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火驱分层注气技术研究与应用

2021-03-08陈迪

科学与财富 2021年5期
关键词:火驱层间研究

陈迪

摘 要:针对杜66火驱区块在地下、地面注气方面存在纵向矛盾突出,层间吸气严重不均匀等不足。研究了火驱分层注气技术,现场应用表明:该技术可以改变笼统注气的不足,达到了分层注气的目的;可以精确计量注气数据,减少人为工作量,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火驱;分层注气;层间;研究

1 引言

辽河油田曙1区杜66块投入开发30年后已进入吞吐开发后期,常规吞吐已接近开发极限。火驱采油技术凭借其补充地层能量和提高采收率的特点,已成为杜66块稠油老区二次采油后期转换开发方式的优势技术之一。曙光油田杜66火驱始于2005年,经过十多年开发,已转驱105个井组,目前已建成117个火驱井组,年产油规模达到23万吨,取得了一定开发效果。但随着开发深入,井网不完善、引效效果差、地面工艺受限等问题限制了火驱下步发展潜力,亟需进一步研究调整。

2 存在问题分析

杜66块火驱为典型的薄互层稠油油藏,层数多,储层非均质性强,平面层间矛盾突出,蒸汽吞吐阶段就存在汽窜问题。目前注气井普遍采用笼统注气方式,吸气剖面监测结果表明:火驱纵向上动用状况存在较大差异。纵向上动用好的油层厚度仅占总厚度的38%,而火驱单井日注空气量的日益增多,单井注气精度误差很大,影响开发方案的有效执行,而地面注气设备采用漩进漩涡流量计,小表累计日注气71万标方,总表日注气量52万标方,误差36%。不能满足目前精细注气的要求。因此,在地下地面注气方面存在多方面不足,具体存在问题如下:

2.1地下管柱存在问题

杜66块火驱开发区域油层纵向矛盾突出,层间吸氣严重不均匀,部分油层无法达到有效吸气,影响火驱开发的整体效果,造成气体资源浪费;

2.2地面设备存在问题

目前火驱尾气计量误差较大,存在部分尾气管线合走、故障频繁、量程不合理等现象,导致油井尾气计量不准确,影响火驱调控。

(1) 抗干扰,抗震动能力差,计量数据不准确,影响火驱开发方案的准确执行,进而影响火驱开发的整体效果(注气量不准确,无法把握火驱的真实情况);

(2) 注气量设定完全由人工井口阀门调节,误差太大;

(3) 三是无整体保护箱,受外部环境影响大;

(4) 部分尾气管线并线使用;

(5) 部分尾气表量程不能满足要求。

3火驱分层注气技术

3.1分段点火注气管柱

3.1.1原理

分段点火注气管柱主要由井下分注管柱、地面双管井口两个部分组成。井下分注管柱是分层注气管柱的核心部分,主要由喇叭口、滑动密封装置、封隔器Ⅰ、筛管、封隔器Ⅱ等部件组成。其中滑动密封装置的密封筒连接在外管底部,密封柱塞与内管连接,当密封柱塞进入密封筒后依靠两者之间的精密配合实现内外管之间的密封。内管对下段油层注气,内管与外管环空对上段油层注气,温压测试系统采用管外捆绑方式,对上下两段油层分别进行温压监测。

3.1.2适用范围

层间矛盾相对差异较小,蒸汽预热阶段注汽压力相对较低,转注空气后原油返吐现象不明显的油井;套管无变形,夹层≥5m。

3.2自动调节式地面孔板流量计

使用差压式流量计,使之适合高压、高精度的气体计量,抗干扰、抗震动,增加自动调节装置,精确调控注气量,不用人工阀门控制,大大降低工作的劳作工作量。同时,降低原有旋进漩涡流量计注气误差,为火驱开发提供准确的注气数据。增加数据自动采集和记录系统,有效保存时时数据。增加设备保护箱,避免外部环境影响,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3.3技术特点

(1)可有效改善目前存在注气井纵向注气不均的问题,可有效的对部分油层进行定量准确调控。

(2)实现了火驱注气的自动化和精确化,有效提高了注气数据的准确率。

4 效果分析

(1)火驱注气地下分注

截至目前,火驱注气井分层注气实施3井次,实施后压力内、外管注气压力有一定的区别。

(2)火驱地面自动计量装置

地面自动流量控制装置实施2口井,应用后注气瞬时流量误差降到1%以内。大大提高火驱开发过程中注气重要环节数据的精确计量,同时降低人工管理工作量。

5 结论与认识

(1)分层注气技术可改变笼统注气的不足,达到了分层注气的目的;

(2)自动调控技术可以精确的计量注气数据,减少人为工作量,对比配注量,注气误差可降到1%以内。

参考文献:

[1] 许国民. 杜66块火驱开发动态调控技术研究[J].特种油汽藏,2014.01(1):81~83.

[2] 杨峰.薄互层稠油火驱开发调控技术研究[J].中国科技博览,214,(15):87~89.

[3] 靳军. 辽河油田杜66块低产低压油井提高吞吐效果对策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19):142.

(中油辽河油田分公司曙光采油厂采油作业三区    辽宁  盘锦  124010)

猜你喜欢

火驱层间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基于超声检测的构件层间粘接缺陷识别方法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辽河油田火驱开发技术进展
火驱油藏工程分析与设计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改“堵”为“疏”水火“相容”我国首个边水(水淹)稠油油藏火驱获突破
基于层间接触的钢桥面铺装力学分析
结合多分辨率修正曲率配准的层间插值
燃烧条件对火驱效果的影响