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主任专业意识:学生的视角

2021-03-16席长华

师道(人文) 2021年2期
关键词:意识班主任培训

席长华

班主任尽管常常被戏称为 “最小的主任”, 但实际上其工作的专业性极强, 需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能力和态度, 即我们常说的素养。班主任要扮演不同的角色, 但是,能否胜任工作并不取决于其能否扮演一切可能的教育角色, 也并不是说具备了班主任专业素养, 班主任工作就能尽善尽美。 在必备的专业技能基础上, 班主任还应当有专业的自觉意识来强化对工作的感知、反思和理解, 即班主任意识。 意识常常是主观的, 如果班主任意识仅仅从班主任自我角色出发, 那就很容易导致与学生的需求背道而行,因此, 本文拟从学生的视角, 谈谈班主任专业意识的内涵与构建。

一、 专业意识: 一种高于专业素养的追求

班主任制度是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实际工作中, 班主任工作的专业性、 地位的重要性和作用的不可替代性, 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 也受到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关注。 班主任的基本素养是指班主任在教学和班级管理中所具备的素质、 修养、 能力等综合要素的构成体。 它是指班主任在思想道德素质、 政治理论修养、 专业知识、 管理能力、 人文精神和身心健康等方面的综合素养。[1]2016 年, 随着国家 《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 的出台, 学者们又提出了班主任专业核心素养。 如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汤林春所长提出班主任核心素养框架,主要从态度、 知识、 能力三个维度和学生教育、 班级建设、 教育合力、 学生评价四个角度进行界定。

[2]不管是素养还是核心素养, 其实都属于实操技术层面。 余闻婧老师提出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 是作为依靠客观知识不断填充、 补缺、修正的事物存在, 还是作为依靠意识不断感知、 理解、 表达的体验存在这一引人深思的问题, 两个角度决定着当前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研究路径[3]。 那么, 何谓意识和班主任专业意识呢?

班主任工作具有极强的专业性, 它要求班主任在心理学、 教育学、 管理学等理论支持下掌握一系列班级管理的技能。 但学生的思想教育不是产品生产, “个体生命发展既有与自然、 世界的根本性的联系, 因为个体生命早期的内涵就是世界的; 同时又在理智化的过程中, 保持着个体置身世界之中的相对独立性, 使个体生命发展成为有无相生、 内涵不断涌现的辩证存在。 ”[4]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班主任工作不仅需要物理技术层面的知识, 还需要班主任依靠意识不断感知、 理解、 表达。 班主任专业意识体现了班主任对教育工作和教育对象的认知、 体认与把握, 并由此衍生出一种角色意识。 班主任专业意识, 是一种基于班主任专业素养又高于专业素养的追求。

二、 基于学生视角的班主任专业意识

班主任到底要担当多少种角色? 或者说要具备多少种角色意识? 班主任不仅仅是班集体的组织者、 教育者、 管理者, 同时还是学生主要的 “精神关怀者”、 影响学生成长、 发展的 “重要他人”。 有人认为为了培养班主任的多角色意识, 班主任应明了自己的角色定位: 班主任应是一位博爱者, 也是一位博学者, 是学生的心理导师。还有研究者认为班主任应有教育者意识、 领导者认识、 灵魂工程师意识、 协调者意识、 指导者意识……同时, 创新意识、 超前意识、 多维意识、 敬业意识、 法制意识、 科研意识、 心理健康意识和就业指导意识等都是班主任的角色意识。[5]以上种种意识都是从班主任工作的特殊性出发而界定的, 对于做好班主任工作无疑都有帮助。 其实, 我们还可以换个角度思考问题, 即从学生的需求出发。

从心理角度分析, 中学生正处于独立意识与自主意识不断增强,对事物的判断力、 远见力逐步增长的成长阶段, 这就决定了他们企望思想上的独立、 人格上的独立, 迫切需要摆脱家长长期以来的 “束缚”, 挣脱 “被决定” 的命运。 可现实中, 由于心智成长的不成熟,平时过度的学习压力又决定中学生很难真正实现独立。 因此, 中学阶段是一个特殊的年龄阶段, 学生心理处于半幼稚与成熟之间的状态,具有明显的独特性与过渡性。 这一阶段, 课业负担加重, 竞争更为激烈, 独立意识与自主意识得到发展, 更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从这个角度分析, 我们提出班主任专业意识中最常备的应当是尊重意识、 垂范意识、 规范意识。 其中,尊重意识是教育的前提, 垂范意识是教育的核心, 规范意识是教育的有效保障。

1. 尊重意识

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尊重需求处在金字塔的第四层次。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高速发展期, 有了对事物的初步判断力。班主任只有尊重学生, 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积极性, 激发学生上进的动力; 只有尊重学生, 才能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脉搏; 只有尊重学生才能产生 “期望效应”, 防止 “意义障碍”。

为了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 对学生进行美育, 学校每年都会举行合唱艺术节。 合唱艺术节要求每个年级先举行预赛, 最后学校举行决赛。 学校有这样四条要求:每首曲目必须用钢琴一种乐器或钢琴加其他乐器的伴奏; 伴奏和指挥必须是班上的学生担任; 每首曲子必须分两个声部以上演唱; 如果班主任加入则可以加0.2 分。 因为班主任加入有分加, 于是会唱的不会唱的到了上台时都加进来了, 真唱假唱反正也区分不了。 可是, 到了比赛那天我发现, 唯独有一个班的班主任没有加入。 赛后, 我问这个班的学生为什么, 学生回答说: 他们不喜欢班主任, 哪怕没有分加也不让他上台。 到了学期中学校组织学生对教师满意度测评和座谈时,学生说出了原因。 原来, 这个老师在管理班级时, 对学生太苛刻, 班级管理不民主, 对有不同意见的学生简单拒绝, 对违纪的学生不留任何情面当众指责。 用学生的话说,就是不尊重学生。

可见, 班主任只有尊重学生,才能获得学生的信赖。 尊重意识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

2. 垂范意识

要让学生做到亲师, 教师一定要有让学生折服的高尚品德。 班主任必须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 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去感染和影响学生, 去赢得学生的尊敬。 只有这样, 学生才会 “信其道。” 下面是一则班主任的日记:

今天是我行政值日。 午饭后12∶50 分左右, 我来到男女生公寓间的运动场, 主要是来调查男生宿舍的学生往阳台外丢垃圾的现象。果然我看到一个纸团从空而降, 因为没有捕捉到它的起点, 所以也只好作罢。 我随即到公寓的另一侧去检查, 从运动场到男生公寓另一侧要经过一个草坪, 为了赶在就寝铃前检查, 我从这个草坪上已经被学生走出来的一条路穿过去。 我刚踏上这条 “草坪路”, 从身后清晰传来几位女生的声音: “大家快来看,xx 也踩草坪! 有没有相机? 把他拍下来……还在踩那边那块……” 当时的我, 出于理亏, 也出于不想惊动她们, 继续往前走, 走到男生公寓的另一侧, 看到一片白色垃圾,再看看刚才声音的来源处——女生公寓五楼537、 536 几个女生果然聚集在阳台上。 顿时, 心里像打翻五味瓶, 什么滋味都有……

从日记中, 我们很明显发现,这位班主任平时对学生的要求是严格的, 学生不管认不认同, 应当想象得到也是服从的。 可当这位班主任违背自己对学生的要求时, 被教育者之前受到的教育信仰可能一刹那全会轰然倒塌。 可见, 教师自身正才能以身作则, 润物细无声,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因此, 垂范意识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核心。

3. 规范意识

规范意识就是思维中关于工作是什么, 该怎么做的印象, 它左右着工作时的行为模式, 是长时间工作形成的稳定的意识。 班主任工作看似琐碎, 但具有极强的规范性。下面, 同样是一个真实案例。

小李是初中的一个女生, 属于那种不爱学习, 表现一般, 又有自己主见的那类。 一天早上, 她像往常一样, 在家吃过早饭背起书包出了家门。 到了下午, 家长才接到班主任电话说小李没上学。 据同学说, 上午小李也没上学。 到了晚上, 小李也没出现在家门口。 家长急了, 老师也急了, 广州市大街小巷全找遍, 小李同学家也全问过了, 结果仍然没找到。 两天后, 小李从外地打电话回家, 说自己在外地, 没钱了, 书包也被人抢了, 要家长去接她回家。 事后, 小李家长说: “要是班主任上午通知我们说小李没去上学就好了, 我们可能会在车站截住她。” 幸好小李同学没有出现人身安全问题。

该案例中小李谋划离家出走,班主任之前是没察觉的, 家长也没发现任何端倪。 但正像家长说的“要是上午班主任通知我们就好了”, 如果这个班主任对工作具备规范意识就好了。 班主任工作的规范有哪些呢? 如早上班主任到班需做的三件事: 点人、 看卫生、 处理特殊情况。 如学生无故不来上课怎么处理? 发现学生早恋怎样处理?学生在校内或校外打架如何处理?这些工作都是有规范的。 按规范程序走, 依法依规做事, 这才是教育的正道。

从以上三种班主任专业意识阐述可看出, 班主任工作除了具备专业素养外, 还应当在专业素养的基础上不断反省、 感知、 理解、 探究自己工作范畴内的问题, 使之形成一种专业意识, 一种从自发到自觉的工作意识。

三、 班主任专业意识提升的途径: 校本培训机制

由于学生个体存在极强的差异性及发展的主动性, 因此, 班主任工作不像常规的教学工作, 关注的不是知识本位, 更多的是个体思想的发展、 人格的健全。 虽然不少专家学者提出班主任工作的专业化理念, 并提出一些可行的培训策略,但总体来说, 班主任工作依然没有形成统一性和系统性, 依然是各自学校的自主行为。 人的素质是一种自我再生、 自我更新和自我完善的能力。 一个不具备自我教育意识的人不可能有持续的发展。 而自我教育意识的激发需要有适当外部环境, 我们认为, 这个外部环境应当是学校营造的, 其中特别重要的是学校创设的校本培训。 校本培训应本着问题从实践中来、 在实践中研究、 在实践中解决、 在实践中提升的理念。 为使学校班主任专业化培训切实有效, 校本培训应该做到培训模式多样化、 培训课程体系化、评价机制激励化。

培训模式的多样化。 培训模式不是多种教育训练活动的简单总和, 而是教育训练活动的不同层次要素间的有机组合。 我们通常采用专题讲座、 拜师结对、 工作论坛、德育沙龙、 案例评析、 班主任节、体验活动等方式。 专题讲座既有请进来的专家, 也有我们本校的资深班主任传授经验。 拜师结对是学校园丁工程的一部分, 通过立德、 立言、 立业 “三立” 模式让新班主任迅速熟悉工作, 让骨干班主任发挥顶梁柱作用, 让名班主任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工作论坛和德育沙龙主要采用一种互助性学习, 组建班主任工作坊, 请大学专家进入团队,让不同特质的人表达思想, 产生碰撞, 形成新的思维。 案例评析主要以年级为单位开展, 将具体工作中的实际案例, 进行分析, 群策群力, 寻求最佳解决之道。 学校每两年举行一届班主任节, 为期一周。开幕式上班主任走红地毯, 学生向班主任献花, 校长颁发各类奖励,学生为班主任上一堂班会课等。 体验活动主要以团队拓展形式展开,请团队拓展专业人员组织活动, 在活动中提升组织能力。

培训课程体系化。 班主任培训课程体系要注重成人培训的特点,以实践性、 体验性培训为主, 渗透理论性培训内容。 内容包括班主任工作条例与职责、 教育心理学、 班集体组建与管理、 班级活动课程开发、 班级管理心理学、 家校协作方法与策略、 班干部的培养、 如何开好家长会、 班会课的类型及实效、教室环境建设、 班主任专业意识的培养等。 每一门培训课程都分为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

评价机制的激励化。 激励性原则, 是指评价应促使被评对象形成继续努力或在进一步的活动中克服不足之处, 增强提高活动效果的动机或期望。 在班主任评价中贯彻激励性原则, 首先要做到考评过程及结果客观、 公正、 准确。 其次要坚持从班主任工作的实际出发, 充分考虑学校、 班级情况为班主任工作提供的可能性空间, 使班主任乐于接受评价的结果。 评价对象接受评价的程度越高, 激励作用就越大。我们制定了五个评价指标: 1. 班主任的职业道德; 2. 班主任的综合素质或专业化理论水平; 3. 班集体建设的能力: 班级常规管理、班级文化建设、 班队活动、 主题班会组织等; 4. 班主任的工作绩效:差生转化、 优秀或特长生培养、 问题学生管理、 班干部培养、 学生成绩等; 5. 班主任的科研能力。 在具体评价过程中, 我们通过教代会, 首先对班主任与非班主任的绩效做了区别, 班主任的工作量化分每月要比普通老师高, 在物质上作适当的倾斜。 我们制定了 《班主任工作量化评比表》, 对班主任常规工作和工作绩效进行评价。 总之,对班主任教育工作的评价目标应是一个多元化的、 动态的体系, 对完成目标达成度进行检验的方法也应是多种多样的。 同时, 这种评价内容、 评价形式不能一成不变。 只有真正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 激励、调控作用, 才能激发班主任的积极性、 主动性和自觉性, 才能激发班主任专业意识的觉醒。

班主任毫无疑问是教师中最幸福、 最有尊严的职业。 班主任应注重自己内心世界的发展, 对深层的自我待之如友; 培养一种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的意识, 使我们的班主任工作回归于精神的家园。 只有这样, 班主任工作才能做得得心应手, 才会体会到与孩子一起成长的快乐。

猜你喜欢

意识班主任培训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夸夸我的班主任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