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港口经济对沿海经济带发展的促进作用
——以黄骅港为例

2021-03-15张冬梅李盛辉王继超孙东来

内江科技 2021年2期
关键词:沧州市沧州经济带

张冬梅 李盛辉 王继超 孙东来 王 璐

①河北水利电力学院 ②沧州市水务局

通过论述黄骅港在沧州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研究黄骅港发展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结合黄骅港自身的优势、劣势,提出发展对策。提出黄骅港在发展过程中应充分完善基础设施发展,建设立体交通运输体系;对接京津,打造高水平发展平台;运用区位优势,打造国内外对接枢纽。本文从黄骅港的地理位置、区域定位、基础设施发展和产业结构特点等多方面进行分析,研究黄骅港作为沧州市经济发展龙头的带动作用。

港口是对外交流发展的平台,是综合性交通物流枢纽的起点,是资源密集型加工制造业的聚集地。黄骅港经过20年的发展建设,能源吞吐量位居全国前列,借助黄骅港高速发展动能,加速沧州沿海经济带建设,是沧州市实现“一港双城”建设目标的有力保障。

1 黄骅港在沧州沿海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沧州沿海经济随着1997年黄骅港的开工建设,踏入高速发展的新阶段。为培育沿海地区率先发展增长极,渤海新区于2017年成立,十余年来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倍,占沧州市的1/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了10倍,约占沧州市全部公共预算收入的1/4,是沧州经济发展的排头兵、领头雁。2019年,黄骅港完成货物吞吐量达28761.43万吨,居全国沿海前20大港口第十位[1]。

2 港口对沿海经济的拉动作用

(1)港口的集输原点效应拉动交通物流产业发展。港口内联外通,既是内陆、海外货运的终点,又是商品转销、内售的起点。纵观国内外港口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港口的发展带来了货物流通的极大密集,将有力促进当地轨道交通、国省干道、多用途通用机场等运输基础设施快速发展建设,物流产业高速发展[2]。塔弗点轴开发理论研究表明,依托港口的聚集效应,最终将会形成以港口为核心的集疏运交通物流体系。

(2)原材料高度聚集有利于大型制造加工产业基地发展壮大。港口进出货物运量大,单位货运价格成本低,钢铁、造纸、化工等大进大出的工业产业基地往往选址在港口周边地区,同时刺激配套的机加工、电气化、自动控制等配套制造产业发展。

图1 2018年沧州重点产业发展情况

(3)资源产业的高度集中造成港口区域资本高地。港口的发展带动交通、仓储、加工制造、金融、服务等行业资源聚集,带动资本快速流入,单位时间内人员、资金、货物流动速度远高于其他区位,具有相对较高的经济活力。

3 沧州沿海经济发展SWOT模型分析

图2 SWOT分析模型

3.1 优势分析

(1)区位优势。沧州市作为重点港口型城市和雄安新区重要出海口,在对接国家“十纵十横”交通运输大通道和“一带一路”国际战略上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国家“十纵十横"综合运输大通道中的沿海运输通道经过沧州,带动着沧州市与全国其他省市之间的交互。以黄骅港作为亚欧大陆桥新通道的起点,相对于原里程减少500公里,运输费用约为远洋运输的4/5,时间缩短至原来的3/5。

(2)空间优势。沧州渤海新区作为中国东部沿海面积最大的开发区,总面积2400平方公里,比深圳特区大408平方公里,比上海浦东新区大1190平方公里,比交界相邻的天津滨海新区大130平方公里。其中,可建设利用空间1300平方公里,是目前中国沿海临港地区不可多得的“黄金宝地”[3]。

(3)港口优势。沧州黄骅港历经20多年的发展建设,现已成为我国第二大能源输出港,是河北省倾力打造的“亚欧大陆新通道桥头堡”,也是沿海经济带产业集群的聚集地。

3.2 劣势分析

(1)交通体系劣势。目前,连接黄骅港与腹地的东西向高速公路、铁路或较少、或功能单一、或缺乏互联互通,限制了港口对腹地的拉动。

(2)产业基础劣势。一是石化产业占比过重。2019年,沧州市石油加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增长18.0%,对全市规上工业贡献率达到46.9%,渤海新区是沧州石化产业外迁的承载地,也是石化产业发展聚集地,石化产业占比较高;二是港口大宗货品结构单一,集装箱吞吐量较低(见表1),煤炭吞吐量约占港口煤炭吞吐总量的70%以上。三是顶层定位劣势。黄骅港作为环渤海港口群中的一员,存在先天性劣势。环渤海港口群地跨“三省一市”,天津港、大连港、青岛港因港口发展历史悠久,基础设施完善,同时城市发展水平较高,交通条件较好,分别占据津冀港口群、辽宁沿海港口群、山东沿海港口群的核心地位,黄骅港始建之初为煤炭港,建成后逐步发展散杂货和集装箱等业务[4],直至2019年河北省政府正式批复《黄骅港总体规划(2016-2035)》。新规划进一步提升了港口定位、优化功能布局,明确建设现代化综合服务港、国际贸易港和“一带一路”重要枢纽;建设智慧绿色港口;发挥疏港铁路优势,大力推进“公转铁”。

表1 2014-2019年黄骅港吞吐量统计表

3.3 机遇分析

(1)京津冀协同发展。黄骅港应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有利机遇,同天津港等周边港口寻求互补互助、互惠互赢,疏解天津港等大型枢纽港口外溢资源,共同促进内贸直航线和外贸内支线发展。

(2)雄安新区建设。黄骅港作为雄安新区最便捷的出海口,雄安新区的建设发展过程,离不开物资的供应,以黄骅港为依托,发展适应雄安新区建设发展需求的加工制造产业集群,借势雄安新区,加强交通网络建设对接,借力实现沿海经济带崛起。

(3)“一带一路”建设。一是向外,借助“一带一路”发展机遇,积极拓展海外航线,尤其是对接集装箱等高附加值货物流通进港;二是向内,扩大腹地辐射面,拓展铁路、公路物流服务半径。

3.4 竞争威胁

港口虽沿岸建设,但因地理位置不同,或属地管理,或垂直管理,且所有方因为港口优质的固定资产资源和强烈的经济拉动能力,会不断加大对港口及周边地区的投资规模。渤海湾的C字型结构,决定了虽然环渤海地区腹地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交通便利,内贸需求发达,但因为港口密集,竞争十分激烈。黄骅港地处津冀港口群,天津港、唐山港、黄骅港经济腹地重叠,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同一时间内,货物产出和消费量基本恒定,因此各港口间的竞争更为激烈[5]。尽管按照国家规划要求,各港口发展方向和主要业务并不一致,但属地政府和港口管理部门为了促进港口尽快发展壮大,会谋求自身港口全方位建设发展,各港口群和港口群内部竞争愈演愈烈。

环保压力巨大。渤海新区的石化产业、冶金冶炼、装备制造、交通物流等产业快速发展,汽车、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也在布局建设,临港产业体系构架已基本成型,区域排放指标不足问题,已成为严重制约沿海经济带发展的重要因素。

4 加快港口建设带动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对策

一是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铁路方面,建议积极推进邯黄、朔黄、沧港铁路的互联互通,着力打通铁路进港最后一公里;加快建设石衡沧港、张保港、雄沧港、邯黄复线,形成多条疏港铁路沟通西部腹地的铁路集疏运体系。公路方面,加快曲港和邯港高速沧州段、任沧港快速路、G228、G337等项目建设,形成“六横两纵”疏港公路干线网。

二是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合作平台。寻求与天津、北京等周边国家物流枢纽的错位布局、协同发展、对接合作,发挥京津冀区域国际、国内物流服务作用,积极做好汽车、精细化工、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业和科创产业基地的承接准备工作。

三是成为华北西北东进西出的桥梁纽带:发挥黄骅港与我国华北、西北腹地之间距离短、交通便捷的优势,提升黄骅港数字化管理水平,打造西北内陆资源型产品输出和东南沿海地区工业品输入的重要纽带和平台。

四是建成新时代国内外合作的新型枢纽。将黄骅港的港口优势与河北、山西、陕西等地区汽车制造、工程机械等产业优势相结合,着重完善和加密对非国际航线,将沧州港口和沿海经济带的辐射范围不断向中西部地区拓展,加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努力成为“一带一路”物流枢纽。

黄骅港作为朔黄铁路能源动脉的终点,得益于西部能源开发和西煤东运的国家战略,具有辐射范围广,运输距离短的先天优势,成长潜力在渤海湾港口群中首屈一指,短短5年时间,煤炭吞吐量就跨过2亿吨大关。黄骅港的快速发展建设,有利于临港地区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引进、资本汇聚,将成为沧州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

猜你喜欢

沧州市沧州经济带
沧州市运河区人民法院以党建促队建、促审判
2022 第六届沧州国际数控机床及智能装备展览会
我的新伙伴
千年渡口,沧海之州
河北省沧州市北队小学学生书画作品
一条江的嬗变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之路
河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群众文艺云上展演(沧州专场二)
陕西呼应长江经济带
爷爷最爱我
Feminism in A Story of an H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