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职业院校活页式教材建设方法的思考

2021-03-16陈一帆刘学军林明松梁童健

装备制造技术 2021年11期
关键词:活页思政教材

陈一帆,刘学军,谢 军,林明松,梁童健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

0 引言

活页式教材开发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实施的重要组成,是职业院校“三教”改革中的核心及提质培优的重要内容。国务院在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对于职业教育改革中建设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开发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此,近年来逐渐有部分院校已经开始逐步开展活页式教材及相关配套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开发的活动。但是,如何开发出具有导向正确、内容先进、教学适用、形式新颖且符合法规的高质量的活页式教材,成为了当前各职业院校一线教师和职业教育研究者的研究重点[1]。

为了促进“三教”改革,促进精品活页式教材的开发,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通过中德合作办学的教学资源和职教理念,基于我国的职业教育的特点,开展了一系列的活页式教材、工作手册式教材的开发和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论文以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新能源汽车技术概述”课程的活页式教材开发和应用为例,分享了关于高等职业院校活页式教材建设方法的思考,为职业教育的教材和教法改革提供参考。

1 活页式教材的基本特征

活页式教材区别于传统教材与学习工单,从结构上有一定的取舍,从内容上有很大的改动,主要体现在:活页式装订、双元性、信息化教学资源配套、以学生为中心的建设和应用思想及课程思政的建设[2-6]。

(1)活页式装订。活页式装订,是活页式教材的外在特征。通过活页式装订,便于将碎片化的知识内容和颗粒化的知识点,组成模块化的活页式、工作册式教材,使之具备结构化、形式化、模块化、灵活性、重组性及趣味性的特征,符合新式教学方法和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2)双元性。“双元”性,是活页式教材的根基。校企“双元”合作教材建设,是保证教材能紧跟社会发展需要的最佳选择,学校专家型教师是将技术与理论融合成知识点的粘合剂。通过校企共同开发教材,改变传统的教材开发逻辑,改为以岗位为导向的教材开发逻辑,既能反映行业企业技术、工艺和岗位流程的需求,又能满足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的发展需要,而整个教材开发过程过程,则需要新形态教材的引用,使岗位与课程更好的衔接。通过活页式教材及叫法改革,解决教材建设存在与企业生产实际脱节,内容陈旧且更新不及时、教材案例选用不系统的问题,满足教育教学的需求,实现服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需要和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等方面对于教材的需求[5,6]。

(3)信息化教学资源配套。信息化教学资源的配置,是活页式教材设计开发基本要求。活页式教材建设,是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转换的重要一环。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必然需要配套以相应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如:参考文献、微课、课件、动画、在线视频和文本等,才能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需求。

以学生为中心的建设思想。以学生为中心,是设计开发活页式教材的核心特征。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发展需要,通过活页式教材的开发,改善学生学习的逻辑,拓展学习空间,优化学生学习方式,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纸质教材的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主性的教学目的。

课程思政。课程思政,是设计开发活页式教材的灵魂。课程思政通过将社会主义价值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和职业素养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对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除《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对于课程思政的要求外,技术类专业课程可以通过兴趣引导、专业认同感教育和职业认同感教育提高课程思政的可行性和课程思政的效果。

2 高等职业院校活页式教材的开发的思路

2.1 高等职业院校活页式教材的基本特征

对于活页式教材建设,高等职业院校首先应当摒弃一些基本的误区,把握职业教育的教学特性,以学生为中心,以职业标准和职业生涯发展为建设目标,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为导向,开发符合法规的适应教育发展需求的工作页式、手册式教材。因此,活页式教材建设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1)活页式教材建设应该立足于教学模式的改变,而不仅仅是知识的更新和结构的更换。(2)活页式教材建设应该考虑职业发展的趋势的需求,建设过程需要考虑“学分银行的开展”“1+X 证书制度的实施”和“灵活学制的开展”等职业教育发展新趋势的需求。(3)活页式教材建设需要区分专业课程和素质课程的区别,从高等职业教育的角度来说,专业课程应当重实践,素质课程应当重视思考。(4)活页式教材建设需要高屋建瓴,充分考虑更高层次职业教育学生的需求,把控好教材内容的深度和广度。(5)活页式教材建设当转变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建设思路,变满足被动填鸭式教育的知识点为主动型探索教育的思考题。(6)活页式教材的开发应当充分考虑教材的可持续修订性,满足当前信息、技术和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2-4]。

2.2 高等职业院校活页式教材的开发基本要求

活页式教材在开发设计时,首先,当考虑知识的活动性。当前我们生活的社会、技术和经济等发展迅速,人们的思想、文化和学习的习惯也在快速变化,快速变化的社会带来的职业和岗位的需要交叉学科的知识支撑。因此,活页式教材应当增强可持续修订性,以理论为基础,搭建学习框架,采用自主学习和引导式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学习包括或联网在内的多种学习工具,完成探索式学习习惯养成。以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需求,进而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推进虚拟工厂等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和普遍应用[4]。

其次,活页式教材开发的思路应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建设思路,变被动填鸭式教育为主动型探索教育。以实现改“教”为“导”,改“学”为“思”,减少“传道和授业”的份量增分加“解惑和探索”的分量。

此外,在高等职业教育的活页式教材开发中应该增强人文素养和基础的教材思政要素建设。人文素养是职业素养的基础,活页式教材开发中增加人文素养的建设,对于培养具有高强的职业素养的“大国工匠”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而“教材思政要素”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重要组成,正确的价值观的引导需要重视教材思政要素的添加,也是社会稳定、学生职业发展的内在力量。

2.3 高等职业院校活页式教材的开发逻辑

活页式教材的建设是服务于课程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因此,教材的建设需要以学情特点和课程目标为基础。基本逻辑如图1 活页式教材建设思路图所示。从职业教育的学情特点出发,职业教育的对象包含了义务教育学生、退伍军人、下岗职工和新型农民工等,学生的能力参差不齐、结构组成复杂。因此,职业院校学生教学过程存在2 个主要问题:(1)学生掌握的基础技术技能差异大。(2)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能力差异较大。通常义务教育学生具有基础知识能力较强,但是实操技能的能力不足等问题。而社会学生学生则存在实操技能训练的意愿能力较强,但是基础理论知识学习较为困难的问题。为此,教材建设首先需要考虑学情特征,做好“筑基课程模块”。该模块的主要作用在于消除不同生源之间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的差距。

图1 活页式教材建设思路图

而从教学目的的角度看来说,课程内容需要从企业、岗位发展和个人需求出发,进行设定。而随着科技和生产技术的而发展,企业需求会发生转变、岗位的技术技能要求也会发生改变,这对于个人对于技能的提升需求等方面,也作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课程资源对于复合型人才培养和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等方面还存在着不足。为此,课程需要做好标准课程模块建设,课程建设过程需要从岗位出发,开展课程内容建设。

因此,从结构上,活页式教材开发与建设可以基于“1+X”证书制度的等级标准,还需要完成课程的拓展模块建设,保证学生岗位能力认证的需求,也能保证教材与实际工作的贴合度。活页式教材的模块结构,根据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可以将碎片化的知识要点,按照学习任务要点解释→学习的准备→学习过程计划→过程的实施→最后的综合评价和反馈这一思路,开展活页式教材的建设。

3 高等职业院校活页式教材的建设实践

为了探索活页式教材的开发,论文根据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中德班汽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经验,以“新能源汽车概述”课程为例,完成了活页式教材的建设。其基本情况如下:

3.1 课程定位

课程的定位需要服务专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的目标,根据汽车类专业的特点确定课程的定位。“新能源汽车概述”课程属于汽车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课程对于引导学生专业兴趣,拓宽学生专业视野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该课程的开发主要注重学生兴趣的养成、专业素养的提升和专业知识面的拓宽,重点在素养和知识的广度。

3.2 活页式教材的编写思路

该教材的编写主要从岗位需求出发,以岗位技术技能为导向,按照岗位技术技能需求→技术技能只是特点→知识点统一→知识活页→活页式教材→混合式教法的逻辑开展教材开发。而教学过程则按照学习任务要点解释→学习准备→自主学习过程→教师最后的综合评价和反馈这一逻辑进行。首先,基于岗位为导向开展活页式教材的开发,学生学习过程中遵循的是系统化原则,在完成工作任务中获得相关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知识,充分体现了学习与工作过程是紧紧相关的。其次,通过翻转课堂的形式,采用引导性的文章方式展开学习过程,针对学生在学习任务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进行含有学习方法的教学实践,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将社会主义价值观和专业素养潜移默化的深入学生内心,实现专业知识和价值导向的双重功能。此外,按照岗位为导向的教材编写逻辑和学习逻辑,开展教材开发,能够引导同学们在实际的工作中思考和反馈,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保证学生学习的持续性。

3.3 活页式教材的教学实施方式

相比于传统的教材,活页式教材可以适应多种模式的教学实施方式。而从职业教育的本身出发,在使用活页式教材过程中,最好采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法,如:任务式教学法、混合式教学法、翻转课堂式等。教材的工作页中的每个学习任务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任务,通过有价值的行动来导向教学,不仅有利于发挥活页式教材的优势,而且有利于从课程到岗位的对接。此外,在教学组织中,需要充分考虑各学习任务所对应的工作任务,在企业实施过程中的劳动组织方式,通过模仿企业生产的组织形式,结合日常对相关知识的学习,灵活采取多种组织方式[6]。

随着学习阶段的深入,活页式教材的使用,可逐渐由教师的引导学习转换为教师的答疑,最后转换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当然,在技术和技能的实训学习过程中,必要的演示环节和实操环节还是需要由老师或者企业导师的现场指导和演示,其操作的正确性和准确性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不能因为倡导某种教学方式而生搬硬套。

3.4 活页式教材的评价体系

在工作页编写前需要注意,活页式教材会区别于传统教材的评价方式,特别是在过程性考核方面。期末考试成绩的多少可以评价学生们综合学习成果,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职业技能的学习对于技术和技能掌握和工作习惯的养成同样重要。若只重视某一次考试成绩,而忽略了过程与发展中的评价,对于职业教育学生的技术技能掌握不仅不利反而有害,对于大国工匠的培养更是有害。所以从某程度上说,记录学习的过程比最后的结果重要得多。

活页式教材更加注重过程性考核,需要按照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学习任务的不同,确定考核要素和考核标准。平时考核的考核要素务必简洁、干脆,尽量不要使用“掌握”“大约”“理解”等词语,应该是一个可以客观衡量的标准,便于学生互评,避免考核过程占用大量学习时间。活页式教材更加注重过程性考核,但是也并不意味着活页式教材编写过程不注重课程的教学结果考核,成果是每一次考核的必然结果,是能力标准,为此,活页式教材编写过程可以借鉴“1+X”证书制度的考核标准,提高考核的质量[6]。

4 结束语

建设好活页式教材,对于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和“三教”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活页式教材的建设过程中,课程团队需要考虑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的特点,基于学情特点,以职业发展的方向和职业生涯发展为基本要求,开展活页式教材的建设。

猜你喜欢

活页思政教材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下高等职业院校活页教材开发路径研究
高职院校新型活页式教材建设研究
基于“1+X”证书的活页式教材开发设计——以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为例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思政课“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