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钢琴艺术欣赏中的审美意识初探

2021-03-15黄超

音乐生活 2021年2期
关键词:感官理性钢琴

黄超

艺术欣赏是情感上和心理上实现感性认知和理性认知的统一,钢琴艺术欣赏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欣赏,不仅可以从感官上让人有审美意识,还可以从情感上有着审美体验,由浅入深,升华为理性的审美超越。钢琴艺术欣赏中的审美意识在国内外发展中都有研究,本文对国内外钢琴艺术欣赏进行简单分析,并对审美意识的培养进行一些研究。

一、钢琴艺术欣赏

三百多年前,意大利人克利斯多弗利发明了钢琴,这种简易的键盘式音乐演奏开启了钢琴之路,引发无数钢琴爱好者的追捧并诞生了一些伟大的钢琴艺术家,这些艺术家对音乐的热情和对钢琴的挚爱,为后期的钢琴发展奠定了基础,也创造了奇迹。下面简单介绍下比较有代表性的几位钢琴艺术家:

音乐之父——巴赫:有着最精致、最巧妙、最丰富的对位,惟其清淡,相当理性。

音乐神童——莫扎特:是一位音乐神童,他的作品独一无二,犹如不知忧愁为何物的小孩子,或者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

音乐之圣——贝多芬:被誉为精神振奋的“提神剂”,经典创作张弛有度,充满着奋发与崇高精神。

音乐之巅峰——肖邦:这位“钢琴诗人”独特的人生经验和丰富的个性让其钢琴艺术作品登峰造极,创造了色彩丰富、如诗如画的钢琴作品。

钢琴之王——李斯特:颇具王者风范,热情奔放,超高的钢琴技术和音乐内涵被展现得淋漓尽致,创造了交响诗体裁。

比起国外钢琴艺术的发展,中国钢琴艺术起步比较晚,20世纪初赵元任先生创作的《和平进行曲》开启了中国的钢琴艺术之路,掀起热忱的爱国音乐运动。华人钢琴艺术更具有东方韵味,一首钢琴协奏曲《黄河》,充满阳刚之气,旋律通俗,颇能代表当代国人的精神面貌。通过钢琴作为媒介表达内心的情感、思想的认知、审美的追求、道德观念及价值文化,把民族文化和钢琴艺术融合在一起,成为独具一格的中国特有的艺术文化,展现艺术的魅力,体现东方音乐特色,逐渐走向国际化,让世界通过钢琴艺术了解中国情怀和大国文化。

二、审美意识

艺术可以教会人用心去感受世界。现在社会对美认知欠缺的人很多,对艺术的欣赏缺乏审美意识和必要的音乐知识。一个具有审美意识的人,既要有科学的态度、理性的思维和细心的觀察,更要用一颗心去感受这个世界,感受这个世界的美好。钢琴艺术欣赏是一个由浅到深的过程,是从感官的审美愉悦到情感的审美体验,再到理性的审美超越的层级升华,让一个人在愉悦放松自由的世界里享受音乐带来的美感。

(一)感官的审美愉悦

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在艺术欣赏的过程中,创造艺术的人与乐器的感官接触,形成创造者与乐器的对话,将创造者的艺术灵感、个人经历、道德情操以及审美意识借助音乐抒发出来,欣赏艺术的人通过听觉感官的意识传输,引起情感共鸣,并快速将这些共鸣形成特殊的符号,变成艺术欣赏者的感官审美意识。感官审美意识的形成是欣赏主体与欣赏客体经过感官碰撞所产生的意识形态,在碰撞的过程中形成审美共识,这是一个感性的过程,是对音乐内涵和艺术欣赏的感官审美诠释,通过这种感官审美意识的形成,对人们后期情感体验和理性认识起到重要的作用,并为人们对音乐内涵的理解和艺术欣赏审美积累经验。

(二)情感的审美体验

艺术可以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情感变化,在艺术欣赏的过程中,有人潸然泪下、有人欢快愉悦、有人黯然伤神、有人激情澎湃,这都是情感体验带来的行为表现。艺术欣赏过程中,情感体验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艺术作品能够带来不同的情感体验,同一艺术作品给不同的人也会带来不同的情感体验,这主要和个人经历及音乐经验有关。在情感碰撞的过程中实现情感共鸣,引发内心深处思潮涌动,进而用行为表达对艺术的审美体验。音乐带有的旋律和节奏,能使人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得到不一样的情感体验,陶冶人的情操,影响人的情绪,提升人的素养。

(三)理性的审美超越

艺术的力量是巨大的,在感性的认知和体验中不断升华,从音乐的内涵中创造理性的审美超越,在艺术欣赏领域,理性的审美超越是感性的升华;是对音乐知识的理性分析;是对艺术创造和艺术价值的判断。理性的审美是超越鉴赏能力的体现,不仅表现出音乐创造人的艺术审美境界和音乐艺术的创造力,还表现出欣赏者对音乐内涵的理解,和对“真、善、美”的鉴赏与判断。理性的审美建立在感性基础上,对音乐艺术欣赏的深层次挖掘,把艺术的魅力用特有的方式理性地表达出来,让人从发现美到体验美,再到创造美。

三、钢琴艺术欣赏中的审美意识研究

(一)展现时代背景,激发爱国热情

钢琴艺术在国外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早在17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钢琴艺术诞生,巴赫作为音乐之父开创了钢琴先河,他的作品反映的是当时德国市民的真实生活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贝多芬的一生坎坷曲折,失聪对他的打击很大,但他并没有向命运投降,相反从思想斗争中走向音乐巅峰,创造出来的音乐振奋人心,带着极强的生命力,富有坚强乐观的精神。莫扎特是音乐神童,从小就有着音乐天赋,对钢琴艺术有着过人的天赋和聪慧的天资,创作的古典音乐经久不衰,被誉为“维也纳三杰”,其不同时期不同的人物作品,表现的情感也会不同。相比国外的钢琴发展史,我国只有八十多年的历史,而且是从外国引进的,但中国的钢琴艺术发展受到了世界的关注,中国第一部钢琴协奏曲《黄河》在历史战争背景下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精神鼓舞,具有民族代表性质,是中国特有的文化作品。改革开放后,如《红色娘子军》《三十里铺》《山林》等一些都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艺术作品发展迅猛。中国钢琴艺术是建立在国外钢琴艺术技术上,融入中华民族特色文化,发展成为我国独有的富含民族特色的艺术。

(二)自主探究,实现教育功能

艺术具有教育作用。艺术和其他学科不一样,钢琴艺术欣赏更加重视逻辑思维的形成,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以及情感教育和审美价值体现,教师可以借助艺术教育实现素质教育。然而,中国美盲还非常多,审美观念落后,喜欢追求浮夸和华丽的艺术,以为具体化的对象是一种个性追求。可实际上,这是对音乐的肤浅理解,对音乐的内涵缺乏正确的理解,对艺术的欣赏缺乏理性、整体性把握的一种体现。通过艺术教育可以实现情感教育和素质教育,帮助学生分析创造意图,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挖掘深层次涵义,唤起学生对美的感官认知和情感体验,引发学生的心境共鸣,实现艺术与情感思想的完美融合,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广阔的空间,自由想象和创造,在体验的过程中加强音乐知识和艺术鉴赏的学习和理解的能力,同时让学生根据自己不同的人生经历分享自己的艺术欣赏,在思想和情感的碰撞中产生审美火花,进而让学生体验到艺术的魅力和对审美价值产生追求。艺术塑造人格,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可以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培养品质,使人受到艺术感染,实现人格建构。在新时代,艺术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改革的重点,钢琴艺术教育更注重自主探究,提供学生充分展现自我的平台,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得到身心的健康发展,在钢琴艺术欣赏的熏陶下,培养出更多知美、懂美、爱美的综合人才。

(三)满足人们审美需求,提高审美能力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美的追求也在不断升华,艺术美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钢琴艺术欣赏作为艺术的代表,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如果说音乐是人类的情人,那么钢琴就是最令人刻骨铭心的一段感情。钢琴具有很强的音符,可以展现人的情感,让人沉浸在灵魂深处,倾听内心的声音。人们文化素养的提升让音乐艺术欣赏变成大众娱乐的重要形式,钢琴艺术欣赏自然是主流,随着科技的进步,富有现代化创新的钢琴艺术和多元化民族钢琴艺术逐渐地走进大众视野,钢琴艺术欣赏带来的情感共鸣和生活意境让人得到情感的体验和心灵的慰藉,逐渐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并在不断地发展中进步。钢琴艺术欣赏可以慰藉受伤的心灵,让心情逐渐平静,情感得到释放,还可以帮助人们缓解忧伤,抒发内心情感,也可以让人愉悦。有节奏、有韵律的鋼琴音乐让人跟着节拍欢快起来,沉浸在欢乐之中,享受音乐带来的身心舒畅,在人们对美的要求越来越高中,审美的标准和审美的意义也随之发生变化,不断提升人们的审美能力,有助于塑造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

(四)钢琴艺术多元化创新发展,促使形成中国特色钢琴艺术文化

虽然钢琴艺术是从国外引入的,但在中国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融合历史背景及民族文化而创新发展的多元化钢琴艺术,推动着中国音乐艺术的创新和发展,也让全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不过这是一条不断探索和创造的道路。回顾历史,会发现很多经典作品都反映出同一时代的历史背景和创作者的真实个人经历与情感体验。艺术来源于生活,在民族艺术文化的传播中钢琴艺术越来越被重视和应用,多元化的发展促进了钢琴艺术的创新,在不断创新的道路上逐渐形成中国特色的钢琴艺术文化。多借鉴国外钢琴艺术发展的技术,结合中国的民族文化特点,用创新的理念对钢琴艺术实行多元化发展,充分把中国的民族文化渗透到其中,用钢琴艺术欣赏表达出来,让人们体会如沐春风般的自我陶醉。

综上所述,钢琴艺术欣赏在人们的审美世界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积极学习国外钢琴艺术的文化知识、操作技能及科学技术,和中国国情相结合,多元化发展,形成特有的中国民族特色文化。未来钢琴艺术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需要在实践中反复体验艺术魅力,创造独特的审美意识,加强音乐内涵的理解和学习,提升艺术素养和精神文化素养,把民族文化融入创作中,通过高品质的艺术之门让中国音乐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刘婧:《对钢琴艺术中技术与艺术关系的思考》,《音乐生活》2019年第4期,第78-81页。

[2]叶键:《从克莱德曼到郎朗:大众文化视阈中的钢琴艺术》,《人民音乐》2012年第5期,第90-92页。

猜你喜欢

感官理性钢琴
欲望膨胀
人人都能成为死理性派
感官训练纸模
纸钢琴
感官训练纸膜
理性思考严谨推理优先概念
钢琴
半夜敲门
漂亮的钢琴
重视解题反思 深化数学理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