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想与现实
——古希腊雕塑与中国古典雕塑的发式博弈

2021-03-11肇庆学院美术学院

艺术家 2021年12期
关键词:发式古希腊发型

□曾 光 肇庆学院美术学院

古典雕塑作为中西方艺术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以其独特的技法语言和立体的呈现方式,让人通过视觉和触觉的双重体验来实现对美的鉴赏。西方古典美标准的建立,离不开古希腊艺术对美的探索,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式应为雕塑;而中国古典美的发展,虽历经秦汉、魏晋、唐宋、明清等时代变革,却呈现出少有的一致性,其鲜明的古典特征并不局限于某一特定时期。

古典雕塑因其跨越时空的艺术美和文化影响,历久弥新,常常作为美的典范出现在现代生活中,或为家中装饰,或为课堂摆件,或为商业点缀。在学术界,对其研究也较为充分,有比较研究、审美研究、主题研究等。但是,关于古典雕塑发式的讨论却寥寥无几,涉猎的作品也无非是最著名的几件,如古希腊的《断臂维纳斯》《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拉奥孔》《掷铁饼者》《荷矛者》,中国的唐代发式、少数民族发式等。

一、中西古典雕塑男像发式比较

发式作为一个人形象的重要装饰,包含着政治、经济、历史、民族、宗教等多元因素,正如法国著名的文艺理论家和史学家伊波利特·阿道尔夫·丹纳(Hippolyte Adolphe Taine)在《艺术哲学》中所说,文学艺术与种族、环境、时代这三个要素紧密相关。从这一意义上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之形象的发式,超越了日常装束的功能,有时是满足实用主义的需要,有时是时尚的风向标,有时是某种权力、身份的象征。

古希腊是一个海洋国家,和煦的海风吹拂着这块土地上的万事万物。生活在这一时期的人们,一边承受着土地的贫瘠和物质的匮乏,一边享受着高度发达的奴隶制带来的成果,如手工艺、航海、对外贸易等。因其平等、自由的社会氛围,人们很早就关注到个体自身,并在艺术上有着非常直接的表现。他们生活简朴,性情奔放,特别重视精神生活,因此也非常乐意打造各种各样的发式造型。早期雕塑男像由于受古埃及的程式化装饰影响,多为长发,配以头巾,显得庄重;后期由于战争和运动的催化,为方便打理又显优雅,则变成光头、小平头或卷曲的短发。

表1 古希腊雕塑男像经典发式举例

此外,为使崇尚体育竞技和健康体魄的古希腊男人看起来精神抖擞,神采奕奕,男性短短的卷发上,常常束一根带子,这根带子后来成为现代头箍的雏形。当然,上战场的男人还需戴上帽子或头盔保护头部,这时头发被遮盖和挤压,只露出耳朵边的两绺和后脑勺,发式之美基本就可以忽略了。

古希腊孩子的发式,除了简约的小平头外,还常常将前额一绺扎起,挡住“脑门”,祈愿健康,体现出父母希望孩子茁壮成长的美好愿望。

古希腊雕塑男像发式,从古风时期到古典时期再到希腊化时期,每一阶段都变化鲜明,时而严谨,时而活泼,时而平实,于淳朴中带着小清新,展现了古希腊人在发式设计方面的不同追求。而中国古典雕塑男像发式的最佳代表,莫过于与古希腊年代接近的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式。号称“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军阵,有着鲜明的“个体写实,整体写意”特征,充分体现了秦代高超的雕塑技艺。兵马俑依照人马的真实比例塑造,根据兵种的不同分为步兵俑、骑兵俑、车兵俑、弓弩手、将军俑等,面部神态、服式、发型各不相同,塑模并用,通体彩绘,栩栩如生,是中国古代雕塑逼真写实的范例。

图1 中国秦俑男像发式举例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秦俑发式是区别步、骑、车三大兵种和身份、地位高低的显要标志。由于骑兵、车兵人数较少,队伍稳定,因此发式相对一致。而步兵的发式变化则非常复杂,这与其来源地域广阔、民俗不同、人数众多、地位不一有关。军阵中,“将军俑的发式”为从中间分开,前额两绺翘起,头戴鸽冠,彰显其高级指挥官的威严;“跪射俑”的发式为“发直上”式样,且受尚右卑左的思想影响,发髻偏左的武士俑身份要低于发髻偏右的武士俑身份,而他们的地位又都高于发髻偏后的跟坐俑。同时,其所佩戴的发饰也是身份高低的象征。头部不加饰物,发髻裸露的俑,地位最为低下。头戴软帽的士卒,地位当高于裸髻者,少数头戴长冠者,似为中下级军吏。

总而言之,秦俑的发式以高髻为主,绾结方法多样,整理仔细,脉络清晰,发式稳固,干净利落,便于长时间保持,是秦代军事制度和审美风尚相互作用的结果。表现技法上趋于写实,与军队的着装、佩饰共同展现着严肃、有序的军队阵容,是秦王朝统一六国大气魄的反映。

两相对比,不难发现,古希腊雕塑发式以“审美”为出发点,向理想美的方向行进;中国秦俑发式则以“标榜身份地位”为目的,虽人物面部表情各异,但仍旧淹没了军士的个性,使之服从于“军阵”大局。此二者功能不同,造型自然也有所不同。

二、中西古典雕塑女像发式比较

在古希腊的大部分城邦,女性基本没有参与政治的权利,既不能参与城邦政治活动,也不能进行政治决策,更无须奔赴战场,她们很少出入公共场所,社会地位比男人低,在家的自由时间比男人长。因此,古希腊雕塑女像发式相比古希腊雕塑男像发式更加丰富变化。其美丽、多变、有序的头发管理,在某种程度上,展现出整个古希腊艺术自然、唯美、简洁的风格。

古希腊女性没有戴帽子的习惯,因此,她们格外关心发型的变化,每天在发型上花费大量时间,甚至培训专门的奴隶来负责发型创新,通过扭、扎、卷、捆等办法,创造出各式各样的花哨发型,不仅增添了古希腊女性的绰约风姿,还反映出她们创造美的智慧与能力。

古希腊女性喜欢把长发盘成发髻,用骨质发针、螺旋金线或紫罗兰花冠作为装饰。少数贵妇的发式则更加高雅奢侈,尤其是扎成蝴蝶结样式的发型,正面看优雅妩媚,背后看两条分开梳的小辫子活泼可爱,让人联想到发型随风而动的飘逸效果,浪漫唯美。古希腊著名雕塑《断臂维纳斯》以及《美惠三女神》中的光辉女神、激励女神和欢乐女神都是这款发型。不难发现,女神发式映射的是人的生活,艺术家则根据古希腊女性的发型创造了女神的发型,而古希腊女性也像女神一样爱美,在现实生活中向女神致敬。这种人神合一的现象,蕴含着古希腊人原始的敬神情怀,使发型成为信仰的象征。

古希腊女性常常会把短发梳得纹丝不乱,或是齐刘海,或是中间分叉,两边头发掠向耳后,有时梳起密密小小的波浪卷,缀以发带或珍珠装饰,也是典雅清爽,美不胜收。

古希腊女性还崇尚金发,因此,也会染发或戴假发,这一习俗直接影响了后世几百年。例如,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一画中,维纳斯就拥有一头长长的大波浪卷发,弯曲自然,金黄柔和,把从海水中诞生的维纳斯烘托得美丽优雅,魅力无穷。而巴洛克、洛可可时代,法国的王公贵族也钟情于金色假发卷,将其作为发式之美的最高追求。甚至,现代女性也喜欢将头发染成金色,以提升其高贵气质。由此可见,古希腊金发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

表2 古希腊雕塑女像经典发式举例

古希腊女性发式的美丽弥补了其服装造型的朴素,无论长发、短发、金发、黑发,古希腊女性都认真对待,将头发这一平淡无奇的人体构成部分,演绎成了一曲美的颂歌,并借此搭配古希腊理想化的脸型,成为古典美的最高诠释。

中国古典雕塑的女像发式,最为典型的当属唐三彩仕女像发式。从初唐的螺髻(形似螺壳,有单双之分)、半翻髻(单片或双片刀型,竖于头顶),到盛唐的双环望仙髻(双环发式)、倭堕髻(发髻朝一边倾斜坠落)、回鹘髻(回鹘椎状发髻),再到晚唐的抛家髻(高耸似抛)、坠马髻(集发于顶再绾髻下搭),万变不离其宗,始终以髻为中心,配以鬓发修饰,虽然展示出一定的民族特点和婚嫁之趣,但同时,并无古希腊女性发式的丰富变化。

三、中西古典雕塑发式差异的成因及深远影响

古希腊雕塑的发式之美,彰显的是古希腊人的发式之美,那么,是哪些原因催生了这么美的男女发型呢?德国著名历史哲学家克罗齐在其名作《历史学的理论与历史》中曾提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古希腊雕塑的发式之美必然是那片地域、那个时代、那一特定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其风格由最初的自然质朴逐渐转向华丽奢靡,见证了不同时期的风尚和情境变化。

图2 中国唐代雕塑女像发式举例

(一)民族特点原因(种族)

古希腊是海洋民族,人们充满想象力和热情,一代一代积淀着对美的欣赏、实践与开拓的兴趣,建立起美的标准,不但倡导人体美,而且积极开创发式美,并最终形成了古希腊古典美学体系。而古代中国是农耕文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规律,使人们养成了务实的性格,表现在发式上即为实用和区分等级。

(二)自然环境原因(环境)

海洋环境的开放广博,气候的温暖干燥,服饰鞋帽的简约朴素,使古希腊人热衷于在可变性最强的头发上大做文章,创造了丰富的男女发式,弥补了物质贫乏带来的装饰缺憾。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艺术生活化和生活艺术化,把“人”往“神”的方向提升,并美化它、仰望它。中国内地的田园风光,使中国人养成了热爱现实生活的习惯,在艺术表现上,将“神”变成“人”,深深地打上世俗的烙印。

(三)社会历史原因(时代)

贸易和航海业培养出希腊人机智灵活的应变能力和敢于追求美好生活的勇气,城邦国家的奴隶制民主政治重视创造力,由此使人们有了发挥的机会和空间。正如古希腊精明能干的政治家——伯里克利所说:“我们没有忘记使疲劳的精神获得休息,我们的生活方式是优雅的”“我们是爱美的人”。确实,假如没有他关心自由民,善待奴隶,积极提倡文化艺术,雅典就不可能成为全希腊的艺术和教育中心,古希腊艺术也不可能进入全盛的古典时期,发式之美也就不可能有如此突出的表现,不可能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成为古希腊文明中具有高辨识度的视觉符号和传播载体,印证着古希腊奴隶制文明的高度发达。而古代中国封建社会的君主专政制度,强调王权至上、尊卑有序的等级观念,民众自由发挥的空间有限,发式则具有较强的象征意义。

由此可见,中西古典雕塑发式的演变规律,验证了丹纳艺术观的正确性:任何艺术形式都将受到种族、环境和时代的深刻影响。正因为古希腊人很早就从生活出发,肯定现实,赞美人性,赋予人的精神以崇高的理想,把“人”往“神”的方向去打造,才创造出许多美的范式,让后人对反映理想美的优雅发式充满“温情与敬意”。而古代中国则注重王权,各种艺术大多服务于王权,发式创新亦是如此,大都展现出现实之美。本文之所以重申古典雕塑的发式之美,不仅在于梳理、总结中西方艺术差异,更在于挖掘其背后的文化意蕴,使艺术史的连续性得以彰显,让更多的雕塑爱好者站在传统的基石上创新雕塑艺术。

猜你喜欢

发式古希腊发型
启发式提问
诗情画意:唐代女子的发与饰
古希腊人办事,基本靠神
第五回 热爱“实用而宏大”的古希腊人
浅析清代后宫嫔妃妆饰
从古希腊的宫殿走来
古代女孩流行什么发式
MY HAIRS TYLE ISON POINT
发型
好别致的发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