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亲肤纺织品发展现状分析

2021-03-09郭光振胡力主谢艳芳

中国纤检 2021年12期
关键词:触感透气性纺织品

文/王 凤 郭光振 胡力主 谢艳芳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和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需求和衣着服装要求也越来越高。穿着舒适性也逐渐受到重视。生产商或零售商等相关利益者乘势推出许多新型产品以期满足消费者需求,“亲肤纺织品”就是其中一类。在宣传标语中,“亲肤纺织品”被描述为类皮肤状织物产品,更加舒适,更加自然,给人们一种亲近感。特别是GB 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中直接接触皮肤的A类纺织品,如婴幼儿服饰、贴身内衣等,商家多利用“亲肤”概念以促进销量。然而,“亲肤纺织品”在国内外并没有明确且统一的概念,也无相关评价标准及认证机构。因此,对其进行归纳研究可帮助消费者正确认识此类纺织产品。虽然亲肤纺织品的概念具有主观性,但它也是客观存在的一项织物特征,如同硬挺度、滑糯感、丰满度等概念一样。本文综合介绍了亲肤纺织品研究现状,阐述了亲肤纺织品应具备的特征,为今后量化及客观评价亲肤纺织品性能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1 研究现状

有关亲肤纺织品,国内外主要研究以棉纤维或再生纤维素纤维为基体进行织造、整理而获得亲肤性能良好的纺织制品。但关于亲肤纺织品的评价体系,国内也未有统一的检测标准与认证规范。

2015年6月,浙江省纺织测试研究院等单位召开了“亲肤纺织品研讨会”,开启了亲肤纺织品性能研究。该院袁海萍等[1]提出了亲肤纺织品的初步概念,亲肤纺织品是指在用料和加工技术方面有特定要求,触感舒适、透气保湿的纺织服装及其他纺织品,并从材质、后整理两方面总结了亲肤面料的大致分类,其主要关注点在服用纺织品领域。本文在此基础上,对服用及非服用纺织品领域的亲肤纺织品进行归纳总结,可帮助读者更加全面地认识亲肤纺织品。

在新型纤维方面,薛香等[2]称天莲蛋白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和防紫外性能,且面料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分子,可以发射负氧离子,具有涵养水分和亲肤护肤的功能。关燕等[3]利用光电子功能亲肤性纤维与棉、Modal进行混纺,开发亲肤针织内衣产品。从透湿量、保暖率、透气率三方面对最终产品的功能亲肤性指标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内衣产品均达到生态纺织品标准要求,对比国外同类样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许瑞超等[4]采用Viloft、棉混纺纱与导湿快干纤维交织,开发保暖型护肤性针织内衣面料。李东平等[5]以珍珠共混再生纤维素纤维和Coolmax为主体,在保持原吸湿排汗功能基础上,通过混纺纱线来改善运动服装的亲肤性、吸湿性、舒适性等性能,同时增加其防紫外线、发射远红外等护肤功能。

综上所述,新纤维在亲肤纺织品的应用集中在天然新型纤维与再生纤维素纤维,且注重产品的透湿性及透气性。

在后整理方面,L Lao等[6]采用棉织物为基底,用涂覆PFOTES的二氧化钛颗粒进行预处理,以赋予其超疏水性;然后通过等离子处理技术进行改性,在疏水层创建多孔梯度润湿性通道,当作“汗腺”,以达到“类皮肤”性状的织物(见图1)。其称织物内层可定向排汗,外层可拒水,有优异的透气性能。其他研究如方浩雁等[7]利用葡萄皮天然染料对鲜茧丝织物进行染色;吴国辉等[8]利用天然石榴皮提取液对羊毛织物染色;Fangbing Lv等[9]利用甘草提取物对织物进行抗菌整理等。黎剑云[10]研究胶原改性棉织物的制备及性能,其制备的胶原改性棉织物具有亲肤、保湿润肤、防过敏的功能。此类文献作者都希望经过相关整理后,织物在达到预期效果的基础上,还能保持织物对皮肤的友好性能。

图1 “类皮肤”织物的定向液体传输结构

由此分析,亲肤整理研究主要有两个:其一是赋予整理后的织物类皮肤性能;其二是采用天然染料对织物进行功能整理。

纸尿裤面层、口罩内层材质也多用亲肤纤维及亲肤面料的概念。我国稳健医疗集团以全棉水刺非织造布为原料开发了Pur Cotton全棉系列生活用品[11],亲肤性极强,导液能力良好,而且能够降解。宝洁公司[12]也在ES纤维面层上添加护肤物质。

此外,亲肤纺织品研究也出现在非服装领域。兰精集团与天丝®SKIN面膜的领先企业诺斯贝尔(NBC)共同携手推出第一种用于化妆品领域面膜产品的纤维品牌天丝®[13]。据称该纤维具有许多优点,比如柔软亲肤、透明度好。除此之外,王蕾等[14]利用细菌纤维素——一种具备高持水性、高纤维素纯度以及良好的湿态柔韧性等性能的兼具生物相容性与生物可降解性的天然高分子材料,用静态发酵方法制得一种亲肤性的HA-BC生物面膜。

综上所述,在日常生活中,“亲肤纺织品”概念应用已非常广泛,对亲肤纺织品相关特征研究就十分必要,可帮助消费者正确认识此类纺织品,维护自身利益。

2 亲肤纺织品特征

虽然目前并未有亲肤纺织品的评价方法,但综合文献分析,发现亲肤纺织品一般满足以下特征,见图2。

图2 亲肤纺织品特征关系图

2.1 人体安全特征

由上文可知,一般为了使织物获得良好的亲肤性能,会采用新型纤维或新型整理剂和整理工艺对织物进行整理。因此,制备的亲肤织物除需满足GB 18401—2010中的基本安全需求,还应对人体毒性、皮肤致敏性等项目进行考核[15-16]。

2.2 抗静电特征

织物在穿着过程中因摩擦、挤压等物理作用,会在织物表面积聚电荷,产生静电并会产生放电现象,刺激人体皮肤产生电击感,引起人体不适。静电对人体的危害已得到普遍认识[17-18],如引起人体心脏疾病、引发爆炸等。亲肤纺织品抗静电性能可采用GB/T 12703.1—2008 《纺织品静电性能的评定 第1部分:静电压半衰期》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测试。一般要求是,亲肤纺织品要有良好的抗静电性能,能够达到标准中A等要求。

2.3 透气性特征

由上述文献分析可知,透气性能对纺织品的亲肤性能有着重要影响。织物的透气性能指在织物两面存在一定压差的条件下,气体分子通过织物能力的大小。良好的透气性能让人体产生的热量与湿气透过织物与外部环境进行快速流通,使织物获得良好的热湿传递性能[19-21]。织物的热湿传递性能直接影响人体对织物产生的感觉,表述为湿冷感、闷热感等,如图3[22]。亲肤纺织品应具有良好的透气性,测试方法可采用GB/T 5453—1997 《纺织品 织物透气性的测定》。一般夏季服装透气性的要求比冬季内衣类服装要求要高。

图3 人体皮肤表面温度和湿度生理曲线

2.4 吸湿速干特征

织物的吸湿速干性能不仅影响织物对人体的粘涩感[23-24]、湿冷感等[25-26],还影响织物与皮肤的摩擦性能。有研究表明,织物吸湿性对织物与皮肤间的动摩擦力的影响呈正相关[27-28],说明织物在穿着过程中,如不能很好地把汗液排出并保持干爽,则人体会产生如湿冷感、刺痒感等不适的感觉。亲肤纺织品应具有良好的吸湿速干性能,避免在穿着过程中人体这种不适感的产生。

亲肤纺织品吸湿速干性能特征可通过GB/T 21655.1—2008《纺织品 吸湿速干性的评定 第1部分:单项组合试验法》,GB/T 21655.2—2009《纺织品 吸湿速干性的评定 第2部分:动态水分传递法》来测定,并且能达到GB/T 21655.2中所规定的5级要求。

2.5 触感特征

织物触感相关指标是人体对织物产生的最直接感受,也是评价亲肤纺织品的重要指标。皮肤与织物接触时会产生各种感觉,如刺痒感、粗糙感等。亲肤纺织品应具有良好舒适的触感。触感指标的客观评价一般参考织物风格测试的原理选取物理量,有学者[29-30]利用KES-FB风格仪测试所选试样的16项机械参数描述贴身类服装的接触舒适性。此外,利用织物触感测试仪(FTT)对织物触感进行评价也受到学者的认可[31-33]。FTT同时测量了织物4个方面即弯曲、压缩、热性能和表面性能,13个物理性能相关指标。FTT软件可使用这些物理指标预测3个主要舒适指数(即平滑度、柔软度、温暖度)和两个整体舒适指数(手感和触感),并将其分为5个等级。亲肤纺织品的触感特征可用FTT测量,并且其综合触感应至少达到4级以上。

3 结束语

亲肤纺织品的研究与开发,满足了人们追求舒适健康生活的需求,是功能类纺织产品发展趋势之一。通过对亲肤纺织品的特征进行分析,可在一定程度上客观评价亲肤纺织品的质量,为相关需求者提供帮助。此外,建立亲肤纺织品的评价体系与认证方式,能规范生产商等相关利益方的市场行为,提升产业效益,保护消费者权益。相信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将来有关亲肤纺织品的产品标准会随之颁布。

猜你喜欢

触感透气性纺织品
舒适一角
模拟触感屏幕
自清洁纺织品的制备方法
为什么有些织物透气性好?
第七类直销产品猜想:纺织品能否“独立” ?
ISPO2018春夏功能性纺织品流行趋势
都市丽人肩带更不易滑落,但透气性较差
触感哥本哈根
软硬触感
欧盟通过纺织品使用NPE禁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