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型灌区的现代化建设及发展探讨

2021-03-11褚廷芬黄静刘爱华

中国设备工程 2021年3期
关键词:现代化标准建设

褚廷芬,黄静,刘爱华

(济南市邢家渡引黄灌溉管理处,山东 济南 250000)

水利工程属于典型的惠民工程,直接影响着工业经济、居民用水、农业种植。大型灌区工程现代化建设可以实现减少人力投入、有效调度水资源、实时动态灌区工程、保障粮食安全。

1 对大型灌区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大型灌区的特点,主要是拥有良好的水土资源条件、完善的工程设施、理想的抗灾能力、稳定的生产环境(如图1)。由此可见,无论是对粮棉油生产,还是实现集约化与规模化生产的视角来看,大型灌区均作为无法被替代的重要基地而存在。

在新形势下,要想实现持续发展,大型灌区所面临挑战不断增加,现将潜在问题归纳为以下几点,供相关人员参考:(1)降水存在明显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常见的极端气候,致使灌区可用水资源大幅减少,农业与工业对水资源进行争抢的情况无法避免。(2)从全局视角出发,人口增加、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减少的矛盾始终存在,以用水量确定为前提,对种植结构进行调整,极易增加粮食生产方面灌区所承担任务量。(3)大型灌区往往拥有较长的输水渠线和大量用户,无形中提高了配水难度,仍然沿用常规管理模式,不利于有关人员对水情和工情进行及时掌握,优化配置等目标自然难以达成。(4)由于大型灌区属于人工生态系统之一,具备支撑生态环境的作用,但强度逐渐加大的人类活动的存在,使得生态所遭受负面作用变得越来越明显,这点需要尤为注意。

图1 某大型引黄灌区

2 现代化建设的标准及内容

2.1 灌溉排水

灌排体系是否完善,通常要考虑配套设施能否满足现代化、机械化与集约化生产所提出要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有关人员可以酌情将灌排标准进行提高,例如:(1)加大灌溉面积的控制力度,确保大型灌区满足旱涝保收的标准。(2)结合灌区供水要求,对水源工程进行建设,以工程状况符合预期为前提,确保水质得到明显优化。(3)具备健全的排水工程,可以使农田水分得到有效控制,减少发生涝渍灾害的可能性,避免盐碱化问题出现。如果条件允许,有关人员还可以引入水质净化设备,确保农田排水及退水,均不会给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4)综合考虑多方因素,调整田间工程布局,确保设施齐全且布局合理。充分利用现有灌溉技术,适时适量向种植作物提供水分,真正做到稳产高产。(5)配备完善的管理及控制设施,借助先进技术,使分水和排水工程,长期处于远程控制状态下。

2.2 管理服务

大型灌区应拥有健全的管理制度与体系,通过群管结合专管的方式,提升管理效率,将水费和灌溉服务完全公开,凸显供水的可靠性及公平性,此外,管理维护可用经费金额应确保日常管护需求得到满足。综上,对灌区进行信息化管理,不仅有利于水资源的科学配置,还能够通过酌情调整供排水量的方式,使农业生产提出的需求得到满足。一方面,对群管组织、专管机构的职责进行清晰划分,真正做到无缝覆盖灌区。从用水管理和工程管理的角度出发,对管理条例进行制定,确保所制定条例科学且合理。另一方面,以3S 技术及互联网技术为依托,完成管理灌区的工作,推动管理工作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前进,随着决策支持系统被引入,有关人员可以根据系统所传达作物需水、气象变化等信息,通过供水调度的方式,将潜在问题解决。当然,灌区服务是否高效,同样是要引起重视的部分,具体来说,就是以农业生产所提出要求为依据,通过建立信息公开平台的方式,使用户拥有了解水费计收、灌溉预报及相关信息的渠道,使公开管理的目标成为现实。

2.3 安全保障

对现代化灌区而言,安全保障所指代内容,主要是拥有效果突出的除涝及防洪体系,确保防洪工程与设计标准相符,若灌区所在地区的经济相对集中,有关人员可以酌情提高防洪标准,避免引发不必要的问题:(1)村镇的除涝标准,不应低于重现期的10a。(2)综合考虑风、洪、旱等自然灾害,通过对预警体系进行建立的方式,使灌区拥有可达到防灾减灾效果的决策及响应系统,以此减弱自然灾害给农业生产所带来影响。(3)防洪工程应符合设计要求,具体来说,就是综合考虑重要程度及保护规模,对防洪工程需求达到的高度进行拟定,供日后所开展各项工作参考。

3 大型灌区发展方向与策略

3.1 评估灌区情况

根据大型灌区表现出的特点,对切实可行的评估方法进行制定,通过全面调查并评估灌区情况、生态效益和管理水平的方式,以现代化发展为出发点,综合考虑水资源管理及小康社会建设所提出的要求,参考现有建设标准,对可能存在不足的环节加以明确,随后,从节水改造、现代化发展的角度出发,确定可使现存问题得到彻底解决的措施,使灌区拥有更加理想的效率和效益。事实证明,这样做所带来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分别是:(1)使农业生产力得到提高。(2)为粮食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3.2 确定技术标准

现阶段,对灌区进行节水改造和续建工作时,仍以上世纪末出台的标准为依据,无论是技术标准,还是建设标准,均无法满足建设节水社会、促进农业发展和提高农田标准的要求,结合生态建设与农业发展对大型灌区所提出要求,围绕现代建设标准及模式展开讨论,以此为基础,确定切实可行的改造策略,现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在确定技术标准时,有关人员应将重心放在以下方面:(1)修订现有灌排工程。(2)加大推广并运用新技术的力度。(3)全面管理灌溉用水。(4)提升灌区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事实证明,只有以实际需求为依据,对技术标准进行确定,才能使灌区尽快达到现代化管理的目标。

3.3 打造示范灌区

以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配套建设及相关项目的开展为前提,在不同区域对代表灌区进行选择,为以后现代化建设等工作提供试点灌区。以上文提到的建设标准为依据,从技术标准、信息建设等角度出发,通过示范试验的方式,获得可为以后工作开展提供指导的实践经验,确定满足大力推广条件的建设模式,使大型灌区拥有明确的现代化发展方向。

3.4 稳步推进建设工作

以国家和农业对现代化建设所提出要求为参考,通过全面评估灌区情况的方式,对灌区需求及发展方向进行明确,在此基础上,将现代化建设作为落脚点,对系统规划进行编制,确保发展原则与目标均有理想可行性,科学调整建设布局,使建设任务拥有达成的前提条件。实践所得经验表明,各灌区应以所在地区的设施配置、水土资源和管理水平为依据,确保所制定建设方案具备理想的针对性。人均GDP 超过5000美元的地区,通常要肩负起更艰巨的任务,即,率先对灌区进行现代化改造,为现代化改造的全面落实助力。

4 结语

由上文所叙述内容能够看出,要想使大型灌区朝着现代化生产的方向前进,有关人员应准确把握社会转型与经济发展所带来挑战,综合考虑多方因素,对灌溉渠发展方向进行明确,为现代化建设及相关工作的落实助力。事实证明,这样做可使政府提出的四化同步战略成为现实,在优化农业生产力的基础上,增加农民收入,并使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猜你喜欢

现代化标准建设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边疆治理现代化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