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冠疫情视域的大众健康素养初探

2021-03-16胡海平卢奕汝李杰辉王大红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健康素养大众疫情

胡海平 卢奕汝 李杰辉 王大红

摘要: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健康素养的作用被人们广泛关注。在疫情常态化的今天,大众,作为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其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健康素养,已然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采用网络问卷星和线下走访相结合的方式,重点从大众的知信行方面探讨疫情常态化后对大众健康素养的影响。

关键词:大众  健康素养  疫情

分类号:F832.51;F724.6

健康素养是指在进行与医疗服务、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有关的日常活动时,获取、理解、评价和应用健康信息来作出健康相关决定以维持或提供生活质量的知识、动机和能力[1]。在此次疫情中,健康素养和疫情防控相辅相成,相互作用,个人的健康素养对疫情防护产生怎样的推动作用以及疫情对个人的“知信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本文以社会大众为调查对象,从大众健康素养和疫情防控的关系来进行分析和研究,发现并解决大众在健康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 问卷分析

我们随机发放问卷共700份,剔除无效问卷31份,最后有效问卷为669份,有效调查率为95.57%。

1、对象:本次调查选取18岁及其以上的人群。从年龄来看,18—30岁有525人,占78.48%;30—40岁有58人,占8.67%;40—50岁有66人,占9.87%;50—60岁有15人,占2.24%;60岁以上有5人,占0.75%。从身份来看,学生共481人,占71.9%;教师共14人,占2.09%;工人共52人,占7.7%;医务人员共8人,占1.2%;公务员共3人,占0.45%;个体经营者共64人,占9.57%;其他身份共47人,占7.03%。

2 、结果

(1)大众防疫知识状况

在本次调研中,大众对于新冠疫情的知识层面的了解程度,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有86.1%的人群懂得正確佩戴口罩,但是却有13.9%的人群不会正确佩戴口罩;认为疫情隔离期为14天、21天、7天和2-3天的分别占93.27%、4.19%、2.24%和0.3%;呼吸道气溶胶传播、粪口传播、接触传播和飞沫传播的被选率分别为70.55%、33.33%、48.13%和89.99%,但四种传播方式都被选择的占比仅为19.73%;选择新冠常见的症状是“发热(一般为中低热),但有部分患者症状轻微,无发热”、“约有一半的患者在七日后出现胸闷气短、气促等呼吸困难的表现”、“病危患者可发展为脓毒症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凝血功能障碍和不可逆转的代谢性酸中毒”和“主要为干咳”分别为91.48%、70.7%、70.1%和34.23%,但是,正确选择率却仅为24.81%。

综上所述,发热作为新冠肺炎疑似患者的重要依据,为大众所熟识,但“干咳”这一选项占比较少,可反映出大众了解疫情的深度有待提升。再者,人们可能对其他传播的渠道不了解或者根本就不知晓该传播途径,透露出一部分人知识方面的不足,以及对知识获取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2)大众心理、健康信念状态情况

疫情下,大众各方面感受到的压力包括:身体健康方面、心理健康状况方面、娱乐活动匮乏方面、无法全心投入学习工作方面和其他方面各占58%、49.36%、35.43%、43.2%和1.64%,以及有认为和往常一样占17.94%;大众对疫情的害怕程度为非常害怕、害怕、较害怕、一般和完全不害怕分别占13%、10.31%、25.56%、47.83%和3.29%;疫情对大众健康观念的影响程度为很大、一般、很小、没有影响分别占55.61%、35.28%、6.28%、2.84%;最后是大众在疫情前后对食用野生动物的态度变化包括有一直不支持、既不支持也不反对、从支持到不支持、从不支持到支持和及一直支持分别为77.88%、5.53%、8.97%、2.69%和4.93%。

一方面,疫情给大众带来如心理健康、身体健康等方面压力,同时也在影响着他们的健康观念和健康信念;另一方面,大众在意识到自身健康的重要性之后,也在用积极的态度来应对自身存在的健康问题。

(3)大众的行为方式

在关于行为方式的的研究中,我们首先对获取疫情的信息途径进行调查,大众通过新闻报刊、社交平台、网络媒体和亲朋好友占比分别约为72.05%、69.06%、82.36%和44.54%;以饮食、睡眠、运动、心态、养生、学习、社交、体检、其他来提升自我健康的占比例为83%、87%、87%、78%、51%、66%、49%、63%、1%;最后大众理解和辨别疫情相关信息的能力分别为:能、大部分能、一部分能、不能各占45.29%、37.52%、16.74%、0.45%。

以上数据说明:在全球信息化、网络化浪潮下,大众获取疫情信息的途径多种多样,但网络信息鱼龙混杂,大众容易遇到谣言。在疫情的影响下,大多数人都会采取正确的行为措施来保护自己以及增进自我健康状况,但也因为个体差异大的原因,在某种程度上导致大众采取不同方式应对疫情。也仍有部分大众在应对疫情时采取的方式单一,甚至采取错误的行为方式。

二、 讨论和建议

1、 讨论

(1)大众健康素养水平偏低

对于有关疫情的相关基础知识,大家了解很多,但了解的深度和广度欠缺,例如:目前确定的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方式有?粪口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呼吸道气溶胶传播都选了的人占比仅仅只有19.73%。甚至存在大众选择在网络上寻找治疗偏方等现象,这都体现了部分大众的知识储备不全,健康素养水平较低。也说明了他们科学健康防护意识不够,盲目相信网络,对真假健康信息的辨别能力也较低。

(2)大众心理问题和健康信念问题凸显

对于是否能抗击并最终战胜新冠肺炎疫情,大众是非常有信心取得胜利的,但是从调查中可以明确反映这次疫情确实给大众带来了很多压力。例如:身体健康方面、心理健康状况方面、娱乐活动匮乏方面、无法全心投入学习工作方面各占58%、49.36%、35.43%、43.2%。同时,因为疫情的影响,也导致他们产生了精神紧张、恐慌、心理压力大、信心不足等不良情绪反应。

(3)大众在应对疫情中,采取的行为欠妥

在疫情逐渐好转的过程中,我们发现20.96%的大众存在侥幸心理;部分大众对疫情相关信息、防护措施、有关疫情的危害等关注热度逐步下降;极少数人群不积极配合政府工作;同时对于食用野生动物这样的行为,也存在10.46%的大众思想处于比较守旧、顽固的状态等。这些都体现了疫情之下大众的行为需要得到纠正和改善。

(4)网络化的传播方式使疫情信息真假难辨

网络中过多的疫情信息(有的正确,有的错误)导致人们难以发现值得信任的信息来源、可靠的指导,这些信息甚至可能对人们的健康产生危害[2]。在调查过程中,大众通过新闻报刊、社交平台、网络媒体、亲朋好友来了解有关疫情信息的各占72.05%、69.06%、82.36%、44.54%,大众获取疫情相关信息时,难免会存在网络谣言、假新闻和伪科学等问题。同时,如何加强监管和净化网络环境,也是一个值得去思考的重要问题。

2、 建议

(1)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提高大众健康知识素养

首先,公众应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开展有关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活动。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为公众提供健康教育资料(如:健康手册等)、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服务和健康咨询活动。从而为大众普及健康知识和传播正确的健康理念。

其次,提高健康素养,本质上是一个教育过程,需要教育部门协同支持和深度参与[3]。教育部门应根据各年龄段的特点,把健康教育融入到教育的各个阶段当中。

最后,针对不同的人群,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来传播健康知识。例如:对儿童或者少年,可以编一些顺口溜,帮助其理解记忆。对于老人,可以采取戏曲,利用风俗习惯等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传播。

值得注意的是,传播健康知识要重视大众的互动性和反馈性。社会媒体应该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地答疑解惑,引导公众积极参与。

(2)提高舆论引导和舆论应对能力

其一,推动政府各部门的联动机制建设,完善信息沟通机制,构建畅通的舆论表达渠道,认真倾听民意和民情,树立起良好的政府形象;其二,提高舆论引导有效性,及时准确发布权威信息,科学求证敏感信息,持续追踪模糊信息[4]等;其三,需要统筹国內和国际两个大舆论场。在国际上,我们要客观、人文地报道全球疫情真实情况,联合抵制虚假信息。国内各部门要借助法律法规,依靠人民群众,严厉打击网络谣言和假新闻,联合净化网络生态环境,共同构建起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

(3)政府、媒体和个人应积极引导和应对疫情压力

政府要积极加大引导力度,注重鼓励大众在关键时刻所表现的良好社会心态。利用各媒体等平台,制作一些积极引导、疏减、调适公众情绪和压力的讲座、宣传片等,有效引导大众心理压力和不良情绪,切实解决当前大众精神层面存在的新问题。

社会媒体在加强行业自身管理的同时,一方面要全面而客观正确地报道,及时传播科学的新冠肺炎知识和防控措施,减少大众恐慌;同时也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切实结合民意以此推动舆论走向。另一方面,社会媒体要加强自我管理意识与法律道德意识,秉承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不能损害人民利益和国家利益。

个人应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建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并全力以赴去追逐它;疫情给我们带来工作、学习、经济等方面的压力,需要我们学会适当缓解压力。例如:让身心得以放松;要学会多和他人沟通,减少内心对生活的厌倦感和烦躁感。

(4)大众要知行合一,做好守护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大众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通过健康讲座、关注公众号等途径去丰富自己的健康防护知识并遵守相关防疫规定;网络中的信息繁多,提高自己辨别信息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并且我们应该从官方渠道获取信息;个人不能放弃警惕,仍要加强自我防护。例如:个人应该积极配合和响应政府的免疫计划;在公众场所要注意佩戴口罩,在家要勤洗手,做好防疫物资的储备等。

(5)进一步落实疫情防控工作,完善应急管理制度机制和法律法规

与此同时,随着疫情的逐步消退,我们将会与疫情长期共存,正确落实好防控工作也同样重要。疫情中出现的种种问题都是需要我们思考和给予解决的。例如,加快完善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注重解决基础应急管理较为薄弱(包括资金投入、专业人员和志愿者不足等)、应急管理能力不足(遇到重大和突发性应急事件时措手不及,随意处置)等实际问题[5]。

三、 结语

通过分析此次疫情和健康素养的关系,我们得知:总体上,受疫情的影响,大众的健康素养水平趋于良好状态,能够较好地理解基本内涵知识,树立良好的健康信念,积极采取保护措施。但依然存在部分群众的疫情知识水平偏低,信念不足,思想比较落后,辨别疫情信息的能力较弱等现象。但也正是因为大众对健康素养关注度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疫情的扩散,这是二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后疫情时代,除了要让国民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形成较高的健康素养以外,还要大力宣传卫生健康知识,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与行为方式[6]; 同时我们每个人都应视自己为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树立大卫生观,大健康观理念;政府要建立健全增强国民健康素养的长久有效机制,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领域中,也要不断完善应急管理体制和法律法规等。但是,归根到底还是如何提高大众健康素养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傅华.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健康素养促进增权和公平”解读[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17(1):15-17.

[2]易艳刚.社交媒体时代的“信息疫情”[J].青年记者,2020(6):96-96.

[3]本刊综合.“后疫情时代”亟须补上健康素养课[J].发明与创新:大科技,2020(6):45-45.

[4]刘兰兰.疫情报道中的“信息疫情”现象及防治对策[J].领导科学,2020(10):116-118.

[5]拉毛措.疫情背景下青海民众社会心态和心理压力状况探析[J].青海社会科学,2020(2):71-75.

[6]本刊特约评论员.借疫情防控之机 提升国民健康素养[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20,40(5):305-305.

作者:胡海平( 1998 ~ ) ,男,四川省泸州市 ,海南医学院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

通讯作者:王大红( 1975 ~ ) ,女,河南漯河人,海南医学院副教授; 研究方向: 健康管理、慢性病干预与治疗

基金项目:海南医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大众健康素养对疫情防控重要性的研究  课题编号:X202011810163

1820501186338

猜你喜欢

健康素养大众疫情
战疫情
大众偶像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疫情中的我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
基于文献计量的国际健康信息素养评估研究
以健康共治实现全民健康管理
优化护理首诊宣教内容对心血管患者阶段性掌握宣教内容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