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险+服务+科技”模式为工贸企业构筑安全生产保护网

2021-03-11

中国安全生产 2021年2期
关键词:宁波市服务企业

日前,浙江省宁波市安责险风险防控服务中心异常忙碌,接受投保、委派专家开展服务、审核报告、现场监督服务,各个环节依然井然有序运转。中心每周接受近100家企业投保,每天有10余家企业接受服务中心调度服务。截至目前,服务中心已为1200多家企业开展教育培训、风险辨识和隐患排查服务,5万余名产业工人接受了安全教育培训,排查隐患4800余项,其中,重大隐患28项,出具专业报告上千份。

“宁波市气雾剂制造有限公司是家轻工类企业,第三方机构对其使用危险化学品的车间(工序)、储存危险化学品场所的风险状况进行了一次‘全面体检’,对查出的问题,因企制宜进行改善提升,并对后续的管理提出对策。”洪塘街道安监所工作人员介绍说。“安责险新模式非常契合企业风险管理的实际需求,我们对政府管理、保险服务都有了全新的体验和认识。”宁波市气雾剂制造有限公司负责人郑海东告诉记者,“现在企业所有人的安全都有了保障,而花的钱包括评估费在内才不到两万元。”

试点先行,强化顶层设计

从2010年开始探索尝试,到2020年全面推进安责险制度,宁波市始终坚持试点先行,在梳理固化试点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归纳提炼升华为制度设计,制度设计遵循科学性、针对性和操作性的原则。

鄞州区滨海工业园区是宁波市安责险最早的“试验田”,2017年-2019年,参保的110多家工贸企业工伤事故发生率连续三年下降超过15%。随后,鄞州区的潘火街道、东吴镇、瞻岐镇等地逐渐推广。试点过程中,安责险服务内容不断“增值”,覆盖领域更加“多元”,工作成效“加速”,不断“升级”的安责险助力参保企业本质安全水平不断提高,助力鄞州区连续五年实现安全生产主要指标“双下降”和较大以上事故“零发生”。

在鄞州区等地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宁波市基于中小企业量大面广、安全生产基础相对薄弱这一现实,提出推进安责险提质扩面,制定出台了《关于在一般工贸行业推进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的指导意见》,提出“保险+服务+科技”的安责险新模式,通过保险和科技赋能,助推安全生产社会治理。意见明确了一般工贸行业安责险推进近三年的目标任务、承保方式、保障范围,并研究制定了配套政策措施,为下一步安责险提质扩面提供了指导。经过市县两级政府共同努力,宁波市安责险制度体系日渐完善,市场化运作机制日趋顺畅,事故预防服务费用资金保障更加到位。截至2020年11月底,宁波市已有7200多家企业投保了安责险,保费收入近4700多万元,保障人数18万,有近1500万元保费收入将用于企业的事故预防服务。

适度竞争,创新共保模式

2020年7月20日,宁波市举办一般工贸行业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推进工作启动暨“宁波市安责险风险防控服务中心”揭牌仪式

完全按分配份额承保的模式不符合市场规律,难以调动共保体成员单位的积极性。对此,宁波市在安责险共保经营体体系设计上,打破了原本一家保险机构牵头,只由一家出单,其他联合的保险机构“坐享其成”的旧模式,实行允许各共保体成员单位各自展业、各自出单,实施“固定份额+激励份额”的新模式,所有入围共保经营体的保险机构都可以在全市范围出单开展业务,且提取20%的份额作为出单机构的业务激励,出单机构在获得20%份额激励的同时,承担参保企业出险后额外20%的赔款。此外,共保经营体成员通过章程约定各自的业绩目标,未达到目标或者违反章程的保险机构则可能在次年被调低份额。引入这样一个“适度竞争”的机制,既调动了成员单位的积极性,有利于安责险提质扩面工作的推进;又可以消除共保体成员单位对经营“牵头人”一方独大的看法,让共保体成员单位都有成为经营“牵头人”的可能。如今宁波市已经构建了一套完善的安责险市场运行机制,保险公司市场“主力军”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2020年9月10日,鄞州区保险公司聘请第三方专家为参保企业开展安全生产专题培训

企业至上,给企业额外开支做“除”法

无论是顶层制度设计,还是具体政策落实,宁波市在安责险推进实施过程中始终坚持“惠企”原则,以“为企业服务”为中心,真正为企业减轻压力。在政策上,宁波市将部分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的财政资金用于安责险推广实施的保费补贴,并且在财政资金投入、信贷融资、项目立项、工业园区准入,以及相关产业扶持政策等方面,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已经投保安责险的生产经营单位。同时,宁波市把企业安责险投保情况纳入安全生产信用等级评定内容实行动态管理,信用等级较高的企业可以享受安责险费率5%~15%不等的优惠。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大量企业生产受到冲击,要额外拿出一笔钱来购买保险确实压力较大,如何让企业花更少的钱享受更专业的服务?宁波市应急管理局针对市场上存在安全服务机构评估费用相对较高、服务标准和质量参差不齐、对相关政策理解不一致等问题,制定了严格的服务标准,规范服务流程和服务监督管理体系,提高服务质量;利用安责险的市场规模效应,吸收一批优质服务机构和专家团队;按照服务的项目、企业类型和规模,制订相对应的服务定价规则,规范了事故预防服务的费用,让企业花更少的钱就能享受保险保障和同等的社会化服务。

科技赋能,为安全加码

为有效提高事故预防服务的质量,把“保险+服务+科技”模式的核心环节“事故预防服务”做实做出成效,2020年7月,宁波市组建了全国首个实体化运营的安责险风险防控服务中心,从揭牌到运行,宁波市安责险风险防控服务中心建章立制,聘专家、壮队伍、推服务,实现了统一服务平台、统一服务标准、统一服务调度、统一服务监管、统一数据分析的风控服务体系。一批第三方社会化服务优质专家入驻中心;一套完善的风控服务基础标准制定完成,企业个性化服务方案日趋完善;从投保到风险防控服务的指挥、调度和服务质量监控全流程线上管控,风控服务实现可视化、平台化、数据化。

服务中心借助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建立统一的风控运营管理系统,通过政府相关部门、参保企业、保险公司、技术服务机构信息共享和安全生产联合管控等措施,最终形成以“保险+服务+科技”的模式,为广大企业构筑了安全生产的保护网。

从服务上入手,邀请安全专家深入企业进行安全排查,再将检查的信息录入到数据库,建立了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保险、服务、科技力量的介入,提高了防控能力和安全管理效率,现在宁波市安责险服务网络已覆盖所有区县(市)。

保险公司可以通过数据的采集、专业的分析模型等信息化手段,评估企业的安全现状和风险等级,进而规范企业安全巡检行为,优化检查步骤,提高信息传递效率,并通过第三方风险管控运营管理平台的动态监管,实现数据化安全管理,为政府监管部门动态监管辖区内企业提供安全生产“一张图”“一张表”,极大地提高了综合治理水平。

如今,宁波市安责险“保险+服务+科技”模式日趋成熟,融商业保险、专业服务、科技支撑和重大事故应对等为一体的安责险“宁波模式”初见雏形。

猜你喜欢

宁波市服务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重建宁波市图书馆记忆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