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察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运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疗效

2021-03-17王俊罗成龙尹以昌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5期
关键词:髋臼创伤性假体

王俊,罗成龙,尹以昌

(云南省彝医医院/ 云南省楚雄州中医医院 关节与运动医学科,云南 楚雄 675000)

0 引言

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指的是髋关节外伤导致的股骨头颈骨折、关节脱位,进而出现股骨头血液供应不足,造成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在出现该疾病之后,髋关节功能出现障碍,影响到正常的活动,需要及时治疗,改善股骨头结构。该疾病在治疗时,难度较高,临床治疗中主要方法为手术,常见的为全髋关节置换术、闭合复位螺丝纹钉内固定术等,其中髋关节置换术临床治疗效果较高,能够改善关节功能[1]。本次试验深入研究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详细资料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共计抽取5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于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入我院接受救治,将其随机分两组,各28例。观察组:男16例,女12例,年龄37-68岁,平均(52.7±3.5)岁,重物砸伤8例、交通事故14例、坠楼致伤6例;对照组:男17例,女11例,年龄36-69岁,平均(52.8±3.4)岁,重物砸伤7例、交通事故13例、坠楼致伤8例,基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医学检查患者为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疾病,选择手术方法治疗。②所有家属均了解本研究,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精神异常。②合并其它脏器方面疾病。

1.2 方法。两组患者入院之后,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详细观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做好治疗方面准备工作;选择医院中资质高、能力强的医护人员开展手术治疗。

1.2.1 对照组:闭合复位螺丝纹钉内固定术:常规硬膜外麻醉手术,对骨折处牵引复位,使用X线检查,复位效果满意之后,开展固定手术,患者采取仰卧位,牵引患肢,在患者大粗隆下3厘米处放置导针,达到复位效果之后,使用空心螺钉代替导针。

1.2.2 观察组:全髋关节置换术:逐层切开患处皮肤,找到股骨头和髋臼,对髋臼的状态进行详细检查,对缺损处进行修复,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假体,然后放入,对髋关节复位,X线检查无脱位情况后,清洗创面,常规放置引流管,缝合伤口。

1.3 观察指标。①在治疗期间,计算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评分,评分项:关节活动度、患肢功能、疼痛程度、畸形等,每一项满分为100,关节活动度、患肢功能分数越高,疼痛程度、畸形评分越低,说明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越强。②在治疗期间,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出现的情况,并发症主要包括:感染、下肢神经损伤、假体移位等,计算并发症出现率,出现率=并发症例数÷总例数×100%,数值越大,说明治疗效果越差。

1.4 统计学分析。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分析,()表示计量资料(t检测),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χ2检测),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数据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关节活动度、患肢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疼痛程度、畸形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髋关节功能对比()

表1 髋关节功能对比()

2.2 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观察组并发症出现例数为2例,对照组为8例,数据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并发症出现情况[n(%)]

3 讨论

临床中缺血性股骨头坏死主要分为创伤性和非创伤性两种,无论哪一种,在患上疾病之后,患者的股骨头结构会出现变化,关节功能出现障碍,在临床治疗中,有一定的难度。其中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出现的原因主要是股骨颈骨折、髋关节脱位等外伤造成的,在出现疾病之后,患者会出现一定的疼痛感受,关节活动受限等,对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都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降低生活质量,需要及时进行治疗。临床在治疗时,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其中药物治疗方法,患者的负担较低,非常方便,但是起效非常慢,对股骨头坏死部位的血液流通作用较小,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到达病灶部位,而且长期服药会加重患者的病情,极易造成病情的恶化。所以在临床中,主要会采取手术方法,手术治疗中,主要有髋关节置换手术,保留患者股骨头手术等,对于疾病程度较轻的患者多会选择保留股骨头手术,对于病情较重患者,多会选择髋关节置换手术[2]。此外闭合复位螺钉内固定手术的使用也比较广,患肢无需制动,避免患者的负重行走,效果较高。但是该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术后患者的恢复时间较长,而且在手术操作的过程中,对患者软组织的伤害较大,有患者出现畸形愈合情况,这样就会降低手术治疗的效果,所以随着医学几乎的不断成熟,在临床中,多会选择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在切除坏死组织和安装假体等操作上,比较简便,而且在治疗之后,股骨侧假体一般不会出现意外畸形这样的情况,除非原有股骨上段出现畸形。髋关节置换手术对股骨头塌陷严重的患者疗效较高,而且更安全,临床使用范围较广。在治疗之后,能够提高患者关节的活动能力,满足患者的日常活动需求,对年纪较大的患者来说,能够提升生活的质量,很大程度上降低家庭的负担。该手术对患者产生的疼痛较小,在手术治疗之后,只有少部分患者会出现关节疼痛等负面感受。在治疗之后,患者的髋关节活动度会增加,所以在治疗时,效果明显。该手术与常规治疗方法相比,安全度更高,有利于患者髋关节的重建,安全可靠,效果明显[3]。全髋关节置换术主要是由人工髋臼和人工股骨头组成,就目前的临床治疗情况来看,在材料的选择上大多会使用高分子聚乙烯制定的髋臼和低密度金属制成的人工股骨头。该手术方法对患者的积极影响较大,在安装完成之后,患者的关节更加稳定,局部反应更小[4]。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在治疗时,多为50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髋臼被破坏的程度较大,或者出现明显的退变情况,患者的关节受影响较大,严重降低生活质量;类风湿性关节炎症、关节强直,但是患者的膝关节活动良好,股骨头出现无菌性坏死,严重变形,股骨头置换手术治疗无效等,其他患者要谨慎选择,避免影响到手术的效果。髋关节置换手术操作中,需要注意的是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手术入路的方法,所以在手术开始之前,就要对患者病情进行密切观察,掌握患者的实际情况,这样能够加快手术进展的速度,降低并发症出现的概率[5]。在手术操作的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状态,获取更好地手术操作视野,在手术操作期间,还要观察是否存在异位骨化的组织,尤其是摔伤和撞伤的患者,避免在安装假体之后,与假体造成碰撞,影响到关节的正常活动。所以在操作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异物,一定要及时清除。在手术操作的过程中,要最大程度上减少对坐骨神经组织的损伤,加快术后康复的速度。此外在手术中,需要重视髋臼的重建,其放置的位置一定要准确[6]。在全髋关节置换时,假体的材料对患者的影响较大,对于股骨颈骨折患者来说,在出现疾病之后,股骨距部位会发生变化,在截骨时,容易出现断裂情况,所以对于年纪较高和骨质较差的患者来说,最好选择骨水泥型假体开展置换手术。

本次试验主要对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关节活动度、患肢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疼痛程度、畸形评分低于对照组,而且并发症出现的概率更低,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可见,全髋关节置换术在治疗创伤性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时,效果较高,减少不良事件出现的可能性,增强患者的关节功能。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临床治疗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治疗方法,降低手术对患者的负面影响。

猜你喜欢

髋臼创伤性假体
高屈曲与传统膝关节假体的10年随访:一项配对队列研究
使用金属骨小梁髋臼和组配重建柄对伴严重骨缺损的松动人工髋关节进行翻修的治疗结果
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中髋臼骨缺损的重建方法
当归六黄汤治疗假体周围骨折术后低热疑似感染1例
髋臼周围截骨术中包容程度对Perthes病患儿术后疗效影响的研究进展
分析舒适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右美托咪定抑制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
组配式与一体式股骨假体联合转子下短缩截骨治疗Crowe Ⅳ型DDH的疗效比较
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髋臼周围股血管分布情况
膝关节创伤性多发韧带损伤中后外复合体重建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