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闵恩泽:归国义无反顾,成就催化人生

2021-03-10

科研成果与传播 2021年2期
关键词:恩泽石油化工催化剂

闵恩泽(1924—2016),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的奠基者,石油化工技术自主创新的先行者,绿色化学的开拓者。1948年,闵恩泽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学习。1955年回国后,他进入石油化工催化剂研究领域,到石油工业部北京石油炼制研究所工作,先后任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题目组长、研究室主任、主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副院长、首席总工程师。他的科学人生可分为和我国石化、化工产业发展脉搏合拍的3个主要阶段:炼油催化應用科学、石油化工技术自主创新和绿色化学。闵恩泽曾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入选“最美奋斗者”名单。

科学无国界,而科学家有祖国

1948年,闵恩泽乘船去往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留学。自幼经历了长年战乱、国家贫弱带来的屈辱,爱国对闵恩泽来说,从来不是一个空洞的名词,它是闵恩泽盼望祖国富强的深切愿望,是他在美国时思念祖国、忧心祖国发展的缘由。1948年,他在美国第一次看到催化裂化装置,看到那黑褐色的原油神奇地变成清亮透明的汽油时,他除了惊奇,只有感慨:中国何时能建成这样的装 置?

在美国的闵恩泽虽然衣食无忧,但难抵爱国、思乡之情。由于当时美国不允许离境,闵恩泽一直没找到回国的机会。1955年,闵恩泽再也坐不住了,不顾朋友的劝说和美国移民局的刁难,他和妻子陆婉珍决定马上回到祖国的怀抱。终于,在朋友的帮助下,闵恩泽夫妇几经周折回到了他们心心念念的祖国。他踏上祖国大地的那一刻,激动的泪水夺眶而出。

多年后,回首往事,闵恩泽无怨无悔,他说:“回国是正确的选择。能把自己一生的科研工作同国家的建设、人民的需要结合,这是我最大的幸福。”

国家需求是引路明灯

回国后,闵恩泽主要负责石油炼制催化剂的研究。然而,催化剂研究与他10多年的专业学习与工作经历根本不沾边儿,甚至他在去到大连石油研究所之前,都没有看到过催化剂实物。面对未知和压力,临危受命的他毫无怨言、迎难而上,“国家需要什么,我就做什么”。他全身心投入到催化剂这个完全陌生的领域。曾与闵恩泽共事的石油化工专家李成岳强烈感受到闵恩泽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他说:“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奋斗不息的献身精神在闵先生身上非常突出。”

1960年,我国石油工业部决定自力更生,在兰州炼油厂建设自己的小球硅铝裂化催化剂厂,闵恩泽作为副总指挥,参与其中。他负责催化剂厂建设期间所有技术问题,包括工厂设计、开工方案、操作规程以及分析化验等。1964年,兰州小球硅铝裂化催化剂开始试运转。试生产时,闵恩泽带领科研人员吃住在工厂车间,经过3个多月夜以继日的艰苦奋战,他们终于生产出了价廉质优的小球硅铝裂化催化剂。

饭桌上立下“军令状”

1963年春节,时任石油工业部部长的余秋里在人民大会堂宴请石化领域专家,闵恩泽夫妇作为重要客人落座第一桌。席间,余秋里对闵恩泽下命令:“老闵,你一年之后给我把微球硅铝裂化催化剂交出来!” 当时这种催化剂制造技术为美国所垄断,技术买不到,买产品要价很高,研制是一个巨大的难题。闵恩泽回忆说:“听了余部长的话,我就不敢祝酒了,那是根本没可能的啊!搞得我很尴尬,坐在那儿也没吭声。”

几天后,陈毅副总理请吃饭,闵恩泽又和余秋里坐在一起。经过深思熟虑的闵恩泽主动向余秋里报告:“余部长,微球硅铝裂化催化剂工厂一年之后开始设计。”

为了缩短研制时间,闵恩泽带领科研小组采取交叉作业的方式,选择把握较大的“间断成胶、先干后洗”的开发流程,并把“喷雾干燥器”这个难题拎出来提前攻关。在科研、设计、生产的完美结合下,一座崭新的千吨级微球硅铝裂化催化剂制造工厂在中国拔地而起,闵恩泽的“军令状”终于成功兑现。从实验室研制到建成工厂,通常需要8〜10年,而我们仅用了5年。

创新好似吃“麻辣烫”

自主创新,是闵恩泽一生从事科研工作的关键词,直到70多岁高龄,他仍走在创新的道路上。他曾诙谐地比喻:“创新好似吃‘麻辣烫’,又辣又爱。坚持下去,终获成果!”1995年,70多岁高龄的闵恩泽进入绿色化学领域,成为这一前沿领域的我国科学家第一人,并且指导开发成功多项从源头根治环境污染的绿色新工艺。

为了缓解液体碱催化剂在脱除飞机喷气燃料中硫醇带来的废碱污染,闵恩泽率领他的博士生团队开发固体碱催化剂。他们一开始沿用固体碱催化氧化的思路,却屡屡走进死胡同。1996年底的一天,闵恩泽在下班回家的路上灵感突现。他想到:喷气燃料中的硫醇最易于加氢脱除,可否利用这一原理另辟捷径,在比常规加氢工艺更缓和的条件下加氢脱硫醇?受这一思路的启发,流程一下打通,闵恩泽成功研发出新工艺,使生产喷气燃料的废渣排放降低99.8%,费用也大大降低。随后,依据此工艺建成了多套大规模工业装置,总加工能力超过400万吨 / 年。

直到八九十岁,闵恩泽还在创新的路上“飞奔”,各种新思路在他脑海中闪现。创新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他将自己的创新经验总结为:实现原始性创新的途径之一是把现有技术的科学知识基础转移到全新的科学知识基础上;创新来自联想,而联想源于博学广识和集体智慧;创新还需要有精神力量作为支柱,克服挫折失败,坚持到底。

三句话不离老本行

催化剂研究不仅是闵恩泽的工作,还渗透到了闵恩泽生活的各个方面。无论谈论什么话题,闵恩泽都能在3分钟内将话题转到催化剂上。曾任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党委副书记的傅维说:“有一年春节,我陪中石化的领导到闵先生家里拜年,没寒暄几句,闵先生就谈起了工作,‘什么该关注了,什么该抓紧了……’大家听了都非常感 动。”

“文化大革命”期间,闵恩泽被要求交代“罪行”,他就每天交一篇催化剂研究总结,研究催化剂犯过什么错误、遇到什么挫折、收获什么经验,闵恩泽总有很多内容可 写。

闵恩泽的女儿曾对闵恩泽说:“你脑子比较简单,一天到晚就在想你那个催化剂的事。”在女儿看来,催化剂对父亲来说不仅是工作,也为父亲带来了快乐。闵恩泽常说:“知我者,我女儿也!”

崇高荣誉属于整个石油化工学界

闵恩泽获得了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却说: “我只是个上台领奖的代表,这个奖项是全国几代石化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的主题歌:“‘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这就是各尽所能、团结协作嘛!孙悟空本事再大,也有许多困难解决不了,需要找土地神来了解当地情况,还要向如来佛、观世音求救。我自己也是这样,碰到自己不懂的东西,给同事、朋友打个电话请教;遇到困难,还要向中国石化总部求救。”谦逊、深谙集智攻关的闵恩泽总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全国几代石油化工人通力合作的结果,不是他一个人的。这个崇高的荣誉不只属于他个人,更属于他的合作者、他的同事和整个石油化工学界。

重视激励团队整体作战的闵恩泽一直注重充分发挥每一个人、尤其是年轻科技人员的積极性。一项成果出来之后,尽管闵恩泽付出了很多,闵恩泽也不在第一位署名,而是让具体负责的同志来署名。在他的影响下,他所带领的基础研究部一直保持着这样的传统。闵恩泽总是想着帮助别人出成果,何鸣元院士回忆:“1984年我出国学习回来之后,正赶上石科院筹建基础研究部,闵先生让我担任主任。他当时对我讲,作为一个团队的领导,第一位是帮助别人出成果,而不是自己出成果。当团队的头儿,就要学会吃亏,如果只想占便宜,就无法让大家心服口服。”

参考资料

[1] 张莹.闵恩泽:催化人生[N].光明日报,2008-01-09(2).

[2] 路琰.闵恩泽:大科学家的小日子[J].环球人物,2008(5):63-65.

[3] 晋浩天.闵恩泽:“国家需要什么,我就做什么”[N].光明日报,2021-06-14(1).

[4] 张翼.闵恩泽:我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的奠基人[N].光明日报,2019-10-05(3).

[5] 瞿剑.心远阔,绩丰硕全情皆为石化搏:闵恩泽印象[N/OL].科技日报,2008-01-09[2021-07-25].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08110173514765199044.html.

3589500338293

猜你喜欢

恩泽石油化工催化剂
巫婆找工作:尉恩泽
Fe1-xO基氨合成催化剂助催化剂的优选
石油化工管道设计要点分析
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与管理分析
我的小手
山西省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 石油化工类
山西省2018年对口升学考试 石油化工类
如何在开停产期间保护克劳斯催化剂
如何在开停产期间保护克劳斯催化剂
低汽气比变换催化剂动力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