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畸邻面去釉的临床研究

2021-03-16全璐璐赵俊杰张旭邓文振梁永强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正畸

全璐璐 赵俊杰 张旭 邓文振 梁永强

摘要:邻面去釉(Interproximal Enamel Reduction,IER)是指通过邻面釉质的磨削、再成形获得间隙,用于解决牙齿轻度拥挤问题,或协调异常Bolton指数,达到正畸矫治目的一种方法,现就邻面去釉的方法、操作流程,去釉量以及去釉后的再矿化产品的应用进行阐述。

关键词:正畸 邻面去釉 再矿化

邻面去釉的步骤与方法

邻面去釉技术的操作步骤一般为:分牙、去釉、改形、抛光及去釉后的防龋。根据去釉的操作方法不同,将去釉分为人工方法和机械方法两种。

人工方法是指應用片切砂条(含金钢砂氧化物)结合多种手柄的使用来完成去釉操作,由Hudson提出[1],但因其临床操作费时且后牙操作困难等原因临床中很少被使用。而机械方法则大大减少了操作时间,其主要是使用高速手机、反角片切盘、反角锉等,直到后来一些学者推荐使用细颗粒的金刚砂钻针切割釉质,这简化的牙齿成型的过程,避免的过多台阶的形成[2]。同时Zhong等人建议使用带孔片切盘进行邻面釉质的磨除后,使用Sof-lex抛光盘(3M-Unitek St Paul MN USA)进行去釉后的抛光,可以减少去釉后的划痕。

邻面去釉厚度的影响因素

临床上邻面去釉的厚度一直是临床关注的焦点,因此研究釉质的厚度有利于在不影响釉质健康的前提下更好地达到辅助矫治的目的。不同牙釉质的厚度也不同,不同牙位邻面釉质的厚度有差异,同一牙位的近远中面的釉质厚度也有差异,一般釉质的厚度与牙体的宽度成正比,且存在个体差异[3]。研究表明[4],上前牙每侧最多可去除的釉质量为0.3mm,下前牙最多可去除0.2mm,上下后牙可去除量为0.6mm。正常情况下每个邻接区去除0.5mm的牙釉质,即相邻的两颗牙齿每个去除0.25mm的牙釉质,一般每颗牙的最大去釉量不超牙釉质厚度的50%被认为不会造成牙齿和牙周的风险。

邻面去釉后的防龋

目前认为无论采用何种去釉操作都会使釉质的表面变得较为粗糙,出现划痕,即便进行了抛光处理仍不能完全清除这些划痕,而划痕的存在容易导致菌斑的堆积从而使釉质更易脱矿[5],因此去釉后再矿化产品的应用显然是必要的。目前,临床上主要的应用于邻面去釉再矿化的产品有氟化物和护牙素。一般氟化物有含氟牙膏、含氟漱口水、含氟凝胶以及含氟泡沫。含氟牙膏是最普及的口腔卫生保健措施,一般当牙膏中氟的浓度为1500mg/kg~2500mg/kg时,防龋效果最好[6]。含氟漱口水一般与含氟牙膏联合使用,常见的含氟漱口水主要成分是2%氟化钠和8%的氟化亚锡溶液,其中锡离子能够有效地抑制菌斑的附着,具有抗酸的效果,而氟化钠则能够较大程度的降低牙釉质的脱矿[7]。临床上常用的含氟凝胶一般为氟化钠和磷酸结合的酸性磷酸氟凝胶。与上述两种含氟用品相比,含氟凝胶不依赖患者的长期配合,由医生操作完成。但因为其含氟量大,使用不当会引起氟中毒,现在基本用氟化泡沫来代替。有研究表明,局部使用含氟泡沫可以较好的预防龋齿[8]。护牙素作为邻面去釉的防龋产品,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主要成分为酪蛋白磷酸多肽和无定型磷酸钙,是牛奶中提取出来的物质,其对釉质的早期防治作用已经得到了证实[9]。酪蛋白磷酸多肽可以使磷酸钙固定在牙齿表面,同时其具备的固定非结晶磷酸钙的作用,极易与钙磷结合成胶体状的酪蛋白磷酸多肽钙磷复合体,在口腔内形成丰富的钙磷储存库,促进釉质的再矿化。另外研究表明CPP-ACP能够有效地抑制致龋性链球菌粘附到牙面,极大地减少了细菌粘附,从而起到了间接抑菌的作用。

结论

正畸邻面去釉技术在临床的应用日益广泛,如严格按照标准的操作进行邻面釉质的切割和抛光及合理的应用去釉后再矿化产品,可以较好地降低邻面去釉致龋的风险。

参考文献

[1]Hudson A L . A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mesiodistal reduction of mandibular anterior teeth[J]. 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dontics, 1956, 42(8):615-624.

[2]Sheridan J J . Air-rotor stripping update[J]. Journal of clinical orthodontics: JCO, 1987, 21(11):781-788.

[3]边媛媛, 厉松. 邻面牙釉质厚度及相关规律的研究进展[J]. 北京口腔医学, 2017, 25(003):178-180.

[4]刘新强,居曼江·买买提,吕健,时艳,徐宏.不同邻面去釉厚度对釉质再矿化影响的体外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6(14):3981-3985.

[5]Quirynen M , Bollen C M . The influence of surface roughness and surface-free energy on supra- and subgingival plaque formation in man.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 Journal of Clinical Periodontology, 1995, 22(1):1-14.

[6]何爱娥, 江卫东. 氟的生理作用及安全用氟[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7, 23(8):497-498.

[7]Benson P E , Shah A A , Millett D T , et al. Fluorides, orthodontics and demineralization: a systematic review[J]. Journal of Orthodontics, 2005.

[8]Jiang H , Bian Z , Tai B J , et al. The effect of a bi-annual professional application of APF foam on dental caries increment in primary teeth: 24-month clinical trial.[J]. Journal of Dental Research, 2005, 84(3):265.

[9]梅海梨, 陈莉娅, 张东,等. 酪蛋白磷酸肽-磷酸钙溶液对牙釉质再矿化的影响[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09(25):4825-4828.

作者简介:全璐璐,女,1993年生,河北省唐山市迁安市人,汉族,硕士,主要从事口腔正畸学研究。

2447500511245

猜你喜欢

正畸
正畸联合修复治疗牙列缺损伴牙[牙][合]畸形的临床效果观察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正畸治疗过程中稳定性研究
热激活镍钛弓丝和普通镍钛弓丝在正畸治疗中的效果差异
牙周病正畸与普通正畸患者错类型的比较
四手操作在光固化树脂粘接托槽中的应用
正畸儿童龋病的口腔综合防治效果分析
前牙龈下残根正畸—修复联合治疗分析
牙周序列治疗在牙周炎患者正畸过程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渗透性树脂与氟漆治疗正畸后脱矿的效果对比
正畸治疗中疼痛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