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才振兴为关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2021-03-12张耀阳单心雨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36期
关键词:人才农村发展

张耀阳 单心雨

(1.烟台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0;2.中国农业银行济宁开发区支行,山东 济宁 272000)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为推进这一战略有效实施需要强调“五大振兴”,其中就包括人才振兴。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从现实角度来看,只有实现乡村人才振兴才能推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和农民全面发展。所以,深入研究乡村人才振兴路径,突出人才振兴关键作用才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必由之路。

1.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概述

2017年10月18日乡村振兴战略正式提出,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三农”问题乃国计民生根本性问题,党必须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在解决这一问题时应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央一号文件、《政府工作报告》《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等指导文件的印发和执行,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方向、方法指引,成为乡村全面振兴工作的指导依据。

乡村战略实施坚持党管农村、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原则,坚持全面振兴、城乡融合发展原则,也同样需要强调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与和谐共生原则。乡村全面振兴需要获得充足的政策、法律、人才以及物质支持,强调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之间的有效衔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将朝着如下方向前进:1.1城乡融合发展;1.2共同富裕;1.3质量兴农;1.4乡村绿色发展;1.5乡村文化兴盛;1.6乡村善治;1.7中国特色减贫。从现实角度来看,无论从哪一个角度出发实现乡村全面振兴,都必须以“人”为支撑,所以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

2.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人才振兴意义

产业、人才、文化、生态与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五大要素,其中核心要素是人才振兴。在乡村振兴中,人力资源短缺是最为突出的问题,也是战略实施环节的最大短板,只有解决这一困境才能真正地实现乡村振兴。事实上,农业是所有涉农问题的根本与核心,而人是发展农业的基础。从现实角度来看,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现实需求,更是乡村振兴的必经之路;只有掌握人才振兴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内在逻辑(如图1),才能真正基于人才振兴实现乡村振兴。

图1 乡村振兴与人才振兴的内在逻辑

2.1 提供智力支持。乡村振兴的根本目的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优化并提升农民这一职业的专业性与吸引力,基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城乡之间可同步发展,农村将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乡村全面振兴目标有着时间紧、任务重、内容多的特质,每一项工作都需要因地制宜,都必须保证专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智力支持不可或缺。而获得智力支持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培育优质人才,实现人才振兴。从当前情况来看,人才振兴可以为乡村发展与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可以基于多元优质人才的协同配合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程。

2.2 弥补人力资源短板。城乡之间的巨大发展差距使得农村青年劳动力纷纷走进城市,使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源质量以及数量大幅下降,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造成了严重干扰。从当前情况来看,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人力资源短板是阻碍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原因,大力推进人才振兴可以弥补这一短板,推进乡村振兴的五大振兴携手并进。在实践工作当中,基于人才振兴,可以建立健全“引才+用才+育才+惜才”机制,充分发挥专业人才优势,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2.3 打造良性循环。在乡村振兴过程中,人才振兴可以为产业、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奠定基础,人才振兴效用越强越有利于做好“五个振兴”,实现人才、土地、产业、资金、文化、生态、组织之间良性循环,发展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多元合力。人才振兴将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既有助于落实现有乡村振兴方案,也有利于创新性乡村振兴措施落实方法研发。在实现这一伟大使命的过程中,乡村振兴人才队伍是主力军也是负责人。从现实角度来看,保证“人”的有效供给,是实现乡村振兴各要素、各环节、各流程推进的根本。

3.乡村人才振兴的现实需求与困境

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党和政府不断强调人才振兴的关键价值,“人才下乡”呼声不断扩大,各领域专业人才不断深入乡村振兴工作一线,为加速乡村振兴进程提供了极大帮助。但是,从当前情况来看,乡村人才振兴依然面临极大困境。一方面,乡村人才短缺形势十分严峻;另一方面,乡村人才的发展空间严重受限。

在实践中,如今各地农村都存在严重的空心化、老龄化问题,年轻劳动力大多以求学、就业或婚嫁离开乡村前往城市,这些适龄劳动力返回乡村的概率几近于零,留守在乡村的大多是老年人或幼儿。虽然乡村的基层党组织或政府部门中也不乏年轻人才,但他们不会在乡村久留,大多在工作期满后直接离开。所以,无论是本地人才还是外来人才都难以留存。

乡村人才不仅流失率高且补足率低,人才引进或培养体系不完善导致劳动力缺乏主动前往乡村创新创业的兴趣,使得乡村人力资源一直处于外流大于吸收的状态。而且,乡村地区普遍存在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生活条件差、生产就业收入吸引力低的情况,人才未来发展严重受限。不仅如此,教育、医疗、养老等配套设施不健全也会打消人才的落户积极性,最终出现“留不住人”的局面。当前,国家不断呼吁人们走入乡村、振兴乡村,也出台了大量扶持政策,但从现实角度来看,乡村振兴的人力资源短板并未被补足。而且,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一二三线城市纷纷加入“抢人”大战——为吸引人才落户给出优厚条件,使得乡村在“留住人”方面的竞争力被进一步削弱,吸引人才变得更加困难。结合乡村振兴的发展现状不难发现,减少乡村人才流失、加强乡村人才引入、扩大乡村人才的发展空间是乡村人才振兴的现实需求。

4.基于人才振兴的乡村全面振兴路径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保障,强化人才振兴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作为乡村振兴的实践主体,乡村人才需要成为农村创新创业的领头羊、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力军、农民发家致富的带头人。通常来说,乡村人才振兴应该从三个角度出发,其一是加强本土人才振兴,即强调高素质农民培养;其二是加强外来人才振兴,即强调优质人才引进;其三是加强管理人才振兴,即强调干部队伍建设。当然,在基于人才振兴的乡村全面振兴过程中,还需要不断优化乡村环境,坚定人才振兴思路和方向,切实解决乡村人才流失问题。

4.1 提升本土人才的培育力。虽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一直存在“缺人”问题,但从我国人口分布情况来看,农村人口数量远高于城市人口,因此将农村地区的“人”变成“人才”是实现人才振兴和乡村振兴的最优解。也就是说,在基于人才振兴的乡村振兴中,必须强调本土人才的数量优势,通过培育高素质农民实现本土人才的有效转化,从而扩大优质人才存量。

在实际作业环节,不仅需要强调人才培养,更应该重视人才管理,为本土人才提供良好成长和发展空间。首先,必须突出“领头人”价值,充分发挥乡贤或党员干部的榜样力量,激励当地农民不断学习新知识,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比如,以基层党员干部为榜样,号召农村居民学习先进理论、技术,响应国家号召主动参与乡村振兴;建立健全乡贤工作机制,推动其反哺家乡,引导他们深度参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创新乡村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实践教学效用,帮助当地农民学习、掌握养殖业、种植业知识技能,着力培育高素质职业农民;大力发展乡村技术培训事业,以非遗传人、科技带头人、致富能人、能工巧匠为师资力量,号召乡村居民学习谋生技术,掌握“一技之长”;扩大互联网教育影响力,让农民善用网络教学资源,实现边学边干和终身学习;强化涉农教育改革,加强农林业高校教学内容的实践性,深化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和落地性,在农村地区创建以涉农专业为主的职业学校。

4.2 提升外来人才的引进力。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吸引外来优质人才是人才振兴的关键。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吸引城市人才到农村创新创业,参与乡村振兴。当前,从乡村到城市的人才流动路线是主流,反向流动的速度远低于正向流动,但是随着乡村振兴进程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选择回乡创业或就业,为振兴家乡贡献力量。为进一步吸引农村人才返乡、城市人才下乡,必须加速下乡队伍建设。比如,大力培育下乡创业人才,基于政策扶持、针对性教学吸引城市人才下乡创新创业;加强乡贤组织和引导,凝聚乡贤力量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如图2);完善乡村人才发展的物质、市场和文化环境,为下乡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在此环节,还应该强调农村人才结构优化,推进留人机制与引人机制完善。此外,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大学生村官以及年轻村干部也应该策划人才振兴的关注重点。为激发乡村振兴干部队伍活力,吸引年轻干部投身乡村建设,必须完善选派机制、激励机制,为乡村干部的基本条件、基本待遇和成长发展空间作保,尽力降低优秀村干部的流失率,使人才队伍建设与乡村振兴同步推进。

图2 新乡贤助力乡村振兴

4.3 提升乡村环境的吸引力。与城市相比,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并不完善,而城乡之间的基础配套差距往往是导致本土人才流失的最根本原因。许多农村年轻劳动力认为,在农村无法获得享受良好的教育、医疗服务,也无法获得高收入,走进城市是为了拥有更好的未来,而这种背井离乡既源自主观需求也是客观现实所迫。在此情况下,为实现以人才振兴为关键的乡村振兴,必须着力缩小城乡差距,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乡村生活养老环境,为人才解决后顾之忧。

4.3.1 完善基础设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也将建立健全农村基础设施视为重点,该项工作的有效推进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转型奠定基础,生产生活条件优越自然会吸引人才流入。为此,在实际操作环节需要推进农业生产性、发展性、享受性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基础设施的全面完善,实现农村生活环境的全方位优化。此时,有关部门需要发挥领导、组织和号召力,加强农业发展的硬件保障,拓展农村发展的多元模式,实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有效改良。比如,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乡村道路工程建设、村级网络建设、休闲设施建设;推动乡村农业以产业链模式发展,实现农业产业化、机械化、现代化、集中化、规模化转型。同时,还需要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优化农村地区的创新创业环境,基于因地制宜原则发展乡村旅游业。比如,发展生态旅游、观光旅游、农家乐、民俗文化旅游等多种旅游业,全面促进乡村文化业、餐饮业发展,吸引外来人员观光投资,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当然,在优化农村环境的过程中,也需要从缩小城乡居民生活服务差距方面着手,加强娱乐设施建设,完善电商物流体系,整治村庄环境。比如,加强农村绿化亮化建设,修建百姓大舞台、公园广场,开发农村旅游景点等。

4.3.2 优化创业环境。在参与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人们既为实现国家战略目标做出努力,也为实现人生价值、达成个人发展目标而奋斗。若农村的创业就业环境能够帮助农民增收、保证外来人才获得稳定收入,将会进一步提升环境吸引力,为吸引和留存人才提供保障。在基于人才振兴的乡村振兴中,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村地区居民经济收益与生活品质,才是实现人才振兴的基础。

为此,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减缓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速度可以实现人才留存,可基于人才振兴实现乡村振兴。在此环节,需要优化城市的交通、生态、生活、就业、经济发展环境,推进农村城镇化发展,凸显城镇化的聚集效应,为加强城乡互动、缩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保障。比如,提升乡村土地利用率,打造适合居住养老乡村环境,加速乡村服务业发展。

4.3.3 发展教育医疗。教育和医疗是造成人才流动的关键性因素,在农村地区教育与医疗配套设施不足、基础薄弱的问题普遍存在,现有的教育与医疗体系无法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基础保障,所以自然毫无吸引力。基于此,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与医疗将成为农村人才振兴的重要方法,也能成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持。比如,加大资金、政策、人才扶持,推进农村义务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优化,深化农村医疗服务体系转型升级,强调农村教育与医疗的可持续发展。

5.结论

总而言之,乡村振兴是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其实施效果将会对国计民生产生直接影响。在实际操作环节,乡村振兴需要以人才为支撑,人才振兴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为突破乡村振兴环节的人才紧缺困境,必须强调高素质农民培育,引导技术与管理人才下乡,通过“内培外引”壮大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夯实乡村人才振兴基础。

猜你喜欢

人才农村发展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人才云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