1×105/mL,取0.5 mL混合液加入24孔板中放入37℃,5%CO2培养箱中培养48 h,吸出培养液,向培养液中加入0.2 mL待检者生殖器拭取物标本,3000 rpm离心1 h,取上清液后加入混合试剂(放线菌酮1μg/mL、庆大霉素10μg/mL、万古霉素10μg/mL、两性霉素B2.5μg/mL及衣原体培养液1 mL),将样本与标准阳性标本进行比较。

1.3 连接酶链反应(LCR)。采集晨尿或长时间不排尿后的首次尿20-30 mL。检测前混合尿液,取1 mL加入到微型离心管中离心(13000 rpm,10 min),弃上清液,加入1 mL裂解液(碧云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取100μL裂解物置入扩增管,按CT试剂盒配置反应体系(美国Abbot公司),放入LCR扩增仪(Abbott LCx Thermal Cycler)进行扩增。扩增条件:变性96℃,35 s;退火54℃,30 s;延伸60℃,35 s,40次循环。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灵敏度=真阳性数/(真阳性数+假阴性数)、特异度=真阴性数/(真阴性数+假阳性数)、阳性预测值=真阳性数/(真阳性数+假阳性数)、阴性预测值=真阴性数/(真阴性数+假阴性数)。

1.5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appa检验进行一致性分析,kappa>0.7有高度一致性。

2 结果

2.1 LCR检测对CT感染的诊断价值。160例CT感染者的尿标本分别进行LCR和细胞培养,LCR检出85例,细胞培养确诊70例(表1,图1),两种方法检出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LCR和细胞培养的检出率分别为53.1%和77.7%。LCR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00%、83.33%、82.37%、100.00%。

表1 LCR与细胞培养的检测结果

2.2 LCR与细胞培养的一致性分析。LCR诊断CT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12(95%CI:0.862-0.961,图1),Kappa值为0.814,表明LCR法检测CT的诊断价值较高,与细胞培养的结果有较高一致性(P<0.0001)。

图1 LCR诊断CT的ROC曲线

2.3 健康人群LCR和细胞培养的CT检出率比较。30例健康人群的尿标本分别进行LCR检测和细胞培养(表2,图2),LCR检出3例,细胞培养未检出。两种方法的阳性率无统计学意义(P=0.236)。

表2 健康人群LCR与细胞培养的检测

3 讨论

图2 健康人群CT的检出率

CT为泌尿生殖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受感染者数量呈持续增长。细胞培养作为临床诊断CT最直接的依据,表现出较多缺点:①耗时长,操作繁琐,技术要求高,成本高,不利于临床大量标本的检测;②检测的是活体CT,标本采集、运送、接种等过程可能存在病原体丢失、活力减弱或失活,造成敏感性降低;③标本采集有侵入性,可能存在二次感染。

鉴于此,我们引入LCR技术,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优于聚合酶链反应[5],诊断CT的价值较大[6-8]。本次数据表明,160例CT感染者进行LCR检测,阳性率达53.1%,漏检率为0(敏感度100%),弥补了细胞培养敏感性低的缺点。当患者进行LCR检测CT为阴性时,基本可以排除CT感染(阴性预测值为100%),而CT为阳性时,应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病史判断患者是否存在CT感染(阳性预测为82.37%)。数据还表明LCR诊断CT的准确率及临床价值较高,可使用LCR对CT初筛。而30例健康人群LCR检测3例CT阳性,分析产生的误差可能是实验过程中受污染,需优化LCR实验流程[9-12]。

综上所述,LCR检测在一定程度上可替代CT的培养,对CT感染的诊断具有指导作用,可为CT感染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细胞培养培养液预测值
加拿大农业部下调2021/22年度油菜籽和小麦产量预测值
±800kV直流输电工程合成电场夏季实测值与预测值比对分析
从一道试题再说血细胞计数板的使用
AI讲座:ML的分类方法
黄壤假单胞菌溶磷特性及对pH缓冲的响应
调整蔗糖、硼酸和pH值可优化甜樱桃花粉萌发培养液
骨髓基质细胞自体移植兔坐骨神经的研究
2015~2016年菏泽市流行性感冒病毒分离鉴定结果分析
细胞培养在生物制药领域的应用
超级培养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